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CT导向置管抽吸加尿激酶灌注溶凝引流治疗脑内血肿的效果,提高穿刺置管的准确性,从而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方法 分析并总结108例不同类型的脑内血肿患者采用CT导向置管抽吸加尿激酶灌注溶凝引流治疗的经验.结果 本组 108例患者术后动态复查CT有 106例血肿吸收消失, 2例血肿增大改为开颅手术,临床死亡2例.按格拉斯格预后评分(GOS)分级评级,恢复良好96例、好转 8例、未愈2例,临床死亡2例.结论 CT导向置管抽吸配合尿激酶灌入溶凝引流治疗脑内血肿,具有手术风险低、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颅内血肿的微创治疗方面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要筛选适合的病例.  相似文献   

2.
微创置管吸引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索一种简便、实用、效果好的微创定向置软管吸引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新方法。方法 根据病人术前CT或CT片上提供的颅脑立体定位数据 ,采用我们自行设计的微创定向颅内置管装置等医疗器械 ,治疗了高血压脑出血病人 16 6例 ,包括急诊即时床边救治2 1例。血肿位于壳核 10 9例 ,丘脑 5 1例 ,脑叶 16例 ,小脑 6例 ,脑干和脑室各 2例 ;血肿小于10ml8例 ,11~ 30ml5 3例 ,31~ 5 0ml5 2例 ,5 1~ 10 0ml 47例 ,10 0ml以上 6例。所有病例术中经单或多靶点径路微创软管脑内血肿抽吸和术后残血尿激酶溶凝引流的方式及对血肿破入脑室积血病人配合腰穿置换治疗。结果 血肿腔内置管准确率 10 0 %。术中血肿清除率和术后残血清除留管时间均值 :单靶点径路为 31 1%和 5 3天 ,多靶点径路为 5 5 5 %和 3 7天 ,两方法比较有显著意义。术后一个月内死亡率为 10 2 %。结论 微创定向脑内血肿置软管吸引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定位准确 ,方法简易 ,适宜抢救 ,创伤微小 ,疗效确切 ,易于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CT导向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0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明 《中国临床医学》2002,9(4):414-416
目的:介绍应用CT导向立体定向穿刺抽吸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60例的治疗结果。就其临床价值。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并发症进行讨论。方法:利用德国产LeibingerFisher立体定向系统在基础麻醉 局部麻醉下钻颅血肿穿刺置管抽吸引流,辅以尿激酶血肿腔内注入直至血肿大部清除后拔管,观察意识状况,中线移位,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组死亡13.3%。疗效标准以ADL表示,ADL1-2级45%,ADL3级30%,ADL4级8.3%。结论:CT导向立体定向钻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手术,能有效降低高血压脑溢血病人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引导立体定向脑内血肿穿刺碎吸合并尿激酶冲洗引流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原因。方法:总结应用CT引导立体定向脑内血肿穿刺碎吸合并尿激酶冲洗引流治疗原发性脑出血患者46例,比较在不同手术时机的情况下病例进行血肿清除率及再出血的风险。结果:CT引导立体定向脑内血肿穿刺碎吸术穿刺的准确率达到82%,血肿清除率12h为(50.4±20.3)%,≥12h而24 h为(54.6±19.3)%,48 h为(53.4±22.2)%,高于24~48 h的(40.5±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再出血的风险在不同手术时机术后并没有增加,应用尿激酶治疗后血肿清除率分别为12 h为(80.5±4.3)%,≥12 h而24 h为(75.4±6.9)%,24-48 h为(80.4±5.9)%,48 h为(81.8±4.2)%,与单纯CT引导立体定向脑内血肿穿刺碎吸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立体定向脑内血肿穿刺碎吸合并尿激酶冲洗引流治疗原发性脑出血可以提高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的风险并不会因为不同手术时机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辅助下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并采用立体定向辅助下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的丘脑出血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血肿量15~30 mL;均采用立体定向辅助下穿刺置管,术后经引流管予尿激酶注入溶解血凝块,21例患者因合并脑积水同时行脑室外引流术。术后常规采用CT复查了解血肿清除效果;随访3~6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评分情况,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36例丘脑出血患者中,2 d内血肿基本消除者4例,3 d内8例,4 d内12例,5 d内10例,6 d内2例。随访3~6月,患者均存活。ADL Ⅰ级者8例,Ⅱ级20例,Ⅲ级6例,Ⅳ级2例。结论:立体定向穿刺置管引流术是血肿量30 mL内的丘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治疗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5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立体定向置管、抽吸引流配合尿激酶的方法,根据出血量、部位和血肿形态的不同,选择相应的靶点进行手术治疗,并与其他治疗方法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本组152例患者死亡25例,占16.4%;其中18例术后1~3d死于严重脑功能衰竭,7例死于2周内严重的并发症。余病例均于术后3~7d内拔除引流管,CT复查脑组织完全或基本复位,血肿清除率85%以上,无一例发生严重再出血。结论立体定向技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损伤小,方法简单易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立体定向锥脑血肿置软管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立体定向锥脑血肿置软管术治疗组(微创组)32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内科组)31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微创组的短期疗效和远期疗效都优于内科组.结论:立体定向锥脑血肿置软管术联合尿激酶治疗较内科治疗能更显著地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黄启锐  黎源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2):3804-3806
目的:总结自制颅表定位器辅助立体定向置管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共收治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15~30 mL)患者76例,采用脑立体定向仪配合作者自行设计的颅表定位器定向穿刺置管,尿激酶冲洗溶解引流血肿.以国内统一制定的脑卒中疗效评定量表评定,分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等.结果:治愈35例(47.0%),显效21例(27.0%),有效17例(22.0%),无效2例(2.6%),死亡1例(1.4%).术后CT证实本文所置引流管走向与血肿的长径平行,并位于血肿中心.结论:作者自行设计的颅表定位器,能帮助决定穿刺路径并使所置引流管处于血肿的最佳位置,以便充分引流.  相似文献   

