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调查西城区慢病监测点慢性病患病率,建立西城区慢性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监测人群中慢病行为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为制定干预措施和防治效果的评价提供基线数据。方法:从西城区黄寺大街24号院居和委会常住人口中,以户口在册的人为准,对1521人,564户进行慢性病的现场调查。结果:高血压患病率17.5%,糖尿病患病率7.8%,高脂血症患病率20.6%,中风患病率1.7%,与北京市标准人口标化后的患病率高血压17.6%,糖尿病7.9%,高脂血症20.5%,中风2.3%,年龄是影响患病率的重要因素,除糖尿病外,其它疾病患病率无性别差异。结论:西城区慢病监测点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对人群进行分类进行管理,改进宣教方式并加强对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并加强对青少年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2003年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河北省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状况,为制定慢性病预防控制规划、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10个区(县)20529人,以入户方式询问被调查者慢性病患病状况,分析样本人群慢性病患病率及疾病构成。结果:居民慢性病总患病率为16.952%,城市(29.669%)高于农村(12.633%),女性(18.934%)高于男性(14.990%),25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患病率最高的前5位疾病依次是循环系疾病(7.852%)、运动系疾病(2.367%)、消化系疾病(1.905%)、呼吸系疾病(1.408%)、内分泌代谢疾病(0.984%),占全部慢性病病例的85.63%。结论: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居民健康的首要疾病,是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疾病,而青年人群的慢性胃肠疾病和椎间盘疾病防治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河南省居民2011年死亡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河南省居民2011年疾病监测系统资料,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河南省居民粗死亡率为585.07/10万。全省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和伤害3大类疾病男性构成比分别为:4.61%、85.72%和8.12%,女性分别为:4.17%、86.94%和5.91%;女性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3大类疾病构成基本一致(χ2=2.01,P=0.367),而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χ2=7.12,P=0.028),城市男性和女性(χ2=38.57,P〈0.001)、农村男性和女性(χ2=1.88,P〈0.001)、城市男性和农村男性(χ2=7.03,P=0.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河南省居民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应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人群危险因素水平,从而降低人群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3年湖南省居民两周患病与≥15岁居民半年慢性病患病的疾病构成及顺位.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得到24 282人为调查对象,用Rao-Scott调整X2检验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间患病率差别、估算前10位疾病构成.结果 湖南省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率接近(23.03%和22.75%),但农村15~岁、35~岁居民两周患病率(5.52%和14.96%)均分别高于城市(2.18%和9.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5岁、5~岁和15~岁年龄段居民两周患病以急性呼吸道疾病和伤害为主,≥35岁居民两周患病中慢病占较大比例.≥15岁城市居民半年内慢病患病率为32.97%,高于农村的27.6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4,P=0.247).≥35岁城乡居民慢病患病以高血压、糖尿病和椎间盘疾病最常见.结论 湖南省35岁以下居民两周患病以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和伤害为主,≥35岁居民中,随着年龄增加慢病所占比重增长迅速.≥15岁居民半年慢病患病率已达28.92%;高血压、糖尿病和椎间盘疾病成为≥35岁城乡居民最主要的慢性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青岛市区居民医疗需求及卫生服务的利用现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调查市区居民3057名,结果: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108.28‰,慢性病的患病率为24.58‰,居民的失能率为45.79‰,居民的两周就诊率为73.60‰,住院率为46.78‰。结论:青岛市区居民的慢性病的患病率较高,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以满足居民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石景山区城市老年人健康现状与健康需求调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史平 《中国健康教育》2002,18(7):435-436
目的: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健康状况及生活方式疾病的现状和面临的卫生问题。方法:在区内随机抽取两个居委会对60岁以上老人用调查表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现在吸烟率23.6%,较普通居民低(P<0.05),健康知识知晓率比普通居民高,吸烟率和高脂摄入率低于普通人群,缺少体育锻炼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身身有伤残和功能障碍的占12.6%;慢性病患病率为76.5%,明显高于全国慢病患病率(17%)。高血压患病率为42.7%,明显高于北京市普通居民(P=0.0000)。健康咨询、健康体检是老年居民最需要的卫生服务。结论:老年人群生活质量、健康状况面临较严重的问题,应立足社会开展全方位老年服务,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才能有效地提高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青岛市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青岛市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 整群抽样与单纯随机抽样相结合,对青岛市农村7个自然村的37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青岛市农村居民的慢性病的患病率为28.72%,其中男性30.62%,女性27.20%。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率与居民的化程度呈负相关;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行为可使居民患慢性病的危险性增加。居民的2周患病率为199.73‰,其中男性184.78‰,女性211.83‰。居民2周患病率与年家庭收入及居民的化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青岛市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量较高,应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满足居民的医疗需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四川省4县(区)居民主要慢性病的患病状况,为制定相关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四川省九寨沟县、汉源县、资中县和攀枝花仁和区4个慢病危险因素监测点,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680名18~69岁居民,采用问卷调查人口学、主要慢病患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等,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结果四川省4县(区)调查人群年龄在18~69岁,其中男性775(46.24%),女性901人(53.76%)。高血压患病率为14.56%,标化率为11.62%;血脂异常率为0.54%,标化率为0.43%;糖尿病患病率为0.60%,标化率为0.42%;其他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患病率为1.79%,标化率为1.38%。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的频率较低;大多采用按医嘱服药和控制饮食的方法来控制病情,高血压患者2种措施比例分别为80.70%和28.07%,血脂异常为6人、5人,糖尿病均为80.00%。结论四川省4县(区)高血压患病率略低于全国水平,血脂异常、糖尿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均低于广州、北京等发达地区。慢病患者的综合防治行为较差。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应加强对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使其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规范慢性病患者管理;对不同性别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9.
