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尤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代表。产ESBL菌不仅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耐药,而且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交叉耐药。ESBL可以通过接合、转化和转导等形式使耐药基因在细菌间扩散。为了解本地区儿科ESBL菌的发生率和耐药特点.以控制ESBL菌的传播和流行,我们对122株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做了ESBL检测,并分析其对10种抗生索的耐药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大肠埃希氏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状况。方法:对12家医院1998~2003年从各种临床标本收集的1646株大肠埃希氏菌和1175株肺炎克雷伯菌,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测定这些菌株对21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只发现一株大肠埃希氏菌对亚胺培南耐药,对大肠埃希氏菌耐药率在10%以下的抗生素分别为哌拉西林/三唑巴坦(6.2%)、头孢他啶(6.6%)、头孢哌酮/舒巴坦(8.4%)和阿米卡星(8.3%),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在10%以下的抗生素只有头孢舭肟(9.8%)和头孢哌酮/舒巴坦(9.3%)。环丙沙星对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率在70%左右,而肺炎克雷伯菌只有30%左右,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大肠埃希氏菌,在头孢西丁耐药菌株中这种差异更加突出。结论:5a监测中,两类细菌对临床常用大部分抗生素的耐药性没有明显改变,但对部分抗生素的耐药性各有特性,对本地区细菌进行系统、全面的耐药性监测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代表。产ESBLs菌对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耐药,而且对喹诺酮类、磺胺类等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给临床治疗产ESBLs菌引起的感染造成极大的困难。为了解我院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我们汇总了2002—01~2005—01分离到的269株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ESBLs的产生情况,分析了其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马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223-3223
目的 总结分析2010年分离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API系统鉴定细菌.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为临床常见菌,检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生率为52.7%和45.9%.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高度耐药性,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保持较低耐药率.结论 我院分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较强,出现多种耐药菌株,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5.
广州地区呼吸道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下呼吸道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率及各种基因型的流行分布。方法:收集广州地区13家医院2000-10~2001-12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714株.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规定的ESBL表型筛选和确证试验确定ESBL的发生率、PCR扩增对产。ESBL菌初步分型,然后对部分PCR扩增阳性产物测序.序列分析进一步确定基因型。结果: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分离率分别为58.1%和40.1%;TEM型161株(49.8%),均为TEM-1型.CTX-M型107株(33.1%).SHV型141株(43.6%)。结论:CTX-M型和SHV型是广州地区下呼吸道感染产ESBL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流行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生情况及耐药性。【方法】用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系统对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23株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进行鉴定,ESBLs采用双纸片扩散法检测,采用KB纸片法选用13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分析。【结果】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46.2%和40.5%,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0%。产ESBLs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非产酶株显著升高,对β一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抗生素几乎全部耐药,但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为100%,对头孢西丁的敏感率〉60%。【结论】治疗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首选是碳青霉烯类和头霉素类;应重视ESBLs的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临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情况以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从病人标本中分离的373株菌株用WITEK-6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配套的GNI+鉴定卡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标准判定结果。结果:本组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244株,其中产ESBL菌株106株,检出率为43.4%;肺炎克雷伯菌129株,其中产ESBL菌株58株,检出率为45.0%。检出产ESBL菌株标本位于前5位的分别为中段尿液、痰、分泌物、胆汁及血液。产ESBL菌株较非产ESBL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率高,除头孢他啶外,对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均〉70%,对其他抗生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两者对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美洛培南均100%敏感。结论: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高,耐药性强,临床应合理应用抗生素,以避免产ESBL菌株感染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的分布、表型及其检测方法。 方法 经头孢泊肟初筛,分别用NCCLS确证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和用头孢西丁三相试验检测质粒AmpC。 结果 341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经常规药敏试验筛选出164株(48.1%)头孢泊肟(CPD)的MIC>1μg/ml,对其中的102株进行检测,结果产ESBL的有64株,头孢西丁三相试验阳性者有6株。 结论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质粒β-内酰胺酶以ESBL为主(30.2%),质粒AmpCs仅占2.8%。  相似文献   

9.
大肠埃希菌是引起泌尿系感染的主要菌群之一,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尤其是β-内酰胺类药物的大量使用,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日益严重,为了解我院引起泌尿系感染的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 s)情况及耐药情况,我们对临床尿液标本中分离到的大肠埃希菌进行了ESBL s检测及耐药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菌株来源实验菌株为2005-07~2006-06从临床尿液标本分离的、并经ATB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确证的大肠埃希菌152株,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1.2仪器与试剂ATB自动细菌分析仪及其配套鉴定、药敏条、MH琼脂均为法国…  相似文献   

