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求无创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新方法.方法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及脉冲多普勒(PW)技术,检测高血压患者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Ea、Aa)及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A),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E、E/A较正常对照组比明显减低;正常人Ea/Aa与年龄呈负相关,高血压病患者的相关性减低;高血压病患者Ea、Ea/Aa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TDI检测左室充盈假性正常化组二尖瓣环Ea/Aa<1.结论 DTI能更准确地测定高血压病患者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的改变,可以为评估左室舒张功能提供更客观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TI技术在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的作用。方法利用DTI对40W例EH患者的二尖瓣化环运动进行检测,并与40例正常人及左室心肌肥厚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正常人二尖瓣环的DTI频谱显示为三相波,Ea稍高于Aa。EH患者的Ea较正常人降低。并发左室心肌肥厚时,Ea、Aa进一步降低。提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心肌肥厚时,其左室舒张功能进一步降低。结论DTI是一种非容量依赖性检查方法,可早期真实地反映EH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以及合并LVH时舒张功能的特点,有广泛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杨光 《吉林医学》2012,(1):164-165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对诊断早期冠心病的价值,以寻求获得诊断早期冠心病可靠而客观的方法。方法:100例冠心病患者(伴高血压者54例),用组织多普勒超声法检测冠心病患者房室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及Ea/Aa,并用二尖瓣血流多普勒法检测舒张期血流速度E、A及E/A以作比较。结果:其中男26例,女11例于常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测量E/A>1,而组织多普勒检查E/A<1。结论:组织多普勒超声法比二尖瓣血流频谱法能较早地反应出EH患者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的改变,此法优于二尖瓣血流频谱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DI)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利用TDI对30例EH患者及30例正常人二尖瓣前后叶瓣环舒张期的峰值流速进行检测、分析。结果EH患者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a)、舒张早期峰值流速/舒张晚期峰值流速(Ea/Aa)明显低于正常组;伴有左室心肌肥厚EH患者的Ea、Ea/Aa又低于无左室心肌肥厚的EH患者。结论DTI是检测EH患者的早期舒张功能受损的可靠指标,并揭示合并有心肌肥厚的EH患者其左室舒张功能降低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张玲莉 《中原医刊》2006,33(24):85-8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和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对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评价的价值。方法检测40例正常人和45例冠心病患者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峰值,同时运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峰值(小数患者还检测局部心肌的运动速度),两者做对比研究。结果冠心病组二尖瓣血流频谱异常共35例,包括27例E/A<1(表现有弛张型舒张受损)和8例E明显高于A,E/A>2(表现有限制型舒张受损);有10例二尖瓣血流频谱与正常组相似,无差异,E/A>1(假性正常化)。45例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运动频谱均有异常,其中37例Ea/Aa<1,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例Ea和Aa均显著减低,Aa矮小。结论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比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对舒张功能障碍更敏感,两者结合可准确反映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研究冠心病患者二尖瓣瓣环运动频谱。方法:测量20例正常人和20例冠心病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E波、A波和二尖瓣环频谱Sa波、Ea波、Aa波的峰值速度。结果:DTI脉冲多普勒测定的二尖瓣环频谱呈规律波群,有收缩期Sa,舒张期Ea和Aa3个主波,冠心病组Sa波、Ea波峰值速度及Ea/Aa比值显著低于正常组。正常人95%Ea波起始早于血流E波,而70%冠心病患者Ea波晚于E波。结论:冠心病患者二尖瓣瓣环运动频谱与正常人的差异可反映其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之异常,提供瓣环机械动力障碍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测量36例冠心病患者及36例健康对照者的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频谱.并与脉冲多普勒测定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DTI测定的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频谱有明显的规律性。有舒张期Ea和Aa两个波。冠心病组Ea波峰值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Aa无明显差异。正常人95%Ea波起始早于血流E波,而70%冠心病人Ea波晚于血流E波出现。结论DTI测定舒张期二尖瓣环运动频谱简便易行.可以从另一方面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结合脉冲多普勒测定二尖瓣VI血流频谱综合分析可以更加精确的无创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潘丽 《华夏医学》2004,17(4):537-538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评估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DTI技术对58例临床上已确诊为高血压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进行测定,并与常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A组30例健康成年人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A峰28例,2例E峰与A峰相当,DTI均测得二尖瓣环运动频谱为Ea峰>Aa峰,Ea/Aa>1.B组58例高血压病患者二尖瓣血流频谱E/A<1者26例,E/A>1者32例,DTI测得二尖瓣环运动频谱E峰<A峰52例,6例因心脏活动度较大,DTI频谱显示欠清晰.结论DT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可用于无创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9.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对窒息新生儿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对窒息新生儿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窒息患儿60例(轻度窒息组及重度窒息组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于出生后24、48和72h,应用DTI技术检测二尖瓣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二尖瓣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和两者的比值(Ea/Aa),同时用二尖瓣口血流频谱检测三组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和两者的比值(E/A),比较两种方法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二尖瓣口血流频谱检测的E、A和E/A,窒息组与对照组比较在7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TI技术检测的Ea、Aa和Ea/Aa,三组各时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T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很少受心率、心脏负荷状态的影响,比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能更敏感、更准确地评价左心室的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0.
