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为研究女萎的品种来源提供文献依据.方法 考证历代本草著作及方书,从植物形态、开花期、采收期、炮制和功效等方面加以论证.并结合现代对女萎的品种来源认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考证出女萎原植物是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女萎Clematis apiifolia DC.,萎蕤原植物是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Mill.)Druce.结论 女萎有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本草中记载的中药玉竹的基源植物,并对中药玉竹进行全面的本草考证,为研究中药玉竹提供文献依据。方法:查阅历代本草书籍,从形态、功效以及炮制方法鉴别女萎和葳蕤,又对中药玉竹进行本草考证,分别进行了名字来源的考证,植物形态的考证以及对其功效进行了论证,并对现代玉竹的食用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考证出玉竹在历代本草品种来源:本草中记载的葳蕤为现代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本草中记载的女萎为今毛茛科植物女萎Clematis apiifolia。玉竹的本草考证包括名字来源的考证,玉竹又名荧,地节,马薰,称为玉竹以表示根状茎形状。茎似小竹竿,叶光莹如竹叶,地下根状茎长而多节,故有玉竹和地节之称。形态考证:根状茎圆柱形,互生叶,叶椭圆形,先端尖。玉竹功效为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玉竹现代不只作为药品应用,还广泛应用在保健品以及食疗中。结论:玉竹作为传统的药食两用的中药材,适应广,用量大,疗效好。加强对玉竹的应用研究,生产方面的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将玉竹作为一个产业来开发,把玉竹的产业做大、做强,让玉竹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发展方向。表明玉竹具有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中药葛根的本草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中药葛根原植物、产地、功效、采收季节、药用部位等进行考证,认为古今葛根的主流品种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时为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本草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许茹  钟凤林  赖荣才  吴德峰 《中药材》2012,(6):998-1002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著作中发现,历代本草学家对枳实与枳壳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存在不同看法。本文分别从原植物来源、枳实与枳壳两者关系、功效等方面加以考证,发现历代本草对枳实原植物来源存在争议,同时与现代药用枳实亦不尽相同,笔者通过文献考证并结合现代研究对枳实植物来源认识,分析认为酸橙、甜橙是枳实药材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本草中记载的中药远志的基源植物,并对远志进行全面的本草考证,为研究中药远志提供文献依据。方法:查阅历代本草书籍,从名字、形态、功效、主治方面对远志进行考证。结果:考证出远志品种来源:本草中记载的远志为现代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但当时远志和远志科植物西伯利亚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以及远志科植物瓜子金Polygala japonica Houtt.三者混用。名字的来源考证:远志又名棘菀、棘绕、细草,称为远志主要是因为具有强志的功效,又因为叶子极细又小,又称细草;形态考证:主根粗壮,浅黄色,单叶互生,线形至线状披针形;功效为祛痰开窍,安神益智,止惊。结论:远志作为传统的常用中药材,用量大,功效肯定;加强对远志的应用研究及生产方面的管理,有利于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将远志作为一个产业开发,让远志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本草中记载的中药远志的基源植物,并对远志进行全面的本草考证,为研究中药远志提供文献依据。方法:查阅历代本草书籍,从名字、形态、功效、主治方面对远志进行考证。结果:考证出远志品种来源:本草中记载的远志为现代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但当时远志和远志科植物西伯利亚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以及远志科植物瓜子金Polygala japonica Houtt.三者混用。名字的来源考证:远志又名棘菀、棘绕、细草,称为远志主要是因为具有强志的功效,又因为叶子极细又小,又称细草;形态考证:主根粗壮,浅黄色,单叶互生,线形至线状披针形;功效为祛痰开窍,安神益智,止惊。结论:远志作为传统的常用中药材,用量大,功效肯定;加强对远志的应用研究及生产方面的管理,有利于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将远志作为一个产业开发,让远志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依据《浙江植物志》对《救荒本草》中菊科植物的来源、性状和生长环境及功效应用作了较详细的考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证《肘后备急方》及历代本草中"荇菜"基原及其药用价值。方法查阅古文献及现代文献考证,结合《肘后备急方》相关条目记载内容,对荇菜进行了原植物形态、品种、性味及功效的本草考证。结果与讨论证实《肘后备急方》中所载荇菜原植物为龙胆科植物莕菜Nymphoides peltatum(Gmel.)O.Kuntze的全草,其功效和主治古今基本一致,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植物名称、基原、产地变迁、品质评价、产地加工等方面对辛夷进行考证,为辛夷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立足历代主流本草文献,对辛夷的信息进行梳理和考证。结果:宋代开始对辛夷的来源有了南北之分,南方人称为迎春花,北方人称之为木笔花,并对其不同来源的植物形态有了详细的描述;北宋时期则明确地将辛夷的来源分为两种:望春花与玉兰,并开始出现栽培品;直至清代武当玉兰开始入药;其中望春花入药历史最久。