10.
产ESBL菌流行趋势及耐药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肺炎克雷伯氏菌及大肠埃希氏菌的流行趋势和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采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进行ESBL检测,药敏实验,及其变化趋势分析。结果:2003年有33.3%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和35.3%大肠埃希氏菌产ESBL,2004年则为29.3%和32.2%;两年相比产ESBL菌分离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年中产ESBL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单环类抗生素耐药率在90%以上,产ESBL和不产ESBL菌株对亚胺培能均未发现耐药。产ESBL菌株三代头孢菌素、单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的耐药率两年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2003、2004年ESBL细菌的分离率及耐药性无明显差异,趋势监测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产AmpC酶情况。方法按NCCLS推荐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确证试验,对369株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进行ESBLs酶的检测,并用改良三维试验、三维试验抑制试验及AmpC酶诱导试验对表型可疑产AmpC酶的菌株进行检测。结果73株表型可疑产AmpC酶的菌株中检出34株产AmpC酶,大肠埃希氏菌24株,肺炎克雷伯氏菌10株,其中有5株大肠埃希氏菌2、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同时产ESBLs酶。2株肺炎克雷伯氏菌诱导产AmpC酶。结论产生AmpC酶是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的又一重要机制,实验室应对其检测和监测给予足够重视,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减缓对细菌耐药的选择性压力、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2.
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265株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的医院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标本中培养出的大肠埃希菌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大肠埃希菌265株,标本分布以尿标本最高(47.5%),科室分布以普外科最高(12.1%)。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 s)率为60.8%,产ESBL s株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高度耐药性。结论:临床应重视ESBL s菌株检测,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性抗生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表型及基因型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用表型确证试验确定临床标本中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用TEM、SHV和CTX-M通用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鉴定其基因型。结果 66%的菌株为TEM基因型,14%的菌株为SHV基因型,10%的菌株为CTX-M型。结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基因型分布以TEM基因型为主,部分菌株为SHV、CTX-M型。同一菌株内可以产生2种不同基因型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结果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等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菌株不断增多,这些菌株多数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如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1、2],及时检测出ESBL,可指导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医院感染及ESBL的区域性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用纸片协同试验、纸片确证试验和克拉维酸纸片叠加法检测产 ESBL 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并调查了医院感染这两种菌产 ESBL s的流行现状。方法 :采用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和氨曲南为底物 ,用上述三种试验对临床分离的 99株大肠埃希菌和 48株肺炎克雷伯菌检测 ESBL s的产生。结果 :纸片确证试验和克拉维酸纸片叠加法检测结果没有显著差异 ,总检出率在大肠埃希菌中为 35 .4% ,在肺炎克雷伯菌中为43.8%。其中以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为底物效果较好。结论 :克拉维酸纸片叠加试验是一种方便 ,敏感性和准确性较好的试验 ,可作临床实验室常规测定  相似文献   

16.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质粒β—内酰胺酶的筛选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了解大肠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的分布,表型及其检测方法,方法:经头孢泊肟初筛,用NCCLS确证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和用头孢西丁三相试验检测质粒AmpC.结果341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经常规药敏试验筛选出164株(48.1%)头孢泊肟(CPD)的MIC>1μg/ml,对其中的102株进行检测,结果产ESBL的有64株,头孢西丁三相试验阳性者有6株。结大肠埃钸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质粒β-内酰胺酶以ESBL为主(30.2%),质粒AmpCs仅占2.8%。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结果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等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菌株不断增多,这些菌株多数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如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1、2,及时检测出ESBL,可指导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医院感染及ESBL的区域性暴发流行。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122株大肠埃希菌为1997年8月~1998年12月临床分离有选择的大肠埃希菌,应用Vitek-32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 1.2 抗生素纸片:头孢他啶、头孢噻肟、氨曲南、阿莫西林/棒酸,购自BBL公司。 1.3 试剂:培养基采用bioMer…  相似文献   

18.
何树洪  崔颖鹏  任斌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3):1477-1479
目的:了解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院内分布及耐药性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用VITEK-60鉴定细菌,药敏用K-B法,用双纸片法检测ESBLs。结果:2002-2004年3年间共分离出1183株大肠埃希菌,产酶株占27%;肺炎克雷伯菌661株,产酶株占25.4%。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敏感率均在97%以上。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81.1%和71.2%,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其余抗生素的敏感率均不佳。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严重,应控制三代头孢抗生素的使用以遏止ESBLS菌株不断上升的势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危险因素,对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与抗生素使用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前瞻性监测产ESBLs菌的情况,并对感染者进行临床调查。结果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分别是:头孢噻肟钠为95.3%,阿莫西林加棒酸为72.2%,产ESBLs菌感染者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率(72%)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感染者(35%),P〈0.05;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大量使用诱导ESBLs的产生。结论严重的基础病、高龄、机体免疫力低下、长期住院者是ESBLs菌感染的易感宿主;皮质激素、化疗及介入性疗法是ESBLs感染的高危因素。滥用抗生素是产生ESBLs的重要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止ESBLs产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以便有效地控制感染。方法:对80例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肺炎进行研究.32例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肺炎作为观察组,48例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肺炎作为对照组。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时间大于20d、入住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操作以及先前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应用是引起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和缩短住院天数是防止产ESBLs细菌医院感染肺炎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