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沉渣分析仪、干化学及显微镜镜检检测尿中红细胞和白细胞产生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原因。方法采集3000例患者第一次晨尿,在离体2h内分别经行尿沉渣分析仪、干化学和镜检尿沉渣镜检尿液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结果以显微镜镜检为对照,干化学法检测红细胞和白细胞和结果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2.57%和84.28%;阴性符合率分别为85.75%和96.93%;假阳性率分别为14.25%和3.07%;假阴性率分别为7.41%和15.12%,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和白细胞和结果和手工镜检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只有尿沉渣分析仪与干化学及手工镜检三者交叉互检,才能排除检测结果的假阳性和假阴性,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三种方法 检验尿液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1250份尿液标本,分别采用干化学法、尿沉渣分析以及显微镜镜检三种方法 进行尿液检测,并对检测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尿沉渣分析、尿干化学法的尿液红细胞阳性率分别为18.56%和18.32%,白细胞阳性率分别为21.44%和20.96%,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沉渣分析、 尿干化学法与显微镜镜检的12.32%和15.76%比较,检出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显微镜检结果 为参考标准,尿沉渣分析以及干化学法均存在假阳性与假阴性结果 .结论 干化学法、尿沉渣分析以及显微镜镜检三种方法 检测尿液红细胞、白细胞均有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临床上要根据诊断目的 合理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必要时可以联合应用,以提高检测结果 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比较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联合对白细胞、红细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0月1000份尿液标本进行本次所实验.所有标本均采用尿干化学法和尿沉渣镜检两种检查方法,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检查结果以尿沉渣镜检作为标本,尿干化学方法检测白细胞准确率与红细胞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尿干化学法发对尿白细胞和红细胞进行检查会出现一定的假阳性与假阴性,需要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尿干化学分析仪使用优利特300,尿沉渣镜检使用奥林巴斯显微镜,检测500份尿液标本,对尿液红、白细胞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500份标本中,将红、白细胞两项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测定,结果以人工显微镜检查为对照.白细胞:干化学法阳性符合率84.03%,阴性符合率96.17%.红细胞:干化学法阳性符合率94.52%,阴性符合率85.88%.结论:干化学法检测尿液WBC、RBC快速简便,适用于过筛,但此法假阳性和假阴性较高,不能完全取代人工显微镜检查.  相似文献   

5.
王立英 《吉林医学》2010,31(13):1750-1751
目的:尿沉渣分析仪联合尿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测定尿中白细胞和红细胞结果的比较。方法:收集500份尿液样本,分别进行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检测。结果: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分析仪联合检测尿中白、红细胞和显微镜镜检检测结果阳性检出率较一致。三种方法对RBC检测敏感度稍高于WBC的敏感度。结论: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分析法、显微镜镜检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检测精确度,对泌尿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6.
李远宁 《当代医学》2013,(36):139-140
目的:分析干化学检测全阴性尿液标本进行尿沉渣镜检结果,探讨干化学检测和显微镜检查的价值。方法对于564例尿液干化学检测全阴性标本进行尿沉渣镜检,肾内科和泌尿外科送检284例,作为A组,其他科室送检280例,作为B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标本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假阴性率。结果 A组全阴性尿液标本白细胞假阴性率女性为15.8%,男性为6.0%,组内比较χ2=7.23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红细胞假阴性率女性与男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女性和男性尿液血细胞假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假阴性率A组为10.6%,B组5.4%,组间比较χ2=5.20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红细胞假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镜检是尿液检测最理想的方法,对干化学法检测阴性的患者应有选择性进行尿沉渣镜检,对于肾内科和泌尿外科患者的尿液标本,无论阳性和阴性都应该进行尿沉渣镜检,可最大程度减少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和分析3种方法在尿液白细胞检测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582例患者的尿液采用尿沉渣镜检、尿干化学分析仪和尿沉渣分析仪这三种方法进行检测,分别比较这三种检测方法在尿液白细胞检测中的差异性。结果采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的白细胞阳性率高于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的白细胞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沉渣镜检的白细胞阳性率较低,与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性较大(P0.05);和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尿沉渣镜检作为金标准,尿干化学分析仪测定白细胞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低于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白细胞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论单独采用尿沉渣分析仪以及干化学分析仪来进行尿液白细胞的检测会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如果和尿沉渣镜检结合使用,可以提高尿液白细胞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任淑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4,(26):3554-3555
目的对比尿液红细胞分析仪检测及镜检结果的差异性。方法分别采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传统尿沉渣镜检法对650例患者进行尿液红细胞检测,对比两种尿液红细胞检测结果。结果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红细胞结果与传统手工尿沉渣镜检结果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650例患者尿液标本中,尿液干化学法检测红细胞阳性率为56.5%,传统手工尿沉渣镜检阳性符合率为42.3%,阳性符合率为73.0%,假阳性率则高达15.2%;而阴性符合率为92.9%,假阴性率为3.1%。结论临床进行尿液红细胞检验时,必须将尿液分析仪与传统手工镜检法有机地结合,以提高检测的准确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检测数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比较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分析法在临床疾病分析中的应用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患者124例纳入研究之中,留取患者晨尿标本共124份分别采用LX3000全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BW-500尿干化学分析以及显微镜镜检等三种方法检测红细胞、红细胞,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镜检红细胞阳性40例,白细胞阳性32;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红细胞阳性52例、白细胞30例;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阳性28例、白细胞阳性28例,两种方法白细胞以及红细胞阳性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对尿液进行检查时,白细胞以及红细胞均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因此临床医师做出诊断时应该密切联系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出最为正确结论。  相似文献   

10.