陈茜  郭瑞强 《郧阳医学院学报》2006,25(3):150-152,F0002
目的:应用彩色M型多普勒(CMM)和组织多普勒成像(DTI)等方法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探讨CMM和DTI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舒张早期和晚期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将30例高血压患者例分为三组:高血压Ⅰ组(20例)E/A<1,和高血压Ⅱ组(10例)E/A≥1,正常对照组20例。应用CMM测量左室舒张早期血流播散速度(FPV);应用DTI分析二尖瓣环的舒张早期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运动速度(Va)。结果:高血压Ⅰ组和Ⅱ组的左室舒张早期血流播散速度(FPV)、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Ve/Va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时,二尖瓣血流频谱可能出现假性正常现象;FPV、Ve、Ve/Va是综合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刘玉山 《医学综述》2006,12(6):F0002-F0002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发现血流多普勒二尖瓣口E/A“假性正常”者。方法对2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常规脉冲多普勒(PWD)二尖瓣口E/A>1的患者,应用DTI探测二尖瓣环运动,测量舒张早期速度(Ea)及舒张晚期速度(Aa)、计算Ea/Aa;对Ea/Aa比值组成分析后与常规PWD测量E/A相比较。结果Ea/Aa与E/A有显著差异(P<0.05),E/A出现假性正常化,而Ea/Aa<1。结论DTI评价血流多普勒E/A“假性正常”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oppler tissue imaging,DIT)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功能;探讨高血压对糖尿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50例作为试验组,并分为正常血压糖尿病患者组(DM)和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组(DM+HP)两个亚组。同时选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应用GE Vivid7超声诊断仪,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相应数据后转入TVI条件,分别测量各点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Aa),每个部位测量3个心动周期取平均值,并计算舒张早期与晚期峰值运动速度之比(Ea/Aa),计算6个位点平均值代表瓣环的整体运动速度。【结果】糖尿病两亚组左房内径(LA)、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射血分数(EF%)在DM亚组与NC组间无显著差异,而在DM+HP亚组则显著减低。糖尿病患者二尖瓣环6个位点的DTI频谱,各点的Ea/Aa〈1。试验组与对照组二尖瓣环6个位点的组织多普勒速度测值各组侧壁、下壁、后壁运动速度均大于间隔、前壁,且侧壁运动速度最大。反映收缩功能的指标Sa在DM亚组与N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而在DM+HP亚组与DM亚组、NC组之间比较有显著的降低;反映舒张早期舒张功能的指标Ea在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DM+HP亚组和DM亚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反映舒张晚期舒张功能的Aa在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此2指标在DM+HP亚组低于DM亚组;Ea/Aa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组织多普勒技术可以早期无创评价糖尿病患者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高血压加重糖尿病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血运重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脏胶原重构及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4例AMI患者依是否接受血运重建治疗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n=18)和血运重建组(n=36),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AMI后3、6及12个月的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和Ⅲ型前胶原(PCⅢ),同时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E)和心房收缩期流速(A)比值(E/A)、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峰值(Sa)、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a)和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峰值(Aa),并计算Ea/Aa比值。以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运重建组PICP在3、6个月时点,PCⅢ在3月时点明显低于同期常规治疗组(P<0.01);血运重建组LVEF在6个月、12个月时点和Sa在6个月时点明显大于同期常规治疗组(P<0.01);血运重建组各时点E/A、Ea/Aa较同期常规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血运重建可以明显抑制心脏胶原重构,改善心肌收缩功能,而对舒张功能的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assess righ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 by measurement of tricuspid annular diastolic velocity Aa/Ea ratio by doppler tissue imaging (DTI). METHODS: A case-control study was performed on 141 children with CHD who were referred to Aliasghar Hospital of Zahedan, Iran for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from April 2004 to December 2005. Tricuspid inflow velocity (A/E ratio) and Aa/Ea ratio was measured by DTI. Patients were catheterized afterwards. Cumulative data were analyzed by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s and evaluated using t-test and correlation. 