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胚胎发育中当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该支肺动脉绕过右主支气管,行经于气管和食管之间,形成一个压迫右支气管的“吊带”,称之为肺动脉吊带,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往往造成患儿在新生儿期便可产生气管压迫症状^[1]。肺动脉吊带可以是整个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也可以是左上肺动脉起源正常,  相似文献   

2.
在胚胎发育中当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该支肺动脉绕过右主支气管,行经于气管和食管之间,形成一个压迫右支气管的"吊带",称之为肺动脉吊带,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往往造成患儿在新生儿期便可产生气管压迫症状[1].肺动脉吊带可以是整个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也可以是左上肺动脉起源正常,左下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  相似文献   

3.
在胚胎发育中当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该支肺动脉绕过右主支气管,行经于气管和食管之间,形成一个压迫右支气管的"吊带",称之为肺动脉吊带,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往往造成患儿在新生儿期便可产生气管压迫症状 [1].  相似文献   

4.
肺动脉吊带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又称迷走左肺动脉,常合并气道狭窄、支气管桥、气管性支气管、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肛门闭锁及基因染色体病等多种单系统或多系统并发症。本文就肺动脉吊带的病因和病理机制、分型、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肺动脉吊带(pulmonary artery sling,PAS)又名迷走左肺动脉,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发病率约占所有大动脉畸形的3%~6%[1]。患儿左肺动脉从右肺动脉起始部的后方起源绕过右主支气管,向左穿行于食管和气管间到达左肺门,在气管远端和主支气管近端形成吊带,常会造成气管外压迫性狭窄,有时也会造成食管狭窄[2-3]。本病如不能及时诊断及手术治疗,病死率可高达90%[4]。我院  相似文献   

6.
肺动脉吊带畸形(PAS),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该疾病即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远端,经气管与食管之间,环绕气管远端,到达左侧肺门,在气管远端和主支气管近端形成吊带[1]。1897年Glaevecke和Doehle首次报道本病,至2001年全世界仅报告150余例[2]。该病临床早期诊断困难,极易漏诊、误诊,未经外科手术治疗的病死率可达90%[3]。2011年2月-2013年6月我科确诊6例PAS患儿,现将临床诊治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肺动脉吊带又称迷走左肺动脉,即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远端,经气管与食管之间,环绕气管远端,到达左侧肺门,在气管远端和主支气管近端形成吊带[1].临床表现为呼吸道相关症状,气道狭窄引起的通气障碍.多数患儿生后即可出现反复发作的呼吸困难、呼吸暂停、气急、喘鸣、窒息和反复肺部感染.气管内分泌物滞留可引起阻塞性肺气肿和肺不张.此种疾病临床极其罕见,临床缺乏认识,极易漏诊,经CT增强检查可以确诊,未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儿病死率高.本病房收治该患儿系首次发现确诊,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肺动脉吊带是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右肺动脉,并向后经气管分叉后方、食管前方向左走行,最后到达左侧肺门处,形成气管周围的吊带压迫[1]。有临床表现的肺动脉吊带患儿均需外科干预,若仅保守治疗,病死率可高达90%[2]。气管重建患儿可能存在气管吻合口,吻合口局部的水肿、出血、痉挛等因素导致气道梗阻。可见,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狭窄患儿术后气道管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3]。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先天性肺动脉异常起源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北京军区总医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CT或手术证实的先天性肺动脉异常起源患儿32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超声心动图特征。 结果单侧肺动脉缺如7例(左6/右1)、右肺动脉起源于主动脉3例、肺动脉吊带22例。超声明确诊断28例,提示但不确定1例,肺动脉吊带漏诊2例,左肺动脉缺如误诊1例;诊断符合率90.6%(29/32)。超声心动图共同特征为肺动脉主干及一侧分支正常显示,另一分支不能正常显示。特异超声心动图特征:单侧肺动脉缺如,于多切面观察均不能显示另一侧肺动脉分支;单侧肺动脉起源异常,于升主动脉可显示异常血管分支且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吊带,于右肺动脉远端可显示异常起源的左肺动脉。 