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研究川楝素诱导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自噬性死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川楝素处理K562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K562细胞的增殖情况,瑞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透射电镜观察K562细胞超微结构,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Beclin1的表达。结果川楝素对K562细胞有明显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均<0.01。光镜下可见K562细胞数量减少,胞质出现大量空泡。30、50 nmol/L川楝素处理K562细胞后,透射电镜下可见典型的自噬体。免疫细胞化学法结果显示,K562细胞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较阴性对照组增强,P均<0.01。结论川楝素对K562细胞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川楝素可以诱导K562细胞发生自噬性细胞死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Beclin1、LC3-Ⅱ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Parkin在星型孢菌素(staurosporine, STS)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及细胞自噬中的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STS作用前后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经STS处理后HepG2细胞caspase3、caspase7、PARP、Parkin/PINK1、LC3Ⅱ/LC3Ⅰ比值、ATg5、Vps34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情况;双荧光mRFP-eGFP-LC3自噬指示系统检测细胞自噬率。在HepG2细胞中过表达重组载体Parkin-flag,经STS处理后,蛋白质印记法检测凋亡蛋白表达变化,双荧光mRFP-eGFP-LC3自噬指示系统检测细胞自噬率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STS下调线粒体膜电位并促进细胞色素C释放,同时上调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7及PARP表达水平。经STS处理后Parkin蛋白表达被抑制,LC3Ⅱ/LC3Ⅰ比值及自噬相关蛋白ATg5、Vps34的表达下降。转染mRFP-eGFP-LC3后,STS组自噬体及自噬溶酶体形成明显减少。过表达Parkin...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天花粉蛋白对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天花粉蛋白处理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采用CCK-8法测定天花粉蛋白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使用MDC荧光染色观察细胞自噬水平的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Beclin1和LC3蛋白的表达.结果 天花粉蛋白可显著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且此作用呈现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TCS给药后3 h可诱导Hela细胞发生自噬,且这一效果持续到24 h后.结论 天花粉蛋白能够诱导Hela细胞自噬水平的提高,且自噬活化与Beclin1和LC3蛋白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内细胞脂滴分布,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中自噬泡形成情况。蛋白印迹检测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B淋巴细胞瘤-2(Bcl-2)、相关x蛋白(Bax)、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mCytc)、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9)标记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组织脂质沉积在模型组中明显增加;姜黄素明显抑制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脂质沉积,自噬抑制剂削弱姜黄素的治疗作用;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正常对照组可见散在自噬泡,模型组自噬泡数量显著减少,姜黄素可明显增加自噬体数量。蛋白印迹结果提示,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Bax、Caspase-3、Caspase-9、P62蛋白表达均升高,而mCytc、Bcl-2、Beclin-1、LC3Ⅱ/LC3Ⅰ均降低;经姜黄素治疗后肝组织中Bax、P62、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均降低,而mCytc、Bcl-2、Beclin-1、LC3Ⅱ/LC3Ⅰ升高;自噬抑制剂可以部分抑制姜黄素对自噬和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结论姜黄素对NAFLD大鼠模型的抗凋亡作用与诱导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作用后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细胞色素(Cyt C)和caspase-3表达的变化及其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K562细胞,用细胞计数法绘制生长曲线;荧光显微镜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caspase-3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测定药物作用前后线粒体、细胞浆Cyt C的表达.结果 青蒿琥酯的浓度为1×10-4、1×10-5、1×10-6mol/L时,细胞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并呈剂量依赖性;Hoechst33342/PI双荧光染色可观察到明显的核浓缩、凝集等细胞凋亡表现;RT-PCR检测到caspase-3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药物处理细胞后线粒体Cyt C表达水平下调,细胞浆出现明显Cyt C蛋白条带.结论 青蒿琥酯可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其机制涉及Cyt C依赖性凋亡调节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汉防己甲素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自噬与凋亡的作用,并探讨两者发生以及相互关联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汉防己甲素作用于人胃癌BGC-823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Bcl-2和自噬标记蛋白LC3、Beclin1的表达,MDC自噬特异性染料荧光染色观察自噬泡的聚集.