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的选择时机。方法对62例COPD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将其分为早期机械通气组(A组)和延迟机械通气组(B组),两组均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气道分泌物引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等。结果治疗后A组氧合指数(PaO2/FiO2)高于B组,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组患者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符合有创机械通气指征的患者早期进行气管插管,有助于改善呼吸衰竭、减少有创通气时间,减少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李勇 《中外医疗》2014,(6):65-65,67
目的探讨序贯机械通气在抢救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将7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仅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重新插管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机械通气明显使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并且能减少其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和再插管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甘斌 《广西医学》2010,32(6):683-685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ICU住院的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序贯组32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有创机械通气(IPPV),在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PIC)出现后,序贯组予拔除气管插管,改用口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直至脱机;对照组继续IPPV,以压力支持方式脱机。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序贯组IPPV时间、ICU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再插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以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童银 《当代医学》2021,27(19):54-56
目的 分析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68例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参照组和病例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参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病例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病例组患者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序贯机械通气通气治疗可有效促进病情康复,缩减通气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宇辉  叶八宁  施贤清 《重庆医学》2015,(20):2793-2795
目的 探讨西维来司对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血管内皮多糖蛋白复合物层(EGL)的作用,以及对ARDS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入住该院重症监护室(ICU)的需机械通气的中重度ARDS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给予西维来司0.2 mg·h-1·kg-1静脉持续泵入,连续使用72 h)与对照组(同时间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泵入),在入住ICU时,24、72h检测血气分析、心排指数(C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及弹性蛋白酶(NE)、硫酸乙酰肝素(HS)、黏结蛋白聚糖-1(Syndecan-1),取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Balf-NE及清蛋白(Balf-ALB).记录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90 d病死率.结果 两组患者入ICU时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4 h时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氧合指数显著增加(P<0.05),EVLWI、PVPI、血浆NE、HS、Syndecan-1 及Balf-NE水平显著降低(P<0.05).在72 h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动脉血氧分压(P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氧合指数显著增加(P<0.05),EVLWI、PVPI,血浆NE、HS、Syndecan-1及Balf-NE、Balf-ALB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90 d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E抑制剂西维来司可以显著改善中重度ARDS患者氧合水平,降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90 d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石玉花 《中外医疗》2013,(27):105-106
目的探讨ICU中不同时机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该院ICU收治的46例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以及时的抢救和基础治疗,其中23例为发现有创通气应用指征后6 h内给予有创机械通气,设为早期组;另23例为发现有创通气应用指征6 h后给予有创机械通气,设为延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血气分析结果(氧合指数(PaO2/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早期组和延迟组FVC、FEV1、PaO2/FiO2、PaCO2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治疗后FVC、FEV1、PaO2/FiO2、PaCO2均优于延迟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优于延期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早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延迟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状况。较早的运用更能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结果,减少治疗时间,且有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方法:将50例病人随机分两组:(1)对照组:常规治疗;(2)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60万Uivgtt Qd.比较两组病人心率、氧合指数、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结果:实验组病人住ICU时间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乌司他丁可从多方面减轻炎症反应对组织器官造成的损伤,改善循环、改善氧合、保护器官功能,从而降低患者住ICU时间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序贯机械通气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48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24)与治疗组(n=24),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组行序贯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呼吸相关性肺炎与死亡率相比对照组均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能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其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至2019年我院ICU收治的450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根据护理配合方案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用力呼气量、肺活量、潮气量、气道峰压、住院时间、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呼吸功能指标更优,ICU住院时间(8.9±6.2)d更短,并发症发生率7.11%更低,护理满意度(91.6±1.7)分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应用投掷硬币法将50例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A组(全面护理)与B组(常规护理),25例/组,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病例选取时间是2016年1月份至2017年1月份.比较两组有创通气时间、通气总时间、气道损伤率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HTH结果:A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6.25±1.34)d、通气总时间(11.56±2.47)d、气道损伤率24.00%、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0.00%均优于B组(P<0.05).HTH结论:全面性的护理干预应用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可预防气道损伤等不良反应,缩短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20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04例)和对照组(n=103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抗感染、舒张支气管、止咳化痰、氧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呼吸困难缓解程度和治疗后4h、48 h的动脉血气分析、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给予无创通气后,动脉血气PaO2明显上升(P<0.05),PaO2下降明显(P<0.05).结论 双水平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好,缓解速度快,有效,明显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降低住院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强树华 《吉林医学》2013,34(22):4444-4445
目的:研究每日唤醒镇静治疗在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间断镇静、持续镇静、每日唤醒,比较三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与其他两组相比,每日唤醒组机械通气时间缩短(P<0.05);总住院时间和在ICU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结论:每日唤醒镇静治疗有利于机械通气患者减少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3.
何洪文 《基层医学论坛》2016,(14):1902-1903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对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4例需接受机械通气患者分为2组各42例,观察组行有创通气,对照组行无创通气。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浆脑钠肽(BNP)、肺动脉压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机械通气可降低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有创通气应用效果优于无创通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52例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当肺部感染控制(PIC)窗出现后,随机分为序贯通气组和常规通气组,序贯通气组给予拔除气管插管改面罩机械通气,常规通气组继续有创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例数、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序贯通气组VAP发生例数、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常规通气组。结论以PIC窗为切换点实施序贯机械通气可缩短有创通气及住院时间,显著改善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序贯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3年2月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序贯组(序贯机械通气)和传统组(有创机械通气),每组20例。比较两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呼吸机参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死亡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呼吸机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费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死亡率均少于传统组(P〈0.05),结论:对于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序贯机械通气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和死亡率下降,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是较好的机械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40例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住院时间的平均值分为2组:较长住院时间组(A组),即住院时间≥22 d;较短住院时间组(B组),即住院时间〈22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影响患者住院时间的危险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2组患者年龄、病程、机械通气时间、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气管切开发生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住院时间为因变量,进一步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β=0.255)、合并上消化道出血(β=0.203)和VAP(β=0.284)、机械通气时间(β=0.449)是影响患者住院时间的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高龄、合并消化道出血和VAP、机械通气时间较长是影响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抗微生物、机械通气、脏器功能支持、血管活性药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除了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00 ml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2次/d,连续静脉滴注10天。记录两组患者的死亡率、ICU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APACHEⅡ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死亡率低,ICU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短,APACHEⅡ评分下降快。结论:血必净在治疗重症肺炎方面,有明确的疗效,联合应用血必净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人工气道,进行辅助或控制性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然而肺结核所致呼吸衰竭有其病理、生理上的特征性。长期以来,肺结核被列为机械通气的禁忌证,结核病呼吸衰竭成为临床治疗的棘手问题。为探讨适合于结核病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策略和方法,我们近几年来对合并呼吸衰竭的肺结核患者尝试进行了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6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实施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观察患者通气前、通气后30分钟、通气后48小时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记录2组患者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通气30分钟后PaO2显著高于观察组通气30分钟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通气30分钟后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通气30分钟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气48小时后PaO2和PaCO2分别与对照组通气48小时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严重刺激性气体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以2006年8月至2010年10月间本科危重病医学科(EICU)收治的刺激性气体所致急性呼吸衰竭并需要机械通气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随机分为有创无创序贯性治疗组(NIV组)和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两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呼吸机相关肺炎(YAP)发生率和撤机成功率。结果NIV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VAP发生率、撤机成功率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刺激性气体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