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球周麻醉联合球后麻醉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丽莉 《眼科新进展》2001,21(3):152-152
近几年来我们将球周麻醉 [1 ]联合球后麻醉 [2 ]应用于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眼球内容剜除术 ,均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以球周麻醉联合球后麻醉进行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2 16例 2 38眼 ,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术 2例 2眼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6 2例 6 4眼 ,眼球内容剜除术 3例 3眼。1.2 麻醉方法 用 2 0 g· L- 1 盐酸利多卡因与 7.5 g· L- 1 盐酸布比卡因等量混合 ,每毫升加透明质酸酶 15 U,无禁忌症时亦可加 1g· L- 1盐酸肾…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内皮素 - 1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 31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高眼压和眼压控制时 ,以及作为对照组的 3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 ,血浆内皮素 - 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含量。结果 对照组血浆内皮素 - 1平均含量为 (75 .35±18.4 5 ) mg· L- 1 ;实验组高眼压时血浆内皮素 - 1平均含量为(117.0 6± 34.0 2 ) mg· L- 1 ,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 (P <0 .0 5 ) ;实验组眼压控制时血浆内皮素 - 1平均含量时为(79.0 7± 2 5 .2 8) m g· L- 1 ,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6 4 1) ,但与高眼压时比较有明显下降 (P<0 .0 5 )。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平均含量 ,对照组为 (48.4 2± 19.4 9)m g· L- 1 ,实验组高眼压时为 (45 .2 4± 2 1.5 5 ) mg· L- 1 ,眼压控制时为 (5 0 .89± 19.82 ) m g· L- 1 ,3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F=0 .6 0 4 ,P=0 .5 4 9)。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血浆中内皮素 - 1含量在眼压高低的不同阶段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32 a,以“双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于 1998年 5月 2 1日入院。患者 5 a前因患精神分裂症 ,持续每晚口服奋乃静 10 mg至今。入院后各项实验室及体格检查均正常 ,眼科检查见左眼瞳孔直径约 3m m,光反射正常。局麻下行“左眼虹膜周切加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 ,手术顺利 ,术后用复方托品酰胺散瞳时 ,发现瞳孔难以散大 ,后改用 10 g· L- 1阿托品眼液点眼及眼膏涂眼散大瞳孔约 6 mm ,但约 6 h后即发现瞳孔仍缩回至约 3mm,后给予结膜下注射散瞳合剂 (10 g· L- 1 阿托品、10 g· L- 1 可卡因、1g· L- 1 肾上腺素等量混合…  相似文献   

4.
Tranilast抑制TGF-β2对人眼小梁细胞胶原合成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tranilast对转化生长因子 -β2 (Transforminggwowthfactor -β2 ,TGF -β2 )促进体外培养人眼小梁细胞胶原合成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3 H -脯氨酸掺入及液体闪烁测量技术观察 0 μg·ml-1(对照组 )、 12 5 μg·ml-1、 2 5 μg·ml-1和 5 0 μg·ml-1tranilast对3 2ng·ml-1TGF -β2 促进体外培养人眼小梁细胞胶原合成作用的影响。结果 :12 5 μg·ml-1(q′ =4 2 6,P <0 0 5 )tranilast处理组3 H -脯氨酸掺入量为 62 0 3 3± 80 46,与对照组的 817 3 7± 12 4 2 1比较有显著差异 ;2 5 μg·ml-1(q′ =4 81,P <0 0 1)和 5 0 μg·ml-1(q′ =8 62 ,P <0 0 1)tranilast处理组3 H -脯氨酸掺入量为5 94 5 8± 88 13、 418 64± 67 90 ,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同时 ,3 H -脯氨酸掺入量随tranilast浓度增加而减少 ,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 :Tranilast明显抑制TGF -β2 对体外培养人眼小梁细胞胶原合成的促进作用。利用tranilast防治原发开角型青光眼的可能性值得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HCPT联合Ver诱导兔结膜成纤维细胞的凋亡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羟基喜树碱 (hydroxycam ptothecin,H CPT)、维拉帕米 (verapam il,Ver)单独或联合应用诱导兔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 (fibroblast ,FB)凋亡的作用。方法 采用兔结膜 FB体外原代培养及 TU NEL染色法观察 HCPT单独或联合 Ver应用时 ,对兔结膜 FB凋亡指数 (apoptotic index,A I)、形态的影响 ,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H CPT 1m g· L- 1作用 12 h后 ,细胞开始出现凋亡的形态学改变 ,5~ 3 0 m g· L - 1的 HCPT诱导 FB的 A I高峰均出现在作用后 72 h左右 ,且随着浓度增加 ,凋亡细胞数增多。5m g· L- 1H CPT联合 5m g· L- 1Ver诱导 FB的 A I(48h为 2 4 .5± 3 .4 )于 12~ 4 8h略低于 10 m g· L- 1组 H CPT的 A I (48h为 2 4 .6± 3 .9) ,当作用时间达 72 h时 ,则前者的 A I (3 0 .4± 3 .4 )大于后者的 AI (2 5.2± 5.6) (χ2 =6.74 ,P<0 .0 1)。结论  H CPT可诱导兔 FB凋亡 ,当联合 V er应用时 ,诱导凋亡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6.
