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场强MRI在膝关节外伤手术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对63例经临床手术或关节镜病理证实的膝关节外伤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半月板不同程度损伤48例,MRI表现为半月板内出现线状、椭圆形、星型的高信号。前交叉韧带损伤21例,后交叉韧带损伤8例,侧副韧带损伤9例,表现为韧带的连续性中断、部分撕裂,内部出现线条样或片状异常信号。关节腔积液49例,MRI表现为关节腔内高T2加权像(T2WI)低T1加权像信号影。隐匿性骨折及骨挫伤19例,表现为骨质内条片状或大片状高T2WI信号。结论:低场强MRI在膝关节损伤的影像表现对临床手术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薛玉洋 《河北医学》2002,8(9):793-795
目的:探导MRI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36例损伤的膝关节与30例正常膝关节进行回顾性MRI对比观察。结果:正常膝关节在T1加权像中,组成关节的骨端松质骨呈高信号,骨性关节面呈低信号,关节软骨呈中等强度信号。半月板、肌肉、韧带呈低信号,脂肪组织为高信号。半月板撕裂:Ⅰ度7例;Ⅱ度和Ⅲ度各5例;盘状半月板5例。交叉韧带损伤19例;侧副韧带损伤12例;骨挫伤及骨折6例;关节积液25例。结论:MRI能清楚显示膝关节的解剖结构,能准确诊断半月板损伤、盘状半月板、交叉韧带损伤、侧副韧带损伤、关节积液等。宜列为膝关节的损伤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骨挫伤的MRI表现,并结合临床资料相对照。结果:本组34例膝关节骨挫伤MRI表现为骨骺或干骺端松质骨内斑片状、地图状信号,SE序列T1WI呈低信号,FSE序列T2WI呈高信号,边缘模糊,STIR序列呈高信号,境界清晰。膝关节骨挫伤常位于股骨外侧髁及胫骨平台后外侧,可合并交叉韧带和侧副韧带损伤及半月板损伤。结论:MRI能揭示膝关节骨挫伤的病理改变,准确判断有无其他结构的损伤,是膝关节骨挫伤的最佳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膝关节损伤低场强的MRI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2例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膝关节损伤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半月板损伤64例,MRI表现为半月板内出现线状、条状、星形裂隙样异常高信号,累及或不累及半月板的关节面60例;半月板变形缩小8例。前交叉韧带损伤14例,后交叉韧带损伤g例,侧副韧带损伤4例,表现为韧带的连续性存在、部分存在及完全撕裂,其内部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异常信号。关节积液、渗出30例,MRI表现为关节腔内异常信号或关节囊肿胀。隐匿性骨折及骨挫伤14例,表现为骨质局限性或弥漫性异常信号。胭窝囊肿6例,半月板囊肿2例,MRI表现为类圆形,边缘光滑的囊性肿块,信号均匀,T_1WI呈等或稍低信,T_2WI呈高信号。结论:MRI对膝关节损伤的各种表现显示清楚,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彩红 《河北医学》2014,(5):775-777
目的:探讨MRI在膝关节骨挫伤及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常规X线片检查骨质未见明显异常患者75例,膝关节外伤一周内行 MRI 检查,检查序列包括 T1 WI、T2 WI 和STIR。结果:75例病例(83处膝部隐匿性骨折)在X射线平片正侧位上均未见异常,而MRI检查均呈现T1 WI不规则、边缘模糊的片状低信号,T2 WI呈高信号,在STIR上病灶与正常骨组织的对比度更高,显示出不同部位隐匿性骨折的病变部位、范围及形态,其中57例伴韧带及半月板撕裂,9例伴关节腔积液。结论:MRI是检查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较佳影像学方法,可减少或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I对膝部隐性骨折和骨挫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急性膝部外伤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及MRI检查。结果x平片均未见骨折征象。经MRI检查,10例(10/26)显示骨折线,其中胫骨平台骨折伴塌陷7例,股骨髁骨折3例;MRI上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以T1WI更明显。16例(16/26)骨挫伤,MRI呈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T2WI 脂肪抑制呈明显高信号。MRI检查还同时发现膝关节其他异常征象:半月板损伤10例,内侧副韧带挫伤5例,交叉韧带损伤4例,膝关节积液24例。结论MRI能早期确诊隐性骨折及骨挫伤。如患者外伤后X线平片未见骨折,外伤部位持续疼痛,软组织肿胀,不能承受重力,应作MRI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0.35T MRI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膝关节骨挫伤的0.35T MRI表现。结果:本组85例X线平片均未见明显异常。MRI检查85例骨挫伤在T1WI呈等低信号,在T1FFE3D呈明显低信号,境界清晰;T2WI呈稍高信号或混杂高信号,境界不清,在T2-STIR像上呈显著高信号,境界清晰。其中31例合并半月板损伤,37例合并韧带损伤,11例合并关节软骨损伤,4例合并骺板损伤,78例合并关节积液。结论:0.35T MRI能清楚显示膝关节骨挫伤的病变特点及严重程度,可减少患者误诊及漏诊率,从而达到早期诊断及治疗目的。对于膝关节创伤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常规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8.
