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比较胸腔镜下肺上叶切除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2种不同引流方式(单根多孔引流管与双胸腔引流管)的效果,选择较佳的引流方式.方法 收集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排除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持续出血、支气管残端持续漏气而再次手术的数据完整的83例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上叶切除及系统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依据引流管放置方式不同分为单根多孔引流管组(44例)与双胸腔引流管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引流量、引流管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疼痛视觉模拟平分(VAS)的差异.结果 单根多孔引流管组术后引流量[(887.16 ±263.27)mL比(1081.41 ± 435.06)mL],引流管带管时间[(4.45 ±1.59)d比(6.21 ±3.43)d],术后住院时间[(9.43 ±1.72)d比(10.95 ±2.11)d]均少于双胸腔引流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根多孔引流管组患者术后第2天VAS评分[(3.91 ±1.07)分比(4.64 ±1.42)分]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1.66 ±0.75)分比(2.08 ±0.77)分]小于双胸腔引流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肺上叶切除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放置单根多孔引流管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采用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2月~2012年11月进入佛山市顺德区桂洲医院普外科行甲状腺腔镜手术的患者共148例,选择同期具有可比性且行传统甲状腺手术的病例153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率.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较之开放组,手术时间(min)、切口长度(cm)、术中出血(mL)分别为[(81.94±45.25)vs.(60.98±13.72)(P=0.043)]、[(1.95±0.53)vs.(6.58±1.43) (P=0.000)]、[(12.23±5.49) vs.(10.15±6.82) (P=0.238)];术后引流量(mL)、疼痛持续时间(h)、术后住院时间(d)分别为[(40.03±28.20) vs.(19.18±10.62) (P=0.048)]、[(26.34±12.71)vs.(26.68±12.43)(P=0.178)]、[(3±0.5)vs.(6±1.5)(P=0.038)];并发症发生率与满意率分别为[4.5%vs.6.7%(P=0.121)]、[99.91% vs.95.23%(P=0.010)].结论 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在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和病患满意率方面显示出优势,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增加,疼痛时间无明显延长,并发症无明显增加.然而,腔镜组较之开放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后引流量有所增加.腔镜甲状腺手术将有待进一步改良技术和进一步开展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在纵隔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与开胸手术(TH)治疗纵隔肿瘤的优缺点,探讨VATS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3年3月由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330例纵隔肿瘤患者,其中154例行VATS手术,176例行TH手术,所有病例经病理诊断为胸腺瘤、畸胎瘤、神经源性肿瘤,随访1年。结果 VATS组和TH组无一例死亡,VATS胸腺瘤手术1例术后1年内复发,TH胸腺瘤手术2例术后1年内复发。VATS组与TH组比较,胸腺肿瘤切除术中出血量[(100.0±35.0)mL vs(150.0±40.0)mL]d、术后第1日胸管引流量[(80.0±30.0)mL vs(100.0±36.0)mL]min、术后胸腔引流时间[(3.0±0.5)d vs(4.0±0.8)d]、术后住院时间[(5.0±0.6)d vs(6.5±0.7)d]min、术后24 h VAS评分[(3.0±0.5)vs(5.0±0.9)]均少于TH组;畸胎瘤切除手术时间[(70.3±15.4)min vs(86.5±20.6)min]、术中出血量[(100.0±35.0)mL vs(150.0±40.0)mL]、术后第1日胸管引流量[(80.0±30.0)mL vs(100.0±36.0)mL]、术后胸腔引流时间[(3.0±0.5)d vs(4.0±0.8)d]、术后住院时间[(5.0±0.6)d vs(6.5±0.7)d]、术后24 h VAS评分[(3.0±0.5)vs(5.0±0.9)]也均少于TH组;神经源性肿瘤切除手术时间[(112.3±48.8)min vs(135.3±60.8)min]、术中出血量[(94.0±82.5)mL vs(398.7±202.2)mL]、术后第1日胸管引流量[(110.5±80.6)mL vs(160.8±110.7)mL]、术后胸腔引流时间[(3.5±0.8)d vs(4.3±1.9)d]、术后住院时间[(4.7±2.4)d vs(6.5±1.8)d]、术后24 h VAS评分[(2.7±0.5)vs(4.6±0.9)]仍均少于TH组。结论 VATS治疗纵隔肿瘤,在术后复发率方面与开胸手术无差别,在术中及术后一般情况评价优于常规开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生物蛋白胶在颈部内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止血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医院接治的行颈部内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采用生物蛋白胶配合引流管引流,对照组41例采用引流管引流,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第1日引流量及总引流量、引流管拔除的时间、切口拆线的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日引流量、总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切口拆线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5.1±2.4)mL比(44.6±4.3)mL,(48±4)mL比(80±78)mL,(17.7±1.6)h比(25.8±2.4)h,(4.4±0.6)d比(5.3±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切口粘连和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比19.5%(8/41),0%比14.6%(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声音嘶哑、颈部肿胀、吞咽时牵拉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应用上生物蛋白胶不仅能明显减少引流液,而且还能降低患者术后的感染率,并促进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5.
