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新移  李丹  刘志军 《中国医师杂志》2011,13(11):1480-1480
患儿,女,9岁。因发热、咽痛2d于2010年9月20日就诊。患儿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咽痛,自测体温37.2℃,自服“板蓝根颗粒”1d,症状无明显缓解,于第2天下午来本部就诊。查体:T:37.8℃,咽部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表面可见白色分泌物。余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
1996年5月4日下午,接县城关中学报告:5月3日接种甲肝疫苗,于当晚起该校初三(4)班陆续有十余位学生因发热、咽痛、头晕到医院就医,已影响到正常的教学。为了解本次发病是否和甲肝疫苗接种有关,由省、市卫生防疫站、省医科院及我站共同组成调查组,就流行病学、甲肝疫苗质量、接种情况等方面开展了调查,结果如下。一、临床资料该班门诊就医学生临床症状均为发热(体温39℃~40℃),咳嗽,咽痛、头晕,除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外未发现其它阳性体征,血象和接种局部检查均无异常,临床诊断为“上感”。经抗炎、对症、补液处理,三天后体温恢复,留有少许咽部不适返校。  相似文献   

3.
吕俊玲 《中国校医》2008,22(4):407-407
患者,男,22岁,学生。以咽痛发热周余为主诉就诊,查体温38.6℃,全咽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门诊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咽痛不减,持续性高热,随以“化脓性扁桃体炎”收入院治疗。入院查体,全咽充血+++,悬雍垂水肿,双侧扁桃体肿大,隐窝口大量黄白色污秽分泌物附着,不易拭去,强行剥离有渗血,双侧颌下淋巴结肿大。既往无传染病史,家族无遗传性病史,入院后全身应用抗生素、补液、支持疗法,对症处理,咽痛不减、扁桃体肿大不消,全身无力、体温徘徊在37.7~37.9℃,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总数升高,淋巴细胞总数及比率不正常,血小板下降。  相似文献   

4.
男,21岁,住院号40416。自1980年3月以来无任何诱因反复咽痛、吞咽困难十余次,偶伴发烧,经治疗痊愈。近半月余发现咽部异物感。检查:双颌下淋巴结蚕豆大小,活动度好,有触压痛。咽部慢性充血,以双前弓为著,双扁桃体Ⅱ度大,表面凸凹不平,隐窝口开大,未见脓栓及脓性分泌物,扁桃体与前弓有粘连,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白细胞、出凝血时间正常。诊断为慢性扁桃体炎。治疗:于1980年7月9日行扁桃体摘除术,术中发现右扁桃体内有硬物感,剥离时自上隐窝口有干酪样物挤压出后,有一灰黄色结石,形如桑椹。术中因反复夹持结石碎成数块,其中最大者长1厘米,宽0.8厘米,厚约0.5厘米,重250毫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梅毒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减少梅毒感染率。方法对1例不明原因咽痛的出国劳务人员进行梅毒相关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PA);口腔粘膜刮片暗视野螺旋体检查,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TRUST试验1/8滴度阳性,1/16滴度阴性;TPPA试验阳性;暗视野螺旋体检查阳性。确诊该患者感染梅毒,且出现咽梅毒症状。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梅毒感染者为出国劳务人员;同性恋者,且有口交行为。结论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临床症状多见于生殖器,偶尔可通过口交感染咽梅毒。因此,耳鼻咽喉科医生在诊疗患者时应加强对此类疾病的注意,避免因误诊而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6.
张晓娟 《现代保健》2009,(21):133-133
1病例介绍 患儿,女,10岁,因流涕、咽痛、干咳1周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查体:体温36.8℃,神志清醒,精神反应佳,鼻阻塞,咽充血明显,咽后壁可见少许滤泡,双扁桃体Ⅱ°肿大,表面未见脓性分泌物,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哕音及痰鸣,心肺无异常。血常规:WBC9.2×10^12/L,N0.63,L0.32。初步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7.
2004年4—7月,新街镇陆续出现了发热病人610例,主要发生在新街镇中小学及幼儿园。其中171人住院,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脸室检查,最终确认本起疫情为由腺病毒3型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1诊治经过1.1临床病例诊断标准:(1)腋下体温≥38℃;(2)症状:咳嗽、咽痛、头痛等;(3)体征: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化脓,眼结膜充血;(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正常或升高、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观察病例标准:(1)仅有腋下体温≥38℃,没有临床症状、体征表现及实验室依据支持的;(2)腋下体温在37.3℃~37.9℃之间,并有症状或体征的。1.2临床特点:起病急,发热为首发症…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性病在高危人群中的流行状况 ,我们与市公安局配合在收教人员中进行性病流行病学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992~ 1999年市收容教养所收审的卖淫嫖娼人员。1.2 方法 对受教人员进行皮肤粘膜检查 ,重点为外生殖器和肛门部位 ,收集泌尿生殖器分泌物和采血做实验检查。1.3 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症状、实验室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诊断。淋病以取泌尿生殖器分泌物直接涂片镜检革兰氏染色阴性双球菌为阳性 ,可疑者细菌培养阳性者确诊 ;梅毒以血清学试验 (RPR)阳性而诊断 ;尖锐湿疣以典型临床症状加醋酸白试验阳性…  相似文献   

