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延胡索伪品黄独零余子的生药鉴别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继庆  尤庆虎  胡燕妮 《中草药》2000,31(9):709-710,724
对新出现的延胡索伪品黄独零余子进行了生药鉴别,并与正品延胡索进行了药材性状,显微,理化分析比较,结果发现二者在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和化学成分上均有明显区别。结论:该伪品为薯蓣科植物黄独叶腋处的零余子混拌泥浆后的干燥品,与延胡索植物来源,化学成分及功能均不同,不能作延胡索使用。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产有正品,伪品大黄,其原植物的来源计两属八种,本文就其临床作用与其植物的形态,药材性状做了鉴别,提出了临床上应鉴别应用大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茯苓饮片正品与其混伪品的临床鉴别效果。方法运用茯苓特征、薄层色谱法和显微鉴别等多种方面对茯苓正品和其混伪品进行全面鉴别。结果茯苓饮片正品在色谱上有2个荧光斑点,且颜色相同;而对照的茯苓药材在色谱上也有2个荧光斑点,颜色一致;茯苓饮片混伪品在色谱上则有4个荧光斑点。结论鉴别中药茯苓饮片正品与茯苓饮片混伪品时,可采用特征、薄层色谱法和显微等方式进行,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天冬为少常用中药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商品主要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 Asparagus coch in chinensis( L our.) Merr.的块根 ,具有养阴润燥 ,清肺生津的作用。因其不常用 ,其正品与混伪品常在一些医院被混为一体。笔者近日发现一种其混伪品 ,与正品性状相似 ,经鉴定为同科植物羊齿天门冬 Asparagus filicinus H am.exD. Don的块根 ,药材习称羊齿天门冬。为保证药用品种正确 ,本文从性状 ,显微等方面作了比较鉴别。1 性状鉴别天冬及羊齿天门冬的性状特征比较见表 1,图 1。表 1 天冬及羊齿天门冬的主要性状特征比较特征项天冬羊齿天门冬…  相似文献   

5.
马双姣  杨培  周红  孙伟  姚辉  李永华 《中国现代中药》2015,17(10):1004-1007
目的:通过分析鸦胆子及其混伪品的ITS2序列,探究鉴定鸦胆子药材及其混伪品的新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鸦胆子及其混伪品的基因组DNA,PCR扩增ITS2片段。对其进行双向测序,应用MEGA6.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构建邻接树。结果:鸦胆子药材ITS2序列长度为230 bp,种内最大K2P遗传距离为0.018,小于其与混伪品的种间平均K2P遗传距离0.493。NJ树结果表明鸦胆子序列和柔毛鸦胆子序列聚为一支,与其他混伪品可明显区分。鸦胆子与柔毛鸦胆子在35位点处有一变异位点,利用此位点能将鸦胆子与柔毛鸦胆子区别开来。结论:ITS2可作为鸦胆子药材及其混伪品鉴定的DNA条形码序列,为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3,34(3):367-368
目的:鉴别白前与其混伪品的性状特征。方法:通过对比白前与其混伪品的植物来源、性状特征进行鉴别。结果:白前与其混伪品在形态、颜色、质地、气味等方面有不同之处。结论:白前与混伪品在植物来源、性状特征、化学成分、性味功能方面有差异,不可混用。  相似文献   

7.
冬虫夏草及其混伪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虫夏草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之一,具有保肺益肾、补精益髓、止血化痰之功效,对虚劳咳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有较好的疗效,为补益肺肾的珍品[1]。由于分布海拔高,生长期长,对现有虫草资源保护不利,因而货源短缺,而出现了不少混伪品。笔者主要从来源、性状、显微、理化方面将其正品与混伪品区别鉴定。 1 来源及性状鉴别 1.1 正品 冬虫夏草为表角菌科植物冬虫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Sacc寄生在蝙蝠科昆虫蝙蝠蛾llepialus armoricanus Dberthur幼虫上的子座及虫体的复合体,由虫体及子座相连而成。虫体似蚕,长3~5cm,直径0.3~0.8…  相似文献   

8.
目的:保证土茯苓、肉桂、五加皮三组易混中药材临床疗效与用药安全。方法:根据国家相关药品标准及药材经验鉴别技术,对收集的正品及其混伪品进行来源、性状、显微鉴别。结果:明确了各组药材的生药鉴别特征。结论:对饮片鉴别特征进行比较,总结出迅速鉴别三组药材的方法,可准确、快捷鉴别几组药材的品种真伪。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山茱萸药材的常见伪品及其鉴别检验方法,为山茱萸药材提供可靠的鉴别检验手段。方法文章针对山茱萸正品与多种伪品的性状、显微和理化等鉴别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山茱萸正品与多种伪品在性状、显微和理化特征之间有显著差别,药理作用完全不同,不能混用。结论应加强对山茱萸药材的真伪鉴别,这些鉴别检验方法简便易行,快速准确,可用于山茱萸常见伪品的鉴别检验,避免因误用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0.
对杜仲及历年来常见的杜仲混、伪品(27种)进行概述。并从植物来源、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上与正品进行比较,并提供鉴别真伪检索表。  相似文献   