结果 TET对BGC-823细胞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TET可诱导BGC-823细胞发生凋亡;TET可诱导BGC-823细胞发生自噬,自噬作用在8、10 μg/mL TET给药组达到高峰,后随着浓度的增加逐渐下降;在TET给药前用3-甲基腺嘌呤(3-MA)阻断自噬后,低浓度(8 μg/mL) TET诱导的凋亡率明显升高;高浓度(20 μg/mL) TET诱导的凋亡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ET能明显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发生凋亡和自噬.TET诱导的自噬作为保护性机制,可发挥拮抗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槲皮素联合伊马替尼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槲皮素、伊马替尼单药和联合用药作用于K562细胞,绘制协同曲线。将0.25μmol/L伊马替尼与25μmol/L的槲皮素联合作用于K562细胞,通过细胞计数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0.25μmol/L伊马替尼联合25μmol/L槲皮素对K562细胞有明显的协同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作用。两药联合处理能降低K562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使胱天蛋白酶(caspase)9和胱天蛋白酶3发生剪切,并明显下调B细胞淋巴瘤(Bcl)2样蛋白1(Bcl-xl)和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蛋白的表达。结论:伊马替尼与槲皮素协同抑制K562细胞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主要通过下调Bcl-xl以及Mcl-1蛋白的表达,从而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拓扑异构酶TopoⅠ表达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及RT-PCR法分析姜黄素作用K562细胞后TopoⅠ蛋白及mRNA含量的变化.结果TopoⅠ在K562细胞中高表达,TopoⅠ蛋白的平均荧光强度为84.31±4.26,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3.82±0.17(P<0.01);流式细胞术及RT-PCR法均提示姜黄素能显著抑制TopoⅠ的表达,25μumol/L姜黄素能抑制K562细胞TopoⅠ蛋白的表达超过一半以上,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姜黄素的抑制作用逐步增强.结论姜黄素可通过抑制TopoⅠ的表达来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是一种新的TopoⅠ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心复力颗粒(XG)诱导缺氧无血清条件下H9C2心肌细胞自噬发挥抗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缺氧无血清组、XG(100~800μg/mL)组、3-甲基腺嘌呤(3-MA)组(5μmol/L)、XG(400μg/mL)+3-MA(5 mmol/L)组,在缺氧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处理24 h后,Hoech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单丹磺酰尸胺(MDC)染色观察自噬小体形成,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凋亡和自噬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缺氧无血清条件明显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促进凋亡蛋白Bax和Caspase-3表达。心复力颗粒处理后,可显著抑制细胞凋亡,Bcl-2表达上调,Bax和Caspase-3的表达下调,且呈浓度依赖性,在XG 400组作用最显著,与正常组比较,缺氧无血清组自噬小体明显减少,而在心复力颗粒各处理组中,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自噬小体数量明显增加,在XG 400组最明显。同时LC3Ⅱ/LC3Ⅰ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并在XG 400组表达水平达到峰值。用自噬特异性抑制剂3-MA处理细胞后,与缺氧无血清组比较,细胞凋亡明显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显著减少,而凋亡蛋白Bax和Caspase-3表达呈上升趋势。结论缺氧无血清培养条件可以引起明显的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自噬;心复力颗粒干预后显著减少细胞凋亡同时诱导自噬发生,并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心复力颗粒通过诱导细胞自噬下调细胞凋亡水平。心复力颗粒通过诱导缺氧无血清条件下的H9C2心肌细胞自噬,从而发挥抗凋亡作用,保护缺血心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拓扑异构酶TopoI表达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及RT-PCR法分析姜黄素作用K562细胞后TopoⅠ蛋白及mRNA含量的变化。结果:TopoI在K562细胞中高表达,TopoI蛋白的平均荧光强度为84.31±4.26,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3.82±0.17(P<0.01);流式细胞术及RT-PCR法均提示姜黄素能显著抑制TopoⅠ的表达,25μmol/L姜黄素能抑制K562细胞TopoI蛋白的表达超过一半以上,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姜黄素的抑制作用逐步增强。结论:姜黄素可通过抑制TopoI的表达来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是一种新的TopoI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淫羊藿提取物IC163对K562白血病细胞是否具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用MTT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IC163对K562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用Hochest33258染色法和Annexin V-FITC和PI染色法检测凋亡细胞的百分率,用Western印迹检测药物干预下的K562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IC163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有效地抑制K562细胞增殖,其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IC50为18.1μmol/L;IC163以浓度依赖性方式诱导K562细胞凋亡并伴有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和裂解激活。