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差异表达基因,探索慢性乙型肝炎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含14000条人体cDNA的微阵列芯片和来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标记cDNA,分析了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0例健康人基因表达谱。通过应用GenePix 4000B扫描仪和ImaGene3.0分析软件比较cy5标记的慢性乙型肝炎来源cDNA与Cy3标记的健康人来源cDNA的杂交结果,获得个体基因的相对表达比值。结果 在分析的14000条基因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有92条,占0.66%。其中51条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41条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为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周期和代谢,凋亡及炎症相关类基因。结论 在乙型肝炎病毒致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涉及到了众多基因的差异表达,为进一步阐明慢性乙型肝炎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苯妥英钠耐药鼠神经元保护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神经元自身保护基因在苯妥英钠耐药鼠和非耐药鼠中的差异表达。方法:选择成年Wistar大鼠用电刺激杏仁核方法建立耐PHT和非耐药癫痢大鼠模型,应用含有4096条人类全长基因的cDNA表达谱芯片,检测耐药与非耐药组神经元保护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结果:发现10条神经元自身保护基因的表达在两组间存在差异。结论:神经元自我保护机制的降低可能是难治性癫痫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实验性肺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表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研究小鼠肺纤维化组织和正常肺组织基因的差异表达,寻找与纤维化相关的基因。方法:以包含4 096个cDNA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不同时间肺纤维化的基因表达谱。结果: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271条,包括高表达的炎性基因43条和与细胞外基质代谢有关的基因46条,112条基因表达下降。结论:基于cDNA微矩阵技术的肺纤维化基因表达谱能够高通量筛选与肺纤维化发生密切相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4.
基因芯片检测自噬与凋亡的基因表达谱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研究自噬与凋亡关系,阐明两者间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采用4096条人类基因的cDNA芯片检测3-MA自噬抑制剂在诱导凋亡的人肝细胞株L02基因表达谱的改变,以探讨在自噬被抑制的情况下,凋亡的发生及其相关基因的变化.结果:L02细胞株cisplain凋亡诱导16小时的实验模型中,实验组在诱导凋亡前加入3-MA自噬抑制剂,诱导前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差异表达基因共151条.其中上调基因74条;下调基因77条.APG5基因无变化.结论:用基因表达芯片对3-MA自噬抑制剂在凋亡诱导的L02细胞株基因表达谱的改变进行高通量分析,能够有效地观察出凋亡基因及相关基因的表达.自噬被抑制的状态下,凋亡相关基因同样表达,说明3-MA自噬抑制剂并不能阻止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在白血病耐药相关基因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首先采用荧光定量基因扩增技术检测了72例白血病患者的MDR1基因的表达,并利用含有4096条人类全长基因的cDNA表达谱芯片对其中3例MDR1基因高表达并表现为临床高度耐药的耐药实验组病例及3例MDR1基因低表达且未表现临床耐药的非耐药对照组病例的白血病耐药相关基因进行了研究. 结果基因表达谱分析两次重复实验结果显示总共有150条靶基因(约3.66%)在与以耐药组及非耐药组细胞RNA为模板合成的双探针杂交时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结论运用基因芯片对白血病耐药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能够筛选出白血病耐药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6.
背景:椎间盘退变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髓核细胞焦亡在早期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髓核细胞焦亡相关分子在早期椎间盘退变中发挥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标志物仍不明确。目的:探讨焦亡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整合GEO数据库椎间盘退变的公开数据集进行差异分析,与之前报道的33个焦亡基因取交集;使用基因本体论、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对椎间盘退变焦亡相关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并使用基因集富集分析对椎间盘退变数据集进行富集分析;构建椎间盘退变样本中的免疫细胞谱,并将差异表达的细胞焦亡相关基因与免疫细胞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筛选Hub基因以鉴定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与椎间盘退变相关的关键基因;整合数据集绘制差异表达焦亡基因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探索目标基因的临床诊断价值;qRT-PCR验证正常人髓核细胞与椎间盘退变人髓核细胞之间焦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与结论:(1)获得4 426个与椎间盘退变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交集后获得14个差异表达的焦亡相关基因;(2)基因本体论、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揭示了重要的富集途径,主要与炎症、...  相似文献   

7.
