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药剂学教学现状,阐述了多媒体及信息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李颖  杨大坚  周伟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19):1441-1445
 目的 综述了近年来超临界流体沉淀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为超临界流体沉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从几种不同分类的超临界流体沉淀技术分别进行综述。 结果结论 新型的超临界流体沉淀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学的发展,关于药剂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对药剂展开相应的研究,把握准药物的特性,将有助于药物在临床上的更好发挥,从而使患者更快康复。本文立足新形势下药剂学在临床中的应用,对其预测吸收进行分析,重点探讨肠道吸收情况下的药剂学研究内容,从药物制剂规格和用法、药物制剂的结构、局部用药的全身不良反应三个方面对新形势下药剂学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药剂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固体分散技术在药剂学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综述了近年来固体分散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为固体分散体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从新型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和成型技术两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新型的载体材料和成型技术为固体分散体在药剂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药剂学新技术及其在改善药物功效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志荣 《中国药学杂志》2009,44(20):1525-1532
 目的 提出改善药物功效是药剂学的重要研究任务的学术观点,综述近 20 年发展的药剂学新技术及其在改善药物功效中的作用,提出药剂学学科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方法 查阅国内外近年来文献,并分析归纳总结。 结果与结论 纳米、微球、微囊、脂质体载体,渗透泵、透皮、择时脉冲、定位释药系统、前体药物设计等新技术在改善药物的药剂学性质、药动学性质和药效学性质方面应用广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生物可降解嵌段共聚物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介绍生物可降解嵌段共聚物在药剂学中的应用。方法 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依据,综述了生物可降解嵌段共聚物的分类、优点及其在药剂学中的应用,包括:水凝胶、胶束、微球纳米球等。结果 生物可降解嵌段共聚物作为药物载体材料,可避免药物突释,降低网状内皮吞噬系统的识别与吸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 生物可降解嵌段共聚物在药剂学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分子药剂学旨在从分子水平探讨各种药物剂型的特点、制备原理和研制方法。分子药剂学虽处于发展的萌芽阶段,但它不仅对物理药剂学、工业药剂学等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采用先进的制剂工艺,制备出优良的药物制剂可提髙药品的生物利用庋,因而分子药剂学又与生物药剂学和临床药刑学的友展息息相关。 本文从固体体系、半固体体系及液体体系讨论分子結构理论在药剂工作中的某些应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临床药学学科专业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芚  吴蓬  余辉 《中国药学杂志》1994,29(10):586-589
我国临床药学学科专业教育的发展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成都610041)李,吴蓬,余辉我国在医院药房工作的老一辈专家们,早在1964年就提出了“临床药剂学”的问题,强调应着重应用药剂学的理论与技术解决临床应用药剂的实际问题。70年代末,在中国药学会举办的...  相似文献   

9.
药剂学实验教学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案例教学法的兴起及其在实验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药剂学实验教学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本文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为提高药剂学实验教学质量,为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做出积极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针对实际教学中发现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性改革。  相似文献   

11.
单镇  杨宝龙 《山西中医》2005,21(4):55-56
中药药剂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和技术是在中医药共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在漫长的中医药发展进程中,中药药剂学的剂型、调剂技术、加工技术以及临床应用等理论,伴随着古今成方及剂型的演变而形成和发展,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药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手段,传统的教学模式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探讨多媒体技术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利弊,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优势,避免产生不利影响,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固体分散剂的理论、应用及其研究方法做了一般介绍。运用物理化学原理论述了此类制剂的定义、作用原理及其分类。回顾并归纳了近年来固体分散制剂在药剂学中的应用和特点,以及选择固体分散载体物质的要求,介绍了在固体分散制剂研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如X射线衍法,共熔相图法和差动热分析法等等。最后,对固体分散制剂应用与研究的未来发展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14.
4 中药药剂 4.1 药剂学 4.1.1 中药药剂学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4.1.2 工业药剂学 研究药物制剂工业生产理论与实践的学科。 4.1.3 物理药剂学 将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药剂学的学科。 4.1.4 生物药剂学 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生物因素与药效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4.1.5 临床药学 研究在患者身上合理用药,以防病治病的一门学科。 4.1.6 药物动力学 应用动力学原理…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药剂学已由 2 0世纪 4 0年代的工艺性应用技术、5 0年代的物理药剂学时代、6 0~ 70年代的生物药剂学时代、80年代的临床药剂学时代 ,发展成为一门有系统理论指导的研究剂型和给药系统的设计、制备、评价和使用的综合应用科学[1] 。近年来 ,给药系统的研究非常活跃。我们试图通过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药剂学申请项目的简要分析 ,观察我国药剂学基础研究近 10多年的发展脉络及其特点和存在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我国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对药剂学而言重点支持带有普遍性、探索性、前沿性和前瞻性的研究课题 ,包括一…  相似文献   

16.
药品现代化促进了药剂学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药剂学发展历史进程的回顾药剂学(pharmacy,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剂型组制理论、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的综合应用技术科学。关于本文药剂学发展历史进程,笔者已有文章发表[中国药学杂志,1991,26(7):38]。这里简要的作一回顾。50年代以前,药剂学基本上没有自己的理论,只不过是按照医嘱和医生的要求,利用技巧和工艺制成医生满意的剂型。这些剂型没有什么较可靠的客观质量标准,主要依靠主观的感觉和品尝。因此,药剂学在这个“制剂与调剂”的长远时期中,是只讲解和解决处方、成分和制法,…  相似文献   

17.
从《药剂学》教学反思多媒体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红宁  殷奕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620-2621
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药剂学教学中应用的优点,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指出多媒体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现代药剂学的发展及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现代药剂学研究领域中取得的新进展。药剂学从50年代以前的调剂学进入到药剂科学的新时代,使制剂产品从传统经验工艺阶段上升到科学制药水平,又在有关学科的相互渗透下逐步形成为医学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药剂学已从单纯的技术型学科向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但是,我们同时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药剂学基础理论研究有待加强,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基础研究人手。  相似文献   

19.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伍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它的重点是研究以中药为原料制成适宜的剂型以及合理用药,包括药物的提取、精制加工、成型、包装贮藏、使用,其直接的目的是通过药剂学的方法和技术,提高药物使用的疗效、安全性和方便、可接受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中药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综合设计性实验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近几年《中药药剂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见解,以期进一步完善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实施过程,提高综合设计性实验的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