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及中医的病因中医界的同志,似乎不用思考都能顺口说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目前中医院校《中医基础理论》五版教材也这样写道:“六淫邪气侵袭为外因,情志所伤为内因。”这样认为是否正确呢?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古代医家对病因的认识。一、沿革:现在可查的最早认识病因的医  相似文献   

2.
张沁园 《河南中医》1998,18(3):149-149
六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精气”概念之商榷张沁园山东中医药大学(250014)主题词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精气中医名词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发行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供中医、针灸专业用)第一章中第一节精气学说对精气所作出的概念是“...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医血液病学科已成为中医实践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中医学科发展日趋多元化、国家卫生需求不断提高及人们对中医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深化中医血液病学科内涵建设和融合发展已成为时代赋予中医学科的重要使命。文章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六稳”“六保”战略出发,探讨了如何深化中医血液病学科内涵建设和融合发展,以期推动中医学科建设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4.
中医医史文献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医医史文献学的内涵特点与体系特点,并结合国家1999-2015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纲要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指出了中医医史文献学的研究和发展趋势,特别提出中医医史文献“信息六化”和“智能六化”急待深入研究和广泛实践.  相似文献   

5.
杨威  于峥  刘寨华 《北京中医》2009,(3):198-200
“六气大司天”缘于《内经》五运六气理论,丰富了中医的时间周期规律。历代百家争鸣的中医学术流派与医家见解变迁,或主动契合或客观暗合于“六气大司天”规律,存在着中医发展一致性的理论思维内核。继承前人经验不可拘泥,宜“和其运,调其化,不失其宜”,以开启中医创新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天津是全国六个中西医结合基地之一,曾因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骨折”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被称为“三朵花”而享誉国内外。为巩固和发展中西医结合学术上的这一优势,近年来,天津在着力加强中医机构内涵建设的同时,注重整合优化学科结构,已初步形成具有鲜明的天津特色与高新技术品质的中医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中医病因学说有两个特点 :一是整体观念 ;二是辨证求因。故中医的病因常是结合人体病理反应的综合名称 ,与证很难划分 ,临床上常按“治证即是治因”来行事。中医病因学说有关术语的英译必须忠实于此。1 六淫的英译 六淫是六气变化与体质差异所引起的外感病之致病因素。六气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体验式学习圈理论在综合三甲医院非中医毕业护士的中医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基于体验式学习圈理论,应用“六症与六技”技能培训强化“具体体验”,应用门诊跟诊促进“思考观察”,应用小组讨论进行“概括假设”,应用个案分析进行“反复验证”。结果 非中医毕业护士60名经过培训后,理论知识优良率为83.3%,操作优良率为83.3%;各科室中医项目开展增长率为118%,实施人数增长率为144%;职业获益感总分培训前为(104.77±11.346)分,培训后为(115.88±19.7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体验式学习圈理论为依据,开展综合医院非中医毕业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培训,能够显著提高护士中医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顺应现代中医护士培养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光明中医》2021,36(20)
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离不开中医思维的指导,中医诊疗过程,其实质就是中医思维科学指导、悟证明理、智慧运用的过程。河南省名老中医、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庞国明教授将中医思维评判依据与临床治疗融会渗透,归结为“六力”:言语力、凝练力、想象力、诊断力、处方力、治疗力,并体现在临证之中,确有助于中医思维和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新中医》2012,(6):170-170
被誉为“民间中医”之家的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近几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单位的支持关怀下,与中国医疗卫生信息网、《中国民间中医论坛》等单位合作,已成功地举办了五届“聚医杰全国中医药百佳名医暨民间中医发展论坛”,第六届会议定于2012年11月10日~13日在北京召开。特邀请各级中医药特色医疗名医、民间名中医、乡村名中医投稿并报名参加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和教学需要 ,全国中医高等院校统一编写的教材几经修改、再版 ,现在已经是第六版了。为适应发展和需要 ,相信七版教材不久也将面世 ,因此 ,这里结合六版教材中的《中医外科学》 ,(以下称“中医外科学”) ,试对“中医外科学”勘误 ,兼谈该教材再版的希望 ,敬请斧正。全国统编的中医高等院校教材 ,代表我国中医药和中医教育的发展水平 ,不仅关系到我国中医药的发展 ,在国际上也有影响 ,是很权威的中医著作。前两年 ,某省级学术会议审稿人退回一篇征文 ,原因是该文评论了权威著作———全国统编的某中医教材。内蒙古自治区历届…  相似文献   

