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15例颈椎骨骼标本的解剖观察和对200例颈椎钩椎关节斜位X线片的测量后,认为锥椎关节斜位摄片方法。对显示钩突骨质增生、椎间孔变小、变形所致钩椎关节病可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钩椎关节病为颈椎病的一种类型、主要由于椎体侧后方的钩椎关节变位,肿胀与骨质增生而对椎动脉、脊神经根、或二者同时造成刺激与压迫而出现一系列症状者。因本病症状混杂和对其认识不足,极易误诊而延搁治疗。  相似文献   

3.
颈椎病X线诊断1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颈椎正侧位及左右斜位对100例经临床和X线确诊为颈椎病的X线片进行了测量分析,100例颈椎病中实测117例处骨质增生,156例处5种退变征像,与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颈椎病的对照关系及主要X线征像。提出了颈椎病多发生于C4以下部位,钩突、椎弓小关节横径增生及椎间盘变性脱出椎间孔径变窄,椎体失稳是上述三型颈根病的主要致病因素,认为X线平片对颈椎病仍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形成或椎间孔附近的骨质增生形成直接压迫其附近的椎动脉,以及椎动脉孔纤维化,使椎动脉固定,在颈椎活动时,椎动脉不能相应滑移而产生扭曲,或椎问盘变性、膨出压迫椎动脉,出现此型颈椎病所常见症状是中老年人常见病。笔者近年来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标本兼治治疗该病48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神经根型颈椎病椎间孔狭窄因素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引起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椎间孔狭窄的主要骨性原因.方法 对6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X线片进行观测,首先观测双斜位片上发生狭窄的椎间孔,依据导致椎间孔狭窄的不同原因(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关节突关节位置关系异常、关节突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等)进行分类计数.结果 本组病例提示颈椎间孔狭窄因素以关节突关节位置关系异常居多,占94.1%(其中单纯关节突关节位置关系异常引起椎间孔狭窄者占42.0%;与其他3种原因相兼者占52.1%),关节突关节位置关系异常以C5-6和C6-7为多发节段.结论 颈椎关节突关节位置关系异常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间孔骨性狭窄因素的首位,通过45°斜位X线片可进行定性诊断,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5例颈椎病患者进行螺旋CT薄层扫描,而后对图像进行3D和MPR处理,观察颈椎椎体骨质有无改变,椎间孔的大小,小关节突的改变及椎动脉受压的情况.结果笔者发现有95例有骨质增生,椎间孔狭窄,钩突关节等小关节增生变形,有15例有椎间盘突出,有23例椎管狭窄,韧带钙化,椎间隙狭窄等,有2例见有食管压迫征.结论多排螺旋CT的三维重建对颈椎椎体的骨质改变,对钩突关节等小关节及椎间孔的增生狭窄,以及椎体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均能直接观察到,因此对颈椎病的诊断多排螺旋CT的三维重建是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成人椎动脉第二段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成人椎动脉第二段的走行和毗邻结构,为进一步明确椎动脉型椎病的病因提供依据。方法:对14具成人尸体颈椎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双侧椎动脉的形态,走行方向与周围骨,肌肉,神经的关系,结果:椎动脉第二段走行于骨,肌肉,神经根所围成的管道中,与后方颈神经前支和小关节突的关系密切,钩突的高度在C5,C6最高,颈椎上关节突前缘和横突孔后缘距离较近,部分可超过横突孔后缘,结论:椎动脉后方关节突的退变,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又一个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8.
颈椎牵引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脱水,纤维环弹力减退,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椎体失稳而移位,椎体边缘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变性,钩椎关节增生及关节突关节的继发性改变等。这些结构变化,均可使颈椎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直接刺激、压迫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  相似文献   