以基因表达谱芯片对Ty2 1a免疫前后小鼠肠细胞 (包括肠粘膜上皮细胞和肠上皮间淋巴细胞 )基因表达的差异性进行研究比较。将 490条经抑制消减杂交法筛选出的与小鼠Ty2 1a免疫相关的cDNA制备成表达谱芯片 ;利用免疫前后小鼠肠细胞的mRNA通过逆转录方法 ,将Cy3和Cy5两种荧光分别标记到两种组织的cDNA上 ,制备成cDNA探针 ,并与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及扫描 ,单点重复 2次实验 ,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判定基因是否在上述两种细胞群中有表达差异。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共 98条 ,其中 92条为表达上调基因 ,6条为表达降低基因。提示 ,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是高通量进行基因表达模式研究的方法 ,可同时定量研究大量的基因表达水平 ,从而鉴定可能参与免疫的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cDNA芯片分析先兆子痫胎盘中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寻找新的先兆子痫相关基因。方法: 建立含12 000个与代谢、凋亡、细胞黏附、信号转导、转录因子等有关基因的cDNA表达谱芯片,将先兆子痫及正常胎盘mRNA与cDNA芯片进行杂交,得到先兆子痫的基因表达谱;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Northern验证。结果: 在4例先兆子痫胎盘组织中发现均有差异表达的基因44个,其中表达上调有30个,表达下调有14个,Northern杂交鉴定的结果与芯片结果相符合。结论: 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基因表达谱存在明显差异,差异的基因可能涉及信号转导、细胞代谢、炎性细胞因子等方面,这些基因可能与妊娠高血压病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9.
K562细胞VEGF基因表达下调后的基因表达谱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VEGF表达下调对白血病K562细胞株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抗VEGF发夹状核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RZ转染白血病细胞株K562、G418抗性筛选获得阳性克隆;抽提基因组DNA,用PCR方法验证核酶基因已转入K562细胞;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反应检测白血病细胞中VEGF 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改变;应用cDNA微阵列技术检测VEGF基因表达下调对白血病K562细胞株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并用逆转录PCR验证PCNA、GSN基因的表达改变。结果抗VEGF发夹状核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RZ转入白血病细胞株K562、G418筛选两周获得阳性克隆,PCR检测证实核酶基因整合入白血病细胞基因组DNA;与K562及K562/PC细胞(转染空质粒的K562细胞)相比,转染VEGF核酶基因的K562/RZ细胞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芯片中共有表达差异的基因191条,包括周期相关基因、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癌基因以及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等基因,其中104条表达下调,87条表达上调。逆转录PCR证实GSN基因表达上调,PCNA基因表达下调。结论VEGF基因表达下调能引起白血病K562细胞株基因表达谱的改变,这些基因的改变可能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妊高征患者胎盘与正常胎盘在分子水平的差异,为研究妊高征病因提供新的线索.方法以混合的4例正常胎盘总RNA为对照,用cy5dUTP和cy3dUTP分别标记对照cDNA和妊高征胎盘cDNA.用4000点cDNA表达谱芯片检查4例妊高征患者胎盘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在4次芯片杂交过程中,分别有58-131条不等的基因发生差异表达,其中出现2次以上重复一致的异常表达基因共22条:表达增高的有13条,表达降低的有9条.结论应用cDNA表达谱芯片可快捷、高通量地筛选出妊高征胎盘可能的致病基因,为研究妊高征的病因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基因微矩阵芯片筛查妇科恶性肿瘤相关基因表达。方法 分别提取癌组织和正常对照组织mRNA,分别用Cv3—dCTP和Cy5—dCTP经反转录荧光标记cDNA,获得两组探针,将探针混合后与基因芯片H40s(基因点数为4096点,上海联合基因公司提供)杂交,经严格洗片后用GenePix4000B扫描仪进行扫描,获得荧光信号图像,GenePixPro3.0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获得两种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信息。结果 在子宫颈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24.61%(1008/4096),其中表达降低(下调趋势)占11.28%(462/4096);表达增高(上调趋势)占13.32%(546/4096)。在卵巢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24.02%(984/4096),其中表达降低(下调趋势)占12.67%(519/4096),表达增高(上调趋势)占11.35%(465/4096);在乳腺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占9.67%(396/4096),其中表达降低(下调趋势)占4.59%(188/4096),表达增高(上调趋势)的5.08%(208/4096)。在3种癌组织中同时出现表达差异的基因有1.37%。结论 子宫颈癌、卵巢癌和乳腺癌有多种基因表达失衡。  相似文献   

