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ndifferentiated spondyloarthropathies,uSpA)的临床特点及发展规律。方法分析127例uSpA患者临床特点及5年随访结果。结果127例uSpA患者:(1)男女比例为1.8:1,女性患者起病晚,病情轻,预后较好;(2)病程中腰背部疼痛(93.7%)和外周关节肿痛者(96.0%)最多见;(3)女性腰背部疼痛的首发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男性髋关节、臀区或足跟及其他附着点部位疼痛起病的首发率均高于女性(P〈0.05);(4)7例以手关节受累为首发症状者均为女性;(5)家族史阳性率42.5%,HLA.B27阳性率52.8%,两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首诊影像学特点,CT对诊断uSpA较X线敏感,两者骶髂关节炎阳性率分别为75.0%(78/104)和60.0%(51/85)。两者诊断骶髂关节炎分级符合率45.6%(31/68)。男性骶髂关节破坏的阳性率高于女性(P〈0.05);(7)5年随访,18例发展为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1例为炎性肠病关节炎,1例为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20例仍为uSpA,16例症状消失。18例确诊AS的患者中男性13例,占72.2%。5年内骶髂关节CT示Ⅱ级以上骶髂关节破坏进展明显,初诊和5年后阳性率分别为3.6%和48.2%。结论uSpA是一组常见的临床症状多样的脊柱关节病,有遗传倾向;男性骶髂关节受累较女性严重;部分患者可进展为AS、PsA及炎性肠病关节炎等其他脊柱关节病。对uSpA患者应密切随访,定期行骶髂关节CT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了解未分化脊柱关节病 (uSpA)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半年内就诊于门诊的 10 2例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患者 ,其中 83例属uSpA ,均不符合国际上通用的强直性脊柱炎 (AS)或其他肯定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如银屑病性关节炎、瑞特综合征、肠病性关节炎等 )的诊断标准 (如修订的纽约标准、美国风湿病学学会分类标准 ) ,对此 83例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 uS pA患者男女比例为 1 6∶1,女性比例较AS组明显高 ,平均年龄 2 8 8岁 ,平均病程 3 1年。临床症状较AS轻 ,均无腰椎活动受限 ;uSpA组患者HLA B2 7阳性率低于AS组 ;有 4例晚起病的 (5 0岁以后 )AS患者 ;不一定有骶髂关节炎 ;普通X线及CT诊断骶髂关节炎者分别占 34 %和 73%。 89 1%符合Amor标准 ,85 6 %符合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组 (ESSG)标准。结论 uSpA在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中占很大比重 ,临床工作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推荐用Amor和ESSG标准进行诊断。该病的治疗和转归还有待于长期的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3.
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ies,SpA)是一组以中轴、外周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慢性进展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该组疾病以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为原型,包括一系列免疫介导的炎性疾病,如: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关节炎、幼年型脊柱关节病、未分化关节病等[1].AS几乎全部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附近的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典型病例X线片表现为骶髂关节明显侵蚀性破坏,晚期脊柱呈“竹节样”改变.  相似文献   

4.
误诊为脊柱关节病的下背痛患者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被误诊为脊柱关节病的24例下背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误诊原因,进而提高脊柱关节病诊断的符合率.方法采用访视追踪、复查观察及病历资料查询等方法对被误诊为脊柱关节病的2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的疾病种类主要为恶性肿瘤4例(腹膜后脂肪肉瘤、晚期胃癌、卵巢乳头状瘤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各1例)、良性肿瘤6例(甲状旁腺腺瘤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2例,椎管内室管膜瘤、椎管内脂肪瘤、椎管内神经鞘瘤及骶管内囊肿各1例)及14例其他疾病(致密性骨炎和纤维肌痛综合征各3例,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2例,肝豆状核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范可尼综合征、先天性脊柱侧弯、褐黄病和低磷酸盐血症性脊柱病各1例).10例肿瘤中除2例甲状旁腺腺瘤和1例骶管囊肿外,均表现为持续性下背痛,不伴晨僵,经休息或活动后均不能有效缓解,应用多种非甾类抗炎药无效.尽管有11例患者符合Calin定义的炎性下背痛,但仅有2例患者符合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组(ESSG)关于脊柱关节病的分类标准.结论熟练掌握脊柱关节病的ESSG分类标准,并了解下背痛的鉴别诊断方法可减少对脊柱关节病的误诊.  相似文献   

5.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血清阴性关节病的原型,其特征为脊柱、特别骶髂关节的慢性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脊柱畸形、外周关节炎、肌腱端炎或关节外表现。我国发病率约为0.3%。我们2002-07/2003-08应用腰痛宁胶囊治疗AS共51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炎的成像和评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pA)的原型,也是SpA中最常见的一种。在AS早期,关节炎最常侵袭的是骶髂关节(SU)。X线平片仍然是目前诊断骶髂关节炎最广泛的方法,它可以显示并且半定量评估关节中由炎症诱导的形态学变化。在AS后期.病变可进展到脊柱(通常是上行性进展),引起其他部位病变,如:胸肋  相似文献   

