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实施系统的个体化糖尿病足预防护理教育方法的建立、实施与效果评价,观察足部护理教育干预对DM足预防的中远期效果。方法:按系统抽样原则2003年7月至2011年8月选择22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教育干预组86例(入组110例,失访24例)、对照组92例(入组110例,失访18例),两组患者的基线人口学资料及足部病理改变相似(P>0.05)。对照组实施常规糖尿病治疗和糖尿病基本知识教育,实验前和实验后9个月收集相关资料。教育干预组除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措施外,给予个体化糖尿病足预防护理知识与行为干预,首次干预后1、3、6、9个月时,分别复诊继续接受强化教育指导,研究评价足部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作用。结果:研究表明:在护理教育干预下及9个月后,追踪观察发现:两组患者在基线人口学及足部病理改变相似的情况下,实验组患者对糖尿病的知识和日常护理有明显的提高,足部皮肤病理性损害明显减少。足部胼胝发生率减少(51.16%VS 62.57%)、足部皮肤损伤率减少(10.47%VS 30.43%)、足癣发生率减少(20.93%VS 40.22%)、皮肤干燥、皲裂发生率减少(43.02%VS 59.7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01)。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lc、血压等代谢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由糖尿病教育护士实施的糖尿病足的预防护理教育干预是可行、效果是明显的。对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及个体化足病预防护理教育干预中有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发展至糖尿病肾病(DN)阶段的有关风险因素,为护理干预提出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住院糖尿病肾病(DN)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糖尿病(DM)非肾病患者68例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相关资料收集,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确定DM发展至DN阶段的有关风险因素,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提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组在吸烟史、饮酒史、餐后2小时血糖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有显著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DN发生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病程长、空腹血糖。通过对DN的风险因素的调查结果,笔者认为防大于治,未病先防。实践证明随着DM的发展,积极控制体重、血压、血糖、血脂可以避免或延缓DN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生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空腹血糖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而导致的糖尿病肾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其相关性的研究。方法分别选择30例糖尿病肾病(DN)和32例糖尿病初期未发生微血管病变的住院糖尿病病人(DM)为观察组,38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观察组及正常对照组的MPO及空腹血糖,然后进行分析。结果 DN组血清中MPO和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DN组MPO与DM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DM组MPO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空腹血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DN组空腹血糖水平与MPO呈正相关(r=0.86,t=7.35,P0.01)。结论 MPO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机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且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检测MPO及空腹血糖浓度,对于糖尿病并发微血管病变的预防和治疗,减少微血管病变的发病率,提高DM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柴玉勤 《吉林医学》2013,(28):5966-596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DM)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DM患者240例,按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个体化、多方式的健康教育干预。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FBG、2 hPBG以及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应用生活质量测评表(QOL)评价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FBG、2 hPBG水平以及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和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帮助其有效控制血糖,增强自我保健,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老年糖尿病肾病(DN)早期防治目的.本文收集按WHO标准诊断的Ⅱ型糖尿病(NIDDM)住院老年患者63例,其中无肾病组(DM)27例;合并肾病组(DN)36例.结果在病程、空腹血糖、血脂、血肌酐、24h尿白蛋白排泄量及眼底动静脉变化上DN组明显高于DM组(P<0.01).提示:老年DN发病率高糖代谢异常在DN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微量蛋白尿测定.眼底动静脉变化是诊断DN较敏感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延伸护理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01例DN出院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延伸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出院6、12个月的依从性及12个月后的部分生化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医嘱服药、饮食控制、合理用药休息、监测血压和血糖、监测水肿及心情状态良好的患者人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12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情感与心理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伸护理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效果优于一般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UAlb)定量检测结果,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DM)组60例和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DN)组60例,观察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TG)等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DN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DN组患者的病程较DM组长(P< 0.01),年龄、SBP、DBP和FPG均高于DM组(P< 0.05~P<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SBP、DBP、HbA1c、TG和TC均为D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1).结论: 年龄、病程、高血糖、高血压及脂代谢紊乱是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增强自我效能干预对门诊糖尿病(DM)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56例患者随机分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增强自我效能干预措施,内容包括:激励、社会支持、语言规劝、行为学等方法培养患者健康的情绪和乐观态度。学习采用集体授课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采用糖尿病(DM)自我效能感量表(DSES)与DM自我管理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DSES)及自我管理水平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糖控制较对照组理想。结论:增强自我效能干预能提高DM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积极控制血糖,明显改善DM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脂变化的特点。方法将213例2型糖尿病(DM)病人分为DN组、非糖尿病肾病(NDN)组,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肌酐情况前者又分为三个亚组,分别测定其血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白蛋白、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结果DN组TG、TC、LDL-C明显高于NDN组(P<0.05或P<0.01),血HDL-C明显低于NDN组(P<0.05或P<0.01),DN各亚组血脂水平随DN程度加重而升高。结论DN脂代谢紊乱程度明显高于NDN,且随病程迁延而加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2型糖尿病肾病(DN)中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分别观察正常组(NC)、单纯2型糖尿病组(DM)、糖尿病肾病(DN)组中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TNF-α在DM组及DN组中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在DN组中TNF-α明显高于DM组(P<0.05或P<0.01)。