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分析我院门诊输液室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从管理、护理人员、患者等方面分析,并针对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制定对策。通过改变服务理念、优化输液护理服务流程、增加并落实便民服务措施等化解了护患矛盾,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门急诊输液室护患纠纷的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纠纷。方法通过对2013年~2015年36例护患纠纷进行原因分析、讨论,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 2016年护患纠纷的例数下降至2例。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优质的护理服务,扎实的护理技能是减少护患纠纷,提高输液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林爱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227-3227
目的 探讨输液室护理工作中引发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如何防范.方法 针对输液室护理工作中引发护患纠纷的原因,提出具体防范措施和对策.结果 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减少了护患纠纷.结论 门诊输液室通过制定具体的防范措施,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黄志芳  黄斌英 《全科护理》2013,11(23):2178-2179
[目的]通过分析门诊输液室发生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制定出有效的方案。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了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了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5.
12例护理投诉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门、急诊输液的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输液厅发生的12例护患纠纷进行分析归类,提出对策并观察效果。结果:明显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2005年上半年护理满意度由原来的85%提高到98%。结论:有针对性地分析护患纠纷的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柯玲 《当代护士》2013,(12):182-183
总结了儿科门诊输液室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主要护理纠纷类别包括护患沟通不足、护士服务态度淡漠、护理操作技术不过关、就医环境欠佳等,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完善医院管理、改善输液室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护患沟通等。认为护理工作中只有不断总结、分析采取防范纠纷对策,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满意度,树立医院窗口形象。  相似文献   

7.
我院门诊注射室发生护患纠纷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门诊注射室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与管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门诊注射室2003年至2007年出现的护患纠纷进行分析,找出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和管理对策。结果 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门诊环境标识不清,等候输液时间过长,护士的责任心不强,业务技术不熟练等。结论 针对护患纠纷发生原因,制订对策,可以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卢婧  谢晓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766-2767
目的通过对门诊输液室发生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制定出有效的方案。方法通过对护士加强技能培训、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加大健康教育,提高沟通技巧,加强医院管理等。结果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了护患之间纠纷。结论门诊输液室涉及面广,发生纠纷较多,增强服务意识、注重心理护理、注重护理安全和护理管理是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减少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发生的对策。包括加强管理,优化工作流程,更新护理观念,加强责任心,增强法制意识,加强护患沟通等方面。认为对发生的纠纷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消除纠纷发生的因素,可有效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杨晓云 《现代护理》2007,13(3):216-217
目的分析社区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不安全因素并探讨管理对策。方法对涉及社区门诊输液室法律问题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主动防范纠纷的发生及对策。结果加强社区护理人员法制与安全意识,健全规章制度,强化质量控制方法,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加强法制意识与服务意识,做好各环节的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将护理纠纷杜绝在萌芽阶段。结论针对社区门诊输液室潜在的法律问题与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可以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13.
14.
护士长管理素质与护士工作压力相关性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病房护士长的管理素质与护士工作压力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 12 5名护士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用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护士长的管理素质与护士工作压力呈负相关。结论 :病房管理者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才能相应地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有效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达标率的方法。方法根据病房单元的布局,将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ICU的15张病床分为试验组(1~7床)和对照组(8~13床和15床),将综合ICU的39名护士随机分入试验组(n=19)和对照组(n=20)。两组病床均用量角器标示床头抬高角度,试验组病床安装自制床头抬高报警器,对照组常规管理。每天检查床头抬高角度5次(08:00、12:00、14:00、18:00、01:00),比较两组护士床头抬高的达标率。结果试验组护士对床头抬高30°~45°的达标率为100%,对照组为46.8%;且试验组在各个时间点对床头抬高30°~45°的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使用床头安装床头抬高报警器能有效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的达标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ICIQ-SF问卷对于诊断不同类型尿失禁(UI)的价值。方法:对2007年8月—2009年7月期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118例UI女性患者进行研究。由患者自行填写ICIQ-SF问卷表,然后接受尿动力学检查。分别计算ICIQ-SF诊断不同类型U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和似然比LR值。结果:根据ICIQ-SF问卷,46/118例(39%)患者表现为压力性UI,18/118例(15%)为急迫性UI,54/118例(46%)为混合性UI。ICIQ-SF诊断压力性UI、急迫性UI和混合性UI的敏感性分别为58%,52%和75%;特异性分别为74%,95%和63%。ICIQ-SF诊断压力性UI、急迫性UI和混合性UI阳性预测价值分别为61%,72%,38%;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72%,88%,89%。结论:ICIQ-SF问卷对于诊断不同类型UI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ICIQ-SF问卷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血红蛋白分析对地中海贫血(Thal)诊断能力。方法:用HLC-723G7自动血红蛋白分析仪对以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和醋纤薄膜电泳等确定的115例Thal患者进行血红蛋白分析,结合分子诊断评估诊断价值。结果:以HbA2≥5.5%作为血红蛋白分析对β-Thal的诊断标准,则与DNA分析的符合率为81.5%;以HbA2≤2.5%为仪器对α-Thal的诊断标准,则与DNA分析的符合率为92.5%。结论:血红蛋白分析可提供α、βThal的诊断信息,若能结合更多的临床和DNA分析数据,可作为α、β地中海贫血的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18.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outline the pathophysiology and epidemiology of arthritis of the base of the thumb. The usual presentation and diagnosis will be discussed along with the current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ptions. Surgical treatment options are determined by the stage of the arthritis as well as the demands of the patient. The current standard surgical treatment options will be reviewed along with their results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