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阐述了西方社会和中国传统的公正观演进历程,以及它们对制度伦理的渗透。西方制度伦理是“以恶抑恶”为规则的体系,利用恶去抑制恶,其目的是“以恶增善”。中国制度伦理是“以善抑恶”为规则体系,它把道德教化放在首位,用道德来代替制度。中西方的不同文化及公正观,导致制定的体制和规则出发点不同。  相似文献   

2.
恩格尔哈特的《生命伦理学基础》是西方生命伦理学的经典之作,他用后现代的多元视域,尝试为俗世伦理学的道德实践构建“程序道德”,为道德“异乡人”找到沟通渠道。但是,基于“理性人”认知下的西方的生命伦理学仍有偏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视阈,对西方生命伦理以“人”为中心的视角、道德的建构以及中西医文化落差境遇予以批判性审视。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对医学伦理之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伦理道德,历代诸子百家无人不论道德伦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知识分子所修习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关心的是世道人心。医学以追求人类健康为出发点及终极目标,因为以人为研究对象,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的坐标中,其伦理特性也就必然地显现出来。从传统文化分离出来的有着鲜明的实用理性传统的中医学,受到强大伦理文化的支配。“医乃仁术”的定义,一望而知中医学与传统伦理的关系。传统文化无论对医学本身及从医者的素质、行为都有深刻的伦理限定。  相似文献   

4.
医德的养成包括两个方面,即在医患交往中职业公德的教育与个人美德的养成。医者的德性不仅是纯粹的个人道德,多数是基于医患关系中“维系着他者联系”的职业公德。事实上,医者在医疗服务活动中需要处理和回应医患交往的互动,需要以正确的行为方式将职业公德和个人美德把握建构在一个适当“度”的范围中,也就是,医者实践智慧的德性和能力。医术的接受者——患者及其亲属,在现实中,不仅式微而且缺乏主动与医学专业技术的对话和互动力量,相当程度上缺失专业医学知识,患者对医疗期望值过高,从医生的职业道德出发,既要遵守医学的科学指南和职业公德,同时也要兼顾患者的意愿和期望,运用实践智慧平衡医疗利益与风险的度量,作出适合医疗案例的正确合适方案,以期取得良好的医疗效果。患者对医疗的美好愿望受到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的限定。一个稳定成熟的医患关系需要以成人、成物、成己为导向,坚守好医者作为职业人的职业公德,在为义务而履行其职责中大力提倡职业公德,并提升医者个人实践智慧德性能力。从医疗透视医学智慧的实践,从医者个人品德和职业公德的协调发展来把握医者实践的智慧,探究医者私德与职业公德在推动“仁爱之术”建构中的思考和表达。  相似文献   

5.
礼乐文明对中国传统伦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乐”与“礼”所体现的伦理价值既不相同,又相辅相成。“礼”强调等级分明的伦理秩序,“乐”则追求整个社会的“和同”,体现一种“和”的伦理精神。这一独特的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过程复杂而漫长,在殷商时代呈现为原始先民沟通天人的祭祀仪式,是凝聚群体的集体情感和集体意识;西周的礼乐之治形成了“乐合同,礼别异”的价值格局,“乐”是具有“礼”之规范性的国家制度,通过伦理教化的方式来实现秩序之和;随着西周末年的礼坏乐崩,“乐”在国家制度层面上的伦理规范功能逐渐式微。而孔子赋予“乐”在个体道德层面上的独特价值,是使个体以实现伦理价值为目标、自觉地修养德性的精神动力,由此赓续了“乐”所蕴含的伦理精神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熟人社会必须走向现代公民社会,熟人道德必须提升到以民主、平等为基点的公民道德.公民道德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有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公民人格的养成;社会私德与公德的和谐接轨;法治国家构建的基础;社会公共精神的养成;促进国际理解和世界和谐等方面.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当前需要注意在国家政策法律层面构建公平正义,建立国家道德荣誉体系,建立国家层面的道德维护保险措施,重视推进健康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7.
谭嗣同的《仁学》通过对传统儒家伦理的文化解构和对封建名教的文化批判 ,发出了冲决封建网罗、摆脱专制压迫的呐喊。他以以太—仁—通—平等的构思理路 ,熔铸古今 ,会通中西 ,以突破中国传统伦理 ,实现中国传统伦理的近代转换 ,建构具有自由、平等、博爱的近代伦理精神的伦理价值体系。《仁学》体现了他希望实现中国传统伦理近代转换的高度的文化自觉 ,以及对西方近代自由、平等、博爱的伦理价值理想的追求与向往  相似文献   