结论:该研究对辛夷的名称演变、产地变迁、植物基原、品种优劣等进行了本草考证,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辛夷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高乌头的本草考证,收集高乌头别名,明确药材来源,为其资源相关品种的开发提供本草学依据。方法考证历代本草及地方本草对高乌头或其别名的描述,查阅文献明确现代研究,进行分析。结果历代本草对高乌头的记载不够清晰,清末以后的本草开始记载,从中总结出高乌头基原、药用部位、别名、采收加工、功效及应用。结论高乌头系毛莨科乌头属植物高乌头Aconitum sinomontanum Nakai的干燥根,具有很好的药用前景和开发价值,可以为后期临床应用与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别样茶(Other Kinds of Tea)中藤茶的古今应用历史以及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调查,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藤茶在我国南方民间应用历史悠久,应用范围广泛,具有别样茶的特征。现代化学研究表明藤茶中主要含有黄酮类成分,以二氢杨梅素含量最高,药理活性研究表明藤茶具有消炎抗菌、抗肿瘤、保肝、降血糖降血脂等活性。因此藤茶是预防、防治慢性代谢性疾患非常有前景的一个研究对象。对藤茶进行深入整理研究,不仅能够对我国茶文化多样性研究起到推动作用,也能够为防治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新药开发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2.
别样茶-藤茶的古今应用历史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别样茶(Other Kinds of Tea)中藤茶的古今应用历史以及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调查,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藤茶在我国南方民间应用历史悠久,应用范围广泛,具有别样茶的特征.现代化学研究表明藤茶中主要含有黄酮类成分,以二氢杨梅素含量最高,药理活性研究表明藤茶具有消炎抗菌、抗肿瘤、保肝、降血糖降血脂等活性.因此藤茶是预防、防治慢性代谢性疾患非常有前景的一个研究对象.对藤茶进行深入整理研究,不仅能够对我国茶文化多样性研究起到推动作用,也能够为防治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新药开发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Vine tea from fermented 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leaves has been used as a herbal tea and folk medicine in the southern region of China for hundreds of years.The aim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o analyze the total flavonoids found in vine tea,including three bioactive flavonoids,and the total phenolic contents in the aqueous methanol extracts of 10 vine tea samples.In addition,this study also aimed to examine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dihydromyricetin and vine tea’s flavonoid-rich extract.Methods:The total flavonoids and total phenolic content assay of extracts from vine tea were performed by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scopy and epoch microplate spectrophotometer,respectively.Three bioactive flavonoids were quantified simultaneously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dihydromyricetin and vine tea’s flavonoid-rich extract was evaluated in vitro using six different methods.Results:Vine tea contained a large number of flavonoids,with dihydromyricetin as its main constituent.The flavonoid-rich extract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scavenging effect on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s,and on 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ic acid and 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s.It also possessed definite activity in lipid peroxidation inhibition,ferric reduction,and the moderation of Fe2+ion chelation ability.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dihydromyricetin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the vine tea samples,including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P=−0.754,P<0.05),lipid peroxidation inhibition activity(P=−0.759,P<0.05),ferric-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P=−0.843,P<0.01),respectively.Dihydromyricetin played a dominant role in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the flavonoid-rich extract.Conclusion:Vine tea’s flavonoid-rich extract could be used as a new antioxidant source to safeguard against oxidative stress.  相似文献   

14.
