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IgG4在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发病中的意义及与其病情活动的关系。方法选取205例结缔组织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合并间质性肺病组的患者93例,无间质性肺病组的患者112例。采用动态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IgG4的水平,比较两组之间IgG4水平的变化;对合并间质性肺病的93例患者同时进行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的检测,分析这些活动性指标与IgG4的相关性。结果 (1)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组患者血清IgG4水平与无间质性肺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组患者血清IgG4水平与ESR、CRP、IgM、IgA和IgG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IgG4与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发病无明显相关性,提示IgG4相关性疾病与结缔组织病是两种相互独立的免疫系统疾病,血清IgG4的水平不能作为评判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疾病活动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RA-IL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1年5月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93例RA-ILD及93例未合并ILD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点及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抗核抗体(ANA)及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SSA/SSB抗体、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进行比较。结果 RA-ILD组患者呼吸系统症状多数以咳嗽为首发症状。RA-ILD组患者年龄、RF滴度、吸烟构成比均显著高于无ILD的RA组,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A-ILD组病程、性别、ESR、CRP、ANA、抗SSA/SSB抗体,以及服用甲氨蝶呤与无ILD的R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过后退法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93,95%CI 1.053~1.136,P<0.05),年龄每增大1岁,危险性增加0.093倍。结论年龄增大是RA发生ILD的相关因素,高龄的RA患者应警惕ILD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结缔组织病间质性肺病(CTD-IL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白细胞介素-32(IL-32)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病情活动、肺功能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三二〇一医院风湿免疫科或呼吸与危重症学科收治的200例初发CTD患者,根据是否合并ILD分为CTD-ILD组73例、单纯CTD组127例;另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IL-32水平。比较3组血清指标[类风湿因子(RF)阳性率、抗核抗体(ANA)阳性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25(OH)D、IL-32]及肺功能;分析不同病情活动CTD-ILD患者血清25(OH)D、IL-32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探究CTD-ILD患者血清25(OH)D、IL-32与临床指标及肺功能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血清25(OH)D、IL-32对CTD-ILD诊断价值。结果 CTD-ILD组、单纯CTD组、对照组血清CRP分别为(22.08±7.71)、(15.79±5.86...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efractory rheumatoid arthritis,RRA)的临床特点,以期更早发现,早期干预,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8年1月本院110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对药物敏感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为非难治组,另外70例为RRA组,对临床和实验室资料(ESR、CRP、PLT、Hb、RF、抗CCP抗体、ANA)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大关节受累比例、DMARD药是否及时使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RRA组DAS28评分、ESR、CRP、PLT、RF均高于非难治组,Hb低于非难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抗CCP抗体、ANA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RRA组ESR、CRP、PLT、Hb、RF下降率均低于非难治组低(P0.05),两组抗CCP抗体下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RA和多种因素有关,临床要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抗干燥综合征A抗体(抗SSA)、抗干燥综合征B抗体(抗SSB)、抗α-胞衬蛋白抗体(抗α-fodrin)及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75例干燥综合征(SS)[原发性SS 35例(pSS组)、继发性SS 40例(sSS组)]、80例其他结缔组织病(非SS的CTD组)及8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血清中抗核抗体(ANA)、RF、抗SSA、抗SSB、抗α- fodrin,比较各抗体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抗SSA、抗SSB、抗α-fodrin、ANA、RF在pSS组敏感性分别为77.1%、62.9%、25.7%、80%、51.4%;3种特异性抗体联合RF检测的敏感性高于单一抗体,而四者联合检测时敏感性达91.4%;在抗SSA或抗SSB均阴性时,抗α-fodrin联合RF的敏感性为75%.结论 抗α-fodrin与抗SSA、抗SSB、RF的联合检测可提高pSS的诊断率;抗SSA、抗SSB阴性时联合检测抗α-fodrin和RF可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20,(2):241-246
目的:观察干燥综合征患者(SS)血清抗α-胞衬蛋白、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抗SSA/SSB抗体与患者唇腺活检病理损害的关系,探讨SS患者的抗体表达、免疫异常与唇腺病理损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SS患者36例为SS组。具有口干症状、慢性非唇腺、唾液腺免疫性炎症的非干燥综合征患者24例为非SS组,两组均行唇腺活检。同时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数据,包括年龄、性别、病程、临床体征,记录口干评分,血清学指标包括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细胞沉降率(ESR),抗SSA/SSB抗体、血清干扰素水平等。结果:①与非SS组比较,SS组唇腺活检阳性率达100%,显著高于非SS组(P<0.05);两组的年龄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与非SS组比较,SS组的CRP及ESR水平明显增高(P<0.05),抗α-胞衬蛋白、抗SSA/SSB抗体、抗CCP抗体、RF阳性率也高于非SS组。