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HPLC测定中成药中人参皂苷类成分含量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中成药中人参皂苷类成分含量测定的研究情况,分析人参皂苷类成分检测可能遇到的干扰。选取5种含有人参皂苷类成分的不同剂型中成药,每种剂型选择2个中成药品种进行比较,对比不同剂型的中成药中人参皂苷类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发现处方成分对人参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具有不同的影响。中成药质量控制应依据不同情况,结合成分-功效评价深入研究,选择最适合的色谱系统,为含有人参皂苷类成分的中成药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血塞通滴丸为血塞通的新剂型,其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塞通滴丸中人参皂苷Rg1和三七皂苷R1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人参皂苷作为人参中的有效活性成分,不仅具有抗炎作用,还能减少糖异生,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细胞。但人参皂苷单体存在水溶性差、口服吸收慢、消除快、血药浓度和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因此如何克服其体内低溶解度,改善生物利用度,更好地发挥人参疗效应是未来人参皂苷制剂研究的重点。综述了人参皂苷新剂型的研究,以期为人参皂苷制剂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并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与药理作用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不同剂型三七图谱与药效的关联,比较三七粉剂、煎剂、颗粒剂之间的差异性,进而为优选合适的三七剂型以及主要药效学成分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三七粉剂、煎剂、颗粒剂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含量;采用ICR小鼠观察三七粉剂、三七煎剂、三七颗粒剂的活血化瘀药效,测定血清中D-二聚体含量;采用聚类分析法、灰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三七不同剂型HPLC图谱特征与其活血化瘀药效的谱效关系。结果:①三七粉剂、煎剂、颗粒剂组小鼠血清中D-二聚体含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七粉剂、煎剂、颗粒剂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②不同剂型三七的HPLC图谱特征峰均一致,但含量有所差异;采用聚类分析得到结果:HPLC图谱大致分为两类,三七粉剂与煎剂为一类,三七颗粒剂为一类;③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等峰代表的化学成分与活血化瘀的药效具有一定的关联度,其贡献度排序为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结论:实验建立在不同剂型三七HPLC图谱的基础上,结合其活血化瘀的药效学分析,采用聚类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了不同剂型三七HPLC图谱特征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对三七活血化瘀药效贡献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根据《中国药典》等药学文献的有关规定和报道。对人参、川贝母等中药饮片按其规范剂量、用法进行了剂型改革(传统饮片成药化)。制成了散(粉)剂,装入密封塑料袋(每袋4g,分1~2次服用),供处方调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香砂六君子丸,散,汤剂中人参总皂甙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桂燕  陆蕴如 《中成药》1994,16(10):22-23
采用Al2O3柱-溶剂萃取消除干扰,比色法测定香砂六君子方不同剂型中人参总皂甙的含量。为复方剂型与化学成分关系的研究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人参养荣丸提取工艺.方法:以浸膏得率、提取液中的芍药苷、橙皮苷含量为指标,考察了水提法、水提醇沉法、醇提法、醇水双提法四种不同工艺提取.结果:确定了水提法作为人参养荣丸的最佳提取方法.结论:通过研究可以为今后人参养荣丸的剂型改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凡坚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的中药剂型改革,其新品种就可能效果好、毒性小、受欢迎,凡偏离中医药特色的,就可能疗效低、毒性大、不受欢迎。因而认为中药剂型和给药方法的改革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保持中医药特色。中药剂型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是几千年临床实践的结晶,即使一个传统的古方,其剂型、配伍、用量、用法等也都是  相似文献   

9.
中药剂型改革工作已列入卫生部颁发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内。从实践中,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传统剂型的改进与提高;将传统剂型改成现代剂型;直接将临床有效药物或方剂配制成现代剂型及创制中药新剂型等4个方面。目前,从全国及我院改革中药剂型的效果来看,大多数基本上达到了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毒性小、反应小、用量小),五方便(生产、运输、使用、保管、携带)的要求。但在改革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充分讨论。本文拟就中药剂型改革工艺设计中的问题略呈管见。1原则问题中药剂型改革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提高。老…  相似文献   

