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刘琦  陈明  曹灵  夏纪筑 《西部医学》2008,20(2):276-279
目的研究中晚期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与甲状旁腺激素(PTH)、钙磷乘积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81例CKD35期患者作为试验组,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作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室间隔舒张末厚度(IVS)、左心室后壁舒张末厚度(PWTH)、左心室射血分数(EF),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二尖瓣口最大血流速度之比(E/A),用公式计算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并同期测定血清PTH、钙磷乘积,然后统计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①试验组患者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38.27%存在LVDd增大(49.33±6.78)mm,71.61%存在IVS增厚(12.57±2.58)mm,49.38%存在PWTH增厚(11.91±2.33)mm,30.51%存在EF下降(0.58±0.29)%,41.76%存在E/A下降(0.74±2.99),有93.90%出现左心室肥大(LVH)[LVMI(187.06±73.85)g/m^2]。②CKD3-5期患者LVMI改变与PTH、钙磷乘积呈正相关,且PTH与LVMI独立相关(P〈0.05)。结论CRF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很高,心脏结构功能的变化与PTH、钙磷乘积密切相关,且PTH是LVM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超负荷指数、动脉弹性与左室质量指数的相关性。方法:人选研究对象共103例,分健康对照组和高血压组(高血压组根据高血压防治指南又分为高血压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三组);所有入选病例超声检测升主动脉弹性(僵硬度指数B、动脉扩张性AD)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并测量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计算脉压PP及血管超负荷指数VOI。结果:高血压组的LVMI、VIO、β、P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D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LVMI与VOI、PP、β均呈显著正相关,与AD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DBP、AD是影响LVMI的独立因素;β、DBP、LVMI是影响AD的独立因素。结论:超声检测VIO、β、AD有助于对高血压患者心脏损害做早期判断和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踝臂指数(ABI)的相关性。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0例,用血压超声测量仪测量ABI值,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颈动脉内径、内膜中层厚度(IMT)、管腔狭窄程度等。根据ABI值分为ABI异常组与正常组,分析异常组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ABI的相关性。结果ABI异常组的颈内动脉内径小于ABI正常组(P〈0.05);ABI异常组IMT〈0.9mm检出率低于正常组,IMT〉1.2mm检出率高于正常组(P均〈0.05),两组IMT为0.9~1.2mm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ABI异常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的概率大。ABI值与颈内动脉的狭窄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ABI值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ABI有助于临床初步筛查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ABI)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尿ACR)关系。方法对487名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Es1000SPM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ABI,并依据ABI分组,周围动脉病变(PAD)组(ABI〈0.9),非血管病变组ABI≥0.9,同时检测所有患者尿ACR,进行组间比较,并对二者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ABI〈0.9者72例,占14.78%,与非血管病变组比较,PAD组尿ACR异常率显著增高,P〈0.01;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ABI与尿ACR呈显著负相关(r=-0.327,P〈0.01)。结论ABI和尿ACR检查可作为筛查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病变与糖尿病肾病的方法,二者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李防  陈荃  汤广锋  葛勇  唐同翠 《安徽医学》2009,30(7):797-798
