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王嫦娥 《中医学报》2016,(10):1614-1618
目的:研究电针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结合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单纯牵引治疗,结合组接受电针结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c Gill疼痛问卷(Mc Gill pain questionaire,MPQ)评分、颈部残障指数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SF-36健康量表评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结合组和对照组的MPQ评分、NDI评分、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SF-36健康量表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结合组和对照组的MPQ评分、ND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而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评分、SF-36健康量表评分均明显上升,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结合组的MPQ评分、ND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评分、SF-36健康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电针结合推拿的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芪葛根桂枝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单一颈椎牵引治疗,观察组加用黄芪葛根桂枝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颈椎前屈活动度、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颈椎前屈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其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黄芪葛根桂枝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不仅可取得满意疗效,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味桃红四物汤结合低频脉冲电治疗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70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予口服加味桃红四物汤及低频脉冲电治疗,对照组仅口服加味桃红四物汤,两组均连续治疗三个月经周期,治疗后随访三个月。对比治疗前、后VAS评分、痛经症状积分及远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痛经症状积分和VAS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的疗效与患者的痛经程度相关,对轻度痛经的患者治疗效果相对较好,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结合低频脉冲电治疗能显著改善原发性痛经腹痛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郑氏经穴按摩联合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疗效。方法:选取15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6)。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郑氏经穴按摩联合定点旋转复位手法进行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情况[视觉模拟(VAS)评分]、颈椎活动功能(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转、右转)、颈椎神经情况(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及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表(ADL)评分]。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率、VAS及ADL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转、右转活动能力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施以郑氏经穴按摩联合定点旋转复位手法能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颈椎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小针刀及颈痛消丸单一及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12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3组,每组42例。A组:小针刀治疗; B组:服用自制颈痛消丸治疗; C组:小针刀联合颈痛消丸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3组临床疗效;观察3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观察3组治疗前后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流速;记录3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表(SF-36)评分;观察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颈部疼痛、颈部活动、肢体麻木、肢体酸冷等症状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 0.05),C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A组和B组(P 0.05);治疗后3组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流速高于本组治疗前(P 0.05),C组平均流速高于A组和B组(P 0.05);治疗后C组NDI、VAS评分低于A组和B组,SF-36评分高于A组和B组(P 0.05); 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针刀联合颈痛消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比小针刀或颈痛消丸单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更好,可显著改善患者颈椎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颈百劳滞针加灸配合后溪、手三里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颈百劳滞针加灸配合后溪、手三里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持续枕颌带牵引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NDI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和临床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NDI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和临床结局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NDI指数和治愈率治疗组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颈百劳滞针加灸配合后溪、手三里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7.
颈椎2号方合颈椎介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颈椎2号方合颈椎介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肝肾不足,痰瘀阻络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对照组28例.观察组患者行介入治疗后口服颈椎2号方;对照组患者单纯介入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d、2周、3个月、1年随访时对患者的颈肩臂痛进行VAS评分,采用颈椎JOA 20分法对患者治疗前及末次随访时的情况进行评分,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及1年随访时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调查问卷.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颈肩臂痛显著缓解,术后3d、2周、3个月VA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随访时,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OA 20分法评价中,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颈椎功能障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颈椎2号方结合颈椎介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肝肾不足,痰瘀阻络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水针刀联合葛根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9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水针刀治疗,观察组联合葛根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NDI、VAS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的75.51%(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颈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缩短(P<0.05);治疗前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v index,NDI)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DI及VAS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麻木、项强、恶寒怕风症状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水针刀联合葛根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及颈椎功能,缓解疼痛,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针灸结合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1年1月山东省莱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6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试验组采用针灸配合当归芍药散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颈椎恢复、疼痛、颈椎功能障碍指数、中医证候积分及睡眠质量。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CASS评分[(92.01±11.5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1.94±0.37)分]、中医证候评分[(6.19±2.14)分]、NDI颈椎功能障碍指数[(7.83±1.9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睡眠效率[(1.67±0.32)分]、睡眠时间[(1.32±0.37)分]和睡眠质量[(1.72±0.33)分]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当归芍药散能有效缓解症状、颈椎功能及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等离子射频消融骨髓核成形术(PCN)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比较术前及术后即刻 、3、7、15d、1、3、6个月的颈椎残障功能量表(NDI)、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田中靖久(NRSll)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各时点NDI评分 、VAS评分降低,NRSll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Nab评定优良率为93.3%(28/30).结论 PCN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良好,且术后6个月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灸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温灸颈夹脊穴,对照组口服扶他林片。