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临床真菌感染病原分析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云龙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3):719-720
目的探求临床真菌病原学分类,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院临床真菌感染状况,并对从临床分离假丝酵母菌、新生隐球菌行真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1年共收集58例真菌感染患者标本,其中确诊为假丝酵母菌47例,占81.0%,其次为新型隐球菌2例,占3.4%,曲霉菌1例,占1.7%,其余为其他真菌。结论假丝酵母菌仍然是医院内真菌感染主要病原真菌,假丝酵母菌中最常见者是白假丝酵母菌,氟康唑是治疗假丝酵母菌最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的108例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结果:真菌感染以老年人最多见,占71.30%,主要分布在ICU(35.19%)、呼吸内科(18.52%)和老年病科(9.26%);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首位,占65.0%,泌尿道感染居第二位,占18.33%;70%的真菌感染患者大多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108位患者全部使用过一种或多种抗菌药物;病原菌分布以白假丝酵母菌最多见,占75.00%;白假丝酵母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如5氟胞嘧啶、唑类等敏感性高>95%,非白假丝酵母菌<90%.结论:医院深部真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菌最多见,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主.年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长期大量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是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医院内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通过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加强病原菌检测和耐药监测等工作,降低真菌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泌尿系真菌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对1200例疑似泌尿系感染中分离的124株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真菌6种124株.主要是光滑假丝酵母菌占36.3%,其次是白色假丝酵母菌占29.8%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占27.4%.光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均敏感.氟康唑、伏立康唑对光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耐药率均<25%.结论 泌尿系真菌感染以光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可作为泌尿系真菌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氟康唑和伏立康唑也是治疗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孙竞  吴鹏  孙翼  张吉才  杨宏伟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0):1228-1229,1239
目的 研究某教学医院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耐药性和病原分布特点,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08-2010年住院患者真菌培养的检出率、标本来源、菌种分布及其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近3年的检出率19.32%, 2008-2010年真菌检出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8与2009年、2009与201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1、69.33,P<0.0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多,其次为泌尿道;检出的真菌种类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约占99.78%,且白色假丝酵母菌居多,占49.04%.白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对三唑类药物敏感性仍较好,光滑假丝酵母菌及其他两种真菌则对三唑类药物耐药率较高,所有菌株对两性霉素B均较敏感.结论 白色假丝酵母菌仍是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侵袭性真菌的发生,延缓其耐药性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真菌性阴道炎假丝酵母菌属临床感染情况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抗真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88例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涂片镜检,阳性标本采用沙氏培养基进行真菌的分离,用ATBExpression全自动鉴定仪及其配套的鉴定板进行真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288例阴道分泌物标本共检出真菌阳性55例;培养分离出假丝酵母菌属5种共55株,其中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共42株,占76.36%,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6株,占10.91%;假丝酵母菌属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较高为46.46%,对两性霉素B敏感性最好,耐药率为7.27%。结论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真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真菌对常用的抗真菌药物除两性霉素B敏感性较高外,对其他几种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当前综合重症加强病房(综合ICU)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状况,病原菌特性、分布,为临床治疗及减少真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来真菌培养阳性住院患者病例资料,从患者年龄、病种、部位、菌种分布、易患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综合ICU中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7.64%;其中痰液检出率最高67.45%,其次尿液占9.90%;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属占94.34%,是感染主要菌属,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51.89%,是感染主要菌种;易患因素主要有病情危重且复杂、应用侵入性监测和治疗手段、广谱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长期使用激素、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及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基础疾病等。结论:综合ICU侵袭性真菌感染近年呈上升趋势,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值得注意的是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和曲霉菌属引起的感染正在逐年增加,应重视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7.
