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感染科医护人员结核病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5月达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科医护人员106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8份,回收有效问卷106份,回收率为98.15%。所有医护人员肺结核防护知识问卷平均得分为16.92±2.8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护人员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职业暴露经历、不良事件经历、职业暴露教育经历的不同肺结核防护知识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6~45岁(OR=0.569,95%CI=0.407~0.693)、年龄≥46岁(OR=0.515,95%CI=0.379~0.569)为医护人员结核病防护知识的危险因素。学历本科及以上(OR=1.503,95%CI=1.421~1.617),有职业暴露经历(OR=1.438,95%CI=1.295~1.692)、工作年限6~10年(OR=1.368,95%CI=1.207~1.492)、工作年限≥11年(OR=1.315,95%CI=1.116~1.595)、职称中级(OR=1.361,95%CI=1.251~1.483)、职称高级(OR=1.508,95%CI=1.306~1.659)为独立性保护因素。结论感染科医护人员结核病职业防护相关知识主要与年龄、学历、职称、职业暴露经历及工作年限相关,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时应注意上述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上海市崇明区50岁及以上成人带状疱疹疫苗的接种意愿及影响接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二阶段随机抽取2021年8—9月上海市崇明区18个乡镇845名50岁及以上成人,调查其对带状疱疹疫苗接种意愿、疾病知识及家庭和社会因素,利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上海市崇明区845名调查对象中,370人(43.79%)愿意接种(含已接种)带状疱疹疫苗。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听说过带状疱疹疫苗知识、周围人曾患过带状疱疹的人更倾向于接种带状疱疹疫苗(OR=0.521,95%CI:0.369~0.735;OR=0.716,95%CI:0.524~0.978)。不愿意接种带状疱疹疫苗的原因为疫苗价格太贵;身体健康不需要接种;接种疫苗副作用大;带状疱疹是小病,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结论 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量身定做”针对中老年开展健康宣传以及加强医护人员相关培训、推荐接种疫苗等来提高崇明区50岁及以上成人带状疱疹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福州市某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探究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以福州市某区2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调查对象,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构处理能力调查表》调查202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用分层抽样法抽取同时段在岗工作人员,调查个人应急能力,并分析其应急能力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效回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急能力调查问卷22份;2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职人员1 687人,其中应急人员占32.1%(542人);对22个机构调查工作人员166人,应急能力总合格率39.2%(65/166),学历≥本科、职称为中高级、工作年限≥10年、危机意识强、有参加教育宣传与培训、有参加应急演练者,应急能力合格率较高(χ2=4.75、4.74、5.07、22.10、7.02、5.64,P均<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大专(OR=3.16)、危机意识弱(OR=4.95),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危险因素;工作年限≥20年(OR=0.27)、参加教育宣传与培训(OR=...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浙江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应急人员的应急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33家市、县级疾控中心应急人员501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应急工作基本理论知识和应急能力与表现,评估应急人员应急能力水平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市级疾控中心165人,占32.93%;县级疾控中心336人,占67.07%。市、县疾控中心应急人员应急工作基本理论知识得分中位数分别为60.00和58.33分,得分最低的均为核与辐射知识。市、县疾控中心应急人员应急能力与表现得分中位数分别为61.82和55.76分,得分最低的均为采样/检测能力。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本理论知识得分(OR=1.19,95%CI:1.16~1.22)、高级职称(OR初级=0.22,95%CI:0.13~0.39;OR中级=0.37,95%CI:0.23~0.60)、男性(OR=2.00,95%CI:1.39~2.89)、参加过应急拉练(OR=1.63,95%CI:1.01~2.61)和在市级疾控中心工作(OR=1.57,95%CI:1.06~2.34)是应急能力强的正向影响因素。