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与邻指皮瓣瓦合修复末节缺失的手指中近节脱套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08-2018-05采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联合邻指皮瓣瓦合修复12例末节缺失的手指中近节脱套伤,术中采用手背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伤指背侧创面,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及指背神经的邻指皮瓣覆盖伤指掌侧创面.结...  相似文献   

2.
我们采用顺、逆行示指近节桡背侧双岛状皮瓣,修复伴有肌腱、骨外露的拇、示指指腹缺损1例,获得成功。患者女性,32岁。因压伤致右拇指指腹尺侧缺损2.5cmx1.8cm;示指指腹缺损2.0cmx1.5cm。双指末节屈肌腱止点外露,指背皮肤完好。急诊清创后,按创面面积设计右示指桡背侧顺、逆行双岛状皮瓣,外形呈哑铃状,切口不超过关节。顺行皮瓣的血管蒂为掌深弓发出的示指侥侧指固有血管近断端;逆行皮瓣的血管蒂为桡侧指固有动脉远端,血供由示指尺侧指动脉通过单侧交通网达桡侧指固有动脉远端逆行供血。于指桡侧掌缘切开…  相似文献   

3.
示指近节桡背侧岛状皮瓣是手外科最经典、最常用的皮瓣,我院自1986年以来,共开展此皮瓣移位术242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42例,其中男184例,女58例;年龄4~64岁,平均34岁。50岁以上14例,10岁以下8例。皮瓣修复部位:拇指指腹208例,拇指指背22例,虎口12例。皮瓣血管蒂的处理:带示指桡侧动脉及手背静脉132例,带第一掌背动脉及手背静脉30例,带示指桡侧指动脉及第一掌背动脉两套供血并手背静脉18例,带示指桡侧指动脉及伴行静脉36例,带手背静脉及切断示指桡侧指动脉作吻合14例,带示指桡侧指动脉及手背静脉8例,术中因血管蒂…  相似文献   

4.
掌背皮神经伴行血管丛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再造拇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12月起,我们应用掌背皮神经伴行血管丛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急诊再造拇指,或与示指背侧皮瓣、邻指皮瓣(示指近节)瓦合再造拇指16例。15例皮瓣全部成活,再造拇指外形及功能恢复均较满意。一、资料与方法1.本组共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38~...  相似文献   

5.
目的 报告邻指带蒂双叶瓦合皮瓣修复手指掌、背侧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对11例肌腱或骨组织外露的手指中远节掌、背侧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邻指带蒂双叶瓦合皮瓣修复手指掌、背侧软组织缺损.取邻指皮瓣修复指掌侧创面,带指固有神经指背支,蒂宽约1.0~1.5 cm;邻指筋膜蒂皮瓣修复指背侧创面,蒂宽8.0 mm.结果 术后瓦合皮瓣及植皮均顺利存活,术后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质地柔软,掌侧皮瓣恢复两点分辨觉为6~9mm,背侧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近指间关节活动正常.结论 邻指带蒂双叶皮瓣具有手术简便、不牺牲指动脉、不加重患指创伤的优点,是一种修复手指掌、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尤其是在近节指体损伤无法采用岛状皮瓣修复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6.
1990年以来我院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以带蒂岛状皮瓣、游离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69例,皮瓣全部成活,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69例,男61例,女8例,最大年龄58岁,最小年龄4岁,平均31岁。急诊手术40例,择期手术29例。新鲜创面40例,肉芽创面5例,感染性创面4例,疤痕挛缩12例,骨外露8例。指动脉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8例,其中5例为逆行指动脉皮瓣;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8例,修复虎口3例;并行第2掌背动脉皮瓣修复示指近节掌侧皮肤缺损1例;挠动脉皮瓣  相似文献   

7.
以手部皮神经伴行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0,自引:10,他引:40  
目的应用手部皮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指背软组织缺损。方法采用手部桡神经浅支、尺神经手背支伴行血管蒂的岛状皮瓣,即拇指桡、尺侧皮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第一掌背皮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修复示指;第三、四掌背皮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修复中、环指;小指尺背侧皮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修复小指。共5种15块,修复指部皮肤缺损15例。皮瓣切取的最大面积达5cm×3cm。结果15例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该类皮瓣血供可靠,创伤小,操作简单。特别适用于一期修复伴有伸肌腱缺损的指背创面  相似文献   