陈建飞  郭丽丽 《北京医学》2021,43(9):927-929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与耐药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109例患者为感染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未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9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特征及真菌感染情况.结果 感染组在年龄≥60岁、肺结核复治、ALB≤35 g/L、住院时间≥20 d、病程≥5年、应用糖皮质激素≥14d、应用广谱抗菌药物≥14d及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等方面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咯血、咳嗽、咳痰、气促、发热、肺部湿啰音等症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痰培养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为71株(65.1%).4种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低,其中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均为0.0%,克柔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耐药率较高(42.9%).结论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与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住院时间、病程、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广谱抗菌药物、合并感染以及肺结核初、复治情况等相关;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对抗真菌药物耐药率较低,临床需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早进行真菌检查与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探讨真菌引起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加强真菌感染的防治。方法对我院2010年1~12月37例肿瘤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真菌感染的患者中有23例为呼吸道感染,占62.2%;其次为皮肤软组织感染。本组资料中酵母菌属占78.9%,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62.13%,其次分别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高龄患者,多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不合理用药,侵入性操作是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真菌感染以呼吸道部位最多、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9.
贺利荣 《吉林医学》2010,31(13):1757-175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患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呼吸内科住院的62~78岁58例肺部真菌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8例(82.76%)。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32例(55.17%)、低蛋白血症24例(41.38%)、合并糖尿病18例(31.03%)是主要易患因素。药敏实验表明,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86.21%)为主,抗真菌治疗痊愈43例(74.14%),好转8例(13.79%)。结论: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基础疾病继发感染是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原因。白色假丝酵母菌是老年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除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外,积极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真菌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并发真菌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感染菌种类型及其药敏结果。方法采集笔者所在医院80例糖尿病患者并发真菌性肺炎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分析感染危险因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耐药分析。结果有创性操作、血糖控制欠佳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痰培养检出真菌构成比及耐药分析显示: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是真菌性肺炎感染的主要感染源,绝大多数真菌对氟康唑敏感,占92.68%。结论患者的基础疾病多、血糖控制欠佳及有创性操作是糖尿病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对其耐药性的分析有助于糖尿病真菌性感染的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泌尿系真菌感染的菌株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和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11年1~12月送检的l466份尿液培养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26株真菌,检出率为8.59%,以光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分别占37.3%、28.57%、24.6%,所有菌株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100%敏感,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优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是23.02%、34.13%、30.63%。结论:泌尿系真菌感染以光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临床医师应根据病原学检查及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减少真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何丹 《中外医疗》2013,(29):44-45
目的 探讨肿瘤放化疗患者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情况和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真菌的耐药性,为控制肿瘤放化疗患者的真菌感染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有针对性、高效性的预防和控制感染发生.方法 选择该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以来住院进行放化疗的患有恶性肿瘤的病人130例.取病患的痰液、胸腹水、尿液、粪便及血液等作为实验标本进行真菌培养,经分离后,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 130例患者的373份标本真菌培养后得56株真菌,阳性率为15.018%;经分离后鉴定,感染的真菌种类包括有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其他假丝酵母菌,其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40株)为分布最多,占总菌数的71.43%,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8株),占14.29%;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为癌症患者的放化疗、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以及不当的激素治疗和侵入性操作等;真菌对酮康唑、益康唑类抗菌药物有较强的耐药性,其耐药率分别为25%、28.57%.结论 科学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明确其致病真菌种类有针对性的应用抗菌药,对于肿瘤放化疗患者真菌感染的控制有重要意义,同时减少了耐药菌株的产生,预防继发性感染.  相似文献   

13.
宁伟明 《当代医学》2014,(16):61-62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患者的肺部真菌感染的具体因素、主要类型、临床特征及主要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人民医院6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对其真菌感染因素、感染菌种、病史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及抗真菌治疗。结果真菌感染主要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为主,占51.6%,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诱发因素是慢性阻塞性肺炎;经过对症和抗真菌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其他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结论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是呼吸系统继发感染的关键病原体,白色假丝酵母菌是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菌,除了抗真菌治疗外,还要加强病原体的治疗、降低易感因素,并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有效降低病发率。  相似文献   

14.