李可丰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0):136-137
目的分析膝关节外伤后的MRI表现并探讨低场强MRI在膝关节外伤中的诊断价缸。方法对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53例膝关节外伤患者行低场MRI检查,分析、总结MRI表现。采用0.32T低场MR扫描机,常规应用冠状位和矢状位SE序列、GRE序列及脂肪抑制STIR序列T1WI、T2WI成像。结果半月板损伤37例,韧带损伤43例,骨挫伤7例,骨折11例,合行天节积液25冽,多种损伤可同时出现:结论低场MRI可以很好显示膝关节损伤后的各种表现,可作为膝关节外伤后检查的首选或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外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膝关节外伤 MRI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关节镜检查或临床证实的 36例膝关节外伤的 MR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骨挫伤在 T1WI表现为低信号 ,T2 WI呈为低或混杂信号 ,PDI抑脂序列呈高信号 ;韧带撕裂伤表现为韧带连续性中断 ,断端肿胀 ,回缩移位 ,信号呈弥漫性增高 ;半月板撕裂表现为低信号的半月板内出现异常的高信号影。结论 :MRI能准确诊断膝关节骨折、骨挫伤、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 ,是膝关节外伤较理想的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接收的膝关节损伤患者998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MSCT)及MRI检查,以关节镜检查或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比较MSCT、MRI的检查结果及诊断准确率,分析膝关节损伤患者MRI影像学特征。结果:本组共膝关节损伤患者998例,关节镜检查或手术结果显示半月板损伤占28.66%(286/998),韧带损伤占25.35%(253/998),关节腔积液占35.27%(352/998),骨质改变占10.72%(107/998)。MRI检查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准确率高达100.00%(998/998),高于MSCT检查的86.57%(864/998)(P<0.05)。MRI检查检出半月板损伤患者的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三角形低信号;韧带损伤患者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条状阴影,伴有边缘增粗、模糊等特征,STIR信号及T_2WI信号均较高,T_1WI信号较低;关节腔积液患者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不规则状或片状,STIR信号高,呈长T_1信号、长T_2信号;骨质改变患者软骨组织有凹陷或断续,可见信号中断征象,T_2WI为高信号或低信号,T_1WI为低信号。结论:对膝关节损伤患者施行MRI检查,能清晰呈现损伤部位特征,明确损伤类型,诊断准确率高,可为临床诊治膝关节损伤患者提供重要影像学参考,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I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对隐匿性骨折的发生部位、类型、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3例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发生在一侧平台8例(34.8%),二侧平台14例(60.9%),同时累及两侧平台和髁间嵴1例(4.3%);同侧胫骨股骨关节面相邻两端同时发生骨折(对吻骨折)6例.Ⅰ型隐匿性骨内骨折5例(21.7%),MRI表现为片状长T1、长T2信号;Ⅱ型隐匿创伤性骨折18例(78.3%),MRI表现为T1WI有线样低信号18例(100%),T2WI有线样低信号14例(77.8%),不伴有线样低信号4例(22.2%),Ⅱ型在STIR上均为高信号.合并韧带损伤11例(47.8%),半月板损伤3例(13.0%),关节软骨损伤2例(8.7%),关节腔积液23例(100%).结论:MRI检查尤其是STIR序列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具有高度敏感性,同时MRI检查还能发现韧带和半月板及关节软骨的损伤,减少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MRI表现特点,评价MRI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常规X线片检查骨质未见明显异常患者45例,膝关节外伤一周内行MRI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和STIR.结果 45例中共53处膝部隐匿性骨折.T1WI呈不规则、边缘模糊的片状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STIR呈明显高信号,可伴有线样异常信号.常伴有韧带等软组织损伤.