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加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 SchatzkerⅣ~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SchatzkerⅣ~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加同种异体骨植骨。根据骨折及手术固定情况,术后早期CPM 功能锻炼或石膏外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0~32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个月。膝关节功能参照HSS评分标准,优26例,良11例,可5例,优良率为88%。结论: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加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SchatzkerⅣ~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固定稳固,膝关节早期功能恢复,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支撑螺钉结合骨水泥填充重建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平台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47侧重度胫骨平台结构性骨缺损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常规胫骨平台截骨,截骨后根据骨缺损面积,拧入2~3枚支撑螺钉,加压填充骨水泥,安置胫骨骨水泥假体。术后加强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并定期随访疗效。结果31例患者术后随访1—5年,平均2.8年,术后疼痛完全消失,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均良好。膝关节KSS评分87~95分,平均92.4分,较术前显著改善(t=6.41,P〈0.01)。术后末次随访复查x线片未见假体松动和感染征象,未见骨水泥填充区出现界面透亮区及支撑螺钉松动、移位等并发症。结论支撑螺钉结合骨水泥填充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平台较大范围骨缺损的问题,并且近期疗效满意,是老年患者的理想选择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李国建 《当代医学》2010,16(3):63-64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38例。骨折按Schatzker分类,Ⅰ型8例,Ⅱ型10例,Ⅲ型11例,Ⅳ型4例,Ⅴ型3例,Ⅵ型2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缺损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38例获得随访,随访期1~3年,平均2年,全部骨性愈合。按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优良率78.95%。结论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手术方法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而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骨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解剖复位、骨缺损植骨、稳定的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7):86-89
目的通过与自体髂骨比较,评价Genex人工骨在治疗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骨缺损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120例,其中65例Genex人工骨组使用Genex人工骨,55例自体髂骨组使用自体髂骨。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视觉模拟评分(VAS)、终末随访时VAS评分、终末随访时Lysholm膝关节评分、终末随访时关节面塌陷程度,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Genex人工骨组术中失血量少于自体髂骨组,手术时间短于自体髂骨组,术后第1天VAS评分低于自体髂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终末随访时VAS评分及膝关节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终末随访Genex人工骨组关节面塌陷程度明显少于自体髂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末随访时,两组患者骨折均全部愈合。结论 Genex人工骨治疗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与自体骨相当,但在防止关节面下沉,减少手术时间及改善术后疼痛方面可能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种复合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新型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CPC)结合双螺钉固定在胫骨平台SchatzkerⅡ型骨折模型修复中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微创治疗提供力学依据。方法取10对老年尸体胫骨近端标本制备成胫骨平台SchatzkerⅡ型骨折模型后成对匹配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采用CPC加压注入和自体松质骨充填植骨结合双螺钉横排固定的方法植骨固定胫骨平台骨折。将标本在材料测试机上进行轴向垂直压缩,记录载荷-位移数据,测量2组标本的最大失效载荷和抗压刚度。结果新型CPC室温下具有良好的可注射性,在胫骨平台塌陷下方骨缺损区充填充分,且材料在骨缺损区周围松质骨中进一步渗透、扩散。实验组胫骨干骺端平均骨密度为(0.639±0.081)g.cm-2,对照组为(0.668±0.083)g.cm-2,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最大失效载荷为(4 101±813)N,对照组最大失效载荷为(692±138)N,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轴向抗压刚度为(1 363±362)N.mm-1,对照组轴向抗压刚度为(223±54)N.mm-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平台SchatzkerⅡ型骨折中采用新型复合CPC加压充填植骨结合双螺钉固定技术,能有效恢复胫骨平台的抗塌陷力学性能,是一种理想的植骨填充材料。  相似文献   

6.