大鼠视网膜神经网膜上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 (N GF)、神经营养因子 3 (N T- 3 )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 F)在大鼠神经视网膜上的表达与分布。方法  4 0 g· L- 1多聚甲醛灌注成年 Wistar大鼠 ,断头取眼球 ,放入 4 0 g· L- 1多聚甲醛 -蔗糖 (3 0 0 g· L- 1)固定液中过夜。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定性测定视网膜神经网膜上 N GF、BDN F、N T- 3的表达与分布。结果  NG F、BDN F、NT - 3在 W istar大鼠视网膜神经网膜内均有表达 ,而且 3种神经营养因子主要分布于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 ,NT- 3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内 ,而N GF和 BDN F主要分布于细胞浆内。结论  W istar大鼠视网膜神经网膜内含有丰富的神经营养因子 N GF、BDN F、N T- 3。  相似文献   

7.
丝裂霉素C辅助青光眼滤过手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兔滤过手术中 1次性暴露丝裂霉素 C( mitomycin C,MMC)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盲法对照实验。 15只白兔分为实验组 (术中用 MMC 0 .2 g·L- 1 )、空白对照组 (生理盐水 )和阳性对照组 (术后用 5 - FU) ,均行全层巩膜切除滤过术并进行观察。每组为 10眼 ,6眼临床观察眼压、滤泡形态和并发症 ,4眼于术后 2周做光镜检查。结果  MMC治疗组低眼压维持时间和滤泡持续时间均长于空白对照组。术中应用MMC比术后结膜下注射 5 - FU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 ,MMC用药组临床上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光镜显示 MMC治疗眼可见潜在滤泡腔。结论 兔青光眼滤过术中 1次性结膜下应用 0 .2 g· L- 1 MMC可提高兔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γ-干扰素 (γ- interferon,γ- IFN )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 or necrosisfactorα,TNF-α)所引起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原代与传代培养。第 3代培养细胞中添加 TNF-α,浓度为 10 - 2 ~ 10 4μg· L- 1 ,通过甲基噻唑基四唑 (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MTT)测定法 ,观察 TNF-α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影响 ,进一步测定γ- IFN对 TNF-α增殖影响的抑制作用。结果  TNF-α在体外有促进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作用并与 TNF-α有关 ,10~ 10× 10 3μg· L- 1 OD值明显升高 ,并以 10 3μg· L- 1 最为明显 ,而γ- IFN可以抑制这一作用。结论  TNF-α是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参与后囊形成混浊的一个重要的细胞因子。γ- IFN可抑制 TNF-α促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作用 ,因而能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眼液及其促吸收剂对兔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研究主要观察胰岛素眼液及其促吸收剂对兔血糖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的胰岛素眼液及其促吸收剂滴入 30只 (30眼 )新西兰白兔眼内 ,然后 ,对其血糖及血浆胰岛素进行测量。结果 胰岛素眼液降低血糖的作用是剂量依赖性的 ,10 g· L- 1的胰岛素降血糖作用与 2 .5 g· L- 1 和 5 g· L- 1 的胰岛素给药组比较 ,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促吸收剂 Tween80可加速胰岛素的吸收 ,尤其是 10 g· L- 1 的 Tween80 ,其促进胰岛素吸收的能力与 5 g· L- 1的 Tween80比较 ,具有显著性的差异 (P<0 .0 5 )。结论 胰岛素眼液及其促吸收剂对于糖尿病病人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去整合素对体外培养的人眼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对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术中环行撕前囊膜,进行原代培养并传代,取第2代细胞用于实验。