③与轻度病理损伤组比较,中重度病理损伤组抗α-胞衬蛋白的比率无统计学差异;与轻度病理损伤组比较,中重度病理损伤组抗SSB抗体阳性率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抗SSA抗体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TNF-α与每低倍视野下导管扩张数、腺泡萎缩数具有相关性(P<0.05),而CRP、ESR与其未见相关性(P>0.05);TNF-α、CRP和ESR与唇腺灶性指数、淋巴细胞计数均具有相关性(P<0.05);IFN-γ与淋巴细胞计数具有相关性(P<0.05),而与导管扩张数、腺泡萎缩数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SS的发病与免疫异常密切相关,SS的唇腺淋巴细胞浸润、腺泡损害等病理损害,可能由于多种自身抗体、细胞因子的作用调控而发生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吴晓丹  龙武彬 《四川医学》2009,30(7):1017-1018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间质性肺疾病与临床及类风湿因子(RF)、血沉(SR)、C反应蛋白(CRP)、补体及免疫球蛋白、ANA、抗SSA、抗SSB的关系。方法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79例分为两组,一组是伴有间质性肺病变23例,另一组是不伴有间质性肺病变56例。所有患者均测定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补体C3及免疫球蛋白、ANA、抗SSA、抗SSB。结果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发生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生率为24%。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发生间质性肺疾病组的年龄、类风湿因子滴定度、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均明显高于无间质性肺疾病组(P〈0.05),补体低于无间质性肺疾病组(P〈0.05),两组的性别、病程、自身抗体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年龄大、高球蛋白血症、高滴度的类风湿因子及低补体提示间质性肺疾病的可能,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应积极治疗。控制痰病活动度。  相似文献   

8.
李小燕  邵体红  陈曦  徐亮 《安徽医学》2013,34(2):127-130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住院的322例RA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及治疗转归。按有无间质性肺病分为RA无ILD组283例,RA-ILD组39例。对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322例RA患者合并ILD的患病率为12%,且多见于50岁以上患者(85%);RA-ILD组中男性患者的比例较RA无IL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RA-ILD组的发病年龄显著高于RA无I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RA-ILD组RF滴度较RA无ILD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间病程、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免疫球蛋白G(IgG)、血小板(BPC)、补体(C3、C4)、抗核抗体(ANA)阳性率、抗SSA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例病情反复发作,其中男性2例(17%),女性10例(83%)。结论老年、男性、RF滴度高可能是RA并发ILD的危险因素;女性患者病情易反复,预后不佳;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检测抗核抗体(ANA)、干燥综合征A抗体(SSA)、B抗体(SSB)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诊治原发 性干燥综合征68例及同期本院就诊的自身免疫病组70例患者检测并比较ANA、SSA、SSB水平.结果 两组A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 组SSA阳性率、SSB阳性率、SSA/SSB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断中进行ANA 、SSA和SSB检测能够对诊断起 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并探讨抗CCP抗体在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218例RA,103例其他风湿性疾病,30例健康人中的抗CCP抗体的分布.比较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CRP、ESP、PLT的相关性和关节肿痛、关节功能分级及X线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218例RA病人中,抗CCP抗体的阳性率为94.6%,其他风湿性疾病的阳性率为6.8%,健康人群阳性率为3.3%.抗CCP抗体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6%和96.3%.与非R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患者外周血抗CCP抗体水平与PLT、CRP呈正相关,与RF水平不具有相关性;与ESR呈弱相关(r=0.354,P=0.012).与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具有相关性,而与关节压痛、功能分级、X线分期均无正性相关.结论 抗CCP抗体对R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抗CCP抗体水平与PLT、CRP呈正相关,与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具有相关性;与RF水平、关节压痛、功能分级、X线分期均无正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瓜氨酸肽抗体(CCP)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组、其他结缔组织疾病(CTD)组和健康体检者组中血清中抗CCP抗体和RF水平,观察抗CCP抗体在各组中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RA组的抗CCP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75%、94.8%、91.6%、87.4%;RF为85.8%、54.3%、60.8%、87.9%。结论:抗CCP抗体在诊断RA的灵敏度低于RF,但特异性高于RF,两者联合检测特提高RA诊断和与其他结缔组织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北京医学》2012,34(6)
目的 探讨抗SSA、抗SSB在肝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43例抗SSA和(或)抗SSB抗体阳性的肝病患者自身抗体的检出情况及其与疾病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3例患者中,126例(88.1%)单一抗SSA 阳性,3例(2.1%)单一抗SSB阳性.14例(9.8%)抗SSA、抗SSB均阳性;抗SS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抗SSB(x2=143,P< 0.05).140例抗SSA阳性患者中,79例(56.4%)抗Ro52阳性,33例(23.6%)抗Ro60阳性,28例(20.0%)两者均阳性.本组患者中,126例(88.1%)抗核抗体(ANA)阳性,ANA滴度为1∶320~1∶1000和1∶100的患者分别为102例(71.3%)、24例(1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3.99,P< 0.05);17例(11.9%)患者ANA阴性,且均为单一抗SSA阳性者.抗SSA、抗SSB阳性主要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61例,42.7%)、药物性肝损害(22例,15.4%)、自身免疫性肝炎(20例,14.0%)、慢性丙型肝炎(20例,14.0%)和慢性乙型肝炎(15例,10.5%).143例患者中,13例(9.1%)合并干燥综合征.结论 抗SSA和(或)抗SSB不仅见于干燥综合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还可见于药物性肝损害、病毒性肝炎等非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提示在肝病患者中出现抗SSA和(或)抗SSB抗体阳性时,应综合考虑其是否合并干燥综合征等结缔组织病,并密切随访,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3.