武智超  张立才  平伟  胡琪 《海南医学》2014,(23):3467-3469
目的研究复合型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应用于胫骨平台SchatzkerⅡ型骨折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选取10对老年尸体胫骨近端标本,制备成胫骨平台SchatzkerⅡ型骨折模型;将10对标本随机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复合型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和自体松质骨进行植骨固定,检测两组标本的生物相容性以及生物力学强度。结果观察组复合型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料浸提液处理后,小鼠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株L929的MTT值以及G0/G1比例、S期比例、G2/M期比例与对照组自体松质骨浸提液处理无差异;观察组标本的最大载荷及抗压刚度值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复合型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的最大载荷以及抗压刚度均更大,且与自体松质骨的生物相容性相当,是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Ⅱ型骨折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2010年12月手术治疗的56例胫骨平台骨折资料。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Ⅱ型22例,Ⅲ型15例,Ⅳ型7例,Ⅴ型8例,Ⅵ型4例。均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有骨缺损者自体骨植骨。结果 56例患者均获得6~36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采用Merchant评分标准,优良率为87.5%。结论按骨折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引进一种微创、经济、高效的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胫骨平台骨折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按胫型骨平台骨折Sehatzder分类,Ⅰ型4例,Ⅱ型5例,Ⅲ型6例,Ⅳ3例,Ⅴ型2例,Ⅵ型1例,采用手法整复跟骨牵引配合经皮磷酸钙骨水泥注射治疗,随访10~36个月,平均28个月。结果:参照马元璋对膝关节功能评判标准从骨折复位程度,膝关节活动范围、疼痛、稳定性、行走距离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定,优良率90.4%,无1例需二期手术治疗。结论:手法整复,跟骨牵引复位与经皮磷酸钙骨水泥注射技术,是一种微创、经济、高效的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胫骨平台外侧髁劈裂骨块直视下与胫骨近端开窗撬顶两种复位方式联合MIPPO接骨板治疗Schatzker Ⅱ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Schatzker Ⅱ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25例,随机分为A组13例和B组12例。其中,A组采用经胫骨平台外侧髁劈裂骨块翻开直视下复位胫骨平台塌陷,B组采用经胫骨近端开槽及顶棒撬顶复位,2组均联合MIPPO技术解剖钢板内固定。比较2组病人的相关手术指标。结果2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A组(P < 0.01)。B组病人膝关节开始锻炼时间和下地负重时间均明显少于A组(P < 0.01),2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即刻和术后3、6、12个月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和后倾角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84.61%,与B组的90.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膝关节HSS评分差异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胫骨平台关节面复位方法均可有效恢复Schatzker Ⅱ型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面,其中胫骨近端开窗撬顶复位更加微创,有助于病人术后及早恢复。  相似文献   

10.
胡小军  文飞  郑明伟  谭响  匡荣彬  梁军  魏文东  王欢  曾波  王光健 《西部医学》2012,24(8):1463-1464,1468
目的观察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分析。骨折按Schatzker分型标准,Ⅳ型16例,V型12例,Ⅵ型4例,均采用解剖型钢板,松质骨螺钉固定,骨缺损者给予人工骨或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3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20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按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估,优21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6%。结论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方法可靠,术后并发症较少。骨折的解剖复位、骨缺损处的合理有效植骨、稳定的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SchatzkerⅣ~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提高SchatzkerⅣ~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2年1月-2004年12月对36例SchatzkerⅣ~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前均行CT超薄层平扫和三维重建,伤后5~14dCT三维重建图像指导下选择切口、复位,植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后强调康复训练。结果 本组34例骨折伤口Ⅰ/甲愈合,平均住院19.5d。36例骨折中30例得到12个月以上的随访,膝关节功能总优良率86.7%。结论 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术前CT三维重建;合适的手术时机和切口;解剖复位;植骨和坚强的内固定以及正确的康复训练是提高SchatzkerⅣ~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监视下经皮球囊扩张、骨水泥灌注填充治疗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 Ⅲ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1例Schatzker Ⅲ型的胫骨平台骨折,均在关节镜监视下经皮球囊扩张治疗,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练。结果术后Schatzker Ⅲ型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间隙宽度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监视下经皮球囊扩张术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 Ⅲ型)的一项新技术,能使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避免后期并发创伤性关节炎,对减少致残率有着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研究人工骨和自体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胫骨平台Ⅱ、Ⅲ型骨折行切开复位后,18例行人工骨(β-TCP)植骨钛板内固定,15例行自体骨植骨钛板内固定。随访12—24个月,根据Merchant评分评价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根据x线表现评价胫骨平台术后塌陷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按Merchant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胫骨平台术后再塌陷〉2mm的患者自体骨组有13例,占本组患者总数的86.7%,人工骨组12例,占66.