结论浙江省市、县疾控中心应急人员核与辐射知识相对缺乏,检测/采样能力较差,机构等级、性别、职称、理论知识水平和应急拉练参加情况是应急人员应急能力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简称疾控机构)应急人员演练能力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应急人员演练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黑龙江省(地市、区县)不同级别疾控机构1 033名应急人员开展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资料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疾控应急人员应急演练自评总体能力偏低,仅有22.6%的调查对象认为自身能力较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OR=1.314)、工龄(OR=1.299)、现场处置经验(OR=1.792)、培训效果(OR=1.539)及预案编制能力(OR=1.601)是应急人员演练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 疾控机构应急人员自评应急演练能力较低,通过增加现场处置经验、开展预案编制以及相关培训工作等措施有助于提高应急人员演练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四川省对口支援工作的受援人员能力提升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为提升卫生人才培养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对四川省2018—2020年参与“传帮带”工程的4 424名受援人员能力提升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能力提升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受援人员能力提升满意度为(4.23±0.88)分。相比于民族州地区、市州级医疗机构、高级职称、培训后未接受考核、未参加学术讲座、未参加远程/网络学习、师带徒行动和临床进修均未参加的受援人员,非民族州地区(OR = 1.596, 95%CI: 1.386~1.839, P<0.001)、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OR = 1.699, 95%CI: 1.327~2.177, P<0.001)、初级职称(OR = 1.369, 95%CI: 1.051~1.783, P = 0.020)、培训后接受考核(OR = 1.833, 95%CI: 1.540~2.183, P<0.001)、参加学术讲座(OR = 1.482, 95%CI: 1.206~1.822, P<0.001)、参加远程/网络学习(OR = 1.334, 95%CI: 1.160~1.534, P<0.001)、师带徒行动和临床进修均参加(OR = 1.462, 95%CI: 1.142~1.873, P = 0.003)的受援人员能力提升满意度更高。结论 对口支援工作应重点关注民族州地区、区县级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低职称的卫生人员能力培养,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培养形式和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黑龙江省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简称疾控机构)应急人员卫生应急预案编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提高其预案编制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黑龙江省代表性的10个市的市级、区县级疾控机构1 033名应急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黑龙江省10个市的市、区县级疾控机构制定的188个典型预案中,主动制订的预案占43.1%,在预案编制前有47.9%成立了跨部门的预案编制小组,所有预案编制中只有36.2%进行了风险分析,58.0%进行了应急能力评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疾控机构应急人员预案编制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受教育程度(OR=1.555)、年龄(OR=1.053)、卫生应急关键技术掌握程度(OR=4.704)、培训效果(OR=1.542)、单位应急处置能力(OR=1.909).结论 黑龙江基层疾控机构应急人员预案编制能力总体偏低,加强疾控机构的应急处置能力、增加相关培训、提高应急人员卫生应急关键技术掌握度可有效增强其卫生应急预案编制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贵州少数民族地区15岁及以上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当地卫生健康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国家第六次卫生服务调查资料中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家庭健康调查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询问的方式逐一询问,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15岁及以上居民慢性病患病人数为1 034人,占34.69%,两周患病人数为1 125人,占37.74%,两周就诊人数为525人,占17.61%;民族(OR=1.320,95%CI:1.126~1.547)、年龄(OR=2.658,95%CI:0.537~4.806)、文化程度(OR=0.785,95%CI:0.662~0.998)、就业状况(OR=1.784,95%CI:1.650~1.945)是两周患病的影响因素,性别(OR=1.739,95%CI:1.572~3.954)和是否患慢性病(OR=1.308,95%CI:1.006~1.699)是两周就诊的影响因素。结论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15岁及以上居民卫生服务需求高,卫生服务利用较低;应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浙江省18~25岁人群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意向和卫生服务满意度,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11—12月采用"问卷星"制作电子问卷并通过微信推送,调查浙江省18~25岁人群的基本情况、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意向和卫生服务满意度。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意向和卫生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采用重要性矩阵分析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满意度的关键驱动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664份,有效问卷620份,有效率为93.37%。有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意向142人,占22.90%。过去一年有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经历516人,占83.23%;其中对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感到满意和很满意384人,占74.