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5,(2):254-256
祖国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属于"腰腿痛,痹症"范畴,辨证分型为:血瘀证型、寒湿证型、湿热证型以及肝肾亏虚型。中医治疗方法有:口服药物、康复、推拿、针灸与牵引等。笔者收集近六年来以针刺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相关性资料,总结以针刺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证素辨证是一个可以规范化、客观化且能量化的辨证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疾病,证型常有兼夹或不典型,而应用证素辨证的方法来对该病进行辨证,可以很好地反映证型兼夹的问题,通过积分识别不典型的证,也是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不同时期证的演变特点的有效手段。探讨证素辨证的临床及科研意义,可以规范该病的临床辨证、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及中药干预后的中医疗效评价,并为以后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提供准确的典型证型病例,指导中药应用,改善女性绝经后的骨质情况。  相似文献   

3.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难治性皮肤病,防止其复发一直以来是比较棘手的问题,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特殊优势。该病临床多辨证为气血亏虚、感受风邪所致,但不能忽视小部分特殊证候。介绍资生汤治疗阴亏血热型慢性荨麻疹医案一则,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谷越涛主任医师中药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经验。方法从腰腿痛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证经验、病案举例四个方面对谷越涛主任医师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结果谷越涛主任医师临床擅长采用中药辨证施治腰腿痛,疗效显著。结论谷越涛主任医师临床辨证注重从整体出发,分清腰腿痛的虚实缓急,加用柔筋缓急止痛之药,进行辨证分型论治,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施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最常见的引起腰腿痛的疾患,好发于20-50岁青壮年,男性多发于女性。多因肾气不足,感受风寒、外伤劳累所致。临床辨证可分为寒湿痹阻、气滞血瘀、肝肾不足3种证型。常采用手法、牵引、针灸、拔火罐、理疗、药物等综合治疗,6个月后治疗效果无明显好转可行手术治疗。无论是保守或手术治疗采用辨证施护均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因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腰腿痛和神经功能障碍。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腰腿痛”“痹证”范畴[1]。本病在临床上以血瘀证、寒湿证、湿热证、肝肾亏虚证四种证型较为常见。本文就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辨证施护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7.
632例急诊眩晕患者中医证型特点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罗翌  汤湘江  周红  刘涛  钟世杰 《新中医》2002,34(6):29-30
目的:探讨急性眩晕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方法:按中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候分类依据对632例急诊眩晕患者的临床应用资料相应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其辨证分型特点。结果:梅尼埃病所致眩晕主要下型为肝明阴虚,高血压病所致眩晕主要证型为风阳上扰,脑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眩晕主要证型为气血亏虚,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主要证型为肝肾阴虚和气血亏虚。结论:急诊眩晕患者因病因不同而证候分布有所不同,正确把握不同疾病所致眩晕的主要病机,对中医急症辨证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凌玲 《陕西中医》2001,22(3):187-189
震颤麻痹属神经内科的疑难杂症,随着整个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该病发病正迅速增加,西药治疗该病虽有一定疗效,但长期服用后存在效果减退,或出现严重副作用。该病属祖国医学“颤证”范畴,国内很多医家都对该病进行了中医的研究与治疗,现综述如下。 1 辨证施治 对于震颤麻痹的辨证施治,各家治法有些不一。周仲英认为该病大多发于中老年,肝肾亏虚是其发病本源。本病以震颤、动摇为主症,是为肝风内动之征。然肝风之起,乃由肝肾亏虚所致,故内风实为发病之标。针对此主要病机特点,治疗当以培补肝肾,化痰通络作为基本大法,据此…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慢性腰腿痛的重要原因。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用自拟腰突汤治疗由该病所致的慢性腰腿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中医证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揭示食管癌的中医辨证规律和特点,为食管癌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辨证依据。方法:整理分析对食管癌中医辨证相关文献。结果:食管癌临床辨证以实证多见,占所有证型的48.18%。在实证中,又以气滞血瘀证所占比例最重,为24.80%;虚证占37.61%,以气血两虚居于首位,占所有虚证的25.75%;虚实夹杂证型仅占14.21%,热毒伤阴证是其主要证型,占该证的61.06%。证型因素统计分析:痰浊、气滞、血瘀、气虚分别位居前4位,出现频次的累计比例为61.10%,且与其他证型因素有显著差异性。结论:统计结果所提示的食管癌中医辨证要点与该病理论分析辨证要点有所不同,这些规律和特点对中医药治疗食管癌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素特点及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采集503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四诊信息,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对61项变量进行分析,结合证素辨证体系寻找该病的中医证素特点及证型分布规律。结果证素辨证学研究结果得出本组503例乙肝后肝硬化病位证素5项,病性证素13项,其中病位证素主要涉及肝、脾、肾,病性证素主要涉及血瘀、气虚、气滞、湿热、水。采用因子分析61个证候条目,KMO统计量为0.812,Bartlett球型检验P0.0001,共提取出17个公因子,被提取有51项具有意义的症状,结合证素辨证学及专家讨论总结出7类中医证型:湿热内蕴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盛证、血瘀证、脾气虚证。采用聚类分析出该病的证型分布比例,依次为血瘀证占24.85%(125/503),脾气虚证占19.28%(97/503),肝郁脾虚证14.91%(75/503),脾肾阳虚证占12.72%(64/503),湿热内蕴证占11.13%(56/503),脾虚湿盛证10.14%(51/503),肝肾阴虚证7.55%(38/503)。结论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与证素辨证体系相结合用于乙肝后肝硬化证候特点研究,为该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王安康论治肝硬化腹水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康 《湖北中医杂志》1999,21(11):485-486
吾师王安康主任医师专攻内科疾病,尤其对现代疑难病证的治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其对肝硬化腹水一证,识病辨证,深究病机,区别标本缓急,随证而治,使许多病例得以缓解。现将王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经验介绍如下。1 证病结合,分期分型该病属中医黄疸、腹胀、臌胀之范畴。多因外受寒、湿、热邪所侵,内由气、血、瘀、虫、食邪郁滞;或脾肾气虚,运化失常,阻碍气机所致。清·喻昌将本病的病机总结为“胀病亦不外水裹、气结、血凝”,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王师根据该病的病因病机,论定该病中医辨证为本虚标实之证。正虚为本,水盛为标。临床分为虚实二…  相似文献   