儿童真菌感染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儿童真菌感染的病原分布特点及其耐药状况,为防治儿童真菌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患儿感染部位的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以ATBTMFUNGUS3酵母样真菌药敏试验条进行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结果从患儿标本中分离出558株真菌,主要来自呼吸道有299株,占53.58%;其次是消化道、伤口(创口)、泌尿系统和血液等,分别占28.14%、6.27%、4.66%、3.76%。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367株,占65.77%;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季也蒙假丝酵母菌等,分别占15.28%、5.02%、4.48%、3.41%、2.69%。从骨髓中检出5株马尔尼菲青霉,从脑脊液中检出3株新型隐球菌。真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总耐药率分别为8.78%、4.84%、10.54%、1.36%、0.85%。结论引起儿童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白色假丝酵母菌,对真菌感染应该有针对性地使用高效的抗真菌药物进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临床的感染类型、分布及其对一般抗真菌药物的药敏表现,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正确的用药依据. 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 分离培养真菌,用湖南天地人TDR-200B的微生物自动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真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分析. 结果 215株酵母样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检出率最高(66.51%),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13.02%),光滑假丝酵母菌(5.58%). 结论 临床酵母样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对5氟胞嘧啶、两性菌素B的药物敏感性较高,对氟康唑、酮康唑有不同程度的药敏性,因此,药物敏感性检测是非常必要的,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检测结果 合理使用各类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180株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湖南省人民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菌种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11年10月临床分离的深部真菌180株,用血平板、沙保罗培养基培养、分离,法国生物梅里埃ID 32C酵母菌鉴定板条进行鉴定,ATB FUNGUS 3真菌药敏板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深部真菌感染主要有5种,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多占32.1%,其他依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占16.0%,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占11.2%,光滑假丝酵母菌占7.1%,法式假丝酵母菌占5.9%;药敏结果显示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敏感性较高,敏感率达85.7%以上.结论 深部真菌感染主要由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引起,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有较高的体外敏感性,对氟康唑、依曲康唑、伏立康唑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临床医生必须重视深部真菌的检出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高霞  李卓成  刘松尧 《中国热带医学》2005,5(6):1392-1392,1326
目的了解酵母样真菌耐药性变化趋势,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疑为深部真菌感染患者采样,用沙保罗培养基进行真菌分离,用VITEK—YBC鉴定卡作菌种鉴定,用ATB FUNGUS板进行药敏试验,并作统计分析。结果真菌感染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为主,占62.50%。真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保持较高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敏感率分别为97.99%和97.10%,对制霉菌素的敏感率为87.95%,对酮康唑、益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70.09%和62.95%。结论深部真菌感染主要由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引起,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保持较高的体外活性,两者仍是治疗真菌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深部真菌感染情况,分析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真菌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3月~2012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70例确诊为深部真菌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药敏试验严格按照2006年CLSI M272A2规则及标准进行AmB、FCZ,5-FC、ICZ 4种抗真菌药敏检测。结果真菌感染样本主要来源于咽拭子,白假丝酵母的分离率最高61.11%,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假丝酵母菌对AmB、5-FC的敏感性较高。儿科患者中分离的真菌中以假丝酵母菌属最多,并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AmB、5-FC均有较高的抗真菌活性。结论应加强对临床真菌感染与耐药性情况的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张文 《广东医学》2012,33(16):2515-2516
近年来,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抗真菌药物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同时耐药菌株的发生逐渐增多。白假丝酵母菌作为临床常见的病原真菌,对一线唑类抗真菌药物经常出现耐药。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多样性与其对抗真菌药物的耐受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白假丝酵母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产生耐药是治疗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失败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认为假丝酵母菌耐药与多种分子机制有关,主要  相似文献   

20.
朱秀兰 《吉林医学》2011,32(26):5455-5456
目的:探讨ICU患者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加强感染的防治。方法:回顾ICU患者各种标本分离到的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5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深部真菌感染主要是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64.9%),感染标本主要来自痰液和尿液,药敏结果主要对唑类的敏感率相对较低,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及氟胞嘧啶敏感率高。结论:ICU患者易并发深部真菌感染,感染的真菌主要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除酮康唑的敏感率低之外其余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还很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