动态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中医临床证候评分、SF-36健康问卷合并颈残疾指数(NDI)评分、临床体征评分(Greene评分法)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中医临床证候评分、SF-36合并NDI评分、Green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灸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疗效理想,可提高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解郁清心安神汤治疗抑郁症肝郁化火、扰心伤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抑郁症肝郁化火、扰心伤神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8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对照组加用逍遥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解郁清心安神汤(柴胡、陈皮、青皮各12 g,广郁金、炒枳壳、醋香附、山栀子、淡豆豉各15 g,夜交藤、合欢皮、珍珠母、炒酸枣仁各30 g,夏枯草10 g)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中医证候疗效、SDS疗效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均较治疗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随访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比较,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DS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郁清心安神汤治疗抑郁症肝郁化火、扰心伤神证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罗氏三步正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22 年06 月- 2023 年 06 月我院推拿科门诊就诊的 7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予推拿治疗)与治疗组(予罗氏三步正骨法治疗)各35例。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评分(NR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的变化,并比较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RS 及 NDI 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 NRS 及 ND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氏三步正骨法是减轻CSR患者疼痛症状和改善颈椎功能的一种简便高效的策略,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黄连液湿敷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治疗组采用复方黄连液(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地榆、大黄、黄芪、冰片)湿敷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柏散(侧柏叶、黄柏、大黄、薄荷、泽兰)配合牵引治疗,两组患者均以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有效率为75.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的减轻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连液湿敷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且能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PECD)对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与活动度(ROM)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76例CS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观察组接受PECD。随访3个月评价Macnab疗效,对比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后颈痛、上肢痛VAS评分、NDI指数、颈椎Cobb角(CA)及ROM,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Macnab疗效(89.47%)与对照组(86.8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颈痛、上肢痛V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CA、NDI指数、ROM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CA低于对照组,ROM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创口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或神经根撕裂及脊髓损伤;对照组术后发生吞咽困难或吞咽异物感,随访3个月时,3例仍存在吞咽异物感,但不影响进食。结论:PECD与ACDF用于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的疗效相当,且术后均可增大颈椎Cobb角与颈椎屈伸活动度,降低NDI指数,但PECD对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不如ACDF,而在保留颈椎活动度方面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结合颈椎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痛感缓解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血浆P物质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1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颈椎牵引;观察组患者则加用针灸、推拿结合颈椎牵引治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变化,评估颈肩疼痛程度、强度、分级指数,监测用药前后hs-CRP、IL-8、P物质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高达9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经治疗后VAS、PRI、PP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hs-CRP、IL-8、P物质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推拿结合颈椎牵引利于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痛感,减轻颈椎功能障碍,其机制与调控血清hs-CRP、IL-8、P物质水平以抑制炎性反应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养老穴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SHSAS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症处理及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养老穴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中医证候积分、活动受限和关节疼痛评定,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0.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活动受限和关节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活动受限和关节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养老穴治疗SHSAS患者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癃闭舒胶囊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前列腺增生提供依据。方法 9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两组采用坦索罗辛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加癃闭舒胶囊,两组患者均药物治疗3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进行I-P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QOL积分评估。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7.39%,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61,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I-PSS、中医证候积分、QOL积分均降低,其中对照组治疗3个月和治疗组治疗1个月、3个月I-PSS、中医证候积分、QOL积分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I-PSS、中医证候积分、QOL积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癃闭舒胶囊联合坦索罗辛可明显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I-P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QOL积分,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深刺大椎穴联合整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为临床防治提供指导。方法:将16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8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针灸治疗,治疗组给予深刺大椎穴联合整脊推拿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调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肝功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生存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并对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JOA、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中医证候积分、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谷丙转氨酶(asparag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酸氨基转移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AST)水平均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UN、Cr、ALT、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深刺大椎穴联合整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颈椎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且不会对肾功能、肝功能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揿针带针运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治疗组给予揿针带针运动治疗,对照组给予毫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每周治疗3次,每次治疗间隔不少于2 d,共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和颈椎关节活动度(ROM)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研究过程中,2组各有2例患者脱落,最终各有37例患者完成试验.(2)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89%(34/37),对照组为81.08%(30/37);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NDI评分和RO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VAS评分和NDI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晕针、皮下血肿、断针等现象出现,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揿针带针运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颈椎功能和颈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