结论 MRI是检查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最佳影像学方法,可减少或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膝关节损伤的MRI表现、病理基础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经手术或关节镜证实的膝关节损伤78例MRI征象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中,关节韧带损伤48例,MRI表现为黑色条索状韧带影中出现异常信号,呈不规则斑片状、波浪状、团块状、韧带局灶或弥漫肿胀;半月板损伤69例,表现为半月板内点、片、线状高信号;骨折6例;关节软骨损伤42例;关节积液49例;膝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59例.结论 MRI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临床及MRI资料,分析其MRI表现特征.结果 9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均为弥漫型,其中膝关节8例,肩关节1例.均可见到数目不等的增生滑膜绒毛结节,均在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关节软骨并软骨下骨质受侵2例;关节韧带受侵蚀4例;关节积液8例;半月板受累3例;关节间隙变窄3例.结论 滑膜绒毛结节内含铁血黄素沉着导致T1WI等或低信号,T2WI低信号是PVNS特征性的MRI表现.MR检查对PVNS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列锐锋 《罕少疾病杂志》2020,27(2):67-69,封2
目的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膝关节PVNS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PVNS中,弥漫型者22例,局限型者5例。所有弥漫型PVNS患者均表现为滑膜呈绒毛状或结节状增厚,T1WI呈低信号,T2WI及PDW呈不均匀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滑膜明显强化。膝关节周围脂肪垫区、髌上囊及腘窝可见大小不等软组织结节影。增厚滑膜及结节内见条片状或点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无明显强化。9例伴有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破坏。前后交叉韧带受累1例。所有患者见不同程度关节积液。局限型者表现为关节腔内单发的软组织肿块,伴关节积液。结论膝关节PVNS具有较特征的MRI表现,MRI是诊断PVNS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洪振刚  张团委  徐卿荣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4):81-82,F0003
目的探讨MRI在膝关节急性骨挫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3月~2012年3月1来我院就诊且MRI检查诊断为骨挫伤的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指标包括骨挫伤部位、形态、信号以及半月板、韧带、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软组织改变情况。结果 120例急性骨挫伤患者中共有279处病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腔积液、周围软组织肿胀;T1WI序列上表现为骨皮质下髄质区低或略低信号区,T2WI序列骨挫伤区可见不均匀稍高信号区;31例合并软骨损伤,MRI表现为"对吻"征;合并隐性骨折25例,T1WI和T2WI呈细线状、条带状、网状低信号带;合并韧带损伤55例,合并半月板损伤59例。结论 MRI可以准确显示急性骨挫伤部位、形态、信号及附属结构的损伤情况,对该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MRI检查与X线平片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86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诊断方法的差异,分成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分别给予两组X线平片诊断、MRI诊断。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95.35%)高于对照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软骨变性:MRI检查见T1WI的T1值延长,软骨磨损、变薄,软骨连续性不完整,软骨下骨伴骨髓水肿及囊性变;X线平片见于软骨严重褪变时,表现为关节面不光整,关节面下骨质硬化、囊状低密度影。韧带慢性损伤:MRI检查见韧带肿胀、增粗、信号增高,以前交叉韧带较常见,伴有慢性撕裂时表现为部分或全部纤维走行不连续;X线平片不能显示韧带。半月板退变:MRI检查可见半月板肿胀,局部见条状、线状高信号影,严重者半月板向关节腔外移位;X线平片不能直接显示半月板,可显示半月板钙化。关节积液:MRI检查关节囊、关节腔内见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影;X线平片见髌上囊、髌下脂肪垫肿胀、密度增高。MRI检查及X线平片均可清晰显示关节游离体、关节缘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结论: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变诊断中,MR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及骨关节病变检出率均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8.
