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8):91-94
目的 探讨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内脏脂肪型肥胖患者减重效果的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内脏脂肪型肥胖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不同营养干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正常饮食,观察组70例予以个体化营养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MI、BW、PBF、VFA、WHR、BMR等临床指标以及水分含量、蛋白质、无机盐、肌肉重量等体内其他成分。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对比,干预前,两组患者的BMI、BW、 PBF、VFA、WHR、BMR等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BMI、BW、 PBF、VFA、WHR、BMR等指标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与干预前组内BMI、BW、PBF、VFA、WHR、BMR等指标变化情况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指标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体内其他成分检测结果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与干预前组内的蛋白质、无机盐水平、水分含量、肌肉重量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蛋白质、无机盐水平经由干预后体内其他成分与干预前相比均有一定下降,但水分含量、肌肉重量与干预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临床对内脏脂肪型肥胖患者予以个体化营养干预,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内脏脂肪,取得良好的减重效果,且不会对机体的其他成分造成影响,临床应用安全有效,且易于长期坚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奥氮平致精神分裂症肥胖患者的影响。方法:将奥氮平所致精神分裂症肥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接受单一生活方式干预,研究组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1 000 mg/d),时程24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体质量指数(BMI)和CRP、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1)干预后研究组CRP、BMI、FPG、T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研究组CRP、BMI、FPG、TC、TG、LDL-C均有显著降低(P<0.01),HDL-C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RP、BMI及各项糖脂代谢指标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干预前后CPR的变化值与BMI的变化值正相关(r=0.301,P<0.05)。结论:在单一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二甲双胍不仅可降低奥氮平所致精神分裂症肥胖患者体质量、改善糖脂代谢指标,还可降低患者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3.
开放式管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陶建青  曾强  梁佳  尹雪冰 《广西医学》2008,30(3):379-380
目的探讨开放式管理模式病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34例在开放式管理病房治疗,对照组32例在封闭式管理病房治疗,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估生活质量,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症状,观察6周。结果研究组第6周末SF-36总分、PF、RP、VT、SF、RE领域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治疗后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式管理病房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封闭式管理病房,但两者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体脂百分率(PBF)评价青少年人群肥胖的灵敏度,得出较为灵敏的评价方法。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对重庆2045名青少年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并采用 BMI、WHR、PBF评价青少年是否超体质量、肥胖。结果3种方法的检出率相差较大,其中PBF的检出率最高(12.9%),其次为BMI(7.2%)、WHR(6.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检验发现,3种方法两两之间一致性较差,其中 Kappa(BMI与 WHR)=0.199,Kappa (BMI与PBF)=0.441,Kappa(WHR与 PBF)=0.187;采用综合评价作为金标准,分别与3种方法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发现曲线下面积:PBF(0.954)>BMI(0.918)>WHR(0.694)。结论 PBF和 BMI评价青少年肥胖的灵敏度较高,WHR灵敏度虽然较低,但对相关慢性疾病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朱健 《中医学报》2016,(7):1076-1078
目的:观察腰腹部群针灸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耳穴压豆治疗,观察组给予腰腹部群针灸治疗,以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体质量、腰围及腰臀比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体质量、BMI及WHR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质量、腰围、腰臀比有效率分别为93.33%、96.67%、90.00%,对照组患者体质量、腰围、腰臀比有效率分别为80.00%、83.33%、76.67%,观察组较对照组体质量、腰围及腰臀比疗效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腹部群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97-99+103