10.
辛凯旋  丁文强  何煜 《中草药》2003,34(7):684-685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灿烂瑰宝之一 ,并以其医药密切结合的理论体系 ,独特的治疗手段和显著的疗效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 ,历经两千余年而不衰。但其治疗手段仍沿用古老的方式 ,剂型制备繁琐 ,口感不佳、汤剂为主 ,难以被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所接受 ,因此中药剂型改革迫在眉睫。建国以来 ,中药剂型改革一直沿着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西药剂型的方向发展。中药改成上述西药剂型以后 ,显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总体上难以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脱离了中医理论轨道。1 以往中药剂型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1 “中药提取有效成分制剂”的盲目性 :剂型改革工…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Northern印迹杂交(Northern blot)验证人参中微小核糖核酸(miRNA)的存在。[方法]根据已知人参miRNA序列设计合成2条特异LNA反义寡核苷酸探针,并用地高辛标记。采用通用植物miRNA提取试剂盒提取新鲜人参Total RNA,15%变性PAGE电泳分离小RNA并检测。[结果]Northern blot表明,人参miR482和miR1439等2种miRNA均有表达。[结论]验证了人参中miRNA的存在,为研究人参的疗效机制、临床应用和剂型开发等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该试验探讨人参茎叶总皂苷脂质体与水溶液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参数对比差异。通过大鼠静脉注射人参茎叶总皂苷水溶液和脂质体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不同时间点的9种主要人参皂苷单体Rg_1,Re,Rf,Rb_1,Rg_2,Rc,Rb_2,Rb_3,Rd的血药浓度,通过3p97软件拟合数据。大鼠静脉给药后,血浆中可测得9种目标皂苷。水溶液的达峰时间一般在0.05~0.083 3h;脂质体的达峰时间一般在0.5 h之后。经软件拟合后,人参皂苷Rg_1,Re,Rf,Rg_2,Rc,Rd,Rb_3的水溶液均为二室模型,脂质体为一室模型;人参皂苷Rb_1的水溶液和脂质体为三室模型;Rb_2的水溶液为三室模型,脂质体为一室模型。9种皂苷脂质体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水溶液的曲线下面积,而且脂质体在体内停留时间较长,清除率较水溶液的清除率慢,半衰期一般也较水溶液长。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静脉注射给药方式,对2种剂型的药动学参数进行对比,人参茎叶总皂苷脂质体与水溶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显著不同,脂质体使药物在体内的浓度维持较长时间,降低了药物体内消除速度,提高药物疗效。人参茎叶总皂苷脂质体与传统剂型相比,提高了药物的缓释长效,为今后研发人参皂苷新剂型起到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人参皂苷Rg1药理作用的不断发现和中药透皮制剂的不断发展,对人参皂苷Rg1透皮吸收研究进行整理。文章查阅了近几年来的国内外相关资料,从透皮给药的选择、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以及透皮吸收促进剂等方面对人参皂苷Rg1的透皮吸收研究状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显示人参皂苷Rg1具有一定的透皮性能;影响其透皮吸收的因素繁多,而剂型与基质的选择为决定性因素;开发和选择不同化学、中药以及复合促透剂来改善其透皮性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人参皂苷Rg1透皮吸收的研究能为其新型透皮制剂的开发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古方剂型改革利弊观黑龙江中医学院郁淑霞中医方剂剂型改革实属势在必行之事、诸多古方历经千载.验之临证,每获佳效.确有普及推广之必要。然在古方剂型改革时,首要问题在于不违前贤,立方之旨,确保原有疗效充发发挥。历代名方,似以汤剂为多,其有煎服不便,药材浪费...  相似文献   

15.
人参养荣汤的临床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养荣汤来源于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现代剂型有丸剂和膏剂。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熟地、白芍、黄芪等药组成。功能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传统应用于面色萎黄,形瘦神疲,食少乏味,毛发脱落,失眠心悸等病症。近年来,经过临床实践证实,发现了人参养荣汤的许多新用途。  相似文献   

16.
人参皂苷的提取及总皂苷纯化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皂苷是人参重要的有效成分,研究显示人参皂苷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并可以作用于机体多个系统。人参皂苷的提取是进行人参皂苷活性研究的重要前提,现有多种提取工艺被应用,虽都能够获得人参皂苷,但也导致了人参皂苷质量标准的不同,这为人参皂苷药理活性的基础研究以及人参皂苷的临床应用设置了障碍。联合优化相关工艺发现高效便捷且质量标准统一的高纯度人参总皂苷提取工艺,能够保证人参皂苷相关研究物质基础的一致性,同时在临床应用相关药物时可以根据最佳工艺的原理改变剂型或改变药物处理方法增加药物疗效,逆向应用则可以补充完善药物质量控制手段。本文就近年来关于人参皂苷分离纯化工艺和方法作一综述,为发展优化人参总皂苷的分离纯化工艺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左言富撰文认为:今后方剂学的发展,必须以剂型改革为突破口,立足于临床需要,从“速嗷”,“高效”和“长效”方面进行设计,将疗效显著的一些基本药物和方剂,改革为新剂型。左氏提出:必须加强中药现代新剂型的研制,尤其是对具有特定治疗作用的新剂型的研制、控释、定向新剂型,中医急症用新剂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生脉分散片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以提取物中人参皂苷Rg1,Re含量及浸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壳聚糖絮凝沉降法,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液浓缩程度、壳聚糖用量、静置时间对纯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人参皂苷Rg1,Re质量分数分别为0.251%,0.074%。最佳纯化工艺为提取液生药质量浓度1 g·mL-1,壳聚糖用量10%,静置时间12 h;人参皂苷Rg1,Re质量分数分别为0.394%,0.116%。结论:优选的提取纯化工艺稳定合理,为生脉分散片的剂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顺祥  陈宗宪 《中成药》1997,19(11):1-3
以人参总皂甙含量、葛根素含量、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七味白术散进行剂型改造,制得的口服液经稳定性考察、药效试验、临床验证等证明该工艺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参苓白术散,丸,汤中人参总皂甙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珊枝  张桂燕 《中成药》1992,14(11):13-14
采用 Al_2O_3柱—溶剂萃取除干扰,比色法测定参苓白术散、丸、汤中人参总皂甙的含量。平均回收率97.8%,CV=2.36%。为进一步探讨三种剂型与主成分的关系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