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抗类风湿性关节炎54kD和36kD自身抗体(抗RA54和抗RA36)的情况。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技术(IBT),在过筛和检测盐水可提取核抗原(ENA)的自身抗体谱过程中,发现不仅可检测到抗RA54,还可检测到抗RA36自身抗体,并对169例各种不同风湿性疾病患者测定ENA。结果:抗RA54和抗RA36自身抗体均仅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组(n=80),阳性率分别为15.00%和6.25%。结论:抗RA54和抗RA36对RA的诊断有高度特异性,P<0.005和P<0.01。  相似文献   

2.
抗RA54自身抗体的识别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免疫印迹技术(IBT),以兔胸腺的盐水提取物(RTE)为抗原,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检测到与RTE中54kD蛋白多肽反应的一种新自身抗体,暂命名为抗RA54。通过对3653例各种不同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检测,观察到抗RA54主要见于RA组,阳性率为14.5%,对RA的诊断有高度特异性(P〈0.001)。  相似文献   

3.
以一个CD4^+T细胞克隆(EL-4,克隆OUBU)和PMA,rIl-2做为多克隆刺激系统,应用酶联斑点(ELISPOT)技术从单细胞检测了类风湿性关节炎(RA)非类风湿性关节炎(Non-RA)患者外周血及滑膜液中Ⅱ型胶原特异性抗体产生细胞频率,发现RA患者外周血及滑膜液中Ⅱ型胶原反应性B细胞频率明显高于Non-RA患者,提示单纯软骨结构的破坏并不能解释Ⅱ型软骨胶原在免疫是损伤中的作用,因为Non  相似文献   

4.
以一个CD4+T细胞克隆(EL-4,克隆OUrBUr)和PMA、rIL-2做为多克隆刺激系统,应用酶联斑点(ELISPOT)技术从单细胞水平检测了类风湿性关节炎(RA)、非类风湿性关节炎(Non-RA)患者外周血及滑膜液中Ⅱ型胶原特异性抗体产生细胞频率。发现RA患者外周血及滑膜液中Ⅱ型胶原反应性B细胞频率明显高于Non-RA患者。提示单纯软骨结构的破坏并不能解释Ⅱ型软骨胶原在免疫病理损伤中的作用,因为Non-RA患者关节局部也存在着严重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免疫印迹技术(IBT)检测了101例不同原因的血管炎、SLE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ANCA与凝胶电泳时29KDa处的中性粒细胞胞浆抗原形成一条明显的沉淀带。韦格纳氏/多血管炎组患者的阳性率为54.5%(6/11例),显著高于其他血管炎、SLE和RA患者的14.2%(3/21例),4.2%(2/48例)和0%(0/21例)。35份正常人血清全呈阴性。用ANCA阳性血清作用于中性粒细胞,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时均呈胞浆型(C-AN-CA)。此法特异、简便、易于推广应用,有助于血管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红细胞抗原免疫印迹法在抗SSA抗体分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以人红细胞为SSA抗原来源的免疫印迹法(RBC-IBT)检测SSA抗体。此法的敏感性略低于常规的对流免疫电泳法(CIE),但可检出部分CIE中阴性的SSA抗体阳性血清,而且尚可鉴定出SSA抗体的两种亚型(52KD和60KD)。检测了干燥综合症(S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类风湿性关节炎(RA)等三组病人血清,其中SS和SLE两组在SSA抗体亚型的分布上差异显著。抗52KDSSA抗体主要分布于SS组(P<0.05),而抗60KDSSA抗体主要见于SLE组(P<0.05),RBC-IBT中,非特异或不明显色带极少见,而SSA抗体带清晰、易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RA33/36抗体,角质蛋白抗体(AKA)及抗核周因子(APF)进行检测,并对这些抗体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RA33/36抗体;采用IIF法检测AKA及APF抗体;采用卡方检验及Fisher's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RA患者血清中RA33/36抗体阳性率为35.6%(16/45),AKA(1:80)阳性率为31.1%(14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风湿病 ,但目前缺乏切实可行的特异试验诊断。最近研究出一种新型血清学实验———抗环瓜氨酸及 (抗 CC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根据初步资料表明对于RA诊断 ,特别是早期病人具有极好的特异性。瓜氨酸是一种稀有氨基酸 ,来自翻译后酶修饰的精氨酸残基 ,存在于人体内几种蛋白质中。该文作者通过这种新的ELISA方法检测抗 CCP抗体 ,评估其对于诊断RA的准确性。采用ELISA法检测 330例血清样本中的抗 CCP抗体 ,98例为RA患者 ,2 32例为对照 ,其中包括结缔组织病、其…  相似文献   

