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列腺按摩液(EPS)的pH值测定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III型)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型前列腺炎患者525例,按国际慢性前列腺炎分类诊断标准分为川A组272例和IIIB组251例,并测定EPS中pH值、白细胞计数。结果IIIA组患者EPS的pH值6.0~8.0(71±04);IIIB组患者EPS的pH值6.0~75(65±0.3),IIIA组明显高于川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前列腺炎患者EPSRpH值不仅有助于鉴别IIIA和IIIB,还可以指导临床用药,而且方法简单易行,有助于在基层医院开展,为前列腺炎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及pH值变化在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门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95例 ,按病史及临床表现和前列腺液细菌培养结果分成细菌性和非细菌性两组。测定前列腺按摩液 pH(EPS -pH)并进行WBC计数。结果细菌性组EPS -pH平均值为7.5±0.4,非细菌性组为6.3±0.3,P<0 05;EPS -WBC均值细菌性组为17.4±7.5,非细菌性组为3.4±2.6,P<0 05。细菌性组前列腺液EPS -pH值和EPS -WBC呈正相关(P<0 01),与患者年龄、病程无相关性(P>0 05)。结论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BPS -WBC计数与EPS -pH均高于非细菌性组(P>005) ;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EPS -WBC计数与EPS -pH升高呈正相关 ,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分型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前列腺炎(CP)治疗前后前列腺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锌(Zn)含量变化。方法35例CP患者(观察组)在治疗前后,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前列腺液的hs-CRP浓度,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Zn含量,选择15例健康男性作对照。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前列腺液中hs-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Zn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3个月后,两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患者前列腺液中hs-CRP高表达与低Zn含量与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测定上述两种指标对于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和临床疗效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黄艺云 《当代医学》2007,(12):164-165
目的 探讨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在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门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96例,测定前列腺液pH(EPS-pH)并送常规检查,膀胱充盈后经腹行前列腺B超检查.结果 EPS-pH值和B超诊断慢性前列腺炎的阳性率与前列腺液白细胞(EPS-WBS)计数呈正相关(P<0.01);分组比较显示EPS-pH随EPS-WBS增高而增高(P<0.01),随EPS-WBS增多,B超诊断慢性前列腺炎阳性率先增加后不变.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EPS-WBS计数与前列腺超声异常和EPS-pH升高呈正相关,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艺云 《当代医学》2007,(23):164-165
目的 探讨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在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门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96例,测定前列腺液pH(EPS-pH)并送常规检查,膀胱充盈后经腹行前列腺B超检查.结果 EPS-pH值和B超诊断慢性前列腺炎的阳性率与前列腺液白细胞(EPS-WBS)计数呈正相关(P<0.01);分组比较显示EPS-pH随EPS-WBS增高而增高(P<0.01),随EPS-WBS增多,B超诊断慢性前列腺炎阳性率先增加后不变.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EPS-WBS计数与前列腺超声异常和EPS-pH升高呈正相关,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列腺按摩液(EPS)pH值、白细胞和卵磷脂小体计数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症状将151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分为3组,即排尿症状组52例,疼痛或不适组74例,混合组25例.正常对照组23例.通过直肠按摩取得EPS标本后立即用pH试纸测定pH值,高倍镜下计数白细胞和卵磷脂小体.结果:排尿症状组EPS的pH值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3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EPS中白细胞计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卵磷脂小体计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EPS标本中pH值与白细胞计数均呈正相关(r=0.334,P<0.001),与卵磷脂小体计数呈负相关(r=-0.447,P<0.01),白细胞计数与卵磷脂小体计数呈负相关(r=-0.443,P<0.01).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排尿症状组EPS中pH值升高,而疼痛或不适组与混合组患者pH升高不明显,可能与EPS中高浓度的尿酸影响有关;EPS中白细胞和卵磷脂小体计数与症状类型无关,提示除了炎症反应外尚有其他因素影响慢性前列腺炎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美洛昔康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SIgA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依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和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方式的基础上加用美洛昔康片.