结论:IC163能够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有效地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K562细胞凋亡,其诱导K562细胞的机制可能与Caspase-3凋亡信号启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明确Parkin(一种E3泛素化连接酶)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对高糖高脂导致的原代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以LV-lacZ(LacZ空病毒)或LV-Parkin(Parkin过表达慢病毒)转染SD大鼠原代心肌细胞48 h,再用含葡萄糖(5.5 mmol/L NG)的培养基或含棕榈酸盐(500 μmol/L HF)和葡萄糖(25 mmol/L HG)的高糖高脂培养基培养心肌细胞24 h。 实验分组:①阴性对照组(NG-LacZ),②正常Parkin过表达组(NG-Parkin),③高糖高脂阴性对照组(HG-HF-LacZ),④高糖高脂Parkin过表达组(HG-HF-Parkin)。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TEN介导的假定激酶蛋白1(PINK1)、Parkin、P62(一种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蛋白表达水平。采用JC-1染色法检测活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自噬体数量,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糖高脂处理的原代心肌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Ⅱ,P62表达水平上调(P<0.05),PINK1表达未发生统计学差异,Parkin表达水平下调(P<0.05),自噬体数量增多,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功能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而用高糖高脂处理LV-Parkin转染的心肌细胞,LC3-Ⅱ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而P62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自噬体数量进一步增多,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上升,心肌细胞凋亡率下降(P<0.05)。 结论 高糖高脂可引起SD大鼠原代心肌细胞自噬流量降低,自噬小体增多,线粒体自噬发生障碍。Parkin过表达慢病毒通过激活心肌细胞内线粒体自噬途径,提高自噬流量,改善线粒体功能,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饥饿诱导胃癌细胞MKN1自噬的发生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的变化。方法培养胃癌细胞MKN1至对数生长期后,以无氨基酸培养液EBSS代替RPMI1640培养液培养细胞,培养12h后收集细胞,应用Western印迹和定量PCR(qRT-PCR)方法分别检测特异性标记自噬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以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的蛋白和mRNA表达。免疫荧光检测饥饿诱导后细胞自噬体的产生。结果饥饿处理12 h后,Western印迹和qRT-PCR检测LC3B和Beclin-1蛋白和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免疫荧光下可见点状自噬体。结论饥饿可以诱导胃癌细胞MKN1发生自噬,Beclin-1与饥饿诱导胃癌细胞MKN1的自噬相关,为进一步研究Beclin-1在胃癌细胞自噬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活化内源性大麻素系统诱导不完全线粒体自噬的机制。方法HepG2细胞或表达HCV核心蛋白的HepG2细胞与肝星状细胞(LX-2细胞)共培养。共培养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2-AG水平,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Ca~(2+)浓度和线粒体膜电位,试剂盒检测线粒体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蛋白质免疫检测大麻素受体1(CB1R)、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和p62蛋白表达。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与LX-2细胞和HepG2细胞共培养组相比,LX-2细胞和表达HCV核心蛋白HepG2细胞共培养组,2-AG水平增加,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活性下降,ROS水平和Ca~(2+)浓度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MDA升高而SOD下降,CB1R水平升高,p-Akt和p-mTOR表达下降,LC3-Ⅱ表达增加,而p62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 HCV核心蛋白增加2-AG水平,上调CB1R表达;增加线粒体ROS水平和Ca~(2+)浓度,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下调Akt和mTOR活性引起不完全线粒体自噬。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小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自噬的影响以及自噬对细胞表型转换的调控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小鼠VSMC,用10~(-6)mol/L AngⅡ作用VSMC不同时间,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的表达以观察AngⅡ对VSMC自噬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对照组及AngⅡ组的自噬小体。用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抑制剂3-MA和Baf-A1干预后对AngⅡ诱导自噬及细胞表型转换的影响。使用siRNA抑制自噬相关基因Atg7的表达,qRT-PCR检测转染后Atg7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转染siRNA Atg7后对LC3-Ⅱ及细胞表型蛋白标志物的影响。结果 AngⅡ以时间依赖方式促进LC3-Ⅱ表达,自噬抑制剂3-MA抑制AngⅡ促LC3-Ⅱ的表达作用,而Baf-A1则增强AngⅡ促LC3-Ⅱ的表达作用,两种自噬抑制剂均可抑制AngⅡ促VSMC表型转换作用。转染siRNA Atg7后显著抑制AngⅡ促LC3-Ⅱ的表达作用,并可抑制AngⅡ促细胞表型转换作用。结论 AngⅡ促进VSMC从收缩表型转化为合成表型可能是自噬依赖性的,抑制自噬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表型转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动力相关蛋白(Drp)1通过诱导线粒体自噬对高糖条件下心肌细胞起保护作用。方法以Lac Z空病毒(LV-Lac Z)或Drp1过表达腺病毒(LV-Drp1)转染大鼠原代心肌细胞24 h,再用含葡萄糖(5.5 mmol/L)的正常培养基(NG)或含葡萄糖(33 mmol/L)的高糖培养基(HG)处理大鼠心肌细胞72 h。实验分组:1:(1)阴性对照(NG+Lac Z)组;(2)正常Drp1过表达(NG+Drp1)组;(3)高糖阴性对照(HG+Lac Z)组;(4)高糖Drp1过表达(HG+Drp1)组。