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生药学教学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药学是我院近年为几个新设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它是研究生药来源、性状、显微、理化、药理、功效等内容的一门课程,涉及的学科很广泛,有药用植物、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生药学枯燥死板、易学难记是学生普遍的反应,每一个药千篇一律地罗列各项内容也让教师深感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2.
生药学教学改革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药学是药剂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其理论虽不深奥,但项目繁杂,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生药的生产、采收、加工、贮藏、化学成分、品种的基原、性状、显微及理化的真伪优劣鉴定、药理及应用等内容,在各论中讲授190种生药,而每味生药项下均有来源、植物形态、采制、产销、性状、显微鉴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功效、附注10个条目,给这门课的讲授带来了诸多不便,学生难以接受,特别是条目中的内容大致相似、千篇一律,容易混淆。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觉得枯燥无味,加之这些内容还必须费时费力去记忆,更增加了学习的难度。笔者从事生药学教学20余…  相似文献   

3.
如何在生药学教学中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分散的内容系统化,是本门课程教学的最大难点之一.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仅用传统的理论教学、实验课的开展等教学手段,难以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做成直观、生动、形象的课件,课件中适时地插入一些音乐、相关生药影像或生药典故,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4.
<生药学>是一门较为古老的学科,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缺乏相关生药的研究最新进展,无法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这一切都难以满足学生将来研发中药新药的要求.教师应该在生药学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质疑来提高探索求知欲望,教会学生用最先进的技能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为提高学生对生药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开阔学生研究开发生药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等职业卫生学校药剂专业开设天然药物化学基础课程,其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对常见中药材真伪优劣鉴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学生在学习生药鉴定这一章内容时,由于授课时数较少,对常见中药材真伪优劣的鉴别以及对未知中成药的鉴定等会感到比较棘手和困难。所以教师在讲授这门学科时,除了要求学生熟记各种中药材的性状、特征外,对那些单凭性状不易识别的药材或性状相似不易识别的药材,或外形特征不明显的破碎药材等,还要求学生学会对其进行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找出其组织横切面的特征及粉末的显微特征。而每种中药材粉末的显微特征内容多、范围广,学生难以有效记住,所以还特别要求学生掌握药材粉末专属性显微特征。这样.学生比较容易准确地鉴定该中药材是正品还是伪品。因此,中药材粉末显微特征的专属性和稳定性对生药及其制剂的鉴定有着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多枝雾水葛进行生药学鉴定.方法 利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方法对多枝雾水葛进行生药鉴定研究.结果 粉末中草酸钙簇晶众多,非腺毛多为单细胞,表面光滑或有疣状突起.结论 确定了多枝雾水葛的性状、显微特征,可为多枝雾水葛的生药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生药学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是深化教学改革,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工作。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是建设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生药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生药进行综合性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涉及知识面广,内容庞杂,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构叶的生药学研究,为构叶的开发利用、质量标准的制定及生药学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形态学特征对构叶进行原植物形态、性状特征、显微特征鉴别,运用薄层色谱、紫外光谱法对构叶进行理化特征鉴定.结果 构属植物构叶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特征(薄层色谱,紫外吸收光谱)与同属植物小构叶鉴别特点有明显不同.结论 研究结果 可作为构叶生药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杨林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0):363-364
生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基础理论并不深奥,但涉及学科多、内容多,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鉴定生药真伪优劣的能力.在生药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分析法和直观教学法,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还能将教学中抽象、枯燥、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 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既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也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相似文献   

10.
