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总结播散性堪萨斯分枝杆菌病的临床特征及有效诊治方法。方法 对1例播散性堪萨斯分枝杆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热、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双下肺实变伴不张,双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痰液涂片和左侧锁骨上淋巴结抗酸染色阳性,右侧大腿背侧皮下肿块穿刺液16S rRNA检测结果堪萨斯分枝杆菌阳性,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明确诊断为播散性堪萨斯分枝杆菌病。予四联(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克拉霉素)抗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药物治疗8周,疗效较好。结论 播散性堪萨斯分枝杆菌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热、全身淋巴结肿大、皮肤包块及皮下结节。临床症状、抗酸杆菌检查阳性结合皮下结节穿刺液16S rRNA检测结果可明确诊断播散性堪萨斯分枝杆菌病,抗NTM药物治疗播散性堪萨斯分枝杆菌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ubcutaneous panniculitis like T cell lyphoma,SPTCL)是一种较少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目前一般认为起源于外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临床主要表现为皮下多发性结节、斑块或皮下肿块,伴有发热、消瘦等全身症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7岁。因发热、反复皮下结节9月,咳嗽咳痰1周,于2008年7月10日入院。患者2007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大腿内侧皮下结节,疼痛明显,皮温、皮色正常,初为黄豆大小,逐渐增至手掌大小。此后右大腿外侧亦出现类似结节,表面皮肤发红。2007年12月出现发热,最高达40℃,伴畏寒,无寒战,  相似文献   

4.
原发于脂膜的炎症即称为脂膜炎。其中较常见的为结节性脂膜炎 ,是一种以反复发热 ,出现皮下结节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病因不明 ,可能与免疫反应异常或脂肪代谢障碍有关。病理特点为脂肪细胞的变性和坏死及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浸润。脂膜炎可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硬皮病及皮肌炎合并[1] ,而与类风湿关节炎 (RA)合并国内尚未见报道。1999年美国的Trun等[2 ] 报道了 1例RA合并脂膜炎 ,认为脂膜炎是RA的一种很少见且非特异的并发症。患者 :女性 ,6 4岁。因多关节肿痛 2 4年 ,加重伴双下肢皮下结节 4个月入院。关节肿痛为…  相似文献   

5.
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32~60岁。临床表现:5例均有发热,其中不规则高热4例,低热1例。均有淋巴结肿大,全身性无痛性融合成块状肿大者4例,其中2例尚有纵隔淋巴结肿大。均有皮疹和瘙痒,其中4例为全身性斑丘疹(1例反复出现皮下小结),另1例为局限于臀部的环形红斑;3例患者在瘙痒与皮疹出现前曾应用青霉素与磺胺类药物。5  相似文献   

6.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27岁.主因"发热1个半月,皮下结节1周"于2009年7月10日收入院.患者1个半月前于劳累后出现发热,体温37.3~38℃,无其他不适,给予口服退热药后体温可降至正常,但患者仍反复发热,无明显规律,曾多次就医均未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7.
结节性脂膜炎引起心肌梗死一例孙建强刘佩风⒇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5岁,因四肢反复皮下结节3年,再发10余天到当地医院诊为“结节性红斑”。口服强的松等药物,皮下结节减少。5天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来本院就诊,门诊心电图示:陈旧性下壁、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以“红...  相似文献   

8.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27岁.主因"发热1个半月,皮下结节1周"于2009年7月10日收入院.患者1个半月前于劳累后出现发热,体温37.3~38℃,无其他不适,给予口服退热药后体温可降至正常,但患者仍反复发热,无明显规律,曾多次就医均未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9.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27岁.主因"发热1个半月,皮下结节1周"于2009年7月10日收入院.患者1个半月前于劳累后出现发热,体温37.3~38℃,无其他不适,给予口服退热药后体温可降至正常,但患者仍反复发热,无明显规律,曾多次就医均未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10.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36岁,工人。因反复喘憋7a余,加重伴咳嗽、咳痰10余天,于2008年1月7日入院。7a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喘憋,无咳嗽、咳痰、发热、胸痛等症状,当时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哮喘),给予氨茶碱、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后病情缓解。以后反复出现上述症状,经解痉、消炎、止喘等药物治疗后病情可控制。3a前因病情复发憋喘加重,一直口服强的松治疗,病情时有反复。10d前患者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黄脓痰)伴喘憋,  相似文献   