7.
国际脊柱关节炎评价协会(ASAS)2009年制订的脊柱关节炎(SpA)分类标准将骶髂关节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学改变作为疾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之一,使SpA的诊断时间平均提前了5~7年,达到了早期诊断的目的。但随着骶髂关节MRI的广泛应用,学者们发现单纯依据MRI做出的诊断易出现过度诊断或误诊,因此许多风湿病学者对MRI判断骶髂关节炎作为早期SpA诊断的价值提出质疑。2019年ASAS MRI工作组将骶髂关节MRI影像学定义进行更新、细化并增加具有诊断特异性的MRI表现,有助于提高SpA早期诊断的准确率。MRI发现的活动性骶髂关节炎还是最具特征的客观表现,是诊断SpA的一个重要的影像学表现,较其他SpA临床特征意义更大。但新定义是否可以帮助判断疾病预后及评价治疗反应?脊柱MRI的表现对中轴SpA诊断价值是否需要评估?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待解决的问题随之而来,需要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与解决。  相似文献   

8.
CT在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CT检查在强直性脊柱炎(AS)的早期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方法;对临床拟诊或可疑AS病例双骶髂关节X线平片有CT检查,对未分类脊柱关节病和慢作用药治疗3年以上的AS病人进行CT随访,并结合临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Ⅲ级,Ⅳ级骶髂关节炎在X线平片和CT检查符合率较高,而Ⅲ级及Ⅱ级以下者差异较大。30例未分类脊柱关节病经10年以上随访,7例发展为AS,31例治疗3年以上经CT随访者中,中  相似文献   

9.
幼年脊柱关节病的早期特征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幼年脊柱关节病(juvenileonsetspondyloarthropathies,JSpA)系指16岁以前发病的一组与HLAB27相关的关节滑膜、肌腱端、腱鞘和滑囊的临床状况、综合征和疾病,肠道和泌尿道感染常为激发因子,脊柱炎和骶髂关节炎贯穿全病程,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由此可见,JSpA的疾病范围很广,它既包括一些具有明确临床、实验室和X线片特征,并符合有关诊断条件的脊柱关节病和综合征,如幼年强直性脊柱炎(JAS)、幼年赖特综合征、幼年反应性关节炎和幼年银屑病关节炎及炎性肠病关节炎等(…  相似文献   

10.
骶髂关节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1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骶髂关节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疗效.方法 在CT引导下,经臀部皮肤作骶髂关节穿刺,注入复方倍他米松进行治疗.结果 2个月内下腰痛和骶髂关节的压痛疗效优于单纯口服药组,但3~12个月疗效不如单纯口服药组,在12~36个月问仍有有部分病人有效.阻止骶髂关节炎症CT影像学改变方面,36个月内均优于单纯口服药组.结论 骶髂关节注射糖皮质激素对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下腰痛、骶髂关节压痛、骶髂关节炎症CT影像学改变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1.
磁共振成像对早期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磁共振成像(MRI)在早期骶髂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82例炎症性腰背痛或不对称性下肢滑膜炎患者的骶髂关节CT扫描、MRI平扫以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45例病理证实的早期骶髂关节炎中,69%(31/45)MRI显示骶髂关节存在炎症性改变。但17例病理检查骶髂关节无炎症性改变者,也有59%(10/17)MRI表现不同程度骶髂关节炎症性改变。以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MRI对早期骶髂关节炎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9%和41%。结论MRI对早期骶髂关节炎的诊断有一定的敏感性,但特异性不高,临床应用要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2.
幼年发病型脊柱关节病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目的 提高对幼年发病型脊柱关节病 (JSpA)的认识。方法 分析 190例JSpA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放射学资料 ,并对幼年发病关节炎的诊断、分类和鉴别进行讨论。结果  190例JS pA中 ,男性 16 3例 ,女性 2 7例 ,男女之比为 6∶1,发病年龄 3~ 16岁 ,平均 (12± 3)岁 ,8岁后发病 175例 ,占 92 1% ;15 7例 (82 6 % )患者首先出现的是外周关节炎 ,2 3例 (12 1% )以腰背痛为第一症状 ,病程中共有 187例 (98 4% )的患者出现了外周关节炎 ,12 3例 (6 4 7% )患者有或有过腰背疼痛史 ,外周关节炎与腰背疼痛出现的时间间隔 ,从同时发生到间隔 2 0年 ,平均 3 2年。 6 7例 (35 3% )有肌腱端炎的表现 ,2 0例 (10 5 % )腊肠指 (趾 ) ,9例虹膜炎。HLA B2 7的阳性率为 87 9% ,76 0 %有X线证实的骶髂关节炎。在 190例患者中 ,10 6例患者确诊幼年强直性脊柱炎 (JAS) ,此组患者平均病程 6 3年 ,明显长于JSpA组 (P <0 0 1)。 结论 JSpA的概念有助于提高对儿童关节炎的认识 ,半数以上JSpA患者约在发病 6 3年后发展为幼年强直性脊柱炎。  相似文献   

