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 6 7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经半椎板切除 ,2 3例行开窗式手术 ,12例行全椎板切除 ,摘除椎间盘 ,扩大侧隐窝 ,彻底松解神经根。结果 术后患者经过平均1.8a随访 ,优良率 91%。结论 手术治疗除摘除突出的椎间盘外 ,更重要的是应施行侧隐窝扩大减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 36例患者资料 ,通过半椎板切除或椎板间开窗后 ,行侧隐窝探查根管扩大术 ,神经根得到了松解。结果  36例患者术后经平均 2 .5年随访 ,优 30例 ,良 4例 ,可 2例。结论 半椎板切除或椎板间开窗加侧隐窝探查根管扩大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 ,疏通了神经根通道 ,解除了引起临床症状的因素 ,又可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患者术后的中远期疗效。方法随访1998-10-2005-12进行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手术的患者86例,随访时间60~142个月,平均随访105个月。结果按日本Nakai标准,本组优69例(80.2%),良13例(15.1%),可4例(4.7%),优良率95.3%。结论在手术中同时解决好腰椎间盘突出和侧隐窝狭窄两个问题,预防神经根粘连,加强腰肌锻炼,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手术可取得满意的中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微创术及潜式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及侧隐窝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创腰椎间盘除及潜式减压术治疗腰椎问盘突出及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小切口及一些辅助措施和潜式减压技术,在5年内治疗了126例腰椎间盘突出及侧隐窝狭窄症患。结果 通过随访观察,该手术近期疗效优良率为95.24%,远期疗效优良率为86.84%,有效率为98.25%。结论 该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及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疗效好,它保护了腰椎的生物力学结构,创伤小,后遗症少,病人康复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椎板间开窗潜行扩大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 椎板间开窗潜行扩大侧隐窝,摘除椎间盘,彻底松解神经根。结果 42例患者经术后平均2.1年随访,优良率92.9%。结论 该手术操作简捷、安全,对神经根减压彻底,骨性结构破坏少,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及脊柱稳定。  相似文献   

6.
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作者通过100例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结合影像学检查和手术所见,将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部分:(1)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2)登工节段性椎管狭窄;(3)合并侧隐窝狭窄;(4)合并椎管、侧隐窝狭窄。术中讨论了退变性椎间盘突出的病理特点。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本组经术后半年-3.5年的随访,优良率为89%。  相似文献   

7.
影像学侧隐窝狭窄患者的病理类型和术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影像学侧隐窝狭窄腰腿痛患者的病理类型和术式选择。方法:对133例CT显示侧隐窝≤3mm的腰腿痛患者进行手术探查,根据神经根受压情况手术病理有3种类型:(1)椎间盘压迫型(60%);(2)侧隐窝及椎间盘共同压迫型(32%);(3)弥漫性神经根管狭小型(8%)。分别采用单纯开窗术、扩大开窗术和侧隐窝揭盖减压术进行治疗。结果:90例平均随访28个月,各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9%、81%和86%。结论:影像学侧隐窝狭窄与手术病理不完全一致,应根据不同病理类型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介绍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开窗 侧隐窝扩大术18例,半椎板切除 侧隐窝扩大术28例。结果 46例病人随访时间1~12年,优良率87%。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常常与侧隐窝狭窄同时存在,必须同时处理好突出和狭窄两个方面问题,忽略神经根管的处理将导致手术效果不佳或者手术失败。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中央型腰椎间盘合并单侧侧隐窝狭窄引起临床症状的原因,确定广泛半椎板减压的范围及术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6年来接受治疗的患者42例,约占同期腰椎间盘摘除手术病例的9.1%例,通过一侧椎板切除,凿除棘突前及神经通道,由外向中央逐步切除突出之椎间盘,松解了神经根,疗效满意。结果:42术后32例得到1年以上随访,优良率为90.1%。结论 广泛半椎板减压加侧隐窝扩大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  相似文献   

10.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手术治疗2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并单侧侧隐窝狭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广泛半椎板切除,凿除棘突前方及内聚小关节突,蛟除神经通道中间区及出口区的增生韧带和骨组织,扩大椎管及神经通道,由外向中央逐步切除突出之椎间盘,松解了神经根,结果:18例经0.5-2年随访,疗效满意。结论:广泛半椎板切除加侧隐窝扩大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可保持脊柱的稳定性,避免间盘切除时对神经根的过度牵拉,疏通了神经根通道,解除了引起临床症状的综合因素。  相似文献   