8.
中环指岛状皮瓣、示指背侧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拇指损伤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评价中环指岛状皮瓣和(或)示指背侧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拇指损伤的疗效。方法 1989年7月 ̄1998年11月共8例拇指损伤应用中环指岛状皮瓣和(或)示指背侧岛状瓣修复。其中示指侧同状皮瓣转移修复拇指损伤2例,中指尺侧岛状皮瓣加示指背侧岛状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拇指脱套伤1例,中环指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拇指撕脱离断伤1例。中指尺侧岛状皮拇指损伤4例。随访7个月-9年11个月,平均5年1个月,主要观察皮  相似文献   

9.
前臂及手严重毁损早期功能重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1992年12月-1995年2月收治8例按传统概念需截肢的前臂及手部严重毁损伤施行的早期功能重建术。按毁损位及程度采用:(1)前臂毁损段修整,残掌残指异位中段再植;游离第2足趾带足背皮瓣、小腿外侧联合皮瓣再造拇指及修复创面;(2)残指异位再植,游离第2足趾带足背皮瓣再造拇、手指及修复创面;(3)断掌损无法再植,用游离第2足趾带足背皮瓣再造拇指于第1腕掌关节,皮瓣修复创面,并行第2掌骨示指化。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应用带食指固有伸肌腱的第二掌背动脉逆行皮瓣修复食中指近节指背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设计带食指固有伸肌腱的第二掌背动脉皮瓣转移修复食中指近节指背复合组织缺损8例,供区均直接缝合。结果8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9个月,手指均恢复良好外形及功能。结论该皮瓣血供可靠,有可供切取的肌腱转移,以修复食、中近节指背侧复合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62年5月至1992年1月,应用手部神经血管蒂皮瓣72例,其中指神经血管蒂皮瓣38例,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第Ⅰ掌骨背动脉)24例,手背第Ⅱ掌骨背动脉皮瓣7例,小鱼际皮瓣3例,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术后除1例指神经血管蒂皮瓣失败外,余均成活,经1个月~12年随访功能优良率为94.4%。我们在文中介绍了各种皮瓣的优缺点,皮瓣设计,手术要点,并讨论了皮瓣的解剖学规律及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部创伤组织缺损显微外科修复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采用食指背侧岛状皮瓣、缝接指神经的背侧支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邻指皮瓣、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和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皮瓣、髂腹股沟皮瓣、髂骨皮瓣及胸脐皮瓣转位修复手部创伤组织缺损197例。结果组织瓣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至1年,指腹、指端感觉S2-pd:5~7mm,能最大限度保留和恢复手功能与外形。结论带蒂组织瓣转位修复手部创伤组织缺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手部神经血管蒂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62年5月至1992年1月,应用手部神经血管蒂皮瓣27例,其中指神经血管蒂皮瓣38例,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第I掌骨背动脉)24例,手背第II骨背动脉皮瓣7例,小鱼际皮瓣3例,修复手部皮肤损。术后除1例指神经血管蒂皮瓣失败外,余均成活,经12上月-12年随访功能优良率为94.4%。我们在文中介绍了各种皮瓣的优缺点,皮瓣设计,手术要点,并讨论了皮瓣的解剖学规律及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第二掌背动脉双轴点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临床应用第二掌背动脉双轴点岛状皮瓣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利用第二掌背动脉的起点和进入掌背部远端的皮肤返支起点,形成两个旋转点的第二掌背动脉双轴点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背侧皮肤缺损6例,拇指掌侧皮肤缺损2例,示指背侧皮肤缺损1例。急诊手术7例,急诊延迟手术2例。结果 9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因术后时间短尚在随访中。7例术随访8~14个月,拇指指腹二点分辨觉恢复,2例缝接神经的分别为9mm和11mm;5例未缝接神经的13~15mm。结论 第二掌背动脉双轴点岛状皮瓣转移范围比第二掌背动脉岛状皮瓣大,可至拇指指腹,并保全了示指指背皮肤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5.
跨区供血的手部微型岛状皮瓣的设计和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索修复手指中节和末节皮肤缺损的新方法。方法:16例新鲜肢体血管灌注氧化铅-明胶混合液,通过X线片显示手背及指背皮肤内的血管结构和血管之间吻合类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应用了两种不同的跨区供血的手部微型岛状皮瓣,1999年以来共应用14例(以指动脉侧支为蒂的掌背逆行岛状皮瓣8例和以指动脉背侧支为蒂的邻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6例)。结果:对指背及掌背皮肤进行解剖,结果表明指动脉背侧皮支与掌背动脉的指背支相互吻合形成皮下血管吻合支,是上述两种皮瓣的解剖基础。临床应用14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色泽、厚度与质地与手部受区皮肤接近。结论:跨区供血的手部微型岛状皮瓣扩大了指背和掌逆行岛状皮瓣的旋转弧度,为修复手指中节和末节皮肤缺损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第一掌背血管神经蒂扩大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一掌背血管神经蒂扩大皮瓣的临床应用董有海,王平年,邢敦凯,卢云,刘仁寿自1992年8月以来,我们在尸体解剖的基础上,成功地应用了第1掌背血管神经蒂的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6例7只手,其中1例同蒂连用中指指背近节皮瓣再造拇指,均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第二掌背动脉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解剖学研究,设计第2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临床修复手部皮肤缺损,获得成功。方法:对50只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手标本,在放大镜下观察第2掌背动脉及伴行静脉的起端,皮支、终末支的走行;测量血管各部位的直径。结果:第2掌背动脉终末支分布于第2指蹼、示中指近节皮肤;皮支和其它掌背、掌指动脉间有丰富的吻合支。临床应用8例,顺行皮瓣7例,逆行1例。修复手背、拇指皮肤缺损,皮瓣全部成活。结论:临床应用第2掌背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时,可设计成顺行或逆行皮瓣,均能成活。  相似文献   

