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伤寒论》仲景自序,历代学者,意见分歧。崇《内经》者,因序中有“撰用素问九卷”等语,以便用《内经》六经、十二经络来解释《伤寒论》,多说自序是真的,是仲景所作。元·吴澄曰:“序中所引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书,质之于论中,未尝有一本于此者。又所谓五行,经络之说,三部九候、明堂、阙庭之诊,论中未尝说,序乃说之,何其说之矛盾乎?况仲景建宁人,而标曰建安,身在东汉,而题曰后汉之类,  相似文献   

2.
汗法列于中医治疗疾病的八法之首,如用之得当,对于各种表证确可收立竿见影、药到病除之效。但用之不当,则将有加重病情,变证百出之患。我在门诊中所见之误汗证甚多,论其病因,或为病家自服表药不当,或为医者运用汗法不熟。论其病理,则有应汗而汗之不当者,或不应汗而误发其汗者。应汗而汗之不当者,约有以下五种情况:1.不分风寒风热而混施表药;2.对  相似文献   

3.
2 .5顺应天时阴阳消长之势太阳的公转和自转分别决定着年、日的时间周期变化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阳气者 ,若天与日。”人体的阴阳消长变化与一年及一日内太阳运动具有同步的节律性 ,治疗疾病要掌握这种天时阴阳消长之势 ,以选方用药 ,因时制宜。四时阴阳消长变化 ,“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 ,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素问·厥论》) ,影响于疾病常表现为春夏易于热化 ,秋冬易于寒化。故治疗疾病当顺时令而调阴阳 ,春夏之令 ,治宜抑阳助阴 ,药宜寒凉 ,慎用温热 ;秋冬之时 ,治宜助阳抑阴 ,药宜温热 ,慎施寒凉 ,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相似文献   

4.
清代医家徐大椿以用兵之道说明用药之法,提出了用药如用兵论,其在《医学源流论》中说:“病之为患也,小则耗精,大则伤命,隐然一敌国也,以草木之偏性,攻脏腑之偏胜,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而后无丧身殒命之忧。是故传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国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疆土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合旧疾而发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既绝;辨经络而无泛用之药,此之谓向导之师;  相似文献   

5.
《素问·异法方宜论》云:“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之大体也.”说明中医利用不同的治疗手段,针对病情“杂合以治”,可以提高疗效。因此,于临床中如何利用中药、针灸、推拿、气功四大治疗手段,并发挥各自的特长与优势,使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将是提高中医疗效的重要途径,也是突出中医特色的迫切需要.目前,这种“杂合以治”在临床上运用较为广泛者,当首推针药兼施,现就此探讨如下:1 历代医家对针药互补的论述“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石、针艾治其外也.”(《素问·汤液醪醴论》)说明中药、针灸是通过  相似文献   

6.
<正>中医临床开具处方,是按照"君(主)、臣(辅)、佐、使"的配伍原则组方。何为主辅佐使(或称君臣佐使)?《素问·至真要大论》云:"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明代医家何柏斋指出:"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及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就  相似文献   

7.
详察《周易》崇天尚阳而以乾卦为首之旨,细审《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与“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之语。仲景据经旨而疗伤寒杂病,善用附子以温周身之阳而起沉疴大疾。由此而拓宽后世用是药以温阳蠲疾之大法门。观其要义,至今...  相似文献   

8.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养阴药又叫滋阴药或补阴药,适用于阴虚证。阴虚证多发生于热病后期及若干慢性病。最常见的有肺阴虚、胃阴虚、肝阴虚、肾阴虚等。其基本症状是:肺阴虚多见干咳少痰、咯血、虚热、口干舌燥等症:胃阴虚多见舌绛、苔剥、  相似文献   

9.
“泻有余之火在于行气”始见于《丹溪心法》,意思是说,清泻实热必有行气药物相辅佐,其效方著。朱氏“泻有余之火在于行气”这句话,是根据《素向·至真药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和“……疏气令调,则其道也。”而引伸的,因为有余之火(实热)蕴积体内,必然引起气机的逆乱,阻滞气机运行。壅塞、逆乱之气,又可加重热邪之怫郁,二者互为因果,必致火热嚣张,病情加重。治疗时在苦寒药中加入行气之品,一可在直折邪气的同时,畅通气机,怫郁之实热也可随之四散;又能恢复气机升降之常,使被清泻之实热,随浊降之势而排出;三者可佐苦寒药物收引之性,故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黄芪味甘微温,入肺、脾二经,生用可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多用于治疗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之证。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古代医家已经逐渐认识到黄芪的宜忌之证,并初步观察了药证不符所产生的药物反应,如朱震亨首先提出“黄芪,补元气,肥白而多汗者为宜,若面黑形实而瘦者,服之令人胸满。”此论颇有创见,所以《本草纲目》列入“发明”栏。后世文献亦多记载凡实证明虚阳盛之人忌用黄芪,如《医学入门》云:“苍黑气盛者禁用,表邪旺盛者亦不可用,阴虚者亦宜少用。”。关于生黄芪引起过敏性药疹的反应,近…  相似文献   

