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自1995年以来,我科以鼻眉线为基准指导鼻梁假体的雕刻,将鼻梁假体的宽度具体量化,用这种方法指导雕刻的假体隆鼻术后鼻形态自然美观,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鼻侧位数字化X线影像为隆鼻术前的硅胶假体雕刻提供评估。方法:40例隆鼻患者术前拍摄线距离2米的鼻侧位数字化X线影像,分析鼻骨下点同鼻根点和鼻尖点连线间关系。结果:鼻骨下点位于鼻根点和鼻尖点连线的前侧、重叠或后侧。结论:鼻侧位数字化X线影像评估鼻骨下点的位置对硅胶假体雕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隆鼻术中鼻假体的选择与雕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介绍隆鼻术中鼻假体的选择与雕刻的方法。方法:了解受术者的要求,用一根牙签放于鼻根(眉头与内眦中点连线的中点)与鼻尖中点,将牙签一端抬离鼻尖点约2 ̄4mm,从侧面观察决定需要垫高的高度及形状,据此选择适当的假体并对假体进行相应的雕刻。结果:3年中应用上述方法进行隆鼻术50例,切口甲级愈合,无感染,电话随访1 ̄2年,外形满意,无假体外露,无排斥反应。一些国产的鼻假体型号较全,不需太多雕刻,使用方便。进口硅橡胶假体和聚四氟乙烯鼻假体型号单一,需要较多的雕刻。结论:根据鼻畸形的外形,确定所需的假体的形状与厚度,选择适当的假体经适当的雕刻,制成个性化的假体,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1病例介绍 某女,36岁,因重度鞍鼻影响外形美观于2004年8月2日入院.患者自幼鼻部发育不良,鼻梁低平,鼻孔朝天,鼻尖向上后倾斜生长.10年前曾在他院做过隆鼻术,术后外形无明显改善.现要求再次行鼻整形美容术.查体平视下双侧鼻孔可完全显露但对称,鼻尖角93.5°,鼻唇角116°.手术采用L型硅橡胶鼻假体,假体的鼻头处缝垫一块0.5cm×0.8cm的膨体聚四氟乙烯材料,术中双侧鼻孔边缘切口,取出原鼻假体-柳叶形硅橡胶材料,充分分离鼻头、鼻小柱皮下组织,分离鼻背筋膜至鼻骨处行骨膜下剥离至两眉间与两内眦角间连线的中点(黄金点).用160 000U庆大霉素冲洗腔隙,置入已雕刻好的鼻假体.观察鼻外形良好,继而尽可能的下拉鼻头,延长鼻部软组织,纠正朝天畸形.缝合切口,固定,加压包扎,术毕.经随访一年以上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5.
自体耳甲软骨移植联合假体置入隆鼻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耳甲软骨移植联合假体置入隆鼻术的效果和优点。方法将自体耳甲软骨雕刻后移植于鼻尖和鼻小柱,假体置入鼻根鼻梁。结果手术1年后随访106例,105例临床效果满意,鼻部外形自然、未发生假体下滑、移位和外露等现象。1例因隧道分离过宽,术后受术者强烈要求不包扎固定而出现假体歪斜,手术修复后效果满意。结论自体耳甲软骨移植联合假体置入隆鼻术,不仅使鼻的外形更加优美自然,而且可避免假体下滑、移位和外露等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隆鼻术中着重对鼻假体背面予纺锤形雕刻使假体符合解剖生理曲线以避免术后出现假体僵硬笔直的外观。方法:对32例实行隆鼻术者采用术前定点,术中雕刻硅胶假体呈纺锤形外观的方法隆鼻。结果:32例隆鼻术者除1例出现鼻梁偏歪1例认为鼻尖与鼻背交接处太凹陷要求取出重隆外余诉术后效果自然未有假体外观。结论:鼻假体鼻背外侧面纺锤形雕刻呈流线形外观,侧面呈轻微的凹凸感术后假体轮廓感的外观不明显,提高隆鼻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孙彤 《中国美容医学》2001,10(3):227-228
笔者通过 2 5例隆鼻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提示植入假体的雕刻和置放是否得当 ,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并提出防治方法之管见。1 临床资料笔者接诊的 2 5例隆鼻术 1年~ 3年后出现并发症者 ,皆为女性 ,系使用 L型硅胶假体植入法隆鼻的受术者。其中假体外露者 4例 ,假体偏斜者 2例 ,假体活动及漂浮者 2例 ,鼻外形不满意者 1 7例。2 并发症原因分析2 .1 本组有 4例假体外露 ,除 1例因鼻部受到外力意外撞击假体由一侧鼻前庭上方中隔粘膜处破出外 ,其余 3例均与假体制作欠妥有关。其中 2例 L型硅胶假体明显长于患者的鼻梁腔穴约 3mm,且鼻尖部也…  相似文献   

8.