目的探讨短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男女肥胖患者人体成分的影响。方法选择76例(26例男性、50例女性)单纯性肥胖患者,在专业营养(医)师的指导下采取短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干预1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不同性别的单纯性肥胖患者体重、体脂肪、内脏脂肪、去脂体重、基础代谢等人体成分的变化,以此来研究短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不同性别肥胖患者的适用性。结果 (1)干预后无论男女,BW、BMI、BFM、PBF、VFA、WHR、AC等肥胖相关指标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女性去脂体重以及骨骼肌重量、身体细胞量、蛋白质重量、无机盐、身体水分含量等瘦体重组成成分下降,基础代谢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减重法能够有效降低肥胖患者的体脂肪及体重,无论男女,但是该方法会降低女性患者的瘦体重(骨骼肌重量、身体细胞量、蛋白质重量、无机盐、身体水分含量等),需要增加抗阻力运动提高瘦体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盐酸小檗碱(BBR)联合二甲双胍(Met)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体脂成分和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T2DM合并NAFLD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患者口服BBR片0.5g/次,3次/d,联合原计量Met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安慰剂模拟片0.5g/次,3次/d,联合原剂量Met治疗。治疗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糖脂代谢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ALT、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值、BMI、体脂百分比(PBF)、腰臀比(WHR)、内脏脂肪面积(VFA)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等变化。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TG、TC、LDL-C、HOMA-IR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观察组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FPG、HbA1C、TG、TC、LDL-C、HOMA-IR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HDL-C明显上升(均P<0.05);观察组ALT、AST、GGT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ALT、AST、GG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CAP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CAP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BMI、PBF、WHR、VFA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均P<0.05),对照组BMI、PBF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均P<0.05),两组BMI、PBF、WHR、VF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BR联合Met治疗T2DM合并NAFLD能有效减重及改善中心型肥胖、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降低肝脏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对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并对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行为指导。方法:对本社区30~69岁居民612人进行BMI、WHR、血压测定及问卷调查。结果和结论:BMI、WHR均正常组的高血压患病率最低,超重、肥胖组及、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组的高血压患病率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超重肥胖组于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差异已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合并高尿酸血症(HUM)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97例单纯NAFLD患者(对照组)及71例NAFLD合并HUM患者(研究组),比较两组相关人体成分测定指标、血压、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NAFLD患者发生HUM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内脏脂肪面积(VFA)、三酰甘油(T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代谢综合征(MS)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VFA与BMI、体脂含量、WC、WHR、血压、血糖(FBG)、TG、尿酸(UA)、FINS、HOMA-IR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VFA和高TG血症是NAFLD发生HUM的危险因素。结论 NAFLD合并HUM患者较单纯NAFLD患者血脂紊乱及胰岛素抵抗(IR)程度加重,患MS风险升高,高VFA和高TG血症是NAFLD发生HUM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人护理"体系应用于精神科病房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经精神科病房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全人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的病情总评分、社会兴趣、社会能力、总积极因子、总消极因子、迟缓、抑郁和激惹等评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95.0%和72.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全人护理"体系在精神科病房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超重/肥胖患者使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s)治疗对不同部位的脂 肪分布及肌肉含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12月~2015年9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诊断为T2DM 且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的76例患者,按BMI分为超重组(BMI 24~27.9 kg/m2)14例、肥胖组(BMI 28~31.9 kg/m2)35例 及严重肥胖组(BMI≥32 kg/m2)27例,予GLP-1RA治疗3.0~29.0周(平均8.9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体质量、BMI、腰臀比、内脏 脂肪指数、身体脂肪率及四肢肌肉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各组的性别、年龄、身高、糖脂代谢指标、其他降糖药使用等均无显 著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各组体质量均明显降低,但仅超重组和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BMI和内脏脂肪指数 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超重组腰臀比较前明显降低(P<0.05);肥胖组与严重肥胖组的身体脂肪率及各部位脂肪率均明显下 降且肌肉率明显增加(P<0.05)。