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s,CCP)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病情活动度、关节侵蚀的关系.方法 采集患者相关信息:RA 病程、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X线分期等指标.结果 所选109例RA患者RF的敏感性为77.06%,抗CCP抗体的敏感性为67.23%,较RF和CRP敏感性(74.0%)低,但抗CCP抗体的特异性(97.24%)远高于RF(69.12%)和CRP(38.24%)的特异性.RA患者抗CCP阴性组和阳性组年龄、病程、ESR、CRP、关节肿胀数及关节疼痛数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而类风湿因子的阳性率在抗CCP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RA患者抗CCP抗体阴性组与阳性组比较,X线分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鉴于抗CCP抗体与RA的密切相关性,在临床工作中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抗CCP抗体的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抗干燥综合征A(SSA)抗体、抗干燥综合征B(SSB)抗体和抗α-胞衬蛋白(α-Fordrin)抗体联合检测在干燥综合征(S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原发性SS(pSS)35例,继发性SS(sSS)25例,其他结缔组织病120例及健康对照者70例,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ELISA定量检测α-Fordrin,蛋白印迹法检测其SSA、SSB.结果 ANA、α-Fordrin IgA抗体、IgG抗体、SSA、SSB在pSS组的阳性率分别为65.7%、40%、34.3%、71.4%和40%,在sSS组的阳性率为92%、24%、8%、32%和32%.除去ANA,其他四项自身抗体均显著高于其他结缔组织病与健康体检者.SSA、SSB、α-Fordrin三者联合检测时阳性率可达88.6%;在SSA或SSB抗体任一阴性的患者中,α-Fordrin阳性率分别达到50%和42.9%.结论 α-Fordrin与SSA、SSB两两联合检测或3种抗体联合检测互为补充,更有助于SS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病( CTD-ILD) 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IIPs) 的临床、影像学、肺功能、自身抗体特点及治疗特征, 探讨两组患者各自的特征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市鼓楼医院2004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期间住院符合CTD-ILD 及IIPs 诊断标准的病例的临床、自身抗体、影像学及治疗特征。结果 共收集具有资料完整可供分析的692 例病例, 其中CTD-ILD组240 例和IIPs 组452 例。CTD-ILD 组可见于不同类型的CTD, 主要为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结缔组织病样临床表现( 如口干、眼干、关节痛等) 及相关实验室检查( 如ANA、SSA、SSB 等)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咳嗽、活动后气喘、肺部捻发音、杵状指等呼吸系统表现无明显差异( P 〉0. 05) 。CTD-ILD 影像学表现为网状影、斑片状影、索条影及胸膜增厚。肺功能提示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减低, 肺活检, 病理学检查常表现为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并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及肺泡间隔增厚。其中除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P 〈 0. 05) 外, 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肺功能及病理学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 P 〉 0. 05) 。目前对CTD-ILD 的治疗方案主要为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结论 CTD-ILD 有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异常, 目前治疗方案主要为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 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CTD-ILD 的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SSA、抗SSB在肝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43例抗SSA和(或)抗SSB抗体阳性的肝病患者自身抗体的检出情况及其与疾病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3例患者中,126例(88.1%)单一抗SSA阳性,3例(2.1%)单一抗SSB阳性,14例(9.8%)抗SSA、抗SSB均阳性;抗SS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抗SSB(掊2=143,P0.05)。140例抗SSA阳性患者中,79例(56.4%)抗Ro52阳性,33例(23.6%)抗Ro60阳性,28例(20.0%)两者均阳性。本组患者中,126例(88.1%)抗核抗体(ANA)阳性,ANA滴度为1:320~1:1000和1:100的患者分别为102例(71.3%)、24例(1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掊2=113.99,P0.05);17例(11.9%)患者ANA阴性,且均为单一抗SSA阳性者。抗SSA、抗SSB阳性主要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61例,42.7%)、药物性肝损害(22例,15.4%)、自身免疫性肝炎(20例,14.0%)、慢性丙型肝炎(20例,14.0%)和慢性乙型肝炎(15例,10.5%)。143例患者中,13例(9.1%)合并干燥综合征。结论抗SSA和(或)抗SSB不仅见于干燥综合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还可见于药物性肝损害、病毒性肝炎等非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提示在肝病患者中出现抗SSA和(或)抗SSB抗体阳性时,应综合考虑其是否合并干燥综合征等结缔组织病,并密切随访,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7.