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OR=3.062,95%CI:1.745~5.373)和在社区(村)卫生服务中心(站)有健康档案(OR=0.547,95%CI:0.308~0.970)是18~25岁人群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意向的影响因素;医生的技术水平(OR=1.478,95%CI:1.168~1.871)、医护人员药物告知情况(OR=1.308,95%CI:1.065~1.606)、常规项目检查(OR=1.523,95%CI:1.227~1.889)、支付方式(OR=1.168,95%CI:1.017~1.340)、就医环境舒适性(OR=1.785,95%CI:1.437~2.219)和卫生知识宣传栏(OR=1.302,95%CI:1.086~1.561)是18~25岁人群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重要性矩阵分析结果显示,"常规项目检查"和"医生的技术水平"位于优先改进区;"就医环境舒适性"位于竞争优势区;"医护人员药物告知情况"位于次要改进区;"支付方式"和"卫生知识宣传栏"位于有待分析区。结论浙江省18~25岁人群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意向较低,就诊意向受社区(村)卫生服务中心(站)有无健康档案和社会医疗保险类型的影响;但对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较为满意,医生的技术水平和常规项目检查是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满意度的关键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慢性病防治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中14 226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相关数据,应用SPSS 25.0进行数据分析,主要分析方法有统计描述、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等。结果 14 226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5 916人接受过慢性病防治教育,接受率为41.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跨省流动(OR=0.621,95%CI:0.560~0.689)、不认为是本地人(OR=0.069 4,95%CI:0.629~0.765)是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慢性病防治教育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中(OR=1.299,95%CI:1.158~1.458)、专科及以上(OR=1.151,95%CI:0.007~1.315)、机关事业单位(OR=1.376,95%CI:1.103~1.715)、建立健康档案(OR=2.936,95%CI:2.203~2.606)、有医疗保险(OR=1.358,95%CI:1.188~1.553)、听说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OR=3.265,95%CI:2.992~3.544)是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慢性病防治教育的保护因素。结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慢性病防治教育接受率较低,应加大慢性病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上海市虹口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日在岗的692名社区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亚健康状态评价量表、简明职业紧张问卷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亚健康的相关因素。【结果】被调查的社区医务人员亚健康检出率为71.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24,95%CI:1.42~3.55)、人均居住面积≤30 m~2(OR=2.19,95%CI:1.24~3.87)、日均睡眠时间7 h(OR=1.64,95%CI:1.10~2.46)、饮酒习惯(OR=1.58,95%CI:1.04~2.40)、经常加班(OR=1.79,95%CI:1.12~2.86)和职业紧张(OR=1.73,95%CI:1.16~2.58)是亚健康的影响因素。【结论】上海市虹口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亚健康检出率较高,不良生活习惯、职业压力等因素是产生亚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绵阳市三级甲等医院外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升护士职业性防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2—4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绵阳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648名外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进行调查,腰背痛诊断标准参照王金堂等主编的《骨科学》腰背痛诊断。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外科护士腰背痛的患病率为87.6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称(OR=11.252,95%CI=3.646~37.761)、工龄(OR=0.190,95%CI=0.073~0.493)、日均弯腰次数(OR=3.421,95%CI=1.476~7.931)、工均弯腰时间(OR=4.787,95%CI=1.684~13.606)、夜班频次(OR=16.362,95%CI=3.997~66.987)、参加腰背痛预防相关职业培训(OR=0.235,95%CI=0.065~0.991)、工作强度(OR=9.607,95%CI=3.057~30.198)、防护措施(OR=0.216,95%CI=0.051~0.919)是外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绵阳市三级甲等医院外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发生率高。