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永萍  李跃 《黑龙江医学》2012,36(7):504-505
目的探讨与研究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超声诊断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法的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我院自2008-02~2011-01期间,急诊超声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226例患者的临床选择治疗的价值。结果 226例患者超声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根据超声图像的特点,挫伤绝大部分选择非手术治疗;血肿、实质性损伤大部分选择手术治疗;而破裂伤的患者全部选择手术治疗。本组选择手术治疗的患者为158例,占总患者数的69.91%;选择非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占30.08%。158例患者经过手术后证实均有不同脏器腹部闭合性损伤,68例非手术患者中,有4例为延迟性出血,除这4例患者外,均采取保守治疗并全部痊愈出院。结论超声在外伤诊断中无损伤、无痛苦,给患者带来的伤害较小,并可有效明确腹部闭合性损伤脏器的部位,以及患者腹腔的出血量等。超声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具有快速、准确等特点,是临床选择治疗方法的可靠依据,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治疗的方法与原则,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分析7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治愈72例,死亡4例,住院10~50 d,平均20 d.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准确掌握手术时机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治疗策略,提高对这类疾病的救治水平。方法对2002年~2006年来我院治疗的254例腹部闭合性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112例有效,手术治疗89例,非手术治疗23例,治愈106例,占94.6%,死亡6例,占5.4%。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应用综合的诊断方法进行评价,避免漏诊,早期诊断与治疗,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导致小肠破裂患者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自2007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导致小肠破裂的患者56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存在典型的腹痛,典型腹膜炎表现41例(73.21%);腹腔穿刺56例,阳性52例(92.86%);B超检查56例,阳性53例(94.64%);X射线48例,阳性22例(45.83%);25例患者行CT检查,阳性20例(80.0%)。本组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成功,无患者死亡。手术并发症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讨论:闭合性损伤所致小肠破裂应当密切观察病情,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方式,在提高早期诊断率的同时,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才能确保患者治疗有效,降低并发生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63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肝损伤27例,脾损伤19例,胰腺损伤6例,肠管损伤8例。结果:腹部闭合性损伤发病年龄为1~13岁,致伤原因以车祸伤为主,肝脾损伤占74%,手术治疗22例,保守治疗41例,全部获得治愈。结论: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及处理困难较多,复合伤及并发症多,根据伤情选择适宜的保守或手术治疗方法,有利于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泌尿系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曾于我院泌尿外科进行治疗的腹部闭合性损伤联合泌尿系损伤患者160例,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所选择这些患者的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泌尿系损伤合并率、患者性别以及患者血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所选择的这160例患者中,有76例患者为合并泌尿损伤,其合并率为47.5%;在这76例患者中,男性有50例,女性有26例,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所选择的这76例患者中,所有患者都表现出血尿情况,血尿是患者的主要表现。结论: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来说,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就是合并泌尿系损伤,在临床医学上要引起重视,要对患者积极治疗,主要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治愈率、死亡率、生活质量评分、身体、心理、情感及社会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治愈率及死亡率分别是96.9%和1.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分别是82.8%和12.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身体、心理、情感及社会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手术治疗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保守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腹部闭合性创伤的诊治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197例腹部闭合性创伤病例的病史、伤情、诊断、治疗及死因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手术治疗189例(95.9%),非手术治疗8例(4.1%),治愈192例(97.5%),死亡5例(2.5%),死亡原因主要为合并重度颅脑损伤,创伤失血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对于闭合性腹部创伤应迅速、准确地确定有无手术指征,把握手术时机,探查仔细,术式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9.
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颅脑损伤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颅脑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57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腹部损伤手术治疗18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5例,实施剖腹及开颅手术2例。本组死亡16例。结论及早明确诊断,查明休克原因,早期综合性的抢救治疗并注意手术时机选择,可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颅脑损伤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疗效,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急诊救治方法。方法: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2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保守治疗,观察组160例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痊愈率与病死率分别为95.0%、5.0%,96.9%、3.1%,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病情变化快,致残率和死亡率高,必须强调急诊,选择恰当治疗方法,而手术治疗能在保证痊愈率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腹部闭合性损伤4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跃 《四川医学》2006,27(9):951-952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早期诊断、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方法总结我院4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例。结果手术44例,非手术治疗4例,痊愈46例,死亡2例,病死率约4%。结论救治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关键是早期诊断,严密观察,适时手术及合理的手术方法可提高诊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陈劲为  黄菊芬 《中外医疗》2010,29(14):49-49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80例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保守治疗患者有8例治愈,4例因治疗无效,中转剖腹手术治疗痊愈。手术治疗68例行手术治疗67例手术成功,79例患者远期疗效良好。结论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应及时准确诊断,果断作出相应治疗计划,挽救患者生命,尽可能保全受损脏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刘爱莲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3):2851-2851,2901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外伤患者行超声检查,回顾总结了经手术证实47例腹部闭合损伤的超声诊断资料。结果:本组47例病例,其中实质脏器损伤33例,占70%,空腔脏器损伤10例,占21%,其他脏器损伤4例,占9%。结论:超声检查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唐滔  阎玉矿  刘辉  刘强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4):1063-1065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做术前检查、确诊,采用手术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结果25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包括脾切除、肝脏切除、肝修补、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和破裂修补术、肠系膜修补止血术、肾切除、脾胰尾联合切除术等。本组病例手术治疗后,临床治愈22例,死亡3例。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是一种危重性疾病,应及时诊治,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周毅  王江  童祥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1):1298-1299
目的:分析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断及处理方法以及再次开腹手术的原因,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漏诊,从而降低病死率。方法:本文对15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其中多脏器损伤29例)的患者进行总结,对剖腹探查术后4例再次手术的病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行保守治疗及手术探查的指征和时机。结果:156例中术后有4例进行了再次手术,其中1例死亡。结论:腹部闭合性多脏器损伤剖腹探查术中全面、仔细、彻底是降低漏诊率及死亡率的关键;先处理危及生命、有活动出血的器官,再处理污染较重的器官,正确处理腹膜后血肿是降低死亡率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51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1例中手术治疗117例,保守治疗29例,均治愈,治愈率96%,5例死亡。结论: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病例,快速准确的病情判断,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后加强监护,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并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急救治疗与护理干预。方法:总结分析本科2008年11月~2011年12月67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临床对症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进行手术治疗患者的治愈率90.2%,非手术治疗患者治愈率62.5%,2组患者治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组的治愈率高于非手术治疗组。结论: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应首先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采取积极护理干预,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是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12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治体会.方法对12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手术适应证与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分析.结果治愈114例,死亡6例.结论闭合性腹部损伤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及抢救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致单纯性肠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从而为临床一线早诊断并及时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4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致单纯性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2例,经早期诊断并及时合理的治疗,全部治愈,无死亡。结论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动态观察,尽最大可能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恰当的检查,及时的早期诊断、选择合适时机及时手术,完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是提高确诊率并最终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道闭合性损伤之后的手术时机的选择问题。方法:这次研究选取本院在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48例胆道闭合性损伤患者,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12组,对胆道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化验检查。结果:胆道完全梗阻大于3周之后,对于肝脏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结论:在对胆道闭合性损伤之后,要在损伤后的2d之内及时的进行手术治疗,这段时间属于治疗胆道闭合性损伤的最好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