与超重组相比,肥胖组身体脂肪率和内脏脂肪指数下降更明显(P<0.05),肥胖组与严重肥胖组 的肢体皮下脂肪率降低及肌肉率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GLP-1RAs可显著改善T2DM合并超重/肥胖患者各部位的脂肪 沉积,且BMI指数越高的患者体质构成的改善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多频生物电阻抗分析法(MBIA)评价腹膜透析患者的人体组成,并与腹膜透析充分性(Kt/V)相比较。方法选择腹膜透析患者76例,按体质指数标准分为消瘦组、正常组、超重肥胖组。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体重(WT)、体质指数(BMI)、总体水(TBW)、细胞外液(ECW)、细胞内液(ICW)、脂肪组织(FM)、非脂肪组织(FFM),同时计算尿素清除率(Kt/V)。结果从消瘦组、正常组到超重肥胖组,人体组成各指标逐级递增,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肥胖组Kt/V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Kt/V与BMI、TBW、ECW、ICW、FM、FFM均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不同BMI的腹膜透析患者的人体组成变化明显。MBIA对评估腹膜透析患者体液平衡状态及透析充分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膳食营养因素、人体成分分析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NAFLD患者82例( NAFLD组),正常对照者82例(对照组),对被选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人体成分分析及肝脏超声检查。收集其体检报告,利用自行设计的健康状况调查表对个人一般状况进行调查,采用食物频率调查表调查其膳食种类和摄入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AFLD组总能量、脂肪的摄入量、体质指数( BMI)、内脏脂肪面积( VFA)、体脂百分比( PBF)、腰臀百分比( WHR)均明显升高,血生化指标空腹血糖( FBG)、三酰甘油( TG)、丙氨酸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转移酶( AST)、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及血尿酸( UA)均较
  对照组明显上升,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总胆固醇( TC)、尿素氮( BUN)、肌酐( Cr)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NAFLD患者体脂成分测定及其膳食营养素摄入调查,NAFLD组人群膳食结构不够合理,人体成分分析与饮食因素相关性很大,高能量、高脂肪是NAFLD的膳食危险因素,肥胖、高血糖、高血脂、内脏脂肪面积高是NAFLD的患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 d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及内脏脂肪的影响。 方法筛选超重、肥胖T2DM患者80例,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符合(7%≤HbA1c≤11%),随机分成2组,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对照组)、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利拉鲁肽组),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后体重(body weight,WT)、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总胆固醇(total 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Hb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及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对照组FPG、TC、TG、LDL-C、HbA1c、FINS、HOMA-IR较治疗前均降低,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组WT、WC、BMI、 FPG、HbA1c、TC、TG、LDL-C、FINS、HOMA-IR、VFA较治疗前均降低,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利拉鲁肽组WT、WC、BMI、VFA较对照组均降低(P<0.05)。利拉鲁肽组与每日应用胰岛素剂量比对照组减少(P<0.05)。VFA降低与WT、WC、BMI降低呈正相关(P<0.05)。 结论利拉鲁肽应用于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可以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内脏脂肪,具有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观察再次改善膳食模式对北京市房山区张坊村中老年超重或肥胖高血压患者血压、人体成分、血脂谱的影响,探讨营养成分通过改变人体成分、血脂谱,从而对血压产生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2017-05-21至2017-07-01,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从北京市房山区张坊村245例中老年(45~75岁)村民数据库中,选取超重或肥胖的1级高血压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27例,采用标准均衡膳食)和B组(27例,采用补充抗动脉粥样硬化食疗粉的均衡膳食)。按照剔除标准,最终共纳入30例患者,其中A组15例,B组15例。分别记录患者干预前(T0)、干预中(T1)、干预结束(T2)时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人体成分〔体质指数(BMI)、体脂含量(BF)、体脂肪量、腰臀比(WHR)、内脏脂肪面积〕、血脂谱〔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干预前后总能量摄入量、各类食物(主食、叶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盐、食用油、鸡蛋、全脂牛奶、红色肉类、白色肉类、豆腐、水果)摄入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A(VitA)、维生素B1(VitB1)、维生素B2(VitB2)、维生素C(VitC)、钙、铁、锌、硒、镁、锰、胆固醇、烟酸、叶酸、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SF)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摄入量/比例。结果 A组、B组T1、T2时收缩压均低于T0时,T2时舒张压均低于T0时(P<0.05)。A组T1时BMI、体脂肪量、内脏脂肪面积低于T0时,T2时体脂肪量、WHR、内脏脂肪面积低于T0时,T2时WHR低于T1时,T2时内脏脂肪面积高于T1时(P<0.05);B组T1时BMI、BF、体脂肪量、内脏脂肪面积低于T0时,T2时BMI、BF、体脂肪量、WHR、内脏脂肪面积低于T0时,T2时内脏脂肪面积高于T1时(P<0.05)。A组T2时TC、HDL-C、LDL-C低于T1时,T1时HDL-C高于T0时(P<0.05);B组T1时TG低于T0时、HDL-C高于T0时,T2时HDL-C高于T0时、TG高于T1时、HDL-C低于T1时(P<0.05)。