缝线法和切开法重睑成形术各有利弊 ,自 1 993年以来 ,笔者采用小切口切开法 [1]联合改良缝线法[2 ] 行重睑成形术 52例 ,获满意效果。 (图 1 ,2 )1 临床资料本组 52例 ,其中女性 49例 ,男性 3例 ,年龄 1 8岁~ 32岁。伴有内眦赘皮者 1 1例 ,同期作内眦赘皮矫正。伴低鼻梁者 1 6例 ,同期作固体硅橡胶假体隆鼻或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隆鼻。 34例经1年~ 3年随访效果满意。图 1,2 典型病例手术前后2 手术方法2 .1 重睑线设计 采用周氏 [1]重睑线设计法 ,用美兰画出重睑线全长 ,标出切口长度 1 cm,切口位置为眼睑中 1 / 3略偏内侧 ,并在重…  相似文献   

9.
隆鼻术后硅胶假体外露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硅胶假体隆鼻术后假体外露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6例鼻假体外露患者,手术取出假体,根据假体外露部位、雕刻形态、隧道层次、切口位置等分析假体外露的原因。结果16例患者中,6例假体短臂由鼻小柱侧缘切口穿出,5例假体由鼻尖下点穿出(其中3例为柳叶型假体),3例由鼻前庭切口穿出(其中1例合并感染),2例经鼻背皮肤穿出。取出的假体形态:柳叶型假体雕刻太尖,L型假体短臂过长而长臂宽厚、假体叠加等。12例再次隆鼻,效果满意。结论假体与鼻头、鼻背不相称植入后张力过大或假体形状雕刻欠佳是外露的根本原因。因此,隆鼻术后使假体处于无张力状态及提高假体雕刻技巧是避免假体外露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隆鼻术中鼻假体雕刻的方法.方法:以本方法雕刻的假体术后效果观察.结果:5年中积累病例87例,术后除有1例因心理恐惧感取出外,余皆满意,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鼻假体雕刻技术对隆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明显的影响,应用本方法雕刻假体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式聚四氟乙烯假体隆鼻术矫正低鼻伴鼻小柱短小的疗效。方法 2012年8月-2015年8月,采用改良式聚四氟乙烯假体隆鼻术矫正低鼻伴鼻小柱短小52例。男4例,女48例;年龄19~45岁,平均27岁。初次鼻整形47例;二次鼻整形5例,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5个月。假体雕刻鱼鳞状凹陷腹侧面和可移动帽状鼻尖段,术中设计鼻背-鼻小柱一体皮瓣无张力覆盖假体。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照相后通过Image Pro-Plus 6.0软件测量患者鼻长、鼻深、鼻尖宽、鼻孔/鼻尖、鼻唇角、鼻尖后旋角,评价鼻部外形矫正程度;应用超声测量患者鼻翼软骨夹角、鼻翼两顶点距离、鼻尖至两鼻翼顶点连线距离,评价鼻内部软组织改变情况。术后12个月行头颅CT,观察假体位置。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皮肤变薄、假体外露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36个月,平均20.4个月。随访期间患者鼻部无明显不适。