结论先天性肺动脉异常起源具有特殊的超声心动图特征,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早期、准确的做出诊断,多切面观察异常肺动脉分支的位置是鉴别诊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肺动脉吊带(PAS)的MSCT诊断、分型及PAS与气管和支气管树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PAS的MSCT平扫及增强图像,根据PAS绕行气管所在胸椎平面将其分为I、Ⅱ型.结果 11例PAS增强MSCT均表现为左肺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自右向左从气管后方、食管前方绕行至左侧肺门;其中IA型1例,ⅡA型2例,ⅡB型8例,未见IB型.1例ⅠA型PAS气管隆突位于T3平面,PAS从隆突后上方绕行至左侧肺门.10例Ⅱ型PAS假隆突位于T4-6平面,PAS从假隆突后上方绕行至左侧肺门.11例PAS均伴不同程度的气管、支气管狭窄,10例Ⅱ型PAS均伴支气管桥畸形.结论 MSCT平扫及重组图像可同时观察气管、支气管树及肺部病变;增强MSCT能够确诊PAS并显示其与气管、支气管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动脉吊带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男,6个月,主因咳嗽伴喘憋加重3天就诊。胸片:两肺纹理增重,右下伴有薄片状模糊阴影,印象:右下支气管肺炎。胸部CT增强扫描:右肺动脉正常起源于主肺动脉,正常左肺动脉起始处未见其开口,左肺动脉主干发自右肺动脉主干远端,走行于气管和食管之间,压迫气管。诊断:肺动脉吊带(主气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CT和MRI检查诊断10例罕见的左肺动脉分支异常起源(partial anomalous left pulmonary artery,PALPA)患儿,并明确该疾病与气管支气管树间的关系及是否存在气管支气管异常。方法 :回顾分析10例PALPA患儿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探讨该疾病与气管支气管树间的关系,评估患儿气管支气管形态及其他合并的心脏畸形。结果:CT和MRI检查,能清晰显示10例PALPA患儿异常起源的左肺动脉分支走形,2例患儿可见一左肺动脉分支异常起源于右肺动脉,并走行于气管后方、食管前方,形成部分性肺动脉吊带;2例患儿异常起源的左肺动脉分支走行于左主支气管前方;6例走行于左支气管前下方。按气管支气管解剖形态,10例患儿可分为3种,正常气管支气管树形态(n=6);气管支气管树形态正常,但存在右侧气管性支气管(n=3);右肺上叶支气管闭锁、气管桥形成(n=1)。5例患儿行手术治疗,诊断结果与影像学诊断一致。结论:PALPA患者存在气管支气管异常和狭窄的可能性,影像学检查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并为手术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肺动脉吊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7例临床诊断为肺动脉吊带患儿,分析其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并以增强CT检查及手术治疗证实.结果 27例肺动脉吊带患儿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20例,疑诊2例,漏诊3例,误诊2例.诊断正确率为74%.超声心动图显示肺动脉分叉消失,主肺动脉直接延续为右肺动脉,于右肺动脉发出异常起源的左肺动脉.2例疑诊是因患儿肺部疾患影响透声窗,观察受限;3例漏诊是肺动脉吊带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超声心动图仅诊断出动脉导管未闭;2例误诊是肺动脉吊带合并右旋心,超声心动图误诊为右肺动脉缺如.27例肺动脉吊带患儿中,7例单纯肺动脉吊带,20例合并其它心血管畸形.结论 应用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吊带可进行早期诊断,操作简单易行,既无创又有较强的可重复性,对提高该病的早期确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小儿肺动脉异常起源的超声诊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肺动脉异常起源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明确诊断为肺动脉异常起源的10例患者资料,分析所有患者的经胸超声心动图表现,并将其与心血管造影和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0例患者中,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6例,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2例,左肺动脉缺如2例.其超声心动图表现为:肺动脉主干远端均无分叉结构显示,肺动脉主干与左(右)肺动脉延续,而另1支为盲端.⑴如在升主动脉近端或无名动脉处见到右(左)肺动脉,则为右(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⑵如综合各切面始终无法找到另一侧肺动脉,则为右(左)肺动脉缺如.