9.
两种微创钻孔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与CT定位定向两种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8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分为两组,立体定向组32例,使用立体定向仪定位。CT定位定向组50例,不使用立体定向仪,根据CT片直接穿刺、抽吸血肿。两组病例在年龄、出血量、发病距手术时间、意识状态等因素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血肿抽吸率差异有显著性,术后总血肿清除率、再出血、引流时间、注尿激酶次数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有效性上有统计学差异(U=537.500,P=0.010)。结论:与CT定位定向相比,立体定向术中定位更精确、血肿抽吸更有效,疗效佳。  相似文献   

10.
陆川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6):2842-2843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与CT定位定向两种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8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分为两组.立体定向组32例.使用立体定向仪定位。CT定位定向组50例,不使用立体定向仅,根据CT片直接穿刺、抽吸血肿。两组病例在年龄、出血量、发病距手术时间、意识状态等因素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血肿抽吸率差异有显著性,术后总血肿清除率、再出血、引流时间、注尿激酶次数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有效性上有统计学差异(U=537.500,P=0.010)。结论:与CT定位定向相比,立体定向术中定位更精确、血肿抽吸更有效,疗效佳  相似文献   

11.
CT导向立体定向抽吸术治疗脑内血肿自1978年BaCkLUnd首次报道之后.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21。许多作者通过保守、开颅及抽吸对比分析认为CT导向立体定向抽吸术在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方面均优于手术及保守治疗I‘·‘1。我们通过立体定向抽吸自发性基底节血肿87例,配合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llk床资料l.1一般资料我院1990年11月至1993年6月用CT导向立体定向抽吸术治疗脑内血肿159例,其中自发性基底节血肿87例,额、颁(指未涉及基底节)、顶、枕叶血肿59例.小脑血肿13例。基底节血肿87例中,…  相似文献   