11.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改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原切口显露切除椎板残端进入椎管 14例 ,半椎板切除 6例。术中摘除髓核 ,松解粘连 ,疑有侧隐窝狭窄者 12例扩大神经根管并切除膨出的纤维环。没有切除瘢痕粘连组织。结果 经平均 6 2年随访 ,优 9例 ,良 8例 ,可 2例 ,差 1例。优良率为 85 % ,全部病例均较术前有进步。结论 原切口显露可以有效去除病因 ,解除症状 ,对脊柱稳定有利。侧隐窝狭窄是致病的重要原因 ,多继发于椎间盘突出。瘢痕粘连组织无需切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 ,评价预防性神经根通道扩大的作用。方法 自 1975年~ 2 0 0 1年共对 5 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再手术治疗。术中摘除髓核 ,对存在神经根通道狭窄者 ,扩大神经根通道 ,使神经根充分游离 ;对无明显神经根受压者 ,用薄斜口冲击咬骨钳紧贴内侧壁潜行咬除侧隐窝壁及上关节突内侧半 ,扩大神经根通道的储备空间。对存在椎间不稳同时行椎间融合 ,BAK植入术。结果 经平均 5 1年随访 ,按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 ,优良 5 1例 ,可 2例 ,差 3例 ,优良率 91 1%。结论 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是同间隙复发及病变节段神经根通道狭窄。再次手术治疗 ,在尽量摘除髓核的同时 ,预防性神经根通道扩大可以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的远期疗效 ,对于椎间不稳可同时行椎间融合术。  相似文献   

13.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再认识(附50例分析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通过 5 0例的分析 ,明确腰椎管狭窄的症状是由中央椎管狭窄还是由侧隐窝狭窄引起的 ,为临床有限手术提供依据。方法 :对 5 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针对引起症状的狭窄部位进行有限手术 ,5 0例患者中手术治疗的优良率为 90 %。结论 :诊断腰椎管狭窄症 ,应该明确症状是由中央椎管狭窄引起的还是由侧隐窝狭窄引起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绝大多数是侧隐窝狭窄 ,以双侧椎板开窗入路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椎管内扩大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椎管狭窄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作者设计的“半椎板切除行椎管内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35例。其中侧隐窝型2例,马尾神经型11例,混合型22例。经39~96个月的长期随访。结果:疗效优27例(77.1%),良8例(22.9%),优良率100%,结论:认为采用文中介绍的手术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同时椎管减压彻底,神经组织粘连较少,近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在CT广泛应用于脊柱疾患诊断以前,腰椎间盘突出并发神经根管狭窄症(LDHLRS)易被误诊为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效果不令人满意。对1985~1991年收治的LDHLRS152例,充分利用CT检查,根据不同狭窄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术后随访1年3个月~6年8个月,优良率为90.2%。作者提出:(1)应对LDHLRS做出定性和定量诊断;(2)根据引起神经管根管狭窄的不同因素,将狭窄分为硬性狭窄、软性狭窄及混合性狭窄,并依此决定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影像学侧隐窝狭窄与临床手术减压的关系。方法 对 2 0例影像学CT显示侧隐窝≤ 3mm ,下肢放射性痛 ,跛行距离≤ 2 0 0m ,站立≤ 15min ,无腰痛的患者进行微创手术减压。结果 随访 6个月~ 5年 ,优 15例 ,良 3例 ,尚可 1例 ,差 1例 ,优良率 90 %。结论 影像学侧隐窝狭窄与临侧窝狭窄症表现不完全一致。以临床症状、体征定位为主 ,结合影像学诊断是确定微创手术区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自1990年以来,对68例腰椎管狭窄进行手术治疗,其中中央管狭窄9例、侧隐窝狭窄39例、纤维管腔狭窄22例。合并椎间盘突出53例(78%)。全部病例行全椎板切除与神经通道松解,优良率达87.2%。无手术感染、出血等合并症。手术成功的关键是解决椎管狭窄与神经通道狭窄。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经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的疗效。发现大多伴随腰椎管狭窄,并论述了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26例经1.5~7.5年的随访,其中优良21例。并指出了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是常规行单侧或双侧半椎板切除、侧隐窝扩大,及突出髓核摘除,视术中情况决定是否行神经根管扩大。  相似文献   

19.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特点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解剖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147例(男89例,女58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表现、CT、MRI特点及病理解剖特点,病程2周~15年。病变阶段:L4.5 53例,L5S1 42例,L2,4 5例,L2,3 3例,L4,5和L5S1并存44例。全部病例采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并对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9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3年,平均8个月。术后功能按我们自己制定方法进行评定,优63例,良17例,可10例,差2例,优良率为87%。结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症具有临床表现不典型、症状与体征不完全一致的特点,并有其特殊的影像学表现。在治疗上应行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扩大椎管及侧隐窝,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