11.
一、反治法的一般认识 反治法,又称从治法,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一般认为,当人身阴阳、寒热、虚实失去平衡,致寒盛患者见“热盛”证侯,热盛患者见“盛寒”证候,虚寒患者见“实热”证候,用反治法旨在调整人身阴阳的偏差。从《素向·至真要大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  相似文献   

12.
“是药三分毒”。在中国医学史的相关资料记载,早在周代“毒与药”不分,统称“毒药”。如“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传说中神农所遇之毒即为“药”。秦汉时期谓“毒”为药物的偏性。如《本经》记载:“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素问·五常政大论》谓:“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认为药性强烈、作用峻猛者是谓“毒”。魏晋以后“毒”的含义  相似文献   

13.
再论"肾主水液"之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肾主之水,《内经》有两种说法:一指人体水液,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一指人体津液,如《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藏,主津液”。至于水、津、液之间,到底有何内在联系与区别?分而言之,清者为“津”,可化为气,属阳;浊者为“液”,可化为水,属阴;“循津液而流者”  相似文献   

14.
<正>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论》。同类之论《内经》尚有:“肝者,中之将也”(《素问·奇病论》)、“肝者,主为将”(《灵枢·师传》)、“肝为之将”(《灵枢·五癃津液别》)。古今医家对“肝者,将军之官”注释大致相同,均认为:此用“将军”刚强躁急、智勇双全、勇而能断的职能与特性,比喻脏象之肝,其性亦“勇而能断”、“性动而急”、“气勇善怒”、“气急而志怒”,“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容易亢盛”,“肝主谋虑、决断,好象是智勇双全的将军”,“肝在十二官中,属将军之官,好比将军的足智多谋”,“古人用将军征战  相似文献   

15.
<正>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见于《素问·六节脏象论》,综观历代医家对此见解,确属众说纷云、莫衷一是,顺文敷释、穿凿附会者有之,持否定观点、言此无临床意义者亦有之,然总是著文论理者多而结合临床者少。余通过学习及临床体会,认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以下简称“取决于胆”)尚蕴藏着深刻含义,胆在十一脏器中占有重要位置,同时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仅就窥见所及,略述于下。“取决于胆”並非意味着胆为十一脏之主宰而凌驾手心君之上,因《内经》中诸如此类而特别强调某一脏腑功能的笔法並不罕见,如“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  相似文献   

16.
一、《伤寒杂病论》中的补法运用补法,是治疗虚证的方法。它是以补益药为主,适当配伍,组成方剂,具有扶正补虚的作用。另外,在正气虚弱不能抗病或驱除余邪时,亦可兼用补法扶助正气,达到扶正驱邪的目的。此法是遵《素问·至真要大论》“虚者补之”“损者益之”“衰者补之”的经旨而运用的。论中的补法,按其所属方剂的功用特点和作用部位,可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有正补五脏和五脏相生滋补;有补先天之本,和补后天之本之分。按其补益作用的大小和性质,可分为峻补、平补、调补、温补、清补等。为了便于探讨论中补法,以补气、补血、  相似文献   

17.
<正> “反佐”乃方剂学关于药物组成的法度之一。临床应用得当取效甚佳。 1“反佐”的涵义 1.1 配伍反佐:“反佐”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经云:“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此处是指大寒大热之证,与其相违之气格拒不纳,故取其气相同者以佐之,借其气同而易入,使违性者能与其气相争。因此说,配伍反佐就是指组方配伍时,在寒药中佐以热药,热药中佐以寒  相似文献   

18.
西宁海拔2.260米,气候燥而寒,人多病燥,医者易识,论之较多,然对湿证,临证屡见不乏,论之者殊少。其实,西宁夏秋雨水亦多,地气潮湿,民罹湿邪,理所当然。《内经》曰:“必先岁气,勿伐天和”,西宁虽地处高原,然对此岁气岂可视而不见,避而不谈?岂可只论燥而不言湿乎?以临证疾病为例:挟湿之表证、  相似文献   

19.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此至理也。教医者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辨证用药,简便而易行,桴鼓而相应。然临证更多胶痼复杂之疾,则非单用寒药或热药所能治,必寒热并用,方能取效也。至若寒热并用之法,医圣张仲景《伤寒论》论之甚详。有用辛开苦降、寒温杂投,治  相似文献   

20.
热病学说起源于《内经》。从其《素问》“热论”、“刺热篇”、“评热病论”、“逆调论”、“水热穴论”等篇来看: 首先,热病包括伤寒和温病在内。这可从“热论”所谓“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关也。……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和“评热病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