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Aa/Ea ratio by DTI, and hemodynamic criteria derived at catheterization. It was also diagnosed that 77 patients of 141 had righ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by DTI, whereas 74 of them showed this problem at catheterization. The sensitivity of this method for evaluation of righ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was 95%, and specificity was 98%.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95%,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98% were assessed. CONCLUSION: Finding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we can use DTI for diagnosis of righ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CHD, and it can be used instead of catheterization especially in unstabl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检测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心肌不增厚组(non-LVH)35例,心肌增厚组(LVH)47例;另设对照组(健康人)101例。①在二尖瓣环后间隔和左侧壁位点,用DTI法分别检测高血压患者及健康人舒张早期e1、e2,舒张晚期a1、a2峰值,同时计算e/a比值。②在二尖瓣口用血流脉冲多普勒法(PWD)测舒张期血流E峰、A峰、E/A比值。③取右上肺静脉(PV)频谱,测收缩期血流速度(PVS)、舒张期血流速度(PVD)、S/D比值及心房收缩期逆向血流速度(PvaV)及时间(PvaT),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高血压患者non-LVH组、LVH组二尖瓣环DTI参数e1、e2、e1/a1、e2/a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non-LVH、LVH组二尖瓣口血流参数E、E/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而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on-LVH组、LVH组DTI与PWD参数相关性分析表明:e1/a1、e2/a2与E/A比值呈正相关,相关性良好(r=0.65,r=0.76;r=0.56,r=0.64;均P<0.01)。③non-LVH组、LVH组PV参数S/D比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P<0.01)。LVH组PvaV、PvaT,明显大于正常组及non-LVH组(均P<0.01)。结论DTI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能客观反映左室舒张功能受损。DTI结合肺静脉血流参数,可提高综合分析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频率超声观察50例肾性高血压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肱动脉充血后反应性扩张(DTRH)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内径的变化(DTNG)。应用多普勒组织显像技术检测二尖瓣环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及两者之间的比值(Ea/Aa)。结果:Ea/Aa正常及异常的肾性高血压患者DTRH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Ea/Aa异常的患者DTRH低于Ea/Aa正常的高血压病患者[(4.12±1.98)%vs(7.89±2.14)%,P<0.05],而DTNG在Ea/Aa正常及异常的肾性高血压患者和对照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肾性高血压患者DTRH与二尖瓣环Ea/Aa比值及Ea呈正相关(r=0.68,P<0.01和r=0.48,P<0.05),与Aa呈负相关(r=-0.32,P<0.05)。结论:肾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改变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密切相关,内皮功能障碍可能在肾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胎儿左心舒张功能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61例孕妇的胎儿在胎心四腔切面用彩色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口的血流速度,E、A及E/A比值,用组织多普勒速度模式测量瓣环运动速度;并按孕周对二尖瓣口血流与瓣环运动速度测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二尖瓣口血流与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成正相关,各组数值随孕周的增加而增长。结论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左心舒张功能是可行的,并且不受胎儿心率、负荷的影响,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雷芳  林毅 《西部医学》2011,23(1):152-153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超声显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对非肥厚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检测价值。方法23例非肥厚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与19例健康者(对照组)分别运用TDI检测二尖瓣水平后间隔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和舒张晚期速度(Aa)及收缩期运动速度(sa),以及运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显像(Pulse Doppler imaging,PDI)检测的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充盈速度(E)、舒张晚期充盈速度(A)、减速时间(deceleration time DT)、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E/A比值。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的PDI参数有显著差异(P〈0.01),DTI参数中Ea、Ea/Aa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TDI能够早期检测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