生药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行生药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从药材种植入手建立了药用植物园。在教学中增加了生药的炮制原理和工艺、炮制前后性状差异及毒副作用方面的内容,重点放在植物形态、炮制、性状、显微特征、功效方面。在教学方法上开展“生药学”知识竞赛、制作并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开放生药标本室。把生药的种植、炮制、应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青羊参为萝摩科鹅绒藤属(Cynanchum)植物青羊参(Radix Cynanchi Otophylli)的干燥根,是云南省的地方性药材,本文对青羊参进行了生药学研究,找出鉴别生药青羊参的有效方法。方法:野外采集结合查阅文献、作显微及理化鉴别研究。结果:对青羊参进行了较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找出了生药的外观性状、根的横切面与粉末的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别方法,并绘制了青羊参根横切面详图及简图和显微照像粉末特征图。结论:本项研究对青羊参的真伪鉴别、开发利用、制定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马伟辰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6):123-124
生药学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对药剂士的生药学和中药药剂士的生药学(或中药鉴定学)而言,在授课过程中,都必然会遇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模块,一方面,完全的课堂讲授和理论教学固然重要,而实验与实践这一大模块却更不容忽视。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面对未知的数百种生药,如果离开了实践,学生不仅对该门学科毫无兴趣,而且在知识的掌握上与教学要求更是相差甚远。所以,笔者结合这些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与经验,抛砖引玉,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3.
蔡春兰 《医学文选》2000,19(4):579-580
生药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它的特点是以形态学为主 ,因此 ,实验是学生巩固理论、掌握鉴别生药真伪、优劣的基本技能 ,是培养动手能力、学好生药学的主要途径。此外 ,由于中专学校的学生都是初中毕业生 ,基础水平低 ,学习的主动性和理解能力与高中生有很大差异 ,针对这些情况 ,我觉得上好生药实验课主要应从“导”和“学”这两个方面入手。1 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1.1 激兴导入和设疑 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 ,要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首先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一种生药都有它独特的性状特征 ,尽管学生已从书本上懂得它的描述 ,但“百闻不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扭肚藤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 采用性状鉴定、显微特征、理化鉴别等方法,显微鉴别包括茎及叶的横切面、组织粉末;理化鉴别增加了薄层鉴别. 结果描述了扭肚藤的生药性状、茎及叶的横切面构造、粉末特征;薄层鉴别检出东莨菪素. 结论研究结果为扭肚藤的药材鉴定、质量标准完善及其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生药学是药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之一,其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鉴定生药真伪优劣的能力,以提高生药的质量,为实现中药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生药学枯燥死板、易学难记是学生普遍的反应,再加上药学专业的学生对中医、中药理论知识的掌握及理解程度较低,因而在课堂讲授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在我校教学安排的课时较少,总学时仅为34课时,而普通在校本科生授课学时为96课时.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习更有兴趣,更好的掌握本学科基础知识,我们在此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长序山芝麻(Helicteres elongata Wall.)进行生药学初研,为开发山芝麻属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对长序山芝麻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得到并详细描述了其生药鉴别特征。结论:长序山芝麻的生药学研究为该品种的鉴别、资源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路边菊进行生药鉴定,为路边菊的质量标准制订提供研究资料.方法 对药材从性状、显微及薄层鉴别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 路边菊为菊科马兰属植物马兰Kalimeris indica(L.)Sch.-Bip的新鲜或干燥全草.结论 本实验完善了路边菊性状、显微及薄层等生药鉴定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生药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药鉴定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鉴定学是各层次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中药鉴定也是药学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中药鉴定学易学、难记,内容枯燥、乏味.要在有限学时内掌握教材中近300味生药的形态、性状及其代用品、伪品的四大鉴别方法、功效、使用等,学生普遍感到难以接受.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尝试改革中药鉴定学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其由被动接受转向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9.
黎族常用药牛耳枫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牛耳枫药材进行系统地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的方法对牛耳枫药材的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牛耳枫茎横切面主要由木栓层、皮层、韧皮部及木质部等组成;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重现性好。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可为生药牛耳枫的鉴别、质量研究及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由著名生药学家、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郑汉臣教授与北京大学药学院蔡少青教授主编的卫生部规划教材《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第4版)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这是我校郑汉臣教授近4年中连续两次被聘任为卫生部规划教材主编。本版教材将原独立开设的《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两门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按照“三基”、“五性”原则对前版教材作了较大的修改,使教材内容做到“少而精”;突出了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以重点带一般;生药学各论部分按植物科属次序排列;增补了近年来国内外药用植物与生药研究的新技术内容以及生药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等内容;书后加印了100种重要药用植物彩照,增强了药材基源形态的直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