龚宝琪  刘伟丽  齐文成  韩锋  李巍 《广东医学》2006,27(9):1337-1338
目的α-胞衬蛋白(α-fodrin)抗体在干燥综合征(SS)诊断中的意义及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以重组人类α-fodrin为包被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测定35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20例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SS)、52例其他结缔组织病(CTD)、40名正常人血清中的抗α-fodrin抗体。结果抗α-fodrin IgA型和IgG型抗体检测阳性率在pSS,sSS患者分别为62.86%、45.71%及45.01%、35.00%,在其他结缔组织病和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28.85%、17.31%及5%、5%;pSS中抗α-fodrin IgA,IgG抗体高于其他CT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余各组间比较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55例SS患者抗α-fodrin IgA和IgG抗体敏感性高于SSB(P<0.05);IgG型抗体敏感性低于SSA(P<0.05),抗α-fodrin IgA抗体敏感性高于α-fodrin IgG抗体(P<0.05);抗α-fodrin IgG型特异性高于SSA(P<0.05);抗α-fodrin抗体的出现与口干症、眼干症、猖獗龋齿相关(P<0.05);与腮腺肿大、肺间质纤维化、肾小管酸中毒、肺动脉高压、血小板数量的发生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①抗α-fo-drin抗体对pSS,sSS的诊断有一定意义。②抗α-fodrin抗体与SS患者的口眼干燥等临床表现有明显关系,但与脏器损害无相关性。③抗α-fodrin抗体可用于SS的筛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干燥综合征A(SSA)抗体、抗干燥综合征B(SSB)抗体和抗-胞衬蛋白(-Fordrin)抗体联合检测在干燥综合征(S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SS(pSS)35例,继发性SS(sSS)25例,其他结缔组织病120例及健康对照者70例,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ELISA定量检测-Fordrin,蛋白印迹法检测其SSA、SSB。结果 ANA、-FordrinIgA抗体、IgG抗体、SSA、SSB在pSS组的阳性率分别为65.7%、40%、34.3%、71.4%和40%,在sSS组的阳性率为92%、24%、8%、32%和32%。除去ANA,其他四项自身抗体均显著高于其他结缔组织病与健康体检者。SSA、SSB、-Fordrin三者联合检测时阳性率可达88.6%;在SSA或SSB抗体任一阴性的患者中,-Fordrin阳性率分别达到50%和42.9%。结论 -Fordrin与SSA、SSB两两联合检测或3种抗体联合检测互为补充,更有助于SS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王宙政  韩艳霞  叶俏  胡蓓莉  陈丽花 《浙江医学》2015,37(14):1238-1240
目的 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与临床表现、病情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比较100例RA活动期、37例缓解期和5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分析RA活动期组患者血小板参数与临床表现(病程、晨僵时间、DAS28分值)的相关性;同时分析与其它实验室指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补体C4、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的相关性。结果RA活动组PLT、PCT水平均较RA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RA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A活动组的MPV水平均较RA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降低(均P<0.05),RA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的MPV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PDW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LT与晨僵时间、DAS28、IgG、ESR、hs-CRP、RF、抗CCP抗体呈正相关(P<0.05);PCT与晨僵时间、DAS28、ESR、hs-CRP、RF、抗CCP抗体呈正相关(P<0.05);PLT、PCT均与C3、C4无相关性(均P>0.05);MPV、PDW均与上述实验室指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动态监测PLT、PCT等血小板参数指标对临床判断RA的疾病活动性、指导治疗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诊断为CTD-ILD的患者30例,单纯结缔组织病(CTD)患者43例及体检健康者35例,分别采集空腹血清,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KL-6的含量,应用SPSS 20.0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