8.
佛教伦理本质上是“和”的伦理,和谐在佛教生命伦理思想中处于重要地位,佛教伦理以缘起论为其道德哲学基础,以心灵的道德和谐为根本,由心的外在呈现和人的社会关系及与自然界关系的存在方式的不同,表现为人与人的道德和谐?人与自然的道德和谐,其内在的生命伦理思想内容非常丰富,构成当代中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一种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红医精神是中国特有的医学伦理思想,是蕴含了信仰信念、道德情操、技术要求等多种元素的思想体系。红医精神中包含着深厚的美德伦理思想。从马克思主义美德伦理的视角看,它符合马克思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式的美德观,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最高善,倡导为了实现这种善而奋斗献身;从西方传统美德伦理的视角,它符合美德理论中对伦理德性的界定。特别是关于“幸福”的论断可以对其“越是艰苦卓绝的环境越能被激发”的特点提供解读依据;从儒家美德伦理的视角,红医精神深受仁、义、礼、智、勇人格,以及注重气节,不惧生死,以身殉道等伦理要求的重大影响。红医“美德”的价值在于追求“至善”的动机,能够使执行者产生比普通医务人员更强大的道德自律和情感动力,不断自我超越,为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尸体标本展览"的伦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从德国解剖学家冯·哈根斯发明用于保存人尸体标本的生物塑化技术以来,一些西方国家相继举办了公开的"人尸体标本展览".这些带有明显的商业化和艺术色彩的"人尸体标本展览"在西方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的伦理争论.近年来,在西方国家的影响下,中国以"科普展览"的名义也举办了"人尸体标本展览".这些展览与中国传统伦理观念发生了明显的道德冲突,在中国社会各界引起了一系列有关的伦理争论.本文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中国"人尸体标本展览"的有关伦理问题及其对策,并对生物塑化技术的应用的伦理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在实践中走向成功——纪念中国医学伦理学研究30周年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医学伦理学研究在实践中由成长逐步走向成功的30年。从中西方医学伦理学研究差异、传统医学伦理与当代医学伦理冲突及市场机制下医学伦理研究三个维度对文化背景在医学伦理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指出在现代科学技术视阈下应引导大众树立科学的生死观,重视学术交流平台建设及在我国特定文化背景下医学伦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并回顾了本人从事医学伦理学研究的一些史实。  相似文献   

12.
哲学的根本使命在于反思和质询,在于不断地清理和拓展人类生存及知识命题的根基范畴.同时在反思中寻求新的社会和人生的理想.而伦理学则必须反复质询理所当然的道德信念的合理性,发现和甄别似是而非的道德宣称和道德权威,在不道德的世界中寻求道德的理念.正如尼采(伟大的偶像破除者)所言,“哲学家必须应用利刃活体解剖其时代所有美德的胸膛,揭露其内在秘密.”当然,哲学反思和质询从来就不是一桩容易的事业.它不仅要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和道德承传作出创造性的深刻检讨.更重要的是,它要求一种睿智的道德和勇气,因为真正的哲学反思常常挑战公认的观点或触犯法定的意识形态.中国的第一位智者老子遗世而居、西方历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苏格拉底被罚饮毒、孔子不被世所容、亚里士多德的自我放逐、布鲁诺被烧死于火刑柱,这些众所周知而又意味深长的事件便是哲学反思和质询可能遭受厄运的象征和缩影.  相似文献   