王小玲 《职业与健康》2010,26(15):1766-176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的发病率成倍上升。据统计,目前25%的城市居民和9%的农村居民患有各种慢病;18岁及以上居民由于慢性病造成的寿命损失占全国潜在寿命损失的63%,慢病导致的死亡在全死因中比例中已由1990年的76%升至2002年的82.4%。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者约1.6亿,患病率为18.8%;糖尿病2000余万,患病率为2.3%;  相似文献   

10.
青岛市城市居民死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了解青岛市居民死因变化情况,为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本文研究了我市区1997年疾病监测点的1108例死因资料。结果:居民在年龄性别死亡率方面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主要死因顺位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意外伤害等。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66.42%。结论:应加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和意外死亡相关因素的监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1.
城乡社区居民慢性病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城乡社区居民主要慢性病流行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城乡2个社区,对7417名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主要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e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城乡社区居民5种慢性病总患病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304.22 P<0.01).患病率以高血压为最高(29.1%),其它依次为冠心病(6.6%),糖尿病(6.1%),恶性肿瘤(1.6%),脑卒中(1.3%).慢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女患病率不同,不同文化程度的社区居民患病率也不同.慢性病家族史、恶性肿瘤史、高血压史、超重、年龄为城市社区人群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99、1.96、1.89、1.06、1.04);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史、海产品摄入多、肥胖、年龄为农村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33、1.80、1.48、1.21、1.11、1.03);水果摄入多为城乡社区人群保护因素.结论控制体重、高血压、倡导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是社区预防控制慢性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枣庄市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及其就诊情况,探讨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为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5~6月,在枣庄市分层随机抽取城区6个居委会、农村9个高收入行政村和9个低收入村,对5207名常驻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合计调查4828人,过去1年内慢性病患病率为12.32%。慢性病患病率城区居民为16.41%,高收入村为9.33%,低收入村为11.60%,主要慢性病(按患病率排序)依次为心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胃病、关节炎、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城区居民最高,胃病患病率低收入村居民最高。调查5042人,两周患病率为12.53%,两周就诊率为10.13%。两周患病率城区居民为lO.13%,高收入村居民为10.70%,低收入村居民为16.33%;两周内所患主要慢性病中,心血管疾病和慢性支气管炎分别占5.58%。居民两周就诊率城区为7.33%,高收入村为9.40%,低收入村为13.48%;不同年龄、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不同人年收入者的两周患病率与就诊率存在差异。依据是否方便选择就诊医院的占83.39%,就诊医疗单位城区居民以县、市级医院为主,高收入村以乡镇卫生院为主,低收入村以村卫生室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青岛市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其与慢性病患病、自评健康状况的关系,探讨健康素养对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和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 size sampling,PPS)方法,2017年于青岛市抽取10个区(市)16 700名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青岛市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15.92%,慢性病患病率为19.31%,自评健康状况好、一般和差的比例分别为81.68%、12.12%和1.71%;有序Logistic分析显示,在调整城乡、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职业等因素后,健康素养是人群慢性病患病和自评健康的保护性因素(OR=1.232,P=0.003;OR=1.159,P=0.033),健康素养的三个方面均与人群慢性病患病和自评健康状况有关(均有P<0.05)。  结论  健康素养与居民健康状况呈正相关关系,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是提高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青岛市崂山区农村居民的住院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青岛市崂山区12个村(居委会)的748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崂山区农村居民的住院率为40.10‰;76.57%的病人住在市级及以上医院,因病住院者占67.82%;居民住院率与年龄、文化水平、职业、婚姻状况、是否患有慢性病及就诊距离等因素有关。结论:青岛市崂山区农村居民住院服务的利用率较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重视高年龄组人群的卫生保健和慢性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青岛市6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青岛市2009~2011年60岁以上的城乡常住居民1492人。采用自制的问卷进行一般状况、生活方式及行为、家族史的调查;同时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关的生化指标的检测。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1492人,信息完整的1460人,高血压患病率为64.8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62.75%,女性为66.54%,高血压患病率男女性间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病率为22.40%,占高血压患病总数的比例为34.5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家族史、肥胖超重、血脂异常和患有糖尿病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经济收入高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结论青岛市6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且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采取综合性措施进行防治,以降低患病率。  相似文献   

16.