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2.5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前列腺液白细胞数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前列腺液白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中SIgA水平较对照组患者下降明显,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美洛昔康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可靠,并可明显改善患者前列腺液中的SIgA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白细胞、卵磷脂小体)与慢性前列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以45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前列腺液白细胞及卵磷脂小体计数与 NIH-CPSI 评分与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 NIH-CPSI 评分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以及卵磷脂小体计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与 NIH-CPSI 评分无相关性(r =0.256,P =0.234),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计数与 NIH-CPSI 评分无相关性(r =-0.198,P =0.275),白细胞计数与卵磷脂小体计数呈负相关(r =-0.624,P <0.001)。结论:单独前列腺液常规检查不能作为前列腺炎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需结合临床症状等多方面因素对患者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病人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IL-1β、IL-8、TNF-α和PGE2的变化与慢性前列腺炎类型、发病机制、症状和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以Meares-Stamey法对100例前列腺炎病人行尿液、前列腺按摩液细菌培养,结合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和NIH-CPSI评分,将其分为慢性细菌组(Ⅱ型,11例)、慢性非细菌组(Ⅲa型,66例)、前列腺痛组(Ⅲb型,23例)。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病人前列腺液中IL-1β、IL-8、TNF-α和PGE2含量,并与2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Ⅱ型前列腺炎病人前列腺液中IL-1β、IL-8、TNF-α、PGE2水平明显高于Ⅲa型、Ⅲb型及对照组,Ⅲa型明显高于Ⅲb型及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27.001~59.541,q=3.70~4.50,P〈0.01);Ⅲb型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前列腺炎病人前列腺液IL-1β水平与TNF-α、PGE2水平呈正相关(r=0.563、0.826,P〈0.01),白细胞计数与IL-8水平呈正相关(r=0.547,P〈0.01),IL-1β、PGE2水平与NIH-CPSI疼痛不适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506,P〈0.01)。结论慢性前列腺炎病人前列腺液IL-1β、IL-8、TNF-α、PGE2表达增高可作为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依据之一,对慢性前列腺炎分型可能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62例前列腺液标本进行白细胞介素8(IL-8)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测定。结果示,对照组全部阴性;慢性前列腺炎组和非前列腺炎组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培养及NO检测结果差异均无显著性;慢性前列腺炎组IL-8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前列腺炎组,差异非常显著。提示检出IL-8可作为前列腺感染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赵润璞  张向辉 《当代医学》2009,15(31):138-139
目的观察前列舒通胶囊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50例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前列舒通胶囊+氟哌酸胶囊)和对照组(氟哌酸胶囊)。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83.33%、68.33%(“P〈0.05”),两组间中医证候积分及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舒通胶囊可有效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并能提高抗生素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盐酸坦索罗辛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方式的基础上,加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结果 治疗6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前列腺液白细胞数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 〈 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前列腺液中SIgA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盐酸坦索罗辛可明显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中SIgA水平,并可能对前列腺局部的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前列腺按摩液(EPS)的pH值测定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Ⅲ型)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Ⅲ型前列腺炎患者523例,按国际慢性前列腺炎分类诊断标准分为ⅢA组272例和ⅢB组251例,并测定EPS中pH值、白细胞计数.结果 ⅢA组患者EPS的pH值6.0~8.0(7.1±0.4);ⅢB组患者EPS的pH值6.0~7.5(6.5±0.3),ⅢA组明显高于Ⅲ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 前列腺炎患者EPS的pH值不仅有助于鉴别ⅢA和ⅢB,还可以指导临床用药,而且方法简单易行,有助于在基层医院开展,为前列腺炎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慢性前列腺炎IL—8和NO水平测定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62例前列腺液标本进行白细胞介素8(IL-8)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测定。结果示,对照组全部阴性;慢性前列腺炎组和非前列腺炎组细菌,支原体和衣的体培养及NO检测结果差异均无显著怀;慢性前列腺炎组IL-8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前列腺炎组,差异非常显著。提示检出IL-8可作为前列腺感染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5.
