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皮穿刺等离子汽化加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颈椎病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经皮穿刺等离子汽化髓核加注射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经皮椎间盘穿刺的微创方法,采用等离子汽化消融髓核加注射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颈椎病患者63例,共111个间盘,其中单间盘15例,双间盘48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椎间盘源性颈椎病,术后佩戴颈围1周,平均住院5d。结果:经1~28个月随访,按治愈、显效、有效、无效4级评定疗效,治愈20例,显效25例,有效14例.无效4例,优良率71.43%,有效率93.65%,无效率6.35%。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穿刺离子汽化消融髓核加注射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颈椎病患者是可行的,创伤小、简单、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等离子髓核消融术与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我院47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采用经皮穿刺等离子髓核成型治疗19例(A组),联合臭氧注射治疗28例(B组),术后分别于术后立即、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根据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定其疗效,优、良评定为有效.可、差评定为无效.结果:通过1~6个月的随访疗效观察,A组有效14例,有效率73.7%,B组有效25例,有效率89.3%,两组病例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穿刺等离子髓核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利用低温消融和臭氧溶核的不同作用,其疗效优于单用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较好重叠技术联合疗法.  相似文献   

3.
改良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55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目的:观察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2006年12月~2008年5月采用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55例共310个椎间盘,其中膨出型71例(95个椎间盘),突出型151例(182个椎间盘),脱出型29例(29个椎间盘),钙化型4例(4个椎间盘).均采用外侧入路穿刺,分别在髓核中心、突出侧髓核边缘、椎间孔前外侧注射20~50 μg/mL臭氧-氧气(O3-O2)混合气体12~25 mL.结果:术后随访3~17个月,疗效按Macnab标准评定:膨出型优良率94.5%,突出型优良率91.7%,脱出型优良率69.7%,钙化型无效.结论: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需选择适应病例,通过改进注射方法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经皮激光椎间盘气化术(PLDD)加臭氧(O3)髓核氧化术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在CT引导下采用18G穿刺针经皮穿刺至髓核区,由穿刺针插入600 μm光导纤维,用自动脉冲式激光切割、汽化髓核,以每个椎间盘600~800 J切割、汽化,再向椎间盘内注入浓度为60 μg/ml O3约8~12 ml,共治疗216例319节椎间盘.结果 本组技术成功率为100%,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30个月后.216例中,147例疗效为优,59例为良(95.4%),6例为有效(2.8%),4例为差(1.8%).结论 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术加臭氧髓核氧化术组合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佳,创伤、痛苦少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等离子刀间盘消融术联合椎前病灶注射治疗混合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等离子刀椎间盘消融术联合术中椎前病灶局部注射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0月~2006年10月采用经皮穿刺等离子刀间盘消融同期椎前病灶(颈前交感神经、钩椎关节、椎动脉前方和椎间孔处)注射组合药液治疗混合型颈椎病26例(53个椎间盘)。其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48~81岁,平均58岁。结果:全部病例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及椎前病灶注射顺利,未发生穿刺针管和刀头折断、大出血、大血肿和神经误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诊6~18个月,采用Odom法评定疗效,优:10例,良:14例,可:2例,优良率92.3%。结论:等离子刀颈椎间盘消融术同时对椎间盘外的其它继发病变给予局部药物注射治疗,可以更加有效地消除混合型颈椎病的复杂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6.
68例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颈椎病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等离子射频消融汽化技术广泛用于整形和关节外科。1999年美国FDA正式批准应用于脊柱外科,2002年9月美国实施了第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等离子髓核成形术(Nueleoplasty)。应用等离子消融技术进行椎间盘髓核成形术。是继化学融核术、经皮椎间盘切吸术和髓核激光汽化减压术之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又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方法。该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尤其对颈椎间盘原性病变引起的颈型、神经根型、交感型颈椎病疗效显著。2005年6月一2007年12月,我科用该法对68例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有关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3):2468-2469
对31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PLDD+O3术,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统计纳入31例病例,手术成功率100%,其中有6例无效,显效加有效率81%。经皮椎间盘激光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11):F0002
经皮穿刺介入治疗椎间盘源性疾病是脊柱外科微创技术的另一大类型,只要适应症选择恰当,对于早中期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有如下一些方式: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PLD、PCD);经皮椎间盘髓核激光气化减压术(PLDD):臭氧注射治疗术(OO);低温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Nucleoplasty)等。现将我科开展的部分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C型臂引导下采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髓核内臭氧注射治疗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30例患者采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治疗(A组),同期30例患者采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髓核内臭氧注射(B组)。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作为疼痛水平评价指标,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80%(24/30例),B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6.6%(29/30例)。B组术后2个月优良率高于A组(P<0.05)。结论: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联合髓核内臭氧注射治疗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术。  相似文献   

10.
