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
陈泊宁   《中国医学工程》2014,(3):165-165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肝胆道结石患者的护理措施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60例肝胆道结石患者接受二次胆道手术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治疗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积极的二次手术治疗以及在围手术期开展有效的临床护理之后,全部60例患者通过二次胆道手术治疗均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术后仅有5例出现并发症,所有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和护理之后均痊愈,最终出院。对所有的患者进行5个月-2年的随访,未发现一例结石的再次复发。结论对于经过初次手术治疗肝胆道结石后复发的患者,只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式,加上有效护理措施,可以保证手术的成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手术时机的判断和选择在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诊治的8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82例患者中,经手术治疗77例,非手术治疗5例,其中治愈59例,治愈率为76.62%,好转15例,占19.48%,3例死亡,占3.9%。结论: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早期诊断,及时把握手术时机,选择正确手术方法,是治疗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关键,从而降低死亡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腹部闭合性损伤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宇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2):2791-2791
目的:评价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有效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月我科收治的闭合性腹部外伤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非手术治疗患者全部治愈;手术治疗患者25例,24例治愈,1例死于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腹部损伤先处理出血性损伤,后处理穿孔性损伤,要加强伤情估计,大多采用积极的探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对我科自2000年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道损伤由单纯胆囊切除引起者72例(60.0%),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引起者33例(27.5%),其他腹部手术15例(12.5%).120例患者共行手术154次,末次手术行胆肠吻合术81例.优良率达83.3%.结论:预防医源性胆道损伤,必须充分重视每一例上腹部手术,充分认识胆道手术潜在的危险性,熟悉胆道系统的解剖及其变异,严格掌握胆道手术的指征.根据胆道损伤的类型,合理把握初次手术时机及胆道重建的最佳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导致小肠破裂患者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自2007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导致小肠破裂的患者56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存在典型的腹痛,典型腹膜炎表现41例(73.21%);腹腔穿刺56例,阳性52例(92.86%);B超检查56例,阳性53例(94.64%);X射线48例,阳性22例(45.83%);25例患者行CT检查,阳性20例(80.0%)。本组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成功,无患者死亡。手术并发症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讨论:闭合性损伤所致小肠破裂应当密切观察病情,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方式,在提高早期诊断率的同时,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才能确保患者治疗有效,降低并发生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所致胆管损伤处理时机及其处理后的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总结分析2002年12月~2013年9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53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所致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损伤胆道的手术时机及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31例行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0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行胆总管修补术。12例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后3天内再次手术,25例在3天~6周内再次手术,16例在6周后再次手术。其中16例患者出现不同的远期或早期并发症。统计学分析发现,在3天~6周内再次手术的患者较容易出现胆道狭窄(P =0.03)。结论:在3天内或6周后进行胆道损伤修复手术在减少胆道狭窄的发生上有较大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胆道疾病的手术适应症和时机掌握。方法:总结1999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70岁以上高龄胆道疾病患者实施外科手术273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者84例,其中择期手术36例,急诊手术25例,死亡16例(5.8%)。结论:正确把握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时机,围手术期积极治疗合并症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处理及再手术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宾  闫平钊  王建华 《吉林医学》2011,(31):6561-6563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处理及再手术时机。方法:对2004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37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腹胆囊切除、腹腔镜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占94.6%(35/37),其中36例行手术治疗,占97.3%,术中发现胆管损伤并行损伤修复者3例,占8.1%,24 h以内行急诊剖腹探查者9例,占24.3%,胆道重建修复手术38例次。34例随访6个月~1年,疗效优良率达82.3%。结论:医源性胆道损伤最常见于胆囊切除术,根据损伤的时间及类型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早期发现和及时且正确地处理对预后十分重要。胆管空肠Roux-en-Y内引流术是目前最常用且疗效肯定的胆道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下肢骨折多发伤患者二期骨折手术时机。方法:通过比较67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下肢骨折多发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观察骨折急诊固定(21例)和延期固定(30例)对疗效的影响。结果:骨折急诊固定组在住院时间、早期肺部并发症、骨折晚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延期固定组。结论:在治疗有腹部闭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51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1例中手术治疗117例,保守治疗29例,均治愈,治愈率96%,5例死亡。