11.
郭万周  姬诚 《光明中医》2016,(10):1495-1496
目的分析黄柏药材的常见伪品及其鉴别方法,为黄柏药材提供可靠的真伪鉴别手段,以利安全用药。方法文章针对黄柏正品与多种伪品的性状、显微和理化等鉴别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黄柏正品与多种伪品在性状、显微及理化特征之间有显著差别,药理作用完全不同,不能混用。结论应加强对黄柏药材的真伪鉴别,这些鉴别方法简便易行,快速准确,可用于黄柏常见伪品的鉴别检验,避免因误用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中药饮片茯苓与其混伪品进行鉴别.方法 通过性状、显微、薄层色谱法等方法进行综合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法:正品茯苓与对照药材薄层鉴别分别显2个相同颜色的荧光宽点,混伪品显4个荧光斑点,且有2个荧光斑点位置不一致.结论 中药饮片茯苓及其混伪品的鉴别,可通过性状鉴别、显微鉴别与薄层色谱法进行检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进口中药乳香、没药和血竭进行真伪鉴别.方法:采用药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这3种常用的中药鉴别方法.结果:正品和伪品具不同鉴别特征.结论:本方法能准确地区别各自的正品和伪品.  相似文献   

14.
丹参与其伪品番薯根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丹参《中国药典》规定其药物来源为唇形科植物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近年来其药材伪品及掺假现象屡见,如用紫丹参[1]、染色续断[2]、牛蒡根[3]等充当丹参。最近,笔者又发现一种丹参伪品,经鉴定为旋花科植物番薯Ipomoeabatatas Lam.的根茎及根。我们对该伪品与丹参正品进行了性状、薄层层析及紫外导数光谱鉴别。1 材料、仪器与药品1.1 材料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 Salvia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丹参伪品为旋花科植物番薯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基于核糖体内部转录间隔区2(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ITS2)序列的木通药材DNA条形码鉴定方法,对市售木通药材进行物种分析。方法 收集河北、安徽、贵州等地的样品总计45份,其中木通药材及其混伪品的原植物样品18份,市售木通药材样品27份。通过提取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双向测序获得ITS2序列,基于邻接(neighbor joining,NJ)系统发育树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进行物种鉴定分析。结果 基于木通药材及其混伪品原植物ITS2序列构建的NJ树分析结果表明,木通药材正品及其混伪品在NJ树上聚为独立的分支,木通药材正品及其混伪品在NJ树上可明确区分;基于NJ树对27份市售木通药材的物种分析表明,市售样品中仅有4份为正品木通,2份为小木通,21份为粗齿铁线莲,正品率为14.8%。结论 基于ITS2序列的DNA条形码技术可以准确区分中药材木通及其混伪品,市售木通药材物种较混乱。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几种常用的其他类中药进行真伪鉴别,为它们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药材性状、水试、火试和理化鉴别四种常用的中药鉴别方法.结果:正品和伪品具不同鉴别特征.结论:能准确地区别各自的正品和伪品.  相似文献   

17.
土茯苓及其伪品的比较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 Smilax glabraRoxb.的干燥根茎 ,具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最近 ,笔者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一种混伪品 ,与正品性状相似。由于其产地、来源不详 ,无法定种。本文从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等方面作了比较鉴别。1 性状鉴别土茯苓及其伪品的主要性状特征比较见表 1。表 1 土茯苓及其伪品的主要性状特征比较特征项正  品伪  品形状为不规则片状或块状为不规则片状表面 为黄棕色或灰褐色 ,可见坚硬的须根残基 为棕褐色 ,可见坚硬的须根残基切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 ,粉性 ,具多数小亮点 ,以水湿润后具粘滑感类白…  相似文献   

18.
基于COI条形码序列的金钱白花蛇及其混伪品的DNA分子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利用COI序列对金钱白花蛇及其常见混伪品进行DNA条形码鉴别,考察其可行性.方法:对金钱白花蛇及其混伪品共4个种11份样品的COI条形码序列进行研究,分析药材正品来源的种内变异,与混伪品的种间变异,以及系统树中物种的聚类情况.结果:银环蛇COI序列种内变异较小,最大K-2P距离为0.0185,与混伪品的种间序列差...  相似文献   

19.
天冬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商品主要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 err.的干燥块根,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的作用。因其不常用,其正品与混伪品常被混为一体,笔者在工作中发现一种其混伪品与正品性状相似,经鉴定为同科植物羊齿天门冬Asarag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蛋白水平上对龟甲药材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别,分析龟甲及其混伪品的差异。方法:本研究采用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龟甲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别,并对龟甲的背甲与腹甲、不同批次正品龟甲药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于同一品种的龟甲,其背甲与腹甲的蛋白质亚基相似,电泳得到的蛋白质条带几乎无明显差别;不同批次正品龟甲在一维电泳中显现出的蛋白亚基条带差异性很小,其电泳蛋白条带受产地、批次等因素影响较小;正品龟甲在14~19 kDa,有3条高丰度蛋白聚合在一起,这"二细一粗三聚合"的条带群,可以作为鉴别正品龟甲和其他龟甲混伪品的初步依据。结论:结果显示,SDS-PAGE电泳技术可以对龟甲及其混伪品药材进行初步的鉴别,利用蛋白条带的区别可对其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