两组干预前、干预后总能量摄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干预后总能量摄入量与同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干预前食用油摄入量高于A组(P<0.05)。A组、B组干预后叶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鸡蛋、全脂牛奶、白色肉类、豆腐、水果摄入量高于同组干预前,盐、食用油摄入量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B组干预后碳水化合物、硒摄入量低于A组,蛋白质、镁、锰摄入量高于A组(P<0.05)。A组、B组干预后蛋白质、膳食纤维、VitA、VitB1、VitB2、VitC、钙、铁、锌、镁、锰、胆固醇、烟酸、叶酸、SFA、PUFA摄入量及蛋白质摄入比例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B组干预后脂肪摄入比例低于干预前,硒摄入量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对北京市房山区张坊村中老年超重或肥胖高血压患者给予标准均衡膳食和补充抗动脉粥样硬化食疗粉的均衡膳食后,其膳食模式得以改善,进而优化人体成分,平稳血脂水平,显著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奥利司他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90例患者分成 2组,治疗组 (60例 )给予奥利司他 360mg/d,共 24周;对照组(30例)给予安慰剂 21金维他片;并与同期 3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观察各组的体质量指数 (BMI)、腰臀比 (WHR)、空腹血糖 (FPG)、空腹血浆胰岛素 (FPI)、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血压(BP)。结果治疗前单纯性肥胖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与健康组比较ISI显著下降 (P<0. 01),治疗后BMI、WHR、FPI及舒张压明显下降 (P<0. 05 )。ISI明显上升 (P<0.05),且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 05)。ISI的提高与BMI、WHR的下降呈显著负相关(P<0. 05)。结论奥利司他不仅能改善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体脂参数,同时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防止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等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人体成分分析的个体化体质量管理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01月至2021年12月浙江省衢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36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予常规健康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人体成分分析的个体化体质量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体质量管理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人体成分分析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管理后,两组患者的体质量、BMI明显下降,研究组患者的体质量、BM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BM)、肌肉量(muscle contraction,MC)、总体脂(total body fat,TBF)、非脂肪组织指数(fat free mass index,FFMI)、总能量消耗(total energy expenditure,TEE)等与管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体水(total body water,TBW)管理前后差异不明显(P>0.05);且...  相似文献   

18.
CONTEXT AND OBJECTIVE: Pulmonary dysfunction in obese individual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respiratory muscle impairment, and may be influenced by predominance of upper-body fat distribut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strength of respiratory muscles in obese individuals an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adipose tissue distribution. DESIGN AND SETTING: Cross-sectional study on the preoperative period prior to bariatric surgery. Research developed within the Postgraduate General Surgery Program, Faculdade de Medicina de Botucatu, Universidade Estadual Paulista (Unesp). METHOD: Respiratory muscle strength was quantified by measuring maximum inspiratory and expiratory pressures (PImax and PEmax) in obese candidates for bariatric surgery. Adipose tissue distribution was assessed using the waist-hip circumference ratio (WHR). PImax, PEmax and WHR were compared with normal reference values and also in groups with different body mass index (BMI). RESULTS: We evaluated 23 men and 76 women. All underwent PImax evaluation and 86 underwent PEmax. The mean BMI was 44.42 kg/m2. PImax and PEmax were within normal values; WHR showed that there was predominance of upper-body fat distribution; and there were no correlations among the variables studie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variance among the variables PImax, PEmax and WHR when the study population was divided into groups with different BMI. CONCLUSION: In the obese population studied, the excess weight did not result in impairment of respiratory muscle strength, and their predominant upper-body fat distribution also did not influence respiratory muscle streng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