12.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Graves病免疫相关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晔  刘志民  陈向芳 《现代免疫学》2004,24(4):321-324,327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Graves病 (GD )和正常成人甲状腺组织免疫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别用Cy5和Cy3两种不同的荧光染料通过逆转录反应将GD组和对照组甲状腺组织的mRNA分别标记成探针 ,并与载有一组靶基因的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通过扫描荧光强度 ,计算机软件分析 ,寻找两组差异表达基因。GD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共筛选出 80条差异表达基因 ,其中表达增加的基因有 31条 (2 0倍以上 ) ,表达降低的基因有 4 9条 (0 5倍以下 )。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GD与正常成人甲状腺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具有样品用量少、高速度、高敏感、高通量等特性。通过筛选所得差异基因提示GD的发病涉及细胞因子、受体信号转导等多个方面 ,为进一步阐明GD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   

13.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及最新公共数据库,筛选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对其进行功能分类,并对其中1条基因利用原位杂交技术进行验证。方法将代表8398条人类基因的PCR产物制成基因芯片。将等量的多囊肾组织和正常肾组织mRNA分别用Cy5、Cy3荧光标记,逆转录合成cDNA探针,混合后与上述基因芯片杂交。扫描杂交信号荧光强度,找出差异表达基因,对获得的基因进行分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其中的上调表达基因IGF1 mRNA进行原位杂交,验证基因芯片结果的准确性。结果(1)在进入研究的8398条基因中,共发现357条差异表达基因。94条基因在多囊肾组织中低表达,263条基因高表达;(2)上调表达基因主要属于原癌基因,细胞骨架蛋白和运动相关蛋白,凋亡相关蛋白,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细胞因子;下调表达基因主要属于抑癌基因,DNA结合、转录和转录因子,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参与代谢的基因;(3)IGF1 mRNA原位杂交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基因表达谱芯片可快速、高效地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多囊肾病的发生、发展中存在着多种不同功能基因表达调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11基因在人退变颈、腰椎间盘组织中明显上调。 目的:观察人退变颈椎间盘髓核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1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方法:纳入30个经MRI确认的退变颈椎间盘髓核组织和20个因颈椎创伤治疗获得的正常颈椎间盘髓核组织。 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退变的颈椎间盘髓核组织中髓核细胞较正常髓核组织明显减少(P < 0.01),而凋亡细胞较正常髓核组织明显增多(P < 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退变的颈椎间盘髓核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髓核组织(P < 0.01),且基质金属蛋白酶11表达与TUNEL染色检测到的细胞凋亡正相关(r=0.44,P < 0.05)。说明高表达的基质金属蛋白酶11不仅可直接破坏细胞外基质尚可诱导髓核细胞凋亡,在椎间盘退变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活性氧调控因子1(reactive oxygen species modulator 1,ROMO1)在退变椎间盘髓核中的表达。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荧光探针DCFH-DA检测不同退变髓核组织中ROMO1的表达与(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含量,并分析ROMO1表达水平与ROS含量、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各组ROMO1的平均光密度值依次为0.192±0.089、0.328±0.048、0.399±0.053、0.468±0.098;各组ROS结果分别为132.961±15.149、191.889±17.880、218.056±12.845、243.501±30.279。