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自体骨组胫骨平台术后再塌陷发生时间多在术后2周至12周,而人工骨组再塌陷时间多在术后6周至6个月,后者发生再塌陷时间较前者明显延迟。结论人工骨植骨钛板内固定在预防平台骨折术后关节再塌陷较白体骨植骨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Link胫骨上段解剖钢板并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本院2004年3月至2009年5月共收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8例,按Schatzker分型属型Ⅳ型4例、Ⅴ型8例、Ⅵ型6例,均行切开复位、自体植骨、Link钢板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5~18月的随访,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1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结论 Link钢板加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对加快骨愈合,防止胫骨平台塌陷,便于早期开展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和创伤性关节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到2010年6月间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32例进行分析。骨折按Schatzker分型标准,Ⅳ型16例、Ⅴ型12例、Ⅵ型4例均采用解剖型钢板,松质骨螺钉固定,骨缺损者给予人工骨或自体髂骨植骨。结果:3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20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按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估,优21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6%。结论: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方法可靠,术后并发症较少。骨折的解剖复位、骨缺损处的合理并有效植骨、稳定的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6月到2009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33例进行分析。骨折按Schatzker分型标准,Ⅰ型4例,Ⅱ型12例,Ⅲ型9例,Ⅳ型4例,Ⅴ型3例,Ⅵ型1例均采用解剖型钢板,松质骨螺钉固定,骨缺损者给予人工骨或自体髂骨植骨。结果:3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年6~18月,平均14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按采用Sanders膝关节评分法评估疗效,优23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1%。结论: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手术方法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而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骨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解剖复位、骨缺损植骨、稳定的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1年12月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的16例患者临床资料。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Ⅰ型1例,Ⅱ型6例,Ⅲ型4例,Ⅳ、Ⅳ型5例。关节镜辅助下采用橇拨和推顶的方法使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骨缺损处用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植骨,根据骨折类型采用拉力螺钉或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获9.0~24.0个月(平均18.4个月)随访。按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影像学评分系统评定:评分为11.O~17.0分,平均为15.4分;优11例,良5例。均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4~24周,平均17周。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采用Rasmussen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5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87.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SchatzkerI~Ⅳ型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复位满意、膝关节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青松  袁加斌 《四川医学》2005,26(11):1220-1221
目的分析影响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因素及减少骨折并发症的措施。方法208例胫骨平台骨折,按Schatzker分型,所有Ⅰ、Ⅱ、Ⅲ型,部分Ⅳ、Ⅴ、Ⅵ型骨折切开复位撬拨植骨,解剖钢板固定,部分Ⅳ、Ⅴ、Ⅵ型有限切开复位,撬拨植骨,外固定架固定,术后使用CMP机及股四头肌锻炼。结果208例胫骨平台骨折182例获得随访。按Rasmussen评分,膝关节功能优良者162例(89.01%),可及差20例(10.9%)。结论重视局部软组织损伤,个体化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加强术后功能锻炼,能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骨锁定钢板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5月~2012年10月6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3例患者采用骨锁定钢板内固定,B组33例患者采用常规钢板固定,所有患者均随访3~12个月,对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并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 A组33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及平均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14例,良11例,优良率为75.76%,B组优8例,良12例,优良率60.61%,A组疗效明显好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6%,B组为12.12%,两组均无钢板松动、断钉及骨折不愈合病例,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锁定钢板具有内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患者功能恢复好的优点,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57例,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Ⅰ型6例,Ⅱ型19例,Ⅲ型7例,Ⅳ型13例,Ⅴ型8例,Ⅵ型4例。均切开复住、钢板内固定,骨缺损者植骨。结果5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3—64个月(平均23个月)。膝关节功能按Hohl评分法评定,结果优37例、良13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达87.7%。结论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保护好骨折段的生物学环境、充分植骨、可靠的内固定及有效的关节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