结论: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病例,快速准确的病情判断,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后加强监护,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次胆道手术中十二指肠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2月~2010年6月收治的因肝内外胆管结石而行再次、多次胆道手术患者,术中出现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十二指肠损伤。结果 9例愈合良好,3例愈合时间较长,2例死于严重的感染、多脏器衰竭。结论 十二指肠损伤是多次胆道手术较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或没有及时正确的治疗就会酿成严重后果。手术中细致操作,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充分的引流和术后肠内外营养是减少术中十二指肠损伤和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来我院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8例的病例资料。分析损伤的部位、类型、发现时间、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等。结果术中发现胆管损伤并及时采用胆道端端吻合、胆肠吻合并引流6例,术后3d内发现胆道损伤再次手术2例。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关键是预防,术中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首选措施,早期治疗和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紧急和延迟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并对护理措施进行讨论。方法:将55例紧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发病后72小时内紧急手术患者,B组为发病72小时后延迟手术患者。结果:A组中转为开腹手术19.4%,B组26.3%(P=0.693);平均手术时间(P=0.412)、总住院时间(P=0.626)、胆道损伤和手术后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紧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与延迟手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方法:回顾分析3例原位肝移植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的时间为1~3个月,供肝冷缺血时间平均为8.5h,热缺血时间为3min;其中1例术后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结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是多种因素的结果,其中肝动脉供血不足、灌注损伤、缺血再灌注、术后病毒感染及排斥反应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何显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0):2410-24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外一科2009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血糖在6.1~9.0mmol/L,记录术中出血量、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相应并发症。结果:术中出血量(13.54±3.69)ml,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为(7.54±2.69)d,术后平均进食时间为(3.54±1.69)d,住院时间为(9.82±4.69)d,8例术中转开腹手术,胆道损伤1例,伤口延迟愈合9例,伤口感染12例,肺部感染3例。结论:对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熟悉疾病特点、胆道系统解剖和术中转开腹手术的指征,加强围手术期血糖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胆囊及胆道系统疾病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176例胆囊良性疾患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176例,成功167例,有9例因萎缩性胆囊炎,Calot三角显示不清等延长切口后手术成功。手术时间最短36 min,最长95 min,平均50 min。术后伤口愈合良好,仅3例发生伤口脂肪液化,经换药后痊愈。未出现胆管损伤及胆瘘等并发症。结论:MC具备了创伤小,恢复快,价廉,设备简单,伤口疤痕细小等优点,应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ERCP+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经ERCP+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临床护理与监测、健康教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成功,恢复良好。结论: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先进行ERCP+EST术,在先将胆总管内的结石取出后再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使得患者避免了传统手术导致的切口疼痛,多管引流导致的活动限制、术后禁食时间长,带T管时间长、易发生胆道感染的缺点,并且使住院天数减少,患者舒适度增加、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而成为胆道系统结石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汪林源 《吉林医学》2013,(33):6978-6979
目的:探讨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再次胆道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胆道术后肝内外胆管结石再发患者56例,分析其再次手术原因,评估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残石率。结果:本组再次手术主要原因包括胆管结合残留/复发、残留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医源性损伤以及胆管狭窄等。结论:胆道再次手术尽量减少或者消除残留结石,强化手术潜在危险性,并规范化手术操作是降低胆道再次手术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11年3月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6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观察患者病理检查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36例患者手术时间140-230min。手术出血量10-50mL。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20d。随访6个月至14年,全组患者未再次手术,B超检查结果未见胆总管狭窄扩张及结石,X线钡餐检查未见钡剂返流到胆道。结论: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与腔镜胆道探查“T”管引流(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2种术式治疗继发性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58例继发性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LTCBDE组26例,LCBDE组32例(其中2例为 LTCBDE组术中中转)。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补液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胆漏、胆总管狭窄、胆管炎、腹腔感染、胆道出血、残余结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治愈后出院,无死亡病例。LTCBDE组术后无胆漏、残余结石及胆道出血,LCBDE组术后出现1例胆漏、2例残余结石、1例胆道出血,两组均无术后胆总管狭窄、胆管炎及腹腔感染病例。LTCBDE组患者术后带管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补液量均少于LCBDE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TCBDE组手术时间长于 LCB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条件下,LTCBDE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可视为安全有效及经济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