抗粘附实验:将悬浮的细胞与不同浓度的去整合素(5μg·L-1、10μg·L-1、20μg·L-1、40μg·L-1、80μg·L-1)在37℃、50mL·L-1CO2条件下一起孵育30min。然后接种于涂有鼠尾胶原的96孔培养板。8h后,用HBSS轻洗各孔2次,MTT法测定粘附细胞的吸光度。抗移行实验:对融合的细胞进行划线,80μg·L-1的去整合素进行干预,24h、48h、72h后,细胞计数法观察裸露区内细胞的移行数量。结果不同浓度的去整合素(20μg·L-1、40μg·L-1、80μg·L-1)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粘附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24h、48h、72h内80μg·L-1的去整合素可显著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移行。结论去整合素抑制体外培养的人眼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粘附及移行。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72 a,于 2 0 0 0年 3月 13日入院 ,入院诊断为双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左眼晚期、右眼绝对期 )。经 10 g· L- 1匹罗卡品眼液、5 g· L- 1噻吗心安眼液、醋氮酰胺等药物降眼压治疗 6 d后 ,眼压降至正常范围 ,左眼视力由入院前 0 .0 8,恢复到 0 .3,于 2 0 0 0年 3月 19日拟行左眼巩膜瓣下巩膜咬切术 ,术中采用 2 0 g· L- 1利多卡因 ,选择眶下缘外 1/ 3与中内 2 / 3交界处及眶上缘内 1/ 3与中外 2 / 3交界处为注射点 ,沿眶缘刺入 2 5 m m,回抽无血 ,分别注射麻药 2 .5 m L 和2 m L ,当注完麻药后 ,突然出现左眼球外突 …  相似文献   

12.
表皮生长因子对碱烧伤角膜伤口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鼠表皮生长因子 (m ouse epiderm al grow th factor,m EGF)对角膜上皮创伤修复的作用 ,并探讨其量效关系。方法 采用兔角膜碱烧伤后上皮缺损模型 ,分别给予 0 .5、1、2 g· L- 1m EGF滴眼液治疗 ,生理盐水作对照组 ,每日荧光染色裂隙灯观察、记录 ,疗程 1周。结果  2 g· L - 1m EGF治疗组与其他 3组有显著性差异 ,0 .5及 1g· L- 1m EG F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尽管量效关系复杂 ,2 g· L- 1m EGF对角膜碱烧伤后上皮缺损的修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RK)后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表达及其对角膜创伤修复的作用。对比 10 g· L- 1 强地松龙和 1g· L- 1 双氯芬酸钠对 TNF- 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半定量反转录 -多聚酶链式反应 (semi- quantitative,RT- PCR)的方法探测 PRK后兔角膜细胞活性因子不同时间 m RNA表达的变化 ,并在相应时间点观察细胞学改变。结果  TNF-α在 PRK后 m RNA表达随时间变化 ,表达水平有改变 ,高峰出现在术后 2 4h。10 g· L- 1强地松龙完全抑制 TNF- α的表达 ,双氯芬酸钠无显著影响。结论 在高能量短暂作用的紫外光照射下角膜组织选择性地表达 TNF-α,提示这一细胞因子在PRK后角膜创伤修复过程中有一定作用 ,并证实 10 g· L- 1强地松龙能在转录水平抑制TNF- 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山茱萸总甙滴眼液局部应用的兔眼通透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本研究首次研制出山茱萸总甙 (cornus officinalis glycosides,COG)滴眼液 ,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不同剂量该滴眼液在兔眼房水经时过程的异同进行研究。方法 将 3种不同剂量 COG滴眼液 50 μL分别滴入 3组兔眼下睑结膜囊内 ,在 4h内定时采取房水作为测试样本 ,经处理后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样本中的没食子酸的质量浓度。结果  COG滴眼液滴眼后 ,能被吸收进入房水。给药后 1 h时 ,3组房水药物浓度均为最高值。统计分析显示 :A组 (5g· L-1COG)与 B(1 0 g· L-1COG)、C(2 0 g·L-1COG)组之间有显著差异性 (P<0 .0 5)。结论 COG滴眼液滴眼能被吸收进入房水 ,在给药 1 h时 ,房水中药物浓度达峰值  相似文献   

15.