9.
满玉英 《工企医刊》2002,15(5):98-98
1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1岁。因咽痛反复发作20年余,入院。入院诊断:慢性扁桃体炎(双)。检查:T37℃,P82次/min,BP13/9kpa。全身其它检查无特殊。专科情况:双侧扁桃体Ⅱ°肿大,无充血,表面无脓性分泌物。化验检查:抗0、血沉、心电、出凝血时间正常,血型O型。在局麻下行双侧扁桃体剥离术。术中出血量约200ml,术中给予压迫止血,缝合结扎,但效果不理  相似文献   

10.
病例分型管理法:1、进行病例分型管理,即把病人分为A、B、C、D 四型(如暂不能分型的,到确诊后再定型)。病例分型大致上把一般病人分为“A”型(体温在38℃以下,仅有一般临床症状,无显著的阳性体征与化验结果);一般急诊病例为“B”型(体温在38℃~39℃之间,有急性病容,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化验检查有明显异常);疑难重症病例为“C”型(体温在39℃以上,临床表现较重);危、重病例为“D”型(含抢救病人)。  相似文献   

11.
咽梅毒文献已有报道 ,但关于其咽部病理性特征特殊的改变 ,并无专题报道。我院自 1995年至 2 0 0 0年间共收治 18例咽部梅毒患者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8例患者中 ,男 15例 ,女 3例 ,年龄 2 8~ 53岁 ,病程 2个月至 1年。耳鼻喉科首诉 :症状咽部异物感 ,伴轻度咽痛。其中 12例有不洁性接触史 ,余 6例否认不良性接触史。但全部 18例患者均见口咽粘膜呈“Ag NO3粘膜烧灼样后外观”其边缘境界清 ,病灶粘膜稍隆起 ,分布于舌腭弓、咽腭弓及咽后壁、舌面、口底及扁桃体表面。外观呈类圆形或片状。其中 13例患者全身皮肤可见弥漫性皮疹 ,4例…  相似文献   

12.
周虹  李国嫱  马涛 《现代保健》2011,(28):82-82
1病例介绍 患儿,女,8岁。以“发热,咽痛2d,颈部、躯干部出疹12h”为主诉入院。患儿2d前因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体温38.5℃,本院门诊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处理。2d后,患儿颈部、躯干部出疹。门诊以“猩红热”收入院。查体:体温39.5℃,意识清楚,热性病容,呼吸急促。口唇无皲裂,口腔黏膜无出血,草莓舌,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度肿大,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45岁。因发热、咽痛、胸闷6天伴颈部肿痛4天于1984年10月22日以“急性扁桃体炎”收入院。因出现“支气管哮喘”入内科。查体:T38~39℃,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表面附有脓性分泌物,右侧颈部有压痛。右肺散在哮鸣音。心电图正常。白细胞15200,中性78%,淋巴22%。用青、链、红霉素治疗,右肺哮鸣音消失,但高热不退,体温稽留在39~40℃。X线胸透及摄片发现:右上纵隔密度增高阴影。改用“氨苄青霉素”,仍高热,出现咳嗽,咯大量带臭味脓血痰。继之改用青霉素,出现胸骨部位及颈部明显疼痛,伴吞咽困难。入院  相似文献   

14.
患者 男35岁,农民。因“间断发热伴股内侧疼痛、皮肤紫纹半年,加重1个月”入院。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午后发热,体温最高41℃,伴双侧股内侧皮肤针刺样疼痛,无皮疹及硬结。腰背部及腹部出现少许紫纹,热退后疼痛及紫纹均消失,初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青霉素400万U静脉滴注,每日2次,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3d后体温正常。停药1周后,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同法治疗后症状消失,其后无不适。  相似文献   