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各检测项目干扰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UF-50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结果的符合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收集门诊患者的晨尿标本836份,用UF-50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分别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然后将两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836份标本中UF-5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阳性的有224例,假阳性率为21.4%,假阴性率为2.9%;白细胞阳性的有205例,假阳性率为5.4%,假阴性率为1.9%;管型阳性的有168例,假阳性率为30.9%,假阴性率为0.7%。结论:UF-50尿沉渣分析仪只能定位于过筛作用,尿沉渣的显微镜检查可对尿中的有形成分进行最直观的分析,避免仪器检测造成的某些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1.
言艳 《求医问药》2014,(18):40-41
目的 :探讨用常规尿沉渣镜检、干化学尿液分析仪以及全自动尿沉渣检测仪三种检测方法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随机收集的520份生殖、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尿液标本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用常规尿沉渣镜检、干化学尿液分析仪和全自动尿沉渣检测仪分别对这520份尿液标本进行红细胞(RBC)、白细胞(WBC)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用常规尿沉渣镜检测这520份尿液标本中RBC和WBC的阳性率分别为:6.73%(35/520)和8.07%(42/520)。用干化学尿液分析仪检测这520份尿液标本中RBC和WBC的阳性率分别为10.19%(53/520)和10.77%(56/520)。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这520份尿液标本中RBC和WBC的阳性率分别为10.58%(55/520)和11.35%(59/520)。结论 :与进行常规尿沉渣镜检相比,使用干化学尿液分析仪和全自动尿沉渣检测仪对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进行检测的灵敏度较高。但其在检测的过程中,易受多种因素(试剂质量、环境温度等)的干扰,出现阴性或假阳性的几率较高,需通过镜检进行复查。笔者认为,在临床工作中,若为患者联合采用上述三种尿液检测方法进行尿液检测,可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本实验室尿干化学法检测的全阴性结果的尿液标本显微镜下有形成分检出情况,为评价尿干化学法在临床尿液检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探讨用显微镜检查法与干化学斌纸条检测尿液的应用价值.方法 时经干化学分析全阴性尿标本1700例,应用非染色沉渣镜检法检洲.结果 1 700例尿液常规检测全阴性标本进行沉渣镜检,WBC和RBC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41%和3.47%;将上述标本分成泌尿科组和非泌尿科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组问WBC和RBC的阳性检出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干化学法检洲尿红、白细胞有相当高假阴性率;在使用干化学法尿常规检测出现全阴性结果时,为了不漏诊,有条件的实验室应全部进行尿沉渣显微镜检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3种方法(尿沉渣镜检、尿干化学法及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尿液中红细胞(隐血)、白细胞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尿干化学法、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尿沉渣镜检对3000例晨尿同时测定尿液中的红细胞(隐血)、白细胞,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种方法检出红细胞(隐血)阳性率分别是:UF-100法为27.73%,尿干化学法为24.20%,镜检法为23.03%;白细胞阳性率分别是:UF-100法为24.60%,尿干化学法为22.93%,镜检法为17.57%。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法的尿红细胞(隐血)、白细胞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尿干化学法和镜检法;以尿沉渣镜检为“金标准”,UF-100法红细胞阳性率、阴性率分别是92.19%、91.51%,白细胞阳性率、阴性率分别是93.17%、91.63%;尿干化学法隐血阳性率、阴性率分别是90.01%、88.61%,白细胞阳性率、阴性率分别是91.46%、89.81%。结论:两种仪器检出尿红细胞(隐血)、尿白细胞均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及假阴性,3种方法联合检测及综合分析才能更好地判断尿液中红细胞(隐血)、白细胞的有无及其形态学有无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14.