结论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早期诊断肺动脉起源异常,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该病提供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肺动脉吊带的超声心动图误诊原因,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2月经增强CT检查及手术治疗证实的25例肺动脉吊带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 25例肺动脉吊带患儿均因呼吸道症状来我院就诊,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18例、疑诊2例、误诊5例。确诊的18例患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肺动脉分叉消失,主肺动脉直接延续为右肺动脉,于右肺动脉发出异常起源的左肺动脉,诊断正确率为72.0%(18/25)。2例疑诊患儿是因肺部疾患影响透声窗导致观察受限。误诊的5例患儿中有3例为肺动脉吊带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超声心动图检查仅诊断出动脉导管未闭而漏诊肺动脉吊带;余2例为肺动脉吊带合并右旋心,超声心动图检查误诊为右肺动脉缺如。25例患儿中单纯肺动脉吊带6例,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19例。25例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气道受压,有明显气道狭窄的23例。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早期确诊肺动脉吊带,多切面扫查肺动脉分叉及左右分支走行,可减少本病的误诊。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肺动脉吊带畸形又称先天性迷走左肺动脉,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1].该病多发病于婴幼儿期,罕见有成人病例报道.我院2011年8月收治1例成年已婚已育的先天性肺动脉吊带病人,在全身麻醉下行左肺动脉吊带矫治术,术后恢复顺利,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肺动脉吊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CT血管成像(CTA)和手术证实的12例肺动脉吊带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结果12例肺动脉吊带患儿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10例,漏诊2例。诊断正确率为83%。超声心动图显示肺动脉分叉消失,主肺动脉直接延续为右肺动脉,于右肺动脉发出异常起源的左肺动脉。2例漏诊患儿中1例是肺动脉吊带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超声心动图仅诊断出动脉导管未闭;另一例为单纯性肺动脉吊带,因超声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不足,未做出肺动脉吊带的诊断,后行CTA检查,提示肺动脉吊带。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在早期对肺动脉吊带作出诊断,常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应注意肺动脉分叉处左肺动脉的位置是否异常,多切面检查,减少对本病的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8.
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动脉分支起源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4例肺动脉分支起源异常患者的超声表现,其中3例左室长轴切面显示升主动脉分为两支血管,而主肺动脉长轴切面仅见主肺动脉和左或右肺动脉分支,同时伴其它心内畸形,1例只发现室间隔缺损,动脉分支起源异常漏诊。4例患者均经心血管造影检查和/或手术证实诊断。结果表明,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临床诊断肺动脉分支起源异常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肺动脉吊带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提高其产前检出率。方法分析在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出的2例胎儿肺动脉吊带,总结其产前诊断经验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肺动脉吊带,1例合并右肺动脉远端的发育不良、右肺发育不良、右移心及支气管桥;另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右室双出口及肺动脉狭窄。2例均选择引产,病理结果与产前超声一致,第1例合并右肺不分叶。结论肺动脉吊带的产前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三血管-肺动脉分支切面左肺动脉始终不显示为诊断肺动脉吊带的重要线索,气管冠状切面有利于气管形态的观察及气管隆嵴位置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患儿女,3个月.心脏无明显杂音,门诊常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分叉处未见左肺动脉,呈圆弧形改变,主肺动脉直接延续为右肺动脉,彩色多普勒显示主肺动脉血流信号延续至右肺动脉(图1),心内未见其他畸形,提示:左肺动脉末显示(缺如?).肺动脉CT血管造影:肺动脉起源未见明显异常,左肺动脉缺如,右肺动脉走形未见明显异常,提示:左肺动脉缺如.气管三维重建:左侧胸廓小,左肺体积小,透过度减低,左下肺纹理稍模糊,各叶段支气管通畅,未见狭窄受压征象,提示:左侧胸廓小,左肺体积小,考虑先天性发育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