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与rHu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规律血透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每次血透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 g,共12周。对照组注射氯化钠溶液。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贫血均得到改善,治疗组Hb、Hct上升幅度及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HuEPO用量减少。结论:左卡尼汀与rHuEPO联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可提高rHuEPO疗效,减少其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专业化营养支持管理联合左卡尼汀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及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于每次透析治疗结束时予以左卡尼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专业化营养支持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常规指标及BMI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Hct、Hb、RBC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ct、Hb、RBC及BMI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专业化营养支持管理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BMI,改善贫血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与血液透析联合应用对尿毒症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烟台毓璜顶医院门诊及住院的84例合并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血液透析对照组(HD,30例)、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组(HDF,27例)、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组(L-CN+HD,27例)。常规血液透析组行每周3次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滤过组在每周两次常规血液透析的同时,接受每周1次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左卡尼汀治疗组在常规血液透析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2.0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3次/周。治疗前、治疗后8周分别观察3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及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 3组患者经过8周的充分透析治疗后,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组、血液透析滤过组治疗后肢端疼痛、感觉障碍、麻木感及不宁腿综合征等临床症状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χ2值=13.87,17.52,25.37,9.20;P<0.05);L-CN+HD、HDF组治疗后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加快(t值L-CN+HD/HDF=10.1/12.3,12.7/13.4,16.8/18.1;P<0.05),治疗组各神经传导速度显著优于血液透析对照组(F值=25.63,32.83,22.5;P<0.01),而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组与血液透析滤过组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0.613;P>0.05)。结论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常规HD治疗的同时联合左卡尼汀或进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均能有效地改善其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右旋糖酐铁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规律血透、常规促红素纠正贫血治疗无显效的患者3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联合应用左卡尼汀及右旋糖酐铁,对照组应用右旋糖酐铁。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贫血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贫血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治疗前后及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右旋糖酐铁治疗促红素无显效的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贫血有显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5例MHD肾性贫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贫血指标、铁代谢指标和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RBC、Hb、HCT、SF、TSAT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MHD肾性贫血疗效确切,可有效纠正贫血状态,调节铁代谢,且用药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肾性贫血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于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及促红素,而对照组仅注射促红素,疗程16周。结果治疗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高血压、低血压、肌肉痉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促红素治疗尿毒症肾性贫血的疗效,减少EPO用量,降低促红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4):5585-5586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68例尿毒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左卡尼汀配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贫血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浆蛋白、红细胞比容增加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红细胞比容增加为31.4±5.7%,高于对照组的25.2±4.1%;观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为98.9±14.5g/L,高于对照组的81.2±12.9g/L;观察组治疗后贫血改善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左卡尼汀配合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具有较好疗效,可增加血红蛋白含量,提高红细胞比容,改善贫血,值得临床应用并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促红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长期血透患者贫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长期血透患者贫血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给予左卡尼汀及r-HuEPO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r-HuEPO治疗,疗程为20周。治疗前、后每4周测定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和主要生化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每周r-HuEPO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Hb和HCT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r-HuEPO的每周平均用量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左卡尼汀注射20周后观察组的各项生化指标稳定。结论 r-HuEPO联合左卡尼汀能有效改善长期血透患者的肾性贫血,且可降低r-HuEPO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贫血及高脂血症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及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42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为每周80~120 U/kg,待血红蛋白(Hb)11 g/dl或血细胞比容(Hct)上升至33%后减量。同时治疗组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g,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的Hb、H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于治疗后第12周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较治疗前减少。同时治疗组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较治疗前下降。结论左卡尼汀能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同时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倒,两组病人均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为每周100~150 U/kg,待血细胞比容上升至0.33后减量.同时治疗组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l.0g,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于治疗后第12周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仅为治疗前的一半,而对照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无明显改变.结论:左卡尼汀能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及提高其疗效,并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素(EPO)、蔗糖铁联合左卡尼丁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肾性贫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EPO联合蔗糖铁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EPO、蔗糖铁联合左卡尼丁治疗。疗程结束后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铁代谢指标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Hb、Hct、SI和SF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AOPP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而SOD与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EPO、蔗糖铁联合左卡尼丁治疗肾性贫血,能够改善贫血症状和铁代谢指标,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可作为血液透析并发肾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手段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外源性左旋肉碱(l-carnitine,L-CN)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肾性贫血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MHD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治疗组每次透析结束前于内瘘静脉注射L-CN1g加生理盐水(normalsaline,NS)20ml,对照组以同样方法给予等体积NS2O ml,每周3次,共12周。检测每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患者的C反应蛋白(c-reacti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 value,Hct)。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CRP[(8.47±6.96)mg/L比(13.38±5.01)mg/L,t=2.560,P<0.02]及IL-6[(23.18±5.64)pg/ml比(31.86±9.39)pg/ml,t=3.542,P<0.02]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血CRP[(8.47±6.96)mg/L比(13.62±5.83)mg/L,t=2.550,P<0.02]、IL-6[(23.18±5.64)pg/ml比(31.17±8.76)]pg/ml,t=3.429,P<0.02]降低具有具有统计学差异。②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Hb[(95.1±11.3)g/L比(108.8±12.9)g/L,t=3.577,P<0.02]及Hct(25.9%±4.8%比35.3%±3.7%,t=6.962,P<0.02)升高,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血Hb[(108.8±12.9)g/L比(97.5±10.6)g/L,t=3.029,P<0.02]及Hct(35.3%±3.7%比26.1%±5.1%,t=6.571,P<0.02)升高,治疗组治疗后EPO用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8127±889)IU/周比(9890±1135)IU/周,t=5.475,P<0.02],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MHD患者经左旋肉碱治疗后微炎症状态及肾性贫血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3.