目的了解踝肱指数(ABI)对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LEAD)的意义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对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ABI,根据ABI分为四组:正常组(1.0≤ABI≤1.3)、轻度缺血组(0.8≤ABI〈1.0)、中度缺血组(0.5≤ABI〈0.8)、重度缺血组(ABI〈0.5),并对ABI与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ABI〈1.0符合LEAD诊断者36例,相关因素分析发现LEAD患者的病程、HbAlc、LDL—C、收缩压(SBP)均明显大于正常组(P〈0.05),与ABI呈负相关。结论ABI值低者糖尿病病程长、糖化血红蛋白高、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高,提示病程、LDL—C、HbAlc、SBP是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评价踝臂指数(ABI)对老年冠心痛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00例〉65岁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为冠心痛组,并选择同期住院〉65岁的非冠心病患者100例(其中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者29例,冠状动脉CTA检查无狭窄、斑块、钙化者71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二组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及血脂、血糖、肾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等参数,并应用超声测量ABI。结果冠心病组有糖尿病史、吸烟史者及超敏C反应蛋白参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痛组ABI(0.91±0.17)与对照组ABI(1.18±0.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组间以ABI〈0.9的病例数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I与老年冠心病有良好的相关性,ABI≤0.9对老年冠心痛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舒张性心力哀竭(DHF)患者心电图PtfV1、Macruz指数等变化与超声多普勒参数的相天性,通过心电图变化为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早期筛选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随机对照观察8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与80例正常人的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变化,应娟统计学软件分析舒张性心力哀竭患者超声心动图、PffV1、Macruz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Macruz指数≥1.6者占72.5%.PffV1≤-0.04mm·s者占80.0%;对照组Macruz指数≥1.6者占20.0%,PffV1≤-0.04mm·s者占28.8%,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E/A≤1、LA≥30mm、A波≥30cm/s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HF患者多伴有心电图Macruz指数、PffV1异常.心电图Macruz指数、PffV1异常与超声多普勒二尖瓣血流E峰、二尖瓣血流A峰、肺静脉血流A波、左房直径、E/A比值具有良的好相关性,对早期诊断、筛查DHF患者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拟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做出分析,旨在了解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的相关因素,并对踝肱指数异常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做出探讨.方法:选2008年1月-2008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69例患者,根据ABI水平分两组。采用SPSSl3.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记数资料采用x2检验,踝肱指数与各相关因素的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1.ABI异常组与正常组之间,年龄、血压、吸烟存在差异(P〈0.05);2.ABI异常组中低ABI组与脑梗塞、冠心病、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有关(P〈0.05)。结论:1.增龄、肥胖、吸烟是ABI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2.ABI降低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踝眩指数(ABI)、峰值流速(Vmax)及多普勒血流波形改变在评估精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病变(PVD)中的价值。方法用多普勒血管检测仪测定129例糖尿病患者ABI、Vmax,并观察其多普勒血流波形的变化。根据ABI值分为A组(ABI≥0.9组,共97例)和B组(ABI〈0.9组,共32例),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结果B组的年龄、血压、病程高于A组(P〈0.01),HDL、ABI、Vmax低于A组(P〈0.05)。Vmax与ABT显著相关(r=0.58,P〈0.01)。ABI与多普勒血流波形改变的一致性不高(Kappa==0.245,P〈0.01)。结论在测定ABI时,应同时测定Vmax及观察多普勒血流波形改变来评估糖尿病患者下吱动脉缺血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踝臂指数(ABI)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392例冠状动脉造影术或介入治疗的患者,采用电子血压仪测定ABI并分为ABI〉0.9组172例、ABI0.5~0.9组148例和ABI≤0.5组72例。观察不同ABI的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结果ABI和冠脉病变与性别无关,但与年龄有关。ABI比值越少,冠状动脉造影的积分值就越高,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脉中度病变组和重度/全闭病变组的ABI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0.9组发生一般心血管事件和严重心血管事件分别为20.93%和6.97%,而ABI≤0.9组发生一般心血管事件和严重心血管事件分别为45.45%和30.91%,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I比值越少,冠状动脉造影的积分越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2年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干部医疗科住院、≥60岁的20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4例合并CKD(CKD组),138例无CKD(非CKD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生化指标、踝臂指数及24h动态血压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CKD组患者糖尿病病程长于非CKD组[(13±11)比(10±7)年,扣2.35],Hb、白蛋白低于非CKD组[(12.1±1.7)比(13.3±1.3)g/L、(34.4±2.6)比(36.8±3.4)μg/L,t值分别为-5.73、-4.75],尿酸、TG、24h收缩压、24h脉压高于非CKD组[(367±81)比(323±74)μmol/L、(1.6±0.9)比(1.3±0.7)mmol/L、(133±14)比(127±16)mmHg(1mmHg=0.133kPa)、(65±12)比(58±12)mmHg,t值分别为3.82、2.50、2.47和3.68],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ER/CR)[86.2(24.6~374.8)比6.0(3.6~17.8)mg/g]、踝臂指数低于非CKD组(0.94±0.18比1.03±0.18,t=-2.