结论:TNF-α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赵劲  李岩  刘芸辉  陈晓玲 《吉林医学》2015,(6):1123-112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肾病临床特点以及发病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9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身体测量、实验室指标检验并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组(DN组)病程比DM组长,DN组有糖尿病家族史患者的比例、合并视网膜病变及高血压的比例、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血尿素氮(BUN)、尿酸(UA)及肌酐(SCr)均比DM组高,DN组糖化血红蛋白低于DM组,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24,SBP<130 mm Hg(1 mm Hg=0.1333 k Pa)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保护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DM病程>5年、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脑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SCr高、BUN高、UA高等是影响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对糖尿病家庭史以及病程较长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定期监测,要以控制血糖、调节血脂、抗高血压、保护肾功能等综合治疗措施防止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血脂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红  赵湜  李娜  余洁 《华中医学杂志》2005,29(4):235-236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与脂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31例2型糖尿病患者参照Mogensen关于DN分类标准,分为DN组(139例)和糖尿病无肾病组(92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肌酐水平将DN又分为三个亚组,分别测定其血脂、载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并与正常对照组(42例)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各组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P<0.05或P<0.01);DN三亚组之间血脂、载脂蛋白随着DN程度加重而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血清甘油三酯、LDLC、载脂蛋白B水平与UAER、血糖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DN病人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异常,与血糖控制不良有关,且随着肾脏损害程度加重而加重,高血脂促进DN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则加重血脂紊乱,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检验指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尿微量白蛋白(mALb)、IgG,空腹血糖(FBG)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对我院住院及门诊108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进行HbAlc、FBG、IgG、mALb进行联合检测.结果:DM组与健康对照组3项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bAlc水平越高IgG、mALb水平就越高,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率越高(P<0.01).结论:HbAlc与FBG、IgG、mALb联合检测可作为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志芬 《中国现代医生》2012,(35):128-129,133
目的观察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20例。对照组采取随机护理及教育,有疑问时即给予纠正或解答;干预组采取心理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及出院指导等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10例DN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mmol/L)、餐后2 h血糖(mmol/L)、血肌酐(μmol/L)、血尿素氮(m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高了糖尿病肾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控制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防止了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DM)住院患者应用临床路径对其后续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住院DM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按制定的临床路径实施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出院1个月后的DM知识合格率、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DM知识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显著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DM住院患者按制定的临床路径实施护理,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加强患者自我管理血糖的能力,降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29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回顾性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140例作为病例组(DN组),单纯的2型糖尿病患者154例作为对照组(非DN组).结果 DN组和非DN组比较,相关病史、糖尿病病程、血压、血糖、血脂有显著性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糖尿病病程、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DM患者饮食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3月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23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120例和103例,对照组仅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不进行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士、家庭双重督导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不良生活方式及遵医行为等改变情况,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干预前与干预后相比P<0.05.两组各项结果经护理后有改善.两组比较,干预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控制血糖,降低血压、血脂等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8月住院治疗的DN患者106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的治疗依从性,干预6个月后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CDSES)评分及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结果:干预6个月时,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CD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BUN、Sc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应用于DN患者,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并改善自我效能及病情。  相似文献   

19.
《陕西医学杂志》2014,(10):1283-128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2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DN组)、30例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患者(MD+NDRD组)、18例DN合并NDRD患者(DN+NDRD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ACE I/D基因多态性。结果:1DN组和DN+NDRD组ACE-DD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DM+NDRD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D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DM+NDRD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P<0.01),DM+NDRD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以及DN组和DN+NDRD组比较ACE-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2ACE-DD基因型为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eGFR下降的危险因素。结论:1ACE-DD基因型以及D等位基因与2型糖尿病患者DN和DN+NDRD的发生有关,与DM+NDRD的发生无关。2ACE-DD基因型是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肾功能减退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20.
刘朝晖  杨阳  朱杰   《中国医学工程》2011,(12):31-3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肾病及胰岛素分泌功能与血糖波动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的T2DM患者188例,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24hUAER)分为糖尿病肾病(DN)组96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对照组)92例。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2组72h血糖变化,计算平均血糖的标准差(SDBG),比较2组的血糖波动。采用HOMA-β评价β细胞分泌功能。结果 (1)DN组SDB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HOMA-β明显降低(P〈0.01)。(2)HOMA-β与病程、SDBG、FINS、24hUAER呈正相关(P〈0.01或P〈0.05);DN影响因素回归分析显示SDBG、病程、UAER为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对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较持续性的高血糖更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