12.
硬膜外血肿的微创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6年2月至2001年10月,我们选用钻小孔抽吸血肿加尿激酶(UK)溶凝引流的微创方法,对42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进行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脑出血(ICH)是脑血管疾病中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死率和病残率均较高.死亡原因主要是急性血肿的颅内占位及出血本身对脑及血管损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微侵袭的立体定向技术治疗(ICH)前景广阔。而超早期进行手术,消除血肿的占位、抑制和拈抗继发的脑损害因素,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我科2002年3月至2004年3月,立体定向抽吸置管尿激酶辅助引流治疗110例幕上ICH患者,其中60例发病后6h内行立体定向手术并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高血压脑深部出血的血肿进行分型并探讨立体定向置管血肿外引流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血肿的CT形态特征将52例高血压脑深部出血患者的血肿分为6型:1型,血肿CT值均匀型;2型,血肿CT值不均匀型;3型,血肿周围水肿带明显型;4型,血肿巨大或不规则型;5型,血肿破入脑室型;6型,混合型。在急诊处理后,在立体定位架上行CT扫描确定靶点,1型靶点多选在血肿后缘中点,2型多选在血肿CT值较低处,3型选水肿带明显侧,4型选双或多靶点,5型选血肿及脑室,6型根据以上原则选靶点。根据靶点进行置管、血肿外引流手术。结果:5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36例(69.23%),中残11例(21.15%),重残1例(1.92%),死亡4例(7.70%)。术中无出血灶再出血,术后出血灶少量再出血3例。结论:根据高血压脑深部出血血肿分型行立体定向置管血肿外引流术,引流效果好,术中、术后病灶再出血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外伤性脑内血肿的适应证和方法。方法 选择经颅脑CT检查确诊的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开颅术后迟发性脑内血肿惠者86例,以术前颅脑CT片为依据,进行术前规划。确立入颅点、置管方向及深度、引流管颅内段相应部位加开侧孔的数目。在病床边于局部麻醉下以快速颅锥钻孔,置引流管于血肿腔内,持续外引流,并向血肿腔内注射尿激酶。术后CT复查。结果 微创操作均于15~25min完成。5d复查CT血肿明显减少(〉85%)38例,基本或完全消失48例。痊愈59例,轻残13例,中残9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5.81%。无颅内感染发生。结论 对某些外伤性脑内血肿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是可行的。只要适应证选择得当,操作得法,可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前,采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脑出血的单位越来越多,前景广阔,微侵袭手术可能成为未来外科治疗脑出血的主要方法[1].此种疗法手术后置管注入血肿液化剂并引流是治疗的关键之一,但关于引流装置的使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尚无报道.2001年4月~2003年7月我院以立体定向抽吸置管辅以尿激酶(UK,Urokinase)液化引流术治疗95例幕上脑出血病人,疗效满意,现对这组病人术后引流装置所出现的意外、可能的原因和护理、处理的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分析术中CT立体定向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3月56例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术前CT扫描定位血肿部位,术中全麻下颅骨钻孔,用脑穿针行血肿抽吸。治疗组采用术中CT立体定向引导下全麻行颅骨钻孔,用脑穿针行血肿抽吸。结果:治疗组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术中对正常脑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成功率、有效率高;而且治疗组患者血肿吸收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改善。结论:术中CT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对正常脑组织损伤小,值得大样本临床观察及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神经内镜手术、立体定向抽吸手术、导航辅助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术后对侧下肢肌力预后差异。方法: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经单纯内镜手术治疗17例(内镜组)、立体定向抽吸手术治疗的16例(立体定向组)和导航辅助内镜手术治疗的8例(导航内镜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3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CT显示不良事件、住院时间及术后3个月肌力恢复情况等资料。结果:三组的平均手术时间、皮层造瘘口大片梗塞或再次出血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血肿清除率、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肌力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之神经内镜手术清除基底节区血肿,导航辅助内镜手术和立体定向抽吸手术对于促进术后肌力恢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软通道置管溶解抽吸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CT引导下,采用立体定向原理,钻颅穿刺、软通道血肿抽吸、固定引流装置、尿激酶、肝素溶解血肿下引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3至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进行评估:Ⅰ级11例,Ⅱ级16例,Ⅲ级7例,Ⅳ级2例,Ⅴ级1例,死亡2例。结论软通道置管溶解抽吸基底节区脑出血创伤小,简便快速,适用性强。有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血肿腔内置管抽吸和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对2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立体定向血肿腔内置管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死亡1例,病死率为3.9%,生存25例,恢复良好15例,占60%,中残6例,重残3例,占12%,随访期内死亡1例。结论:该术式操作较简单,置管位置准确,损伤少,再出血发生率低,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