随着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加重, ROMO1蛋白表达量与ROS含量逐渐升高,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ROMO1的表达水平与ROS的含量及椎间盘退变程度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 结论 ROMO1的表达水平与椎间盘的退变程度呈正相关,这可能与其增加髓核组织内ROS含量而加重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背景:采用椎间盘外、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目的:观察硬膜外注射胶原酶对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作用。 方法:成年山羊6只,麻醉后作侧外方切口至腰椎体腹侧,椎板加压并用钢板螺钉固定,L1/L2,L3/L4椎间盘分别注射0.5 mL无水乙醇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硬膜外注射实验用胶原酶1 mL,2周后处死动物,取出椎间盘,作电镜切片观察。 结果与结论:电镜下显示:退变的椎间盘纤维环上有裂隙,退变的椎间盘的胶原纤维明显溶解,未退变的椎间盘未有明显溶解。提示硬膜外注射胶原酶通过纤维环上的裂隙渗透到盘内,发生化学溶解作用,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腰椎间盘退变由多种因素引起,水通道蛋白变化规律在腰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研究较少。 目的:比较正常腰椎间盘组织及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3的表达。 方法:收集大理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手术切除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腰椎间盘组织15份,退变椎间盘组织15 份,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3的表达,测量平均吸光度值。 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椎间盘组织结构清晰,胶原纤维走形清楚,组织轻微水肿无黏液样变,病例组组织结构模糊紊乱,胶原纤维增生粗大、走行紊乱,组织炎性水肿严重、坏死黏液样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病例组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3平均吸光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提示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3减少可能是腰椎间盘退变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方法,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对腰椎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新型CAD方法精确建立腰椎L4~5活动节段有限元模型,构建正常模型、退变模型、髓核摘除模型和疤痕长入模型分别模拟正常椎间盘、退变椎间盘、髓核摘除后即刻和术后中长期时的椎间盘;并比较其生物力学特征。 结果 (1)髓核摘除模型的刚度较退变模型减小,但较正常模型提高; (2)疤痕长入模型腰椎节段刚度大幅回升并超过退变模型;(3)髓核摘除后即刻小关节突接触力减小,而疤痕长入模型则表现为小关节突接触力增加。 结论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即刻对腰椎稳定性和后部结构应力影响较小,而髓核摘除中长期后则可有腰椎运动节段变硬和关节突的应力增加。  相似文献   

19.
背景:国内外动物实验多是荧光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移植,以SPIO标记脂肪干细胞移植后活体示踪对退变椎间盘修复作用的研究较少。 目的:活体监测SPIO标记的脂肪干细胞在退变椎间盘内的存活、迁移和转归,以及脂肪干细胞对退变椎间盘的修复及延缓退变作用。 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兔椎间盘被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L1/2),脂肪干细胞组(L2/3),PBS组(L3/4),SPIO-脂肪干细胞组(L4/5)。透视引导下用18G穿刺制作退变模型后2周行SPIO标记的脂肪干细胞移植。 结果与结论:SPIO-脂肪干细胞移植后即刻T2WI/FFE序列上可见椎间盘内明显低信号,8周后仍可检测到低信号。脂肪干细胞移植组与同时间点PBS组比较,椎间盘退变程度轻。提示SPIO-脂肪干细胞移植至椎间盘后,可通过MRI进行监测;脂肪干细胞椎间盘内移植有助于修复退变椎间盘和延缓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20.
新型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采用兔腰椎间盘内显微注射120KDa Fn片段构建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并探讨该模型的有效性和优势。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侧前方入路前方暴露L4-6椎间盘,微量注射器于L4-6注射120kDa Fn片段作为试验组,L,注射PBS作为对照组。分别于第2、4、8、12、16周对椎间盘进行X线、MRI、大体解剖和HE、Massion、高碘酸-Schiff染色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大体组织观察见术后第8周开始纤维环各层间分界模糊,外侧可见瘢痕样增生,16周出现骨样组织形成。病理染色见术后4周开始纤维环胶原出现断裂等退行性变,蛋白多糖含量降低。MRI观察发现第12周髓核高信号区强度下降,16周信号基本消失。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120kDa Fn片段是诱导兔腰椎间盘退变简单、确切的方法,该方法为建立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提供了新思路,建立了新的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