术后12个月45例患者CT复查见假体位于鼻部正中,鼻骨及鼻中隔软骨、大翼软骨内侧脚的上方,无假体周围感染、移位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除鼻孔/鼻尖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8,P=0.112)外,患者鼻部外形及内部软组织相关评价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鼻部外形满意。结论改良式聚四氟乙烯假体隆鼻术能有效矫正低鼻伴鼻小柱短小,手术创伤小,鼻部外观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个性化硅胶假体在重度外伤性鞍鼻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每位患者受伤程度,以整块硅橡胶为材料,雕刻适合每一位患者的鼻部填充假体,术中于鼻骨表面分离假体置入腔隙,置入假体。结果:6例患者进行个性化硅胶假体填充治疗后,均取得良好效果,术后随访3个月~2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个性化硅胶假体填充生物相容性好、适合雕刻、材料充足、经济实用,仍然是目前治疗重度鞍鼻畸形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隆鼻术后硅胶假体外露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于甫  杨川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6):805-808
目的:探讨硅胶假体隆鼻术后假体外露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6例鼻假体外露就医者,手术取出假体,根据假体外露部位,雕刻形态、隧道层次、切口位置等分析假体外露的原因,从而提出预防措施及提高手术效果的方法。结果:16例中,6例假体短臂由鼻小柱侧缘切口穿出,5例假体由鼻尖下点穿出(其中3例为柳叶形假体),3例由鼻前庭切口穿出,其中1例合并感染,2例经鼻背皮肤穿出。取出的假体形态:柳叶形假体雕刻太尖,L形假体短臂过长而长臂宽厚、假体叠加等。结论:假体与鼻头、鼻背不相称导致置入后张力过大或假体形状雕刻欠佳是假体外露的根本原因。因此,隆鼻术后使假体处于无张力状态以及提高假体雕刻技巧是避免假体外露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应用硅胶假体隆鼻的过程中 ,需对假体进行适当的修整 ,以做到鼻外形美观、假体稳定。我们自 1998年起采用硅胶假体腹面切口松解隆鼻共 30例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 鼻梁低平 2 8例 ,单纯鼻尖偏低 2例。全部选用“L”型假体 ,右侧鼻孔缘内切口。除 1例因心理障碍于术后 3个月取出假体外 ,余均外形满意 (图 1)。2 假体制备及手术操作 根据受术者脸形选择大小合适的假体 ,用强化戊二醛液浸泡消毒 ,术前生理盐水清洗。短臂长度保留 0 .5~ 0 .7cm ,并修薄修窄。修整长臂时 ,对鼻根部塌陷不是很明显者 ,把塑形重点放在鼻梁和鼻尖。因此 …  相似文献   

15.
硅胶假体是隆鼻术最常用的材料 ,其模型多为柳叶型或L型。笔者通过对鼻部解剖的复习[1~ 2 ] ,结合对隆鼻并发症处理的经验研制设计了T型硅胶鼻架 (专利号 :ZL982 17799.2 ) ,临床应用 2 0 0余例 ,均获得满意的效果。1 T型鼻架的设计我们设计的硅胶鼻架外观呈T型 ,与L型鼻架不同之处在于鼻梁与鼻小柱结合部向两侧有两个对等的弧形臂 ,其长约 3mm ,称T型臂 ,臂宽 10mm ,横切面为椭圆形 (图 1)。2 临床资料自 1999年 3月至 2 0 0 0年 8月共行T型鼻架隆鼻术 2 3 6例 ,年龄 18~ 3 5岁。女性 2 12例 ,男性 2 4例。其中 2例患者自…  相似文献   

16.