12.
痰痰为中医病理及证候名词。中医除咳嗽哮喘之痰证外,还有其更广泛的涵义。从痰论治,对许多病症(包括一些疑难病症)有意想不到之效,故古人有“怪病皆因痰作祟”之说。治痰是中医有特色的的一种治疗思路与方法。诸种淡证,皆因外感风寒六淫之邪,或由内伤七情、饮食之患,致使气逆液浊,津液停滞  相似文献   

13.
火与热考辨     
《中医基础理论》(统编五版教材、函授教材,在“六淫”一节讨论热与火的区别时说:“热多属外感,火常自内生。”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解释这一观点时常感力不从心,故而借助《内经》提出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14.
五更泻是肾脾两脏的“同病”,它由肾阳虚衰导致脾失温煦而致运化失常。西医中的肠结核常可出现“五更泻”症状,治疗十分棘手;中医治疗也非易事,四神丸的疗效并非理想。而我以温肾健脾固肠止泻为主治,选用了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小用中医药就治好了西医陪感棘手的“五更泻”,这充分地说明了中医的独到与伟大,尤其说明“辩证施治”在中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中医师承是中医药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创新师承教育模式,并在师承教育中落实“六个坚持”,使医院中医人才梯队结构凸显,为医院发展注入了不竭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16.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特色,指导着中医诊疗的全过程,较长时间以来,临床就“症”医“症”的医师越来越多,临床思维单一,影响并制约了中医疗效的提高,对此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提出了“辨体—辨病—辨证”的诊疗模式.在此基础上从天人合一的角度,阐述五运六气在中医诊疗思维中的重大意义,并总结出“四辨”的诊疗模式.  相似文献   

17.
略论肝炎的中医分型江苏通洋中心卫生院(224362)邓正甫【关键词】肝炎,中医分型中医临床常将急性肝炎以有黄疸无黄疸分为两类,即黄疸型肝炎和无黄疸肝炎,并认为致病因素是“湿”与“热”。“湿”与“热”是两种不同属性的病邪,根据六淫致病的特点,湿有“内湿...  相似文献   

18.
阮诗玮教授,临证四十载,深谙中医经典,勤学先贤理论,学验俱丰,擅长诊治肾脏疾病,运用“正邪辨证”理论治疗慢性肾脏病,创立了独特的临证“六看”辨证论治模式、辨病与辨证中西医结合的肾脏病多维周期诊疗体系[1]。阮教授认为,中医之道,上应天时(天气情况、五运六气),中扣人禀(体质禀赋、心理状况、病症结合),下通地机(地理环境、水土方宜),即“致广大”,此其宏观一面。  相似文献   

19.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留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对留学生全英教学中医思维方法的培养至关重要。文章对“中医基础理论”全英课程中医思维培养中留学生“原有思维固化”“优质全英师资不足”“教材内容针对性欠缺”三个难点进行分析,梳理出留学生中医思维培养“不能抛开中国传统文化谈中医思维构建”“不能脱离课程体系建设谈中医思维培养”“不能割裂现代科学谈中医思维内涵”三个要点,为留学生教学中医思维构建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诸城市自2001年12月开展全国农村中医工作试点市建设以来,诸城市委市府非常重视。为加快农村中医事业发展,积极实施“六倾一改”战略,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村中医事业健康发展。已形成了以中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中医服务网络,提升了中医服务网络的功能。目前,全市拥有中医院1个,全市26个乡镇卫生院全部设立中医科或中医门诊,13个乡镇卫生院开设了中医病床,700个村卫生室能用中医或中西医两法治病。诸城市实施的“六倾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