临床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影响因素创造磁性护理环境,加强职业防护相关培训,提升护士职业防护意识,促进护理队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基层卫生应急工作人员睡眠时长对职业倦怠状况的影响,为缓解其职业倦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中心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龙华区、定州市、青岛市1 012名区级卫生应急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马斯勒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general survey, MBI-GS)测量基层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及分层分析控制混杂因素,以探讨睡眠情况对于职业倦怠的影响。结果 区级卫生应急相关工作人员睡眠不足与职业倦怠均处于较高水平,57.02%被调查对象每天睡眠<6 h; 90.42%被调查对象存在职业倦怠情况,19.17%存在高度职业倦怠。睡眠<6 h(OR=2.28,95%CI:1.61~3.25,P<0.001)及疫情期间睡眠时间减少(OR=3.89,95%CI:2.20~6.89,P<0.001)均与高度职业倦怠正相关;其中睡眠<6 h与高度情绪疲惫感、高度工作冷漠感及高度无工作成就感3个维度均呈正相关;睡眠时间减少与高度情绪疲惫感正相关。≤40岁(OR=3.10,95%CI:1.96...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上海市嘉定区育龄妇女的再生育意愿并分析其与生育成本和效用分析的关系,以期为“全面三孩”政策下推进和完善相应政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概率抽样方法,选取已育一孩育龄妇女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基本情况问卷、生育成本和效用问卷进行调查;应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再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433人调查对象中,79人(18.2%)有再生育意愿,88人(20.3%)没想好,266人(61.4%)无再生育意愿;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育成本(OR=0.430,95%CI:0.186~0.995)、时间精力压力(OR=0.408,95%CI:0.194~0.856)、教育孩子压力(OR=0.520,95%CI:0.298~0.907)、教育优化效用(OR=2.346,95%CI:1.216~4.526)是再生育的影响因素;传承责任效用(OR=0.669,95%CI:0.478~0.937)是不再生育的影响因素。结论 “全面三孩”政策下上海市嘉定区育龄妇女的再生育意愿有所提升但仍处较低水平。应当出台更多配套激励与补贴政策,加强对公共教育投入,提供多样化托幼服务,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简称疾控机构)应急人员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黑龙江省10个地级市共1 033名疾控机构应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辅以定性访谈,采用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评价的总体得分为(3.18 ±0.73)分;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共选出4个影响因素,包括是否负责现场流行病学调查(OR =2.615)、个人防护能力(OR=1.490)、培训效果(OR=2.293)、演练能力(OR=4.670);影响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开展的实际问题主要有经费不足、专业人员不足、缺乏规范的技术指南指导.结论 疾控应急人员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总体偏低,从影响因素人手,可尝试通过提高应急人员的个人防护能力、开展适应需求的培训和演练等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BPHS)的利用和满意度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改善BPHS实施效果提供建议。方法于2019年1—4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6个城市,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918例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健康情况、BPHS知晓、利用及满意度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χ2检验。采用Stata 16统计软件构建二分类2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二分类3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分析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利用BPHS及BPHS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BPHS的知晓率为90.2%,利用率为93.1%,总体满意率为95.8%。二分类2水平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BPHS的利用情况在社区水平有聚集性,职业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者(OR=3.678,95%CI:1.189~11.378),知晓BPHS(OR=35.777,95%CI:18.009~71.076)是利用BPHS的有利因素,而中部地区(OR=0.266,95%CI:0.090~0.791),家庭人均月收入为2 000元及以下(OR=0.216,95%CI:0.091~0.516)、2 001~5 000元(OR=0.260,95%CI:0.075~0.893)、5 001~10 000元(OR=0.138,95%CI:0.051~0.370)是利用BPHS的不利因素(P0.05,P0.01)。二分类3水平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对BPHS的满意度在城市和社区水平有聚集性,东部地区(OR=2.852,95%CI:1.503~5.410)、诊疗水平满意(OR=13.156,95%CI:5.515~31.383)、候诊时间满意(OR=8.575,95%CI:2.839~25.904)、治疗效果满意(OR=1.851,95%CI:1.015~3.374)是满意度的有利因素,而男性(OR=0.513,95%CI:0.318~0.828)、家庭人均月收入为5 001~10 000元(OR=0.241,95%CI:0.101~0.577)是满意度的不利因素(P0.05,P0.01)。