甲基纤维素诱导兔慢性高眼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甲基纤维素诱导兔慢性高眼压模型的优缺点及最适浓度。方法 将2 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 、 组 ,分别对其右眼前房内连续注入 10 g· L- 1 及 2 0 g· L- 1 甲基纤维素 ,左眼前房内连续注入平衡盐液 ,直接眼压计每周测量 1次眼压 ,并对诱发的高眼压模型进行观察 5周。结果  组右眼平均眼压 ( 2 8± 10 ) mm Hg( 1k Pa=7.5 m m Hg) , 组为 ( 32± 8) mm Hg, 组左眼平均眼压 ( 14± 6 ) mm Hg, 组为 ( 15± 5 ) mm Hg。 组 1眼术后 3d破裂 ,5眼角膜增大变形 ,4眼角膜新生血管形成。 组 3眼术后 3d破裂 ,6眼角膜增大变形 ,6眼新生血管形成。 2组实验眼光镜及电镜检查均有高眼压性眼底改变。结论 甲基纤维素诱导兔慢性高眼压模型具有方法简单、有效、安全、易行的优点 ,10 g· L- 1 甲基纤维素较 2 0 g· L- 1 甲基纤维素引起的并发症少 ,易于控制 ,更为实用  相似文献   

16.
IL-1β在实验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胶原沉积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检测实验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玻璃体内白介素 1β(interleukin1β,IL- 1β)和 型前胶原 (procollagen ,PC )的含量变化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用同种巨噬细胞诱发兔眼 PVR,在不同时间点收集玻璃体液 ,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enzyme- linked im munosorbent assay,EL ISA)法测定 IL - 1β含量 ,用放射免疫法测量 PC 含量。做相关分析。结果  IL - 1β的基线含量为4ng· L- 1 ,7d时明显增加 ,在 14~ 2 8d呈一较高水平 (171~ 175 ng· L- 1 ) ;2 1d达高峰值2 3 4ng· L- 1 。 PC 在对照眼中未能检出 ,在 7d时含量上升 (2 64 .73μg· L- 1 ) ,14d以后明显升高 (816.2 9~ 941.48μg· L- 1 ) ;2 1d达高峰 ,2 8d仍维持高水平。相关分析显示 IL- 1β与PC 有高度相关性 (r=0 .90 8,P=0 .0 46) ,并与 PVR病程的炎症期、增生期和瘢痕期相吻合。结论 实验性 PVR玻璃体中 IL- 1β和 PC 含量随病程明显增加。IL- 1β与 PC 的含量变化明显相关 ,提示 IL- 1β在 PVR胶原沉积中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IL-1β,IL-6反义寡核苷酸脂质体抑制兔后发性自内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L-1β、IL-6反义寡核苷酸脂质体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2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双眼行透明晶状体囊外摘出术,均设左眼为实验眼,术后前房立即注射IL-1β、IL-6反义寡核苷酸脂质体,右眼为对照眼,术后前房注射单纯脂质体。分别于术前1d、术后1d、3d、1周、2周、1月、2月和3月抽取房水,用ELISA双抗体免疫夹心法检测IL-1β、IL-6的含量,定期裂隙灯检眼镜观察后囊混浊情况,术后3月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术后3月实验眼与对照眼发生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眼数分别为16眼及20眼,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2<0.01);(2)实验眼和对照眼房水中IL-1β的浓度均值分别为(8.570±1.686)×10-9g·L-1、(11.900±3.873)×10-9g·L-1,有显著性差异(P=0.002<0.01),IL-6的浓度均值分别为(12.530±4.068)×10-9g·L-1、(16·600±6·636)×10-9g·L-1,亦有显著性差异(P=0.033<0.05);(3)光镜和电镜下实验眼晶状体后囊膜细胞增生不活跃,未发现眼内毒性反应。