自 1998年 2月起采用肿胀麻醉法腋窝切口隆乳术 142例 ,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142例 ,年龄 2 1~ 5 0岁。已婚 112例 ,未婚 30例。置入硅凝胶假体 16 0~ 2 6 0ml,均置于胸大肌后间隙。 110例患者术后随访 3个月至 2年 ,乳房外形美观自然 ,手感柔软 ,无感染 ,效果满意 (图 1)。术前术后图 1 肿胀麻醉腋窝切口隆乳手术前后对比2 麻醉及手术步骤 2 .1 术前准备 根据身高 ,胸廓形态 ,原乳房大小 ,并结合患者要求选择假体 ,高压备用。患者取平卧位 ,以龙胆紫画出腋窝切口线及剥离范围 ,碘酊固定 (内界至胸骨外缘线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肋软骨雕刻行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个体化治疗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9年9月-2014年1月收治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患者350例,其中男160例,女190例;年龄16~56岁,平均18.2岁。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200例,双侧150例。唇裂手术至鼻畸形矫形手术时间间隔2~50年,平均12年。术中取患者同侧或对侧第6或第7肋软骨2~6 cm,将肋软骨拼接并雕刻成"个"字形结构,其中上半部的"人"作为两侧鼻翼软骨的加强,下半部的"1"作为鼻小柱及鼻中隔软骨的加强,剩余肋软骨切碎成0.1 mm×0.1 mm×0.1 mm大小颗粒。采用鼻小柱阶梯状切口,将拼接并雕刻成"个"字形的肋软骨移植于鼻翼塌陷侧,同时将剪成颗粒状的肋软骨注射填充入鼻背部,达到隆鼻效果。术后1、6、12个月,参照张莉等的唇裂继发鼻畸形修复疗效评价标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35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患者患侧塌陷鼻翼得到提升,与健侧鼻翼高度基本一致,鼻孔形态基本对称,同时鼻小柱歪斜纠正,鼻梁塌陷得到很大改善,鼻部形态基本协调,效果美观。术后1、6、12个月患者疗效评价优良率分别为98.6%、97.4%、97.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45,P=0.761)。结论采用自体肋软骨雕刻行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个体化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L型硅胶假体隆鼻致鼻小柱弯曲10例矫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L型硅胶假体为隆鼻术中常用材料,广泛应用于鼻尖低矮及鼻梁塌陷的患者中,雕刻容易,美容效果良好。本科自1995年3月至1999年12月行L型硅胶假体隆鼻1000例,发生10例鼻小柱弯曲,现将对其矫治的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0例患者均因L型硅胶假体隆鼻发生鼻小柱弯曲而来院修复,均为女性,年龄19岁~42岁,其中采用蝶形切口加鼻翼缩小术2例,采用左侧鼻前庭切口单纯L型假体隆鼻8例。植入材料均选用上海长征医院研制的固态L型硅橡胶假体。术后切口瘢痕增生2例。2矫治方法2.1麻醉后从原切口进入假体植入腔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标志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定位作用。方法 15名健康成年志愿者,男10名,女5名;年龄21~38岁,平均(28.1±6.0)岁。行膝关节完全伸直位CT横断面扫描,26幅CT扫描图像纳入研究。在CT扫描图像上描绘两条胫骨前后轴线:后十字韧带止点中点分别与髌韧带止点处内侧缘及髌韧带中内1/3点连线,股骨外科髁上轴线;测量两条胫骨前后轴线分别与股骨外科髁上轴垂线的夹角,并与理想的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标志即0°进行比较。结果 股骨外科髁上轴垂线与后十字韧带止点中点与髌韧带止点处内侧缘连线的夹角为-5.1°~5.8°,平均0.7°±2.8°,与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后十字韧带止点中点与髌韧带中内1/3点连线的夹角为-3.4°~14.1°,平均6.9°±5.3°,与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条胫骨前后轴线与股骨外科髁上轴垂线的夹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胫骨假体旋转对线可参考后十字韧带止点中点与髌韧带止点处内侧缘连线,使股骨与胫骨假体间旋转对线更匹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膨体聚四氟乙烯假体(e-PTFE)联合单侧自体耳软骨在中国人隆鼻术(鼻延长、鼻背抬高及鼻尖成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生物力学实验:利用材料实验机对传统国产硅胶假体、目前常用国产硅胶假体及e-PTFE进行弹性模量及其纵向抗压强度测量,了解各假体纵向抗压能力;2手术:2012年4月-2015年10月对在我科就诊的40例鼻梁低平,鼻长正常或轻度偏短的女性患者进行膨体聚四氟乙烯假体联合单侧耳软骨隆鼻术,观察术后效果,如鼻长、鼻尖抬高情况。结果:随访半年至3年,术后鼻延长4~6mm(平均4.7mm),鼻尖突度增加6~8mm(平均6.9mm);术后感染、假体偏斜等并发症发生率极低,未见假体脱出、鼻背皮肤发红、破溃等。结论:对于鼻长正常或轻度短小,伴鼻梁低平的中国人来说,e-PTFE假体既可用以垫高鼻背,又能使鼻延长隆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