结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对BPHS的利用率和满意度尚可,但仍需加强BPHS的宣传,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及优化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流程,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长沙市居民心理健康素养现况,为心理健康促进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5—10月采取分层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长沙市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6 426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国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2条目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2)和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筛查量表(GAD-7)和失眠严重程度调查问卷(ISI)。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6 286人完成问卷调查,长沙市居民心理健康素养达标人数为470名(7.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为3 000~5 999元(OR=0.607,95%CI:0.395~0.933)、6 000~9 999元(OR=0.460,95%CI:0.300~0.705)、1万元及以上(OR=0.362,95%CI:0.237~0.553),职业为商业或服务或后勤保障人员(OR=0.518,95%CI:0.360~0.747)的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高;患慢性病(OR=...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急诊护士对急诊知识掌握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医院继续开展培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12月选择成都市5家医院共207名急诊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其对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得分结果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如护士护龄、职称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急诊护士的急救知识得分为76.98±3.28,其中得分最低的为常用急诊药物的名称和用法(8.5±3.2),依次为急诊患者的症状观察(10.8±2.7)和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7.3±2.3)。而洗胃术(8.8±1.7)和心肺复苏(12.6±2.1)等掌握较好。优良组(≥80)61人,占比30.05%,合格组(60~80)117人,占比57.64%,不合格组(60)25人,占比12.32%。急诊护士获得急救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工作经验(79.65%),岗位培训(54.76%),工作前院校教育(48.32%),工作后自学(29.87%)。单因素分析显示,护士的年龄、学历、护龄、职称、是否接受过岗位培训等可能是影响掌握情况的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护士的护龄(OR=1.649,95%CI=1.504~1.808)、学历(OR=1.075,95%CI=1.025~1.126)、职称(OR=2.387,95%CI=2.342~2.433)和是否接受过岗位培训(OR=2.644,95%CI=2.397~2.962)是影响急诊护士急救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因素。结论急诊护士的急救知识掌握有待进一步提高。护士的护龄、学历、职称和是否接受过岗位培训是急救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因素,应加强相关教育和培训,提高成都市急诊护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研究上海市静安区50岁及以上男性性病门诊患者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3—9月首次到华山医院及其分院静安区中心医院性病门诊50岁及以上男性就诊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HSV-2 IgG抗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结果共157人首次前来就诊并知情同意接受本调查,平均年龄(60.1±7.7)岁。HIV阳性1人(0.6%),HSV-2阳性52人(3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OR=0.27,95%CI:0.10~0.73)、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OR=0.23,95%CI:0.07~0.77;初中OR=0.47,95%CI:0.21~1.04)、是否退休(OR=2.68,95%CI:1.23~5.85)以及有无子女(OR=0.08,95%CI:0.01~0.88)是50岁及以上男性HSV-2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上海市静安区50岁及以上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中HSV-2感染率高,有必要加强该人群HSV-2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泰安市慢性病患者基层就诊意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和推动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泰安市调查8 542名居民,分析其中4 139名慢性病患者的基层就诊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慢性病患者基层就诊意愿率为96.1%,对不同性别、居住地、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医疗保险方式、最近医疗机构距离、自评健康状况和慢性病数量的人群的基层就诊意愿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农村(OR=2.320, 95%CI=1.596~3.374)、小学及以下(OR=1.631,95%CI=1.038~2.564)和初中(OR=1.749,95%CI=1.111~2.754)受教育程度、参加城乡居民医保(OR=4.044,95%CI=1.395~11.722)、最近医疗机构距离<500米(OR=4.262,95%CI=2.388~7.607)和500~1000米(OR=2.541,95%CI=1.254~5.147)以及患单一慢性病(OR=1.459,95%CI=1.04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