9.
椎动脉型颈椎病X线片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X线片的特征与临床关系。方法 对4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X线片进行测量和临床分析。结果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X线片显示:颈椎生理弧度变直、颈椎不稳、钩椎关节增生。结论 颈椎曲度改变及颈椎不稳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颈椎病的X线平片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110例临床确诊为颈椎病患者的X线平片,包括正位、侧位、斜位、过伸、过曲位。结果椎体缘骨质增生及关节突改变73例,钩椎关节改变83例,椎间隙改变59例,椎间孔改变47例,生理曲度改变91例,小关节紊乱(颈椎失稳)42例,项韧带钙化、肥厚22例。结论颈椎X线平片目前仍然是诊断颈椎病的常用和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不同诊断方法对颈椎病诊断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病病人的影像学资料,指导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人的影响学资料和病历材料,比较不同检测手段对结果的影响。结果:有16例CT显示为椎动脉型颈椎病而X线平片显示为交感神经型颈椎;有19例CT显示为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或硬膜囊、脊髓受压、变形、移位而X线显示为脊髓型颈椎病;有13例CT显示为神经根受压、移位而X线显示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有13例CT显示为椎动脉型颈椎病而X线显示为钩突肥大和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横突孔变小,分隔;混合型颈椎病57例。结论:CT检查颈椎病高于普通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2.
X线平片对颈椎病的诊断及临床分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X线平片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颈椎病临床分型.方法 收集资料齐全的颈椎病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椎体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89例占90.8%;椎间孔变形、变小51例占55.1%;椎间隙变窄或伴纤维环及髓核钙化58例占59.2%;颈椎曲度异常81例占82.7%;项韧带钙化71例占72.4%%.结论 椎体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椎间盘及椎间孔狭窄是颈椎病的重要征象.X线平片对颈椎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对临床诊断及分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颈椎病的X线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为预防和治疗颈椎病提供借鉴.方法 对100例颈椎病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摄片均常规摄芷侧斜位片,部分病例加摄过伸过曲位.结果 32例表现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后突;82例表现为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24例表现为颈椎双边征;56例表现为钩突增生,小关节及钩椎关节退变;74例表现为椎间隙变窄、韧带钙化.结论 在基层医院x线平片检查对颈椎病的诊断,可以不仅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而且作为一种经济、快捷、有效的检查手段,能够为各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以中老年人多见。因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脱水,纤维弹力减退、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椎体失稳而位移,椎体边缘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变性,钩椎关节增生及关节突关节的继发性改变等。这些结构变化和劳损等,均可使颈椎椎管、横突孔或椎间孔L变形狭窄,直接刺激、压迫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等,从而引起临床上的颈肩痛、手臂麻、头晕、恶心等症状。  相似文献   

15.
章雨花 《桂林医学》1999,15(1):11-12
目的:探讨钩椎关节退变对椎动脉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3例椎动脉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神经根型51型中,钩椎关节退变占43例(84.31%);椎动脉型32例中,钩椎关节退变占26例(81.25%)。(2)椎间隙变窄53例(63.85%)。(3)颈椎失稳18例(21.86%)。(4)生理曲度直59例(71.08%)。(5)骨赘74例(89.15%)。(6)韧带钙化26例。(7)小关节增生5例。结论:钩椎关节退变是引起椎动脉受压纡曲及椎间孔狭窄的重要因素,对椎动脉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探讨颈椎病的CT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6年因颈椎病至我院就诊的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500例患者中神经根型238例,CT显示小关节、钩突骨质增生,椎间盘向侧方突出;脊髓型132例,CT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及椎间关节内缘增生,椎间盘膨隆式突出。椎动脉型72例,CT显示钩突横径增大伴侧缘增生,横突孔狭窄压迫椎动脉;混合型58例,合并上述两种表现或无特异性特征。结论 CT及其各种后处理技术可充分展示颈椎椎体及椎间隙细微解剖结构改变、颈椎病变类型,为临床分型提供可靠、准确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朱龙奎 《嘉兴医学》2002,18(4):206-208
目的:通过对常规颈椎X线平片的分析,探讨颈椎病的X线诊断。方法:对200例颈椎病X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颈椎曲度异常(65%),椎间盘狭窄(55%),钩突关节边缘骨质增生(75%),椎体骨质增生(100%),椎间隙狭窄或椎间孔变形,狭窄(100%)等这些为颈椎病常见的X线,表现。结论:常规颈椎正侧位及双斜位片是诊断颈椎病的非常有价值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以中老年人多见.因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脱水,纤维弹力减退、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椎体失稳而位移,椎体边缘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变性,钩椎关节增生及关节突关节的继发性改变等.这些结构变化和劳损等,均可使颈椎椎管、横突孔或椎间孔变形狭窄,直接刺激、压迫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等,从而引起临床上的颈肩痛、手臂麻、头晕、恶心等症状.临床上称之为颈椎病或颈椎综合征.中医归纳其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风寒痹阻、气血虚弱.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五种.其治疗方法也较多,疗效高低不一.在其非手术疗法中,我们采用综合疗法,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发生与颈椎特有的解剖学基础是分不开的,是颈椎各部分退行性变引起相应神经系统和(或)椎动脉以及交感神经损伤所致,其主要与钩椎关节、椎间盘、关节突关节及椎体韧带的的退变等因素有关。当前临床多数主张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其他型包括混合型、食管型颈椎病。现根据笔者个人体会结合有关资料就临床分型及其与X线诊断之间对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发现以前对颈椎病的认识有许多不足之处。目前对颈椎病的诊断绝大多数是依据颈椎X线片出现的变化来决定的。患颈肩痛的病人摄颈椎X线片后,如果在X线片子上发现有颈椎正常生理弧度改变,颈椎椎体骨质增生、颈椎间隙变窄、颈椎钩突及颈椎小关节突肥大增生以及颈椎旋转或滑脱移位等变化时,就可能会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