尿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彩凤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5):210-211
目的分析尿干化学分析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对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0份门诊患者尿标本,同时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比较红细胞、白细胞检测结果。结果尿干化学法红细胞阳性110例,显微镜检测红细胞阳性80例,干化学法白细胞阳性123例,显微镜检白细胞阳性98例,两者均有差异性。结论尿干化学法具有快捷、简便的特点,对红细胞、白细胞不如显微镜检查法,两者联合使用可降低假阳性、假阴性误差,可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尿液检验中,尿沉渣镜检法与尿干化学法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展开探讨。方法选取我院105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尿液样本,并将每例患者的样本分为两份,一份展开尿沉渣镜检,一份采取尿干化学法进行检验。对比并评价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尿沉渣镜检组中,患者红细胞及白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3.8%与36.2%,与尿干化学组的阳性检出率(21.9%与21.0%)相比显著升高,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尿液检验中,尿沉渣镜检与尿干化学这两种检验方法均存在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前者的阳性检出率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16.
孔阳英 《中外医疗》2011,30(18):9-9,11
目的对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白细胞结果进行比较,以对白细胞进行最准确的检测。方法通过尿液干化学分析法与尿沉渣镜检法,对1000份尿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尿液分析仪阴性的结果中镜检法阳性达4.23%,而镜检白细胞阴性时尿分析仪结果阳性占14.1%。结论两者不呈正比关系,尿液干化学分析法不能完全替代镜检法对尿液白细胞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7.
张满娥  苏悦兴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4):4681-4682
目的:尿液干化学试带法检测尿隐血与尿沉渣仪镜检尿红细胞的对比分析。方法:对884例新鲜尿的干化学试带法检测尿隐血与尿沉渣仪镜检尿红细胞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1例干化学隐血阴性标本中有1例尿沉渣仪镜检RBC阳性仅占2.4%;干化学隐血微量尿沉渣仪镜检RBC阳性率7.6%;干化学隐血1+尿沉渣仪镜检RBC阳性率23.7%:干化学隐血2+尿沉渣仪镜检RBC阳性率45.1%;干化学隐血3+尿沉渣仪镜检RBC阳性率77.5%。随着尿干化学隐血阳性程度的增强,沉渣仪镜检RBC的阳性程度也渐增强。结论:尿液分析仪与尿沉渣镜检联合检测,才能提高尿液检验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尿沉渣分析仪检测与镜检法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尿常规检测的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晨尿标本,分别采用DJ-83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其尿液中红细胞(RBC)、白细胞(WBC)、上皮细胞及管型的阳性率,观察对比这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检测结果是:阳性红细胞有25份,其中假阳性红细胞有8份,假阴性红细胞有3份;阳性白细胞有30份,其中假阳性白细胞有5份,假阴性白细胞有1份;阳性上皮细胞有25份,其中假阳性上皮细胞有12份,假阴性上皮细胞有2份;阳性管型有13份,其中假阳性管型11有份,假阴性管型有1份。显微镜检测的结果是:阳性红细胞有20份,其中假阳性红细胞有3份,假阴性红细胞有8份;阳性白细胞有26份,其中假阳性白细胞有1份,假阴性白细胞有5份;阳性上皮细胞有15份,其中假阳性上皮细胞有2份,假阴性上皮细胞有12份;阳性管型有3份,其中假阳性管型1有份,假阴性管型有11份。结论: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法与显微镜检测法各具优缺点,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检测需要灵活应用,以提高尿检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盛学清  向长春 《中外医疗》2009,28(31):155-155
目的分析本实验室HT-2000自动尿分析仪(尿液干化学法)检测的全阴性结果的尿液标本,为评价尿液干化学法全自动尿分析仪在临床尿液检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新鲜晨尿500例均为尿液分仪测定红细胞,白细胞均阴性标本进行尿沉渣检查。结果500例干化学法检测阴性尿标本中,白细胞镜检阳性数为88例,假阴性率为约占18%,红细胞镜检阳性数为42例,假阴性率为约占8%。结论在使用干化学法尿液自动分析仪做尿常规出现全阴性结果时,为了不漏诊,不误诊,实验室应全部进行尿沉渣分析仪或显微镜检查。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尿液分析的自动化应用,对尿液分析仪器的干扰因素造成的假阳性结果进行分析,采用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仪联机后结果与显微镜镜检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所测红细胞和管型假阳性率较高,红细胞阳性数580例、假阳性数222例;管型阳性数509例、假阳性数166例;红细胞和管型假阳性率分别为38.28%和32.61%。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假阳性率较低,白细胞阳性数342例、白细胞假阳性数24例;上皮细胞阳性数90例、上皮细胞假阳性数9例;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假阳性率分别为7.01%和10.00%。通过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仪和显微镜三者交叉互检,可排除假阳性结果,使尿液分析准确化,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