13.
总结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的方法,从名医经验,补肾调周,临证辨证分型治疗等方面探讨该病的中医治疗现状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疗效,对临床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李宇卫教授从事骨与关节相关疾病临床工作与研究近30年。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李教授以古方经方为基础,以中药辨证配伍,内外结合为诸多腰腿痛患者解除疾苦。李师常讲,临证用药不可拘泥于成方,应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三因制宜。现将李宇卫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经验总结如下。1中医病因病机认识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归为中医学"腰痛""腰腿痛""痹证"等范畴,该病与肾虚,风邪入侵密切相关。《证治  相似文献   

15.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主治阳郁厥逆。四逆散除了用于阳郁厥逆证之外,还多用于肝郁乘脾所导致的胁肋胀闷、脘腹疼痛等证。笔者在临床学习过程中发现,四逆散还可以治疗以腰腿痛为主症的气郁证,称之为气郁腰痛或气郁腿痛,此类病证在临床常辨证为血瘀证。本文从腰腿痛的常见病机、临床表现、四逆散治疗腰腿痛的机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并列举临床案例1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腰腿痛作为一组症状,是临床常见病证,依据腰腿痛出现部位可分五型:督脉型、足阳明型、足厥阴型、足太阳型、足少阳型,并以循经辨证来指导针灸推章临床循经取穴,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黄健  封硕  曲畅  白长川 《环球中医药》2020,13(3):530-534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慢性炎性疾病。由于该病为局部病损,中医辨证比较复杂,没有统一规范的模式,因此笔者通过相关文献研究总结出一系列该病的辨证方法。笔者研究发现不同医家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分别通过病因辨证从火热、湿热、瘀血、气滞、正虚等方面论治;通过脏腑辨证从心、脾胃、肝肾等方面论治;通过局部辨证从部位、病损特点、舌苔特点以及局部和全身辨证相结合等方法将本病分为不同证型,以此治疗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通过分析将临床上口腔扁平苔藓有效的辨证方法进行汇总,这对规范口腔扁平苔藓的中医治疗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腰痛”“痹病”“腰腿痛”“经筋病”等范畴。历代医家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多有论述。MRI在LDH的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基于MRI的Pfirrmann分级体系能直观、全面地反映腰椎间盘的退变程度。探讨LDH中医证候与Pfirrmann分级的关系,对于LDH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都有积极作用。本文对LDH的中医证候和Pfirrmann分级进行了概述,并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LDH的辨证分型标准,分别探讨了LDH血瘀证、寒湿证、湿热证、肝肾亏虚证与Pfirrmann分级的关系,以期为LDH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方法:选择120例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经中医辨证分为风阳上扰、痰浊上蒙、气血亏虚、肝肾阴虚四型,观测其与血粘度、血脂相关性。结果:四个证型在血脂、血粘度等各项临床指标中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中医辨证分型与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在临床上以痰浊上蒙证为多见,各型之间的血脂、血粘度等指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肺癌是正气内虚、痰浊瘀毒胶结于肺所致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肺癌的特点与优势。提出从病、证、症三方面进行肺癌的中医辨证治疗,认为扶正祛邪是原则,辨证论治是基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对症治疗为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