18.
指动脉岛状皮瓣的设计类型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设计10种以指动脉为轴型血管的岛状皮瓣,为修复指部不同创面提供合适术式。方法;用顺行,逆行带蒡,三角皮瓣推移及游离移植4种指固有神经血管岛状皮瓣,修复15例,顺行,逆行带蒂,逆行桥式交叉转移3种指固有神经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8例;顺行,逆行带蒡,逆行桥式转移3种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5例。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皮瓣修复虎口电烧伤的功能与美学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三种皮瓣修复虎口电烧伤的功能与美学效果。方法:本组共有13例15处虎口电烧伤,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急诊清创,依据伤口情况,分别采取3种皮瓣修复。①设计以第一掌背动脉为蒂的示指背皮瓣,宽约5cm,远端达近侧指间关节;可携蒂部分中指背皮肤,形成的皮瓣远端为双叶。②骨间背则动脉为蒂的前臂背侧逆行岛状皮瓣,通过腕部皮下隧道转移。③以旋髂浅或腹壁浅血管为蒂的同侧下腹部薄皮瓣带蒂转移,术后2周断蒂。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3年,评价修复虎口功能与外形。结果:8例11处虎口电烧伤创面以第一掌背动脉皮瓣修复。4例4处虎口损伤以同侧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例以下腹部皮瓣带蒂转移修复。15例皮瓣转移后循环良好,创面Ⅰ期修复。1例前臂背侧岛状逆行皮瓣边缘因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边缘0.5cm坏死。第一掌背动脉皮瓣和同侧前臂逆行皮瓣血运可靠,质地较薄,虎口修复后外形及功能良好。腹部皮瓣可提供较大面积修复组织,供区隐蔽,但修复后虎口外形和功能欠佳。结论:以同侧第一掌背动脉皮瓣或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虎口电烧伤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掌背动脉皮穿支"哑铃型"筋膜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贯通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2月至2009年8月,根据掌背动脉皮穿支的走行、分支与分布特点,将手背侧皮瓣设计成"哑铃型",转位修复手指皮肤贯通缺损9例.结果 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随访1~18个月,皮瓣外形与手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掌背动脉皮穿支"哑铃型"筋膜皮瓣是修复手指近节皮肤贯穿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