9.
用基因工程表达的抗原早期诊断鼻咽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建立鼻咽癌(NPC)早期诊断方法。方法以基因工程表达的、经纯化的EB病毒(Epstein-Barvirus,EBV)早期抗原(EA)成分EA-D和EA-R作为诊断抗原,建立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查30例NPC病人及49例正常人血清中的EA/IgA抗体。结果用ELISA检测抗体较用细胞涂片免疫酶方法(IE)敏感。ELISA检测NPC病人血清中EA/lgA抗体,阳性率为100%,EA/lgA抗体效价均≥1∶100。而用IE法,平行检测30例NPC病人血清中EA/lgA抗体效价,结果6例为阴性(<1∶10),抗体阳性率为70%。ELISA明显地提高了NPC的检出率。以p138(EA-R)和p54(EA-D)分别或混合包被,检测对EBV特异的EA-D和EA-R的抗体。结论表明在NPC病人血清中存在对EA两种抗原的抗体,对EA-D的抗体滴度高于对EA-R的抗体。因此,以两种抗原混合包被作为诊断抗原建立的ELISA方法,为NPC的早期诊断提供更敏感、特异和简便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采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4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雄激素受体(AR)和雌激素受体(ER)水平;同时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其血浆中的睾酮(T)和雌二醇(E2)。类风关患者性激素无明显改变,而外周血细胞ER明显升高及AR明显降低。提示性激素受体改变与类风关发病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复合物中组蛋白抗原的检测及其意义陈常胜(济南军区总医院肾内科济南250031)本文采用抗原特性PEG快速沉淀法(陶义训.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189:210)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SE)与滑液(SF)中的免疫复合物(IC)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RA33/36抗体,角质蛋白抗体(AKA)及抗核周因子(APF)进行检测,并对这些抗体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RA33/36抗体;采用IF法检测AKA及APF抗体;采用卡方检验及Fishers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RA患者血清中RA33/36抗体阳性率为35.6%(16/45),AKA(180)阳性率为31.1%(14/45),APF的阳性率为53.3%(24/45)。结论虽然RA患者血清中可出现上述三种抗体,但三者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重组EB病毒DNA探针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干燥综合征病人EB病毒DNA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100044杨铁生,王京华,贺联印,樊春红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s,RA)和干燥综合征(Sjogren′sSy...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逆转录-PCR技术克隆自身核抗原U1SnRNP70kD多肽分子中U1RNA结合功能区(U1RNAbindingdomain,U1BD)的cDNA,经DNA测序证实以后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2T,进而导入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蛋白。免疫印迹法研究表明:96%(48/50)的抗U1SnRNP70kD抗体阳性血清能够识别该重组蛋白,证实U1BD重组蛋白具有U1SnRNP70kD抗原性,而且U1BD是U1SnRNP70kD多肽上主要抗原表位区域,能够被大多数抗U1SnRNP70kD抗体阳性血清识别。这为今后对U1BD抗原表位精确定位,分析特定抗原表位与疾病的相关性以及制备重组抗原用于临床检测等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体内是否存在抗Ⅹ型胶原B细胞反应。方法:以EL4OUrBUr/rIL2/PMA作为刺激系统,通过酶联斑点技术检测抗Ⅹ型胶原免疫球蛋白分泌B细胞(antiHCⅩISC)频率。结果:28例RA患者滑膜中11例出现antiHCⅩISC,而对照组骨性关节炎(OA)患者滑膜液中则未检测到antiHCⅩISC。RA患者外周血及滑膜液CD19+及CD20+细胞百分率于刺激前后无明显变化,但CD5+B细胞百分率却明显增加,外周血刺激前后分别为17.0±6.0,27.0±9.0,滑膜液分别为8.0±3.2,16.0±6.0。结论:(1)RA患者体内存在抗Ⅹ型胶原B细胞反应,(2)CD4+EL4OUrBUr/rIL2/PMA是激活CD5+自身抗体产生B细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分析三种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sIL-2R,sIL-6R,sTNFRI)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响。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了3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三种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的含量,并与其他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3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sIL-2R、sIL-6R和sTNFRI的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以上三种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密切的关系,可作为临  相似文献   

17.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和滑液中抗组蛋白抗体的检测陈常胜,韩宽英,顾幸振,梁俊林济南军区总医院肾内科济南250031施桂英(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抗组蛋白抗体(AHA)是针对暴露于核小体组蛋白表位的自身抗体。已知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AHA与其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SIL-2R、CD+ 4、CD+ 8、CD+ 4/CD+ 8 水平检测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发病机理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病例组 :RA患者168例(男79 ,女89) ,为内科门诊或住院病人 ,年龄21~65岁。以上患者符合1993年5月风湿病诊断标准。二、正常对照组 :本院健康体验者36例(女20 ,男16)。三、SIL -2R检测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试剂盒由比利时Innogentics公司提供) ,按说明书操作。四、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采用抗人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 ,以A…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生物素标遍的7种植物凝集系和T细胞花环法,检测了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PBL)的凝集素受体的表达和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显示这7种凝集系(ConA,DBA,BPA,SBA,PNA,UEA和WGA)均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BL相结合,但WGA和ConA的受体结合率在RA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RA患者PBL中T8细胞亚群减少和T4/T8比率增十分明显,同时伴有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体内是否存在抗X型胶原B细胞反应。方法:以EL-4 OU^rBU^r/rIL-2/PMA作为刺激系统,通过酶联斑点技术检测抗X型胶原免疫球蛋白分泌B细胞(anti-HCX ISC)频率。结果:28例RA患者滑漠中11例出现anti-HCX ISC,而对照组骨性关节炎(OA)患者滑膜液中则未检测到anti-HCX ISC。RA患者外周血主滑漠液CD19^ 及CD20^ 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