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C、HDL-C和L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2、1.47、1.48、-0.53、-1.20、-0.76,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白蛋白、TG、UAER/CR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CKD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0.79、3.63、1.04,95%C1分别为0.62~1.01、1.45—9.0l、1.00—1.08)。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b、白蛋白、踝臂指数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0.33、0.28,均P〈0.01),年龄、尿素氮、血清肌酐、尿酸、TG、UAER/CR、24h收缩压、24h脉压与eGFR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2、-0.63、-0.89、-0.34、-0.18、-0.65、-0.16、-0.25,均P〈0.01)。结论白蛋白、TG、UAER/CR可能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CKD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踝肱指数(ABI)评价高血压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疾病(PAD)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日本欧姆龙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VP-1000对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ABI测定,以ABI≤0.9为异常,分成PAD组和非PAD组,比较两组病人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及空腹血脂、血糖、肾功能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生化指标,并比较两组共患病情况及吸烟率等指标。结果检出高血压患者下肢血管病变28例(35.0%),其中无症状者12例。PAD组患者年龄大、病程长,hs-CRP明显升高,且PAD组合并糖尿病(DM)比例升高,和非PAD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PAD组患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升高,且合并冠心病(CHD)、吸烟者比例升高,和非PA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I可用于早期诊断高血压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炎症可能参与了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ABI降低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血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对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6年11月至2009年3月在本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43例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将患者分为两组,即LVH组(24例)和非LVH组(19例).比较两组血甲状腺激素谱及其他指标的不同,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血FT,对LVMI的独立影响作用。结果:与非LVH组相比,LVH组患者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10.2±10.0)mE/(min·1.73m。)W20.8±14.5mL/(min·1.73m^3),P〈0.05]、血红蛋白lHGB,(71.8±17.6)g/LUS102±25.3g/L,P〈0.0011和血白蛋白[ALB,(32.8±4.9)g/LUS(37.1±5.8)g/L,P〈0.05]更低,而血磷水平[(1.98±0.62)mmol/L郴(1.28±0.3J)mmol/L,P〈0.001]则更高。同时LVH患者还呈现更低的血FT水平[(2.34±O.83)pmo//L郴(3.17±0.68)pmol/L,P〈0.05]和更高的低T3综合征发生率(50%US14.3%,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FT,和血磷能独立地影响LVMI的水平(R^2=0.650,P〈0.001)。结论: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存在较高的低T3综合征和LVH发生率,并且低的血FT3对于LVH具有独立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不同动脉血管病变中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情况。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收治的18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踩臂指数(ABI)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单纯ABI≤0.9组(A组)45例、单纯IMT〉0.8mm组(B组)46例、ABI≤0.9且IMT〉0.8mm组(C组)39例、正常组(D组.ABI〉0.9且1MT≤0.8mm)50例,比较4组患者血小板计数、MPV及PDW变化。