基于熵权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藤茶药材等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依姗  万青  汪秋兰  王文清  方建国 《中草药》2022,53(17):5504-5512
目的 通过对藤茶药材的外观质量性状和内在品质指标进行分析,探索藤茶药材性状与成分指标间的关联性,构建藤茶药材的等级评价标准,为藤茶药材的品质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将藤茶药材外观性状指标与内在指标成分进行熵权TOPSIS法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全国8个省份19个主产区收集到的61批藤茶和藤茶的10项评测指标进行排序,依据结果合理划分藤茶药材等级并构建等级评价标准。结果 藤茶质量与二氢杨梅素、酸不溶性灰分、叶占比、杨梅苷、总灰分、浸出物、花旗松素、破碎率、杨梅素、水分指标密切度依次降低。以产地、外观性状、灰分、浸出物及二氢杨梅素、杨梅苷含量为依据将藤茶分为优级、一级、二级和统货4个等级。结论 建立的等级评价标准综合运用了外观、内在等多项指标,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全面性等特点,可用于藤茶药材的等级评价。  相似文献   

15.
王蔚  郭雅玲 《中草药》2017,48(17):3654-3661
肺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所有癌症中已占据首位,随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的逐年增高,预防与控制肺癌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茶是一种保健饮品,味甘、苦,微寒,无毒,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茶叶中富含的多种功能性成分可用于预防、直接干预或辅助治疗肺癌等恶性肿瘤,可作为天然抗癌药物。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茶色素、茶氨酸、茶多糖等均可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调控肿瘤发生相关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对1970年以来,茶中含有的一些主要的功能性成分预防和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阐明茶干预抵抗肺癌的作用机制、更安全有效地利用茶及茶功能性成分抵抗肺癌、培育特定成分量高的茶树新品种、开发新型茶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茶饮与健康     
本文通过历史回顾、现实意义和展望将来三个方面来论述茶饮与健康的密切关系。习俗上所称的山茶科山茶属的茶,在唐代被作为主要的茶饮而得到飞速发展,民间经常使用非山茶科的茶则被称为“别样茶”。研究、开发茶和别样茶,对弘扬中华文化,支援西部大开发和发展三农经济以及防治慢性疾患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除了对茶饮的定义和分类作了阐述外,还提出了今后的展望,并建议有关方面在做健康产业规划时,在顶层设计中应考虑将茶饮的研究和开发作为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安化黑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宇  刘丹  张辉  任旭红  许永男 《中草药》2017,48(7):1449-1457
安化黑茶作为黑茶的典型代表,近几年由于其在调血脂等方面显示出显著的药理活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随着安化黑茶特别是茯砖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的日渐深入,简要综述安化黑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为安化黑茶的进一步研究及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除山茶科植物来源的传统茶叶外,市场上还广泛流通着许多口感不错的药食同源的别样茶。传统茶和别样茶统称为茶饮。梳理了茶饮的发展历程,丰富其内涵及多样性,突出其"治未病"和慢病防治的功效,探明部分功能分子基础,明确其临床应用价值,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茶饮作为"健康中国"的重要载体,具有大规模市场开发的广阔前景,可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同时亟须提供更精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放射性肺炎在临床上多见,在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的同时,运用中医理论,采用中药茶剂干预防治放射性肺炎,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探讨具有积极意义。[方法]根据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发展规律、组织病理学、临床症状等对其进行归纳,分别在早期、中期、后期应用清热解毒、养阴润肺、益气活血的中药,以茶剂的形式自始至终干预防治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发展。[结论]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药配合西医防治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发展,协同作用肯定,毒副反应小,作用缓慢而持久,显示出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毕武  姚霞  何春年  彭勇  肖培根 《中国现代中药》2013,15(11):1012-1018
综述文献资料,对我国别样茶之一的香风茶进行总结和探讨。香风茶为蜡梅科蜡梅属植物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 Oliv、柳叶蜡梅C.salicifolius S.Y.Hu和浙江蜡梅C.zhejiangensis M.C.Liu的嫩叶经加工而成,具有祛风解表,理气化痰,醒脾化浊等功效。香风茶在我国民间应用广泛,历史悠久。现代研究表明,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黄酮和生物碱类等,药理活性主要为抗菌抗病毒、降压、降脂减肥、抗氧化和抗肿瘤等作用。香风茶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茶饮,值得继续深入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