选择于我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于术后留置引流管且外接一次性负压引流球的患者64例,对其进行引流管引流护理。观察并记录患者拔管前的总引流量、切口愈合程度及皮下积液发生率等情况,总结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负压引流的护理体会。结果发现所选患者中无一例皮瓣坏死、皮下积液、切口感染等情况发生,总引流量平均为(365.22±72.19)mL,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为(11.34±2.67)d。认为外接负压引流球的日常护理是防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并发症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单孔胸腔镜与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1月胸外科手术治疗的143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传统三孔胸腔镜手术93例为对照组,单孔全胸腔镜手术5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24 h引流量、总引流量、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评估两组患者术后24、72小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肺癌治疗功能性量表(FACT-L)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72小时疼痛情况及术后病理Ⅰ、Ⅱ、Ⅲ期所占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中出血量[(38.40±20.71)mL vs(83.66±45.95)mL]、术后胸腔引流管引流量[(1143.40±623.64)mL vs(1645.54±935.63)mL]、引流管留置时间[(4.10±1.45)d vs(5.77±2.37)d]及术后住院时间[(6.32±2.89)d vs(7.74±2.54)d]、术后24小时疼痛情况[(5.10±1.70)分vs(5.70±1.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ACT-L评分显示,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功能状况和整体生活质量评分[(22.32±1.25)分、(109.04±3.19)分]优于对照组[(21.67±1.38)分、(107.52±4.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理状况、社会及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和其他因素的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三孔胸腔镜手术相比,单孔胸腔镜手术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可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杨怀亮  张昕辉 《重庆医学》2023,(10):1489-1493+1499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联合三维重建在肝右叶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徐州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腹腔镜下肝右叶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腹腔镜手术种类的不同分为3D腹腔镜组(22例)与2D腹腔镜组(32例)。所有患者术前已完善三维重建。收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前及术后3 d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3D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50.5±60.4)min vs.(296.9±77.2)min]、术中出血量[(183.6±78.7)mL vs.(273.0±136.0)mL]均少于2D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后ALT、AST、γ-G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腹腔镜组组内分析显示,肿瘤位置是影响手术时间的关键因素,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负压引流器在甲状腺术后的应用效果,为甲状腺术后患者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负压引流器引流,对照组采用常规负压引流器引流,比较两组术后24 h、48 h、72 h引流量,感染率及患者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感染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术后使用改良负压引流器,引流效果良好,可缩短拔管时间,有效降低感染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胆总管切开术后放胃自制的胆道外引流管,防止拔除T管后胆瘘的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胆总管切歼术后放置自制胆道外引流管,缠绕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并与同期符合相同条件下常规行T管引流术的患者对照,结果共156例患者放置胆道外引流管.其中 84例患者放置自制胆道外引流管,其余72例仍按传统方法放置T管引流.自制胆道外引流管引流时间(24.5±4)d,术后拔管胆漏1例;传统方法放置T管引流,引流时间(36.5±6)d,术后胆漏6例.结论 胆总管探查术后放置自制胆道外引流管并缠绕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安全有效,可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腰椎后路椎管内固定术切口引流管对于患者术后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切口内留置引流管方案,旨在进一步改善腰椎后路椎管减压内固定患者预后。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2年5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化疗科行腰椎后路椎管减压内固定术的98例患者,其中50例患者术后超过48 h且小于1周拔出引流管(A组),另外48例患者术后48 h内拔出引流管(B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术中指标、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感染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引流量多于B组[(183.04±47.36)mL vs.(164.01±29.68)mL,P<0.05],术后5 d内的换药频次小于B组[(2.01±0.62)次/d vs.(2.69±0.72)次/d,P<0.05],2组患者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末次随访时手术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引流管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组(12.00%vs. 29.17%,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