刘建华 《中原医刊》2006,33(6):83-84
目的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villonodularsynovitis,PVNS)的MRI表现。方法7例膝关节PVNS均行MRI检查,其中2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MRI表现:7例中弥漫型5例,MRI表现为滑膜广泛增生,增生的滑膜及结节在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上为低信号;5例均见关节积液,呈长T1,明显长T2信号;1例前、后交叉韧带受累,T1、T2WI上均呈结节状低信号;2例胫骨平台呈凹陷型或类圆型骨破坏,其中1例T1WI上呈等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另1例呈囊性,T1WI上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2例骨破坏周围均见环型硬化边,T1、T2WI上均呈低信号。2例局限型PVNS表现为局限性单一块状,T1、T2WI上均呈低信号,关节腔少量积液。弥漫型、局限型PVNS中各有1例增强扫描,增厚的滑膜及结节均明显强化。结论PVNS所致的滑膜结节状增生和含铁血黄素沉着在MRI上具有特征性的信号和表现,对本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RI以及MSCT检查对成人外伤性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7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67例患者MSCT检查和MRI检查图像表现,对比两种检查对外伤性膝关节损伤的诊断情况。结果MSCT对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骨质损伤、关节腔积液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3.33%、78.57%、86.67%、90.91%,MRI检查分别为100%、96.42%、93.33%、90.91%,MRI对半月板损伤诊断正确率高于MSCT(P<0.05);M S CT对外伤性膝关节损伤整体诊断正确率为82.08%,低于MRI检查95.52%(P<0.05)。MSCT检查中,韧带损伤患者图像可见韧带肿胀,密度呈不均匀增高,边缘模糊;在MRI中可见条状阴影,伴有边缘模糊增粗等现象,T1WI序列低信号,T2WI序列较高信号,STIR序列高信号。结论MSCT检查可对膝关节病变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MRI检查更能全面地反映膝关节损伤情况,且诊断正确率高于MSCT,可作为膝关节损伤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20.
杨洁萍 《中外医疗》2014,(26):191-192
目的探析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5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CT检查,观察组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经过核磁诊断,关节腔积液患者最多,共9例(33.33%);其次是半月板损伤患者,共8例(29.63%);之后分别是韧带损伤以及骨质改变,分别为6例(22.22%)和4例(14.82%)。对照组关节腔积液患者9例(33.33%);半月板损伤共3例(11.11%);韧带损伤以及骨质改变分别为6例(22.22%)和4例(14.82%)。对照组的确诊率则为81.4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关节腔积液患者核磁共振成像呈片状、大片状或不规则形长T1长T2信号,STIR像呈高信号。韧带损伤患者的核磁共振具体表现主要有T1W1信号较低,T2W1高信号,STIR像呈高信号。半月板损伤患者在核磁共振检查过程中,在半月板低信号影内,可以看见影像的裂缝样、球状、线条型或者是椭圆形阴影。骨质改变患者的MRI显像呈现T1W1低信号、T2W1呈高或低信号,软骨断续或者凹陷,并且呈现短T1W1信号。结论核磁共振检查有着无辐射、视野广、多方位以及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等优点,有着较强的评估能力,有效弥补了传统CT检查的不足,具有较大的临床诊断价值,而且结果也与手术结果有着较高的吻合度,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