13.
银屑病关节炎(PsA)是与银屑病相关的1种慢性炎症性关节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表现为外周关节炎、中轴关节炎(骶髂关节及脊柱)、附着点炎、指趾端炎以及多种关节外表现,包括复发性色素膜炎、银屑病皮肤损害、指甲病变等.PsA最常见的皮肤损害为寻常型银屑病以及斑块型银屑病,银屑病皮肤损害严重程度与PsA发生呈正相关;约2/3的PsA患者关节炎发生于出现银屑病皮肤损害之后,多关节炎型PsA约占60%[1].  相似文献   

14.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seronegative spondyloarthropathies,SpA)的原型,是以骶髂关节及中轴关节病变为特征的慢性炎性脊柱关节病,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眼、胃肠道等关节外表现.疾病的病因还未明确,环境和遗传成分被认为是AS的诱发因素,家族聚集性是AS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像学表现对骶髂关节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18例经临床证实的骶髂关节结核,并对其影像学表现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例骶髂关节结核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右侧10例(56%),左侧8例(44%),男5例,女13例。典型影像学表现:早期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增宽;随后关节面糜烂,骨质缺损及破坏,邻近骨质硬化;严重者死骨形成、关节半脱位、纤维性或骨性关节强直,可伴冷脓肿和窦道形成。结论影像学能明确显示骶髂关节破坏的程度、类型、脓肿位置及邻近结构,对骶髂关节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总结并分析不同类型感染性骶髂关节炎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回顾性分析40例感染性骶髂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非布鲁菌非结核性感染性骶髂关节炎(ISI)16例,结核性骶髂关节炎(TSI)13例,布鲁菌感染性骶髂关节炎(BSI)11例。ISI者中女性11例,TSI者中女性12例。ISI者中骶髂关节单侧受累15例,TSI者中12例。与ISI者、TSI者比,BSI者男性(8例)和骶髂关节双侧受累(6例)多见。磁共振成像(MRI)见骨侵蚀ISI者6例,TSI者7例,BSI者2例;MRI见脓肿形成ISI者3例,TSI者4例,BSI者1例。40例患者经抗感染和抗结核治疗后症状多于1~2周缓解,但MRI恢复较慢,3例(2例ISI者,1例BSI者)患者治疗6(3~9)个月复查MRI基本正常,8例(4例ISI者,4例TSI者)患者治疗3.5(2~18)个月复查MRI仍异常。ISI、TSI多为骶髂关节单侧受累,女性多见,骶髂关节骨质破坏明显,周围软组织受累及脓肿形成多见。BSI较少出现骨质破坏及脓肿形成。感染性骶髂关节炎患者MRI影像学恢复滞后于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7.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代表疾病,骶髂关节是As最易受累的关节,骶髂关节炎也因此成为诊断AS的必备条件。国外研究证实AS患者骶髂关节局部存在巨噬细胞的异常浸润,表明其在骶髂关节炎形成过程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而巨噬细胞的增殖、分化及激活主要依靠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M—CSF).多个研究证实M—CSF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血清水平明显增高,而有关M—CSF在AS表达的研究国内外却鲜有报告。我们调查了活动期AS患者血清M—CSF水平及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M—CSFmRNA的表达,并将其血清水平与重要临床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影像学表现对骶髂关节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18例经临床证实的骶髂关节结核,并对其影像学表现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8例骶髂关节结核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右侧10例(56%),左侧8例(44%),男5例,女13例。典型影像学表现:早期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增宽;随后关节面糜烂,骨质缺损及破坏,邻近骨质硬化;严重者死骨形成、关节半脱位、纤维性或骨性关节强直,可伴冷脓肿和窦道形成。结论 影像学能明确显示骶髂关节破坏的程度、类型、脓肿位置及邻近结构,对骶髂关节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杨清锐  李鸣 《山东医药》2005,45(23):70-71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小节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脊柱关节病。目前AS尚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寻找特异性高、敏感性强的实验室诊断指标已为国内外所关注。  相似文献   

20.
早期骶髂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和病理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早期骶髂关节 (SIJ)炎的临床特点和病理表现 ,探讨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组 (ESSG)标准和Amor标准[1 ] 的临床应用价值 ,提高强直性脊柱炎 (AS)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 ,对 1 6例X线、CT检查SIJ炎均 <Ⅱ级的未分化脊柱关节病 (uSpA)进行 1 0年的前瞻性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病人和方法1 6例uSpA均为本院风湿病科 1 990~ 2 0 0 0年门诊或住院病人。记录病人一般情况、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放射学检查结果 ,用药情况和对治疗的反应。每 1~ 3个月随访 1次。 1 990~ 1 995年间首次就诊的 8例用柳氮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