韩立国 《职业与健康》2014,(17):2422-2424
目的通过了解牙克石市城乡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危险因素现状,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样本,对抽中的样本家庭中实际居住的18周岁以上(包括18周岁)成员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3264人,其中男性为1602人,女性为1662人;城市有效样本为1793人,乡镇有效样本为1471人。结果18岁及以上居民吸烟率为26.87%,其中男、女性分别为45.88%和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70,P〈0.01);城乡居民吸烟率分别为24.93%、2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t9〈0.01)。18岁及以上居民饮酒率为29.87%,其中男女性分别为52.43%、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64.59,P〈0.01)。18岁及以上居民不锻炼率为43.05%,城乡居民不锻炼率分别为40.10%、4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4,P〈0.01)。结论通过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危险因素可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饮酒干预的重点人群为男性;应大力宣传戒烟限酒有益健康,要加强全民的体育锻炼参与力度。  相似文献   

17.
青岛地区35~64岁城乡居民血脂异常特点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35~64岁城乡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青岛市首次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分析702名35~64岁城乡居民的血脂异常患病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城乡居民血脂异常率达74.1%,以高胆固醇(TC)血症为主要类型。45~岁组男性高于女性(P<0.01),55~64岁组女性高于男性(P<0.01)。核黄素摄入不足(OR=0.480,95%可信区间0.277~0.832),饮酒(OR=1.585,95%可信区间1.024~2.455),体质指数(BMI)较高(OR=1.057,95%可信区间1.002~1.115),维生素E摄入不足(OR=0.986,95%可信区间0.971~1.002),收缩压偏高(OR=1.012,95%可信区间1.002~1.022),脂肪摄入较高(OR=1.009,95%可信区间1.002~1.017)和维生素C摄入不足(OR=0.996,95%可信区间0.992~1.000)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应针对人群特点,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改善膳食结构获得理想血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常熟市城乡居民慢性病的现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于2007年10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2443位居民进行个人健康情况问卷调查和医学体检。结果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50.58%,慢性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上升,并伴有城乡和性别差异,女性居民贫血患病率高于男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镇、进行体育锻炼、不吸烟是慢性病的保护性因素,OR(95%CI)分别为0.63(0.49~0.81),0.65(0.49~0.86),0.54(0.38~0.77);女性、年龄、超重或肥胖、向心性肥胖是慢性病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39(1.15~1.68),2.42(1.96~2.99),2.73(1.51~4.92),3.86(3.0~4-4.91)。结论常熟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对重点人群进行综合防治与管理、对青少年进行早期健康教育和知识宣传方可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柳州市某社区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柳州市社区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流行水平,为控制慢性病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一个街道办的某社区作为调查点用KISH表确定每户一名年满15周岁以上居民共862人作为调查对象。结果人群吸烟率为22.6%,其中男性吸烟率47.9%,女性吸烟率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饮酒率为30.04%,饮食口味嗜咸的人占33.4%,居民每天吃肉的人占49.07%、吃腌熏食品的占11.25%、喝牛奶的占28.77%、吃豆制品的人占11.02%、吃蔬菜的人占63.34%、吃水果的人占39.09%。有38.56%的人平时不参加体育锻练,人群总超重率为31.55%,肥胖率为2.43%,腰围超标率26.68%,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患病率为28.65%。结论柳州市居民普遍存在吸烟、饮酒、膳食不平衡、体育锻练不足以及超重、肥胖等慢性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今后应针对慢性病危险因素开展干预,才能有效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探讨邯郸地区常住居民慢性疾病患病率分布状况,为该地区慢性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邯郸地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1695人进行横断面调查,对研究人群进行慢性疾病类别构成分析、不同年龄层患病率趋势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中慢性疾病患病率为30.91%,循环系统疾病患病率最高达17.52%。慢性疾病患病人群中疾病类别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肌肉骨骼结缔组织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与呼吸系统疾病,分别占56.68%、12.60%、11.83%、8.02%和5.15%;男性与女性的慢性疾病患病率、患1种、2种和3种及以上慢性疾病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男:P=0.00,P=0.00,P=0.00,P=0.00;女:P=0.00,P=0.01,P=0.00,P=0.00)。结论 邯郸地区人群慢性疾病患病率较高,防治工作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