刘杰 《河北医学》2012,18(3):378-379
目的 观察并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前列舒通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收治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9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97例,单纯采用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实验组101例,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前列舒通胶囊治疗;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均行NIH-CPSI评分以及前列腺液常规检查;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NIH-CPSI评分以及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NIH-CPSI评分显著降低,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亦显著减少;对照组患者NIH-CPSI评分以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前列舒通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枸橼酸和pH值在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的变化.方法 对52例ⅢA型(ⅢA组)与98例ⅢB型(ⅢB组)患者行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NE和枸橼酸浓度、pH值测定.以105例正常者为对照.结果 ESP中WBC计数、NE和枸橼酸浓度、pH值,ⅢA组分别为(17.9±5.4)个/HP、(898±704) μg/L和(14.5±1.7) ng/L、7.60 ±0.43,ⅢB组分别为(3.9±2.2)个/HP、(93±76) μg/L和(21.9±3.8) ng/L、6.71 ±0.25,对照组分别为(3.6±2.2)个/HP、(86±57) μg/L和(22.5±3.9) ng/L、6.48±0.51.ⅢA组和ⅢB组EPS中NE和枸橼酸浓度、pH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22、16.64和13.88,均P<0.05),NIH-CP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P>0.05);ⅢA组和对照组EPS中WBC计数、NE和枸橼酸浓度、pH值、NIH-CP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92、8.47、26.53、18.37和32.47,均P<0.05);ⅢB组和对照组EPS中WBC计数、NE和枸橼酸浓度、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8、1.55、1.02和1.21,均P>0.05),NIH-CP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46,P<0.05).EPS中,NE浓度与WBC计数、NIH-CPS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19和0.698,均P<0.01),与枸橼酸浓度呈负相关(r=-0.625,P<0.01);枸橼酸浓度与WBC计数、NIH-CPSI、pH值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28、-0.644和-0.817,均P <0.01).结论 不同亚型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EPS中NE和枸橼酸浓度、pH值等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前列腺2号方联合灌肠、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 方法 将2018年2月—2019年5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符合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60例,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前列腺2号方水煎400 mL,分早晚2次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前列腺灸Ⅱ型神阙、气海、中极穴位交替贴敷,每周2次,一次留置12 h;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每月前15 d连续灌肠,然后休息15 d。上述2组治疗1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 结果 治疗前的中医主要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中医主要症状尿频、尿急、尿痛、会阴部等局部疼痛积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焦虑自评量表积分治疗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焦虑自评量表积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2组患者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和卵磷脂小体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卵磷脂小体计数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79,P=0.024)。 结论 前列腺2号方联合灌肠、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较单用前列腺2号方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前列舒通片(QLS)对非细菌性急、慢性前列腺炎模型中炎症反应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Wistar大鼠按体重区组随机分组方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前列康片组)及QLS低(17.5 mg•kg-1)、中(35.0 mg•kg-1)、高剂量组(70.0 mg•kg-1),每组10只,分别于前列腺背叶的精囊腺注入1 %角叉菜胶生理盐水溶液,制作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观察测定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和卵磷脂小体密度、前列腺重量、前列腺指数。在大鼠前列腺内注入消痔灵注射液制作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模型,给药30 d后处死,观察前列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QLS各给药组白细胞数不同程度减少。35.0和70.0 mg•kg-1 QLS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卵磷脂小体密度显著增加(P<0.05或P<0.01);17.5 mg•kg-1 QLS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减少、卵磷脂小体密度增加不明显。与模型组比较,70.0 mg•kg-1 QLS组前列腺重量和前列腺指数明显减小、白细胞的浸润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减轻(P<0.05或P<0.01);35.0 mg•kg-1 QLS组前列腺指数明显降低(P<0.05),白细胞浸润减轻(P<0.01)。结论:QLS具有抑制大鼠非细菌性急、慢性前列腺炎炎症反应的作用。 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浆中TNF-α、IL-2、IL-10表达对慢性前列腺炎(CP)分型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型)40例,炎症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ⅢA型)30例;非炎症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ⅢB型)30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30例精浆中TNF—α、IL-2、IL-10含量进行测定。并结合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Ⅱ型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IL-2、IL-10舍量显著降低(P〈0.01)。与ⅢA型、ⅢB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A型组与Ⅲ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与前列腺压出液(EPS)中WBC计数呈正相关;与症状评分呈负相关。而IL-10与EPS中WBC计数无相关性,与症状评分呈正相关。结论精浆中TNF-α、IL-2、IL-10在CP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慢性前列腺更的分型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法并前列腺按摩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治疗一组(25例)、治疗二组(25例)三组。对照组采用前列安通片治疗,治疗一组应用经验方湿热清治疗,治疗二组则在治疗一组基础上采用前列腺按摩引流。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NIH-CPSI评分、EPS检查(WBC计数、卵磷脂小体)。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治疗一组为84%,治疗二组为88%,两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NIH-CPSI评分、WBC计数、卵磷脂小体情况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一组治疗后NIH-CPS评分、WBC计数、卵磷脂小体与治疗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热利湿法并前列腺按摩是治疗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