左旋肉碱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左旋肉碱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 (IR)的影响。方法 选择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患者 4 0例 ,随机分成 2组 ,治疗组 2 0例、对照组 2 0例 ,治疗组于每次透析后静脉注射左旋肉碱1.0g,对照组静脉注射 5ml生理盐水 ,疗程共 12周。另设正常对照组 10例。用空腹血糖与空腹胰岛素浓度乘积的倒数即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作为胰岛素敏感指标。采用放免法测定胰岛素水平。常规方法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肉碱治疗 12周后患者ISI较治疗前显著提高 (P <0 .0 5 )。对照组ISI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IR现象 ,左旋肉碱能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IR。  相似文献   

14.
李立  陈庆顺  冯彬  杨明  祝永胜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2):1266-1269
目的比较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注射液及加服维生素E或口服琥珀酸亚铁两种补铁方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MHD合并肾性贫血患者36例,随机分为A组(促红细胞生成素+静脉补铁+口服维生素E)和B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口服补铁),每组18例。A组静脉用蔗糖铁(前4周2次/周,以后1次/周,均每次100mg),同时加服维生素E200mg,2次/d,总疗程12周。B组口服琥珀酸亚铁200mg,3次/d,总疗程12周。两组患者均同时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6000—9000IU/周,皮下注射。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红细胞相关指标、血清铁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血脂。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Hb、Hct都有明显升高,但B组相对较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Ret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F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A组更加显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TG、LDL及Lp(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P〈0.05),且A组比同期B组也略高,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HDL、ApoAl和ApoB的含量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使用蔗糖铁可有效地纠正MHD患者铁缺乏,能有效改善贫血,且安全性较好,而口服维生素E可以改善MHD患者因静脉补铁所诱导的氧化应激及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5.
肾性贫血患者血液透析中不同静脉补铁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肾性贫血患者在血液透析中2种静脉给予蔗糖铁方法的临床效果,探讨静脉补铁的最佳方式。方法将7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分别进行动脉端泵前静脉滴注蔗糖铁和静脉端微量泵静脉注射蔗糖铁,均为2次,周,100mg/次,总剂量1000mg。两组患者均常规使用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每周剂量为120~200U/kg,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剂量不变。治疗前、治疗结束后2周检查两组患者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静脉补铁总剂量1000mg治疗结束后2周,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都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各指标升高的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端泵前静脉滴注、静脉端微泵静脉注射蔗糖铁都可应用于血液透析中静脉补铁,效果相当,但动脉端泵前静脉滴注方法只需使用静脉输液器,与使用微量泵比较,更适合血液透析过程中多例患者同时静脉补铁的应用,更能节省护理人力。  相似文献   

16.
醒脾养儿颗粒佐治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佐治婴幼儿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的效果。方法将61例婴幼儿IDA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对照组口服硫酸亚铁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脾养儿颗粒,4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后患儿临床表现、体重、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等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并进行随访。结论治疗后4周,治疗组治愈率为90.3%,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治疗组体重、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明显增加,食欲缺乏、多汗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12周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胃肠道反应5例。结论醒脾养儿颗粒佐治婴幼儿IDA,起效快,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韦建新 《临床医学》2009,29(6):10-11
目的评价应用左旋卡尼汀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维持性血透患者66例,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每次透析结束后,治疗组静脉滴注左旋卡尼汀1g,对照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ml,连续3个月。结果治疗组干体质量、血红蛋白和上臂肌围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旋卡尼汀治疗的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状况明显优于未治疗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维持性血液(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应用左卡尼汀后血脂代谢的变化。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全面收集相关文献。制定文献纳入标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按Jadad评分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应用Review Manager5.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MHD患者应用左卡尼汀组和对照组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以及高密度脂蛋白的加权均数差值(WMD)及其95%CI。结果 (1)共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相关文献9篇,均为英文文献,研究内容为MHD患者应用左卡尼汀治疗或安慰剂对照,纳入分析的患者共259例,其中左卡尼汀治疗组134例,对照组125例,随访时间12周至6个月。(2)Meta分析结果提示:①MHD患者左卡尼汀组总胆固醇水平较对照组有降低倾向,但无统计学差异。②2组间三酰甘油水平、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③左卡尼汀组低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下降,有统计学差异。④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左卡尼汀使用时间大于24w,血总胆固醇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血三酰甘油水平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伴高脂血症亚组进行分析,未发现组间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MHD患者应用左卡尼汀对血脂代谢有一定积极影响,且可能存在一定的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19.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旋肉碱水平与血脂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洋  彭立人 《中国血液净化》2003,2(10):558-559,566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血清游离肉碱 (SFC)水平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MHD患者 6 0例 ,分为治疗组 30例、对照组 30例 ,每次透析结束后 ,治疗组静脉注射左旋肉碱 1.0g ,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5ml,疗程共 12周。应用紫外酶法检测其透析前后的SFC ,常规方法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 治疗组SFC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0 .0 5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显著升高 (P <0 .0 5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显著性变化 ,对照组血脂四项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MHD患者普遍存在左旋肉碱缺乏及血脂代谢紊乱 ,补充左旋肉碱可明显提高脂肪利用 ,改善脂代谢紊乱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耳穴磁疗配合认知行为护理治疗血液透析并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血液透析并发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血液透析的基础上耳穴磁疗配合认知行为护理治疗,对照组30例仅进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分别在治疗后4周和8周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0.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磁疗配合认知行为护理治疗对血液透析并发抑郁症的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