11.
患儿,男,2岁3个月.因"反复发热11个月"入院.2006年5月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7℃之间,抗感染治疗无效.1个月后,右侧小腿、右臀部各出现一皮下结节,大小0.5cm×1 cm,无红肿疼痛自觉症状.同年8月行皮下结节穿刺活检:见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等慢性炎症细胞.骨髓穿刺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47岁。因“反复咳嗽、咳痰2月余”入院。患者2个月前因受凉感冒后出现咳嗽、咳痰症状,咳白黏痰,伴发热,体温最高38.5℃,发热无明显规律,无胸闷、乏力、盗汗、呼吸困难等症状,自认为“感冒”,自服抗感冒及退热药物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但咳嗽、咳痰不见好转,外院应用左旋氧氟沙星及头孢类消炎药治疗10余天,仍有咳嗽,咳痰。无吸烟嗜好,否认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哮喘、结核、肿瘤等病史。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9岁,农民。1971年秋,患者出现不规则发热伴全身不适。次年春出现鼻衄及牙龈出血。多次误诊感冒。自1984年始,除不规则发热外,出现面色苍白、乏力、消瘦、反复鼻衄、牙龈出血和肝脾肿大,先后被误诊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脾机能亢进、缺铁性贫血和感染性贫血等,给予保肝、抗贫血、抗感染等药物治疗,效果甚微,病情时轻时重。近5d  相似文献   

14.
婴儿及儿童急性肝衰竭是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病因复杂。反复发作的急性肝衰竭(RALF)是指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急性肝损伤且至少有一次达到肝衰竭的诊断标准。RALF患儿在急性肝损伤发病间期生化指标可完全恢复正常。临床上RALF患儿病因除了感染、免疫、药物及毒物等因素,还有遗传性或代谢性疾病。部分遗传性肝病引起的RALF每次发作均与发热相关。本文讨论了NBAS、SCYL1及RINT1等基因缺陷病导致的反复发热相关急性肝衰竭诊治。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39岁.因反复发热、溃疡伴皮肤红斑2个月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曾因“反复鼻塞、流脓涕”就诊某院,诊断为“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急性发作”,行鼻中隔矫正+双侧下鼻甲黏膜部分切除活检术,术后病理示双下鼻甲黏膜慢性炎伴淋巴组织增生.术后患者仍有鼻塞、流脓涕,且于术后第3天出现发热,体温39~40.5℃,多以午后出现,可自行降至正常,伴畏冷、四肢末端麻木感,同时出现阴囊肿大、睾丸疼痛、反复龟头溃疡及口腔上颚溃疡,并逐渐出现颜面部、四肢皮肤红斑及皮下结节,伴间断左踝关节肿痛.  相似文献   

16.
K artagener's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先天遗传性疾病[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支气管扩张、内脏反位和副鼻窦炎三联征。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早期诊断率,现将我院收治一例患者的有关资料报告如下,并文献复习。患者,男,30岁。因“反复发热、咳嗽、咳痰20余年,伴胸闷1年”于2003年8月22日入院。患者自20年以前即自觉较同龄人易“感冒”,时常出现发热、咳嗽、咳痰、流脓鼻涕等症状,于当地医院多次诊断为“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经青霉素类、先锋霉素类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及解热、祛痰和镇咳等对症治疗后,病情可得到控制,但易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7.
1病历资料患者女,77岁。2010年2月起反复出现胸闷、气急,无发热、咳嗽、盗汗、胸痛、心悸等不适,夜间尚可平卧。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血压最高达180/110 mmHg(1 mmHg=0.133 kPa),平素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良好。入院体检:神志清楚,消瘦,全身皮肤无黄染,无皮下出血点,球结膜无水肿,颈  相似文献   

18.
正1病历资料患者男,79岁。因"反复咳嗽、咳痰8年,加重、咳黏痰、伴气促2 d"于2015-08-25入院治疗。8年前,该患者反复与感冒后出现咳嗽、咯泡沫痰,量多,无发热、盗汗、胸痛、乏力等症状。曾行胸片、肺功能,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治疗后好转出院。院外诊治不详。2 d前无明显诱因再发上述症状并加重,伴气促、咳少许黄脓黏痰,1 d前不慎摔倒,致右颞部皮下血肿,在家未诊治,为进一步诊治来诊。既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26岁。因"全身红斑伴发热7 d"于2010年12月9日来我院就诊。8年前患者因反复阵发性咳嗽伴胸闷,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结核,间断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效果较差,并多次出现咯血症状,遂来我院就诊。依药敏结果于8月份开始给予利福布丁、力克肺疾、克拉霉素、乙胺丁醇等药物规律治疗,2个月后仍有咯血症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76岁。因反复寒战、高热8个月,持续发热1个月就诊。既往有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史。患者8个月来,无明显原因反复出现寒战、发热,每1至2个月发作1次,持续1周至1个月不等,多数情况下仅有发热,有时伴咽痛或恶心、呕吐及轻度腹泻,右上腹轻度压痛,Murphy’s征(-),WBC(15~20)×10^9/L,中性粒细胞分类高,多次住院治疗,血培养为革兰阴性菌,经抗菌药物治疗1周体温正常,两次B型超声及CT检查发现胆囊壁毛糙,诊断为胆囊炎。用头孢哌酮治疗后体温下降,但仍反复发作,严重时伴有意识不清、感染性休克、真菌性膀胱炎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