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自噬体数量,用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Drp1、Parkin(一种E3泛素化连接酶),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p62蛋白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处理组自噬体数量明显减少(P0.05),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P0.05),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LC3-Ⅱ、Parkin水平下调(P0.05),Drp1,P62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心肌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高糖组比较,Drp1过表达组可显著增加自噬体数量(P0.05),线粒体膜电位上升(P0.05),Drp1,Parkin,LC3-Ⅱ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P62水平显著下降(P0.05),心肌细胞凋亡率下降(P0.05)。结论高糖可引起SD大鼠原代心肌细胞自噬水平降低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是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之一。Drp1通过提高线粒体自噬水平改善线粒体功能,降低高糖条件下心肌细胞凋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缺氧复氧(HR)后,抑制自噬对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同时观察线粒体Cx43含量及磷酸化水平的变化,探讨抑制自噬对HR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缺氧12h、复氧12h建立H9c2心肌细胞HR模型。随机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HR组、格尔德霉素(GA)组、3甲基腺嘌呤(3-MA)组、GA+3-MA组。分别测定各组细胞活力、线粒体膜电位以及人卷曲螺旋-肌球蛋白样BCL2结合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线粒体Cx43、线粒体磷酸化Cx43蛋白水平和自噬体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R组漂浮的死亡细胞增多、存活心肌细胞密度减少,细胞存活率和活力、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P0.05)。与HR组比较,GA组、3-MA组和GA+3-MA组线粒体膜电位、细胞活力均下降(P0.05);GA+3-MA组线粒体膜电位、细胞活力均分别低于GA组和3-MA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HR组自噬体增多、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水平和LC3BⅡ/LC3BⅠ均升高(P0.05);与HR组比较,GA组、3-MA组和GA+3-MA组自噬体减少、Beclin-1水平GA、LC3BⅡ/LC3BⅠ均下降(P0.05);GA+3-MA组Beclin-1水平、LC3BⅡ/LC3BⅠ均分别低于GA组和3-MA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HR组线粒体Cx43及磷酸化Cx43蛋白均下降(P0.05);GA组和GA+3-MA组线粒体Cx43蛋白低于HR组(P0.05);GA组、3-MA组和GA+3-MA组线粒体磷酸化Cx43蛋白低于HR组(P0.05);GA+3-MA组线粒体磷酸化Cx43蛋白分别低于GA组和3-MA组(0.18±0.04 vs 0.27±0.06,0.33±0.05,P0.05)。结论 HR导致线粒体Cx43含量及磷酸化水平下降,心肌细胞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同时自噬激活。而抑制自噬,使HR后线粒体Cx43脱磷酸化加剧,进一步加重HR心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模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病特征,建立大鼠间歇性低氧(IH)模型,观察IH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线粒体自噬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 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6只和间歇低氧(5%IH)组36只,对照组向低氧箱内持续注入压缩空气,5%IH组每天放入低氧箱内IH暴露7h,模型完成后分别于1、3、5、7、10和14d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IH组3d开始出现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明显改变,可见线粒体自噬体形成;1、3、5、10和14dBeclin-1及LC3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于10d达高峰(P<0.05),14d开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H早期可诱导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发生自噬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及诱导其自噬的作用,为复方苦参注射液用于肝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复方苦参注射液(终浓度为0、0.5、1、2、4 mg/m L)处理人肝癌细胞SMMC-7721 48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用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LC3及SQSTM1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作用呈浓度依赖性;RT-PCR方法检测到LC3及SQSTM1的转录水平均上调;Western-blot法检测到LC3蛋白表达上调,SQSTM1蛋白表达下降。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并诱导细胞发生自噬现象。  相似文献   

20.
秦皮乙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伟忠民  王晶 《山东医药》2012,52(39):24-26
目的探讨秦皮乙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秦皮乙素干预人肝癌HepG2细胞。采用MTT比色法观察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Ca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活性;免疫荧光法检测Bax、Bcl-2、Caspase 9蛋白表达。结果秦皮乙素干预后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抑制,凋亡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Caspase 3、Caspase 9活性增强,均呈剂量依赖性;Caspase 8活性无明显变化。Bax蛋白表达上调的同时Bcl-2蛋白表达下调,亦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秦皮乙素可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体外增殖;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