13.
传统中国医疗伦理对当代美德医疗伦理学可作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晚近20年,英语世界道德哲学的最重大发展是美德伦理学的复兴。除了新亚里士多德学派,还有休谟学派、尼采学派及基督教学派等。同样的复兴也在医疗伦理学中发生。影响世界的Beauchamp与Childress的《生命医疗伦理学原则》,也在最新版本(第6版,2009年)中不再批评美德伦理学,而且承认其优点。从此书的第三版开始分析,看书的作者如何在以后三次修订版中,修改自己对美德伦理学的立场。与现代西方不同,古代中国医疗伦理的著述,是规则导向与关德导向并重,这肯定受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伦理学一直是美德导向,今天西方美德伦理学也要向孔孟取经。礼失求诸野,今天西方的医疗伦理学都强调美德的重要性,中国的医疗伦理学难道还只停留在讨论四个道德原则的运用吗?再者,我们要提出切合这个时代需要的修养工夫,这样不单是对当代中国医疗伦理的建设,也是对世界性美德医疗伦理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论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完善医德医风建设工作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传统医学职业规范,西方医学道德标准,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三者构成了我国当代医学职业道德的来源,《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则是对医学职业道德的现代要求。当前公立医院的医德医风总体情况乐观,但由于原有政策设计偏移、医患利益冲突,职业道德观念存在误区等原因,也存在一些问题。建议从医改政策跟进落实机制、医德医风监督审查机制、职业道德长效教育机制、先进典型示范引导机制等方面完善公立医院医德医风建设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论世纪之交我国医学伦理学的若干新发展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世纪之交,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发展是多方面的,作者就其中几个方面作了论述:1.研究领域扩大化,伦理技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2;.学科体系系统化,基础医学伦理学、医师职业道德、护理职业道德这三个部分构成了医学伦理学的基本体系;3.医德实践考核化、法规化。  相似文献   

16.
在庆祝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研究30周年之际,回顾了在活动筹办之初所阐述的文化背景在医学伦理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在现代科学技术视域下对我国医学伦理学发展的思考,并结合自身长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实践,介绍了心理咨询与干预中的若干道德冲突,并提出了应该把握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7.
由于社会公益性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医疗行业垄断、医患沟通不畅导致的矛盾、医德教育模式落后等原因导致我国医德建设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从理念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去解决。因此,医院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践行创新的管理观;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意识;增强使命感,不断提高医术;完善医德教育形式,重视医德考评;倡导"医患一家亲"文化理念,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伦理学部自成立以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开展生命伦理前沿研究,为主管部门制订政策和规范提供参考;普及生命伦理知识和理念;参与伦理评审,推进伦理委员会建设;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并表达了工作体会,科学家与伦理学家需要携手合作,共同促进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良性互动。在伦理审查和监督中,尽可能地把科学与伦理统一起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Norman Daniels     
本期“国际生命伦理学家”栏目介绍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Mary B.Saltonstall 教授及伦理和人口健康教授Norman Daniels。他目前的研究集中在“公平基准”。第一部分为他的学术生涯介绍。第二部分为他的代表作《公平与人群健康---更为宽广的生命伦理学议题》的节译,在其中讨论了如下问题:为了健康公平,我们必须做什么?国际公平与健康,在老龄化社会情境下不同年龄组和出生队列之间的公平。在文中他对生命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工作者提出了倡议。第三部分他就公共伦理的特点、为什么在人群健康领域开展伦理学探究是重要的、全球健康越来越成为会议和出版物的话题的原因以及在全球医学领域哪些伦理问题比其他伦理问题都重要作了回答。  相似文献   

20.
医学伦理决策中的道德原则冲突及其排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代医学伦理学大多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伦理分析模式,这种分析模式具有清晰、明确、简单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容纳了道德多元化且避免了道德相对主义。但是,在具体的医学伦理决策中,不同道德原则之间可能发生冲突,从而带来道德上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安排并论证医学伦理四原则在道德优先性上的顺序,从而为由原则冲突所导致的道德难题提供一个较为明确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