结果:A、B、C组MPV分别为11.96±0.57.11.22±1.42,12.26±0.86,与D组(9.67±1.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PDW和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动脉血管病变存在MPV增加,应加强MPV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经皮氧分压( tcpO2)的影响,以探索运动时的tcpO2动态变化对糖尿病患者循环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踩踏功率自行车运动干预方法观察了12例2型糖尿病患者(24条下肢)以及3名正常成人(6条下肢)腓肠肌tcpO2的变化情况,同时检测静息状态下的踝肱比( ABI)和定量振动阈值( QST)。根据患者ABI水平将患者肢体分成>0.9而≤1.3亚组、0.7~0.9亚组和<0.7亚组3组,比较分析各组tcpO2变化情况。结果:所有糖尿病患者的tcpO2水平在运动过程中均出现下降趋势,而正常组则出现上升趋势。在静息状态下,tcpO2运动前后的变化值与ABI呈线性相关,但与QST并无线性关系。在ABI>0.9而≤1.3亚组tcpO2在运动早期出现轻度升高,但随即下降到基础水平;在ABI为0.7~0.9亚组,tcpO2在运动初期即出现下降;在ABI<0.7亚组则出现快速下降。结论:在运动中测量tcpO2水平有助于对糖尿病患者微循环储备功能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11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依据 ABI(ankle-brachial index,踝肱指数)不同将其分为DM1组(0.9≤ABI≤1.3,n=46)、PAD1组(0.5≤ABI〈0.9,n=51)、PAD2组(ABI〈0.5,n=14),正常对照组35例,为同期体检健康人群.分别测定皮肤AGEs、糖化血红蛋白、ABI等指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患者皮肤AGEs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DM1组相比,PAD组皮肤AGEs水平明显增高(P〈0.05),且PAD2组皮肤AGEs水平明显高于PAD1组.结论 2 型糖尿病患者皮肤AGEs水平升高并可能参与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可以作为反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冯益萍  范莉  颜紫宁  芮逸飞 《现代医学》2014,(11):1317-1319
目的:应用血管超声评价并比较不同踝肱指数(ABI)值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情况。方法:测量140例共280支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的ABI。根据ABI值将患者分为3组:正常ABI组(179支血管,0.9≤ABI≤1.3)、低ABI组(71支血管,ABI〈0.9)、高ABI组(30支血管,ABI〉1.3)。应用血管超声评价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计算和比较各组下肢动脉有斑块与无斑块的百分比。结果:正常ABI组下肢动脉中有斑块与无斑块的分别为92支(51.4%)与87支(48.6%),低ABI组下肢动脉中有斑块和无斑块的分别为70支(98.6%)与1支(1.4%),高ABI组下肢动脉中有斑块和无斑块的分别为12支(40.0%)与18支(60.0%)。正常ABI组和高ABI组下肢动脉的斑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8),但均明显低于低ABI组(P〈0.05)。结论:在ABI正常和增高的糖尿病患者中下肢动脉存在粥样硬化斑块的比例也较高,评价下肢动脉病变应将ABI与血管超声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无创动脉检测技术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9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为糖尿病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为对照组,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臂指数(ABI)及脉压指数,对糖尿病组下肢动脉斑块情况进行统计。结果糖尿病组PWV[(19.08±5.16)m/s]高于对照组[(15.40±3.36)m/s],糖尿病组ABI(1.06±0.11)低于对照组(1.14±0.08),糖尿病组脉压指数(0.42±0.04)高于对照组(0.34±0.05),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7例患者ABI〈0.9,进一步行下肢动脉彩超发现5例患者有动脉斑块形成。结论无创动脉检测技术对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有较好的敏感性,能早期发现动脉硬化和可能存在动脉阻塞患者,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H型高血压患者(HP)左室收缩功能及踝臂指数的变化特征。方法对不同海拔高血压患者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进行分组,测定各组左心室收缩功能(LVEF)、踝臂指数(ABI)及血清脑钠肽(BNP)。并对上述结果行相关研究、分析。结果(1)低海拔组HP患者BNP水平为374.56±215.67,显著低于高海拔组HP患者543.85±231.52,P〈0.001;低海拔HP患者LVEF为0.47±0.11,显著高于高海拔组0.43±0.10,P〈0.005;低海拔ABI为0.91±0.17,显著高于高海拔组0.84±0.18,P〈0.005。(2)同海拔H型HP组的BNP在低海拔组、高海拔组均显著高于非H型HP组,P〈0.001,LVEF、ABI显著低于非H型高血压组,P〈0.005。高海拔H型HP组BNP显著高于低海拔组P〈0.001,高海拔H型HP组LVEF、ABI显著低于低海拔H型HP组P〈0.05。非H型HP组低海拔与高海拔之间各值均无显著性差异。(3)低海拔、高海拔H型HP组LVSD及ABI异常率均显著高于非H型HP组。高海拔H型HP组LVSD数(88%)显著高于低海拔H型HP组的75%,P〈0.05;高海拔H型组ABI异常率(92%)显著高于低海拔H型组的65%,P〈0.001。而在非H型组中,高、低海拔间LVSD及ABI的异常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海拔地区H型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功能不全和踝臂指数异常与高海拔及血浆Hcy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