经皮CT椎间盘造影术确定髓核化学溶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经皮CT椎间盘造影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病变椎间盘分型,以便确定椎间盘化学髓核溶解方法.方法:本组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8例,局麻下行后外侧径路穿刺入椎间盘.CT断层示针尖位于椎间盘的中心或中后1/3交界处,根据CT椎间盘造影术将病变椎间盘分为三型:(1)包容型;(2)突出型;(3)破裂型.根据病变椎间盘分型选择溶核方法.(1)包容型:盘内外臭氧溶核疗法;(2)突出型:应用臭氧溶核疗法联合胶原酶盘外注射;(3)破裂型:盘内外联合注射胶原酶溶核疗法.每组都经椎间孔注射得宝松1mg.术后随访三年,采用McNab标准评估.结果:本组在CT监测下穿刺成功率为100%.CT腰椎间盘造影术分型结果为:包容型占36.44%(43例),突出型34.75%(41例)和破裂型28.81%(34例).治疗后随访三年,总有效率分别为:包容型93%,突出型86.8%和破裂型79.1%.结论:(1)经皮CT椎间盘造影术能够显示椎间盘的病理形态改变,可确定椎间盘突出症病变椎间盘分型.(2)通过这种分型选择椎间盘突出症髓核化学溶解术方法,临床远期随访获得满意疗效,且避免了包容型和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盘内注射后的疼痛反应,临床推广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6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在CT引导下,采用射频控温热凝仪按操作常规行经皮穿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继之注射医用臭氧5~10 ml,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本组经2周~1个月短期随访,显效45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3%,无脊髓、神经、大血管损伤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具有操作简单、近期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动物实验选用杂种家犬;临床应用选择中央膨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治疗。观察实验犬髓核、软骨与椎体组织的病理变化。临床治疗观察近远期疗效。结果:光镜下:髓核组织汽化完全,周围组织形态正常,软骨及椎体组织没有异常变化。临床疗效优良率80%,有效率100%。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疗效好,微创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3):2522-2523
探讨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钳夹与臭氧注射联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6例,以随机数字表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8例。研究组采用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钳夹与臭氧消融术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髓核射频热凝消融与臭氧消融术联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术前与术后8w时疼痛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组术后8w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优良率为79.31%,高于对照组60.34%(P<0.05)。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钳夹与臭氧注射联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射频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等离子刀装置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消融方法及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型臂X线机电视引导下穿刺椎间盘,置入等离子消融电极刀进入髓核,进行射频消融处理.术后随访5-12个月.结果:射频消融作用时间平均3.5min;按照Macnab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92例患者,优72例,良9例,可8例,差3例;优良率为88.0%,有效率为96.7%;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用等离子刀装置进行椎间盘髓核消融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而有效的新方法,认真选择适应症,利用适当剂量和积极的手术后处理可以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盘内注射臭氧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连续收集经CT、MRI影像学检查手段诊断并结合临床症状确认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48例,年龄19~68岁,在CT引导下穿刺突出椎间盘并注射20ml的医用臭氧,随后即行CT扫描,观察髓核气化消融的程度、疗效及副作用,随访观察3~12个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治疗在髓核气化消融的程度、疗效方面效果明显。结论:CT引导下穿刺20ml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较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等离子刀装置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消融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03/2005-07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放射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采用等离子装置进行椎间盘髓核射频消融治疗。于相应平面距离棘突6~10cm处穿刺进入椎间盘,注入抗生素溶液1.0~2.0mL,用100~150W输出功率进行髓核消融处理2~4min。手术后卧床休息2d后行三维慢速牵引1周。结果①症状消失78例,明显好转23例,中度好转12例,有效率94%,7例无效,无明显并发症。②椎间盘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100%。射频消融作用时间平均2.5min。结论等离子装置进行椎间盘消融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适应证较切割手术广泛,利用适当的射频剂量和积极的手术后处理可以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椎间盘源性腰痛经皮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行经皮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的154例患者进行术前镇痛及手术安心工程、术中适时沟通、术后及时的功能锻炼.结果 154例患者中70例术后腰痛即刻消失;4例术后1d腰痛加重,2d后缓解;3例先后接受2次同一间隙消融,腰痛部分缓解;2例无效,术后保守治疗3~5个月后患者腰痛加重,行髓核摘除加椎间融合术.结论 经皮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优良,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CT引导下经皮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臭氧椎间盘内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56例患者共62个椎间盘经MRI或CT证实为颈椎间盘突出症,表现为上肢麻木疼痛、颈肩痛及头晕等.在CT引导下,经3个途径穿刺至椎间盘内:经颈总动脉鞘与气管之间的间隙,或经颈总动脉鞘与椎动脉之间的间隙,或经椎动脉后方.每个盘内注射臭氧2~8 mL,平均3.8 mL,臭氧气体中O3浓度为50 μg/mL.结果:56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总有效率为73.2%,其中显效22例(39.3%),有效19例(33.9%),无效15例(26.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等离子髓核成形术在颈椎间盘源性疼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对152例伴颈肩部剧烈疼痛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71个椎间盘进行了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疗效采用症状缓解率(VAS评分)和主观满意度优良率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平均(13±5.7)个月的随访.VAS评分术前、术后1周及12个月分别为(8.3±1.1)分、(1.5±1.5)分和(1.9±1.7)分;术后1周及12个月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1.9%和77.1%.主观满意度优良率分别为93.4%和92.1%.经t检验,术后1周及12个月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经皮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能有效地缓解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症状,具有操作简便、安全、起效快、疗效稳定、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对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经皮穿刺切割和等离子刀装置消融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疗效,进行以下观察。选择2001-01/2004-12在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进行椎间盘介入治疗的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5例,均知情同意。其中205例患者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割,80例患者行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在C型臂血管造影机监测下穿刺病变椎间盘后1/3处,经穿刺套管针置入切割针或等离子消融电极,分别利用手法切割髓核和总量为400~600V/ms功率射频进行髓核消融处理,术后卧床休息1~3d并对症处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发现285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割术的椎间盘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穿刺成功后操作时间平均20min。术后当时症状明显减轻者95例,手术后1周症状基本消失缓解并恢复正常活动者128例。术后并发腰肌血肿7例,椎间盘感染1例。②等离子刀装置消融术的椎间盘一次穿刺成功率为100%,穿刺成功后操作时间平均3.5min。术后当时症状明显减轻者41例,术后3d症状基本消失缓解并恢复正常活动者38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提示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割和等离子刀装置消融均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与常规手术相比具有损伤轻微、手术时间短和疗效显著的优点,等离子刀装置消融术的损伤更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