结论前房注射IL-1β、IL-6反义寡核苷酸脂质体对后发性白内障可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17997眼膏对兔实验性单纯疱疹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不同浓度 17997眼膏治疗实验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herpes sim -plex keratitis,HSK)的疗效及其刺激性。方法 建立兔眼 HSK动物模型 ,给予 5 0、2 0 0 μg·g- 1 17997眼膏滴眼 ,并以 10 g· L- 1无环鸟苷眼膏、赋形剂和空白组作为对照 ,裂隙灯观察角膜病变并评分 ,分离病毒 ,计算病毒滴度评价 17997眼膏疗效。采用 Draize眼刺激实验评价药物毒性。结果  5 0 μg· g- 1 17997眼膏角膜病变评分及平均病毒滴度均明显增高 ,与赋形剂和空白组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2 0 0 μg· g- 1 17997眼膏组与 10 g·L- 1无环鸟苷眼膏对照组角膜病变相似 ,病毒滴度高峰时平均病毒滴度升高不明显 ,2组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与另外 3组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17997眼膏的 Draize评分与赋形剂组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5 0 μg· g- 1 17997眼膏对 HSK治疗无效 ;2 0 0μg· g- 1 17997眼膏能有效地治疗 HSK,疗效与 10 g· L- 1 无环鸟苷眼膏相似 ,且无眼刺激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结膜下给药兔眼玻璃体、房水及血浆中维拉帕米的分布及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 制备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vitreuretinopathy,PVR)动物模型 ,结膜下注射 2 .5 g· L- 1 维拉帕米 0 .5 m L ,按时抽取玻璃体、房水及血液样品。样品经提取、浓缩处理后 ,采用美国 HP10 5 0 HPL C系统测定样品中维拉帕米的浓度 ,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玻璃体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t1 / 2 (Ke) =(6.42± 2 .2 4) h,T(peak) =(1.96± 0 .64 ) h,Cmax=(17.61± 4.60 ) mg· L- 1 ,AUC=(2 0 0 .2 0± 46.5 0 ) mg·L- 1 · h- 1 。房水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t1 / 2 (Ke) =(2 .73± 1.0 2 ) h,T(peak) =(0 .74± 0 .2 2 ) h,Cmax=(2 1.5 3± 5 .2 0 ) mg· L- 1 ,AU C=(99.3 2± 3 2 .40 ) mg· L- 1· h- 1。血浆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t1 / 2 (Ke) =(2 .3 4± 1.2 0 ) h,T(peak) =(3 .0 5± 1.0 2 ) h,Cmax=(0 .2 6± 0 .10 ) m g·L- 1 ,AU C=(1.95± 0 .84) mg· L- 1 · h- 1 。结论 结膜下注射维拉帕米兔眼玻璃体、房水及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存在明显差异 (P<0 .0 5或 0 .0 1) ,维拉帕米在玻璃体及房水中能达到有效治疗浓度 ,为结膜下注射维拉帕米防治 PVR等眼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一种最新的肾上腺素能α-受体阻滞剂—Dapiprazole,其化学成分为(3-(2-(4-[2甲苯]-1-peperazinyl)乙基]-5,6,7,8-四氢-1,2,4-三唑[4,3-a]盐酸piridine),该药具有缩瞳降压作用。在动物实验和健康志愿者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将此药应用于几种类型的青光眼,观察其治疗作用及局部和全身的耐受性。本文共观察17例33眼,其中慢性开角型青光眼11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5例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例。所有病人共分3组。第1组6例12眼,滴0.25?piprazole;第2组5例9眼,滴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