15.
临床资料患儿男,7个月,15 d前出现左小腿后侧皮肤红疹,家长未予注意.5 d后左小腿皮疹范围较前明显扩大且右小腿、颜面部、前躯干及右上肢出现同样性质皮疹,伴有发热(体温波动在38.5 ℃~39.0 ℃)、双下肢肿胀和少尿.就诊于本院儿科并入院治疗.入院后体温38.6 ℃,呼吸36次/分,患儿神志欠清,三凹征阳性,双下肢红肿明显,伴有发热,双下肢远端皮温低.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25.1×109 /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2 %,淋巴细胞百分比20 %,单核细胞百分比18 %).肝功能检查:总蛋白42.6 g/L,白蛋白20.5 g/L.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血培养,3 d后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给予抗休克,抗感染,双下肢切开减张等处置.入院2 d后复查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3 d后结果: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入院经治疗10 d后患儿仍持续发热(体温波动于38.0 ℃~39.3 ℃),呼吸急促及少尿未见好转(具体尿量不详),且出现下腹部、双髂部、双下肢多处皮肤坏死以及进行性腹胀,遂转入本院烧伤外科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6.
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感染所引起的猩红热样皮疹,常被误诊为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猩红热。现报告3例金葡菌感染伴猩红热样皮疹被误诊为链球菌性猩红热的病例,并对非链球菌性猩红热皮疹的综合征提出简要讨论。病例摘要例1:男,3岁。于1975年12月19日突然发热,体温39℃,呕吐3次,为未消化食物,每次约50毫升,次日皮肤出现红色疙瘩。予青,链霉素肌注3天,高热不退。22日腹泻3次,呈绿色稀便,并发现右颌下红肿。23日以猩红热收入传染科。检查:体温39.5℃,颜面、颈部皮肤潮红,全身皮肤有弥漫性鸡皮样红色丘疹,尤以胸背部为著,疹间皮肤呈红晕,扪压红晕暂退。有口周苍白。双侧扁桃体Ⅱ度红肿。右侧颌下有3×3厘米,质硬,边缘清楚,有压痛之包块,局部皮肤红肿。心肺(一)。肝右锁骨中线肋缘下1.5厘米、脾肋下0.5厘米。血红蛋白9.5克%,白细胞17,400,中性80%。尿蛋白微量,镜下白细胞4~8个/高倍视野。血、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咽拭子培养  相似文献   

17.
患儿 男性,生后1h,彝族,因“生后面色青灰1h伴全身皮肤松弛性大泡(梅毒性天疱疮)、表皮脱落”于2008年3月28日入院。病史采集:母亲无梅毒表现,梅毒血清试验(TRUST)呈阳性(1:32),产前未治疗。父有不洁性生活史,未做梅毒血清试验。患儿系G5P5,足月儿,因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羊水Ⅲ°粪染,胎盘重度老化。Apgar评分1min为5分,经清理呼吸道、皮肤刺激、复苏囊正压给氧后,Apgar评分5min为8分,窒息复苏后症状仍未改善。入院查体:T为36.8℃,P为130次/min,R为52次/min,体重为3700g,发育正常,刺激反应差,哭声低弱,呼吸急促,面色青灰,全身皮肤见散在大水泡,破溃、表皮脱落,以四肢,手、足掌最明显,破溃面呈鲜血色,少许渗出,浅表淋巴结不大,前囟平、张力不高,鼻阻,有少量分泌物,唇色淡红,口周发绀,见吸气性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  相似文献   

18.
1 资料与方法患者男 ,46岁 ,外勤人员。于 1999年 1月 7日就诊。患者 3周前龟头、冠状沟出现红色丘疹、硬结节 ,继之破皮 ,无疼痛及瘙痒感。否认婚外性生活史 ,既往体健 ,系统检查未见特殊。皮肤科情况 :龟头、冠状沟可见 0 .5 cm× 0 .5 cm大小溃疡 2个 ,边缘稍高出皮肤表面 ,有少许浆液性分泌物 ,两侧腹股沟淋巴结不肿大。实验室检查 :TRUST试验阴性。HSV阳性 ,常规取材后 ,应用荧光标记单纯疱疹病毒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盒进行检测。2 诊断生殖器疱疹。用抗病毒药物 (阿昔洛韦注射液、口服片 )静脉滴注、口服 ,局部外搽阿昔洛韦软膏…  相似文献   

19.
近年 ,通过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 (HIV)的患者逐渐增多。三明市皮肤病医院对三明劳教所各类男性劳教人员 2 4 0例进行性病检查 ,检查按照《性病防治手册》规程采取尿道分泌物和血样 ,分泌物用涂片法 ,梅毒用甲苯胺红试验 (TRUST)初筛 ,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TPPA)确诊 ,HIV初筛试剂用明胶颗粒凝聚试验 ,蛋白印迹试验 (WB)确证试验确认。结果在确诊的 1 9例隐性梅毒患者中 ,发现 1例 HIV初筛试验阳性 ,经福建省卫生妨疫站 HIV检测室确认 ,最后确诊为隐性梅毒与HIV合并感染。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 ,1 9岁 ,维吾尔族 ,文盲 ,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梅毒的发病呈上升趋势 ,但胎传梅毒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现将对胎传梅毒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赫氏反应”的急救与观察经过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1.1 患儿男 ,90天 ,因一周前颈、躯干部突起的红斑不消退而于 1996年 9月 9日下午来院就诊。经查 :患儿颈部、躯干等部红斑呈米粒或绿豆大小 ,散在分布 ;不痛不庠 ;无伴畏寒发热 ;无腹痛、腹泻等现象。真菌检查呈阴性 ,RPR检查 1∶64阳性。患儿母亲RPR1∶2阳性。有家属病史 ,患儿父亲二周前在本院接受抗梅毒治病 ;母亲也曾在妊娠期接受抗梅毒治疗。诊断为 :胎传梅毒。1.2 就诊当日下午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