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9年云浮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特征,为云浮市慢性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云浮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资料,分析心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PYLL)等指标。结果 2019年云浮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为253.14/10万(标化死亡率为190.42/10万),占全死因的46.42%。男性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顺位前3位依次为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其他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去心脑血管疾病后期望寿命为96.36岁,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而损失的期望寿命为14.43岁。心脑血管疾病中,男性的PYLL、潜在减寿率、平均减寿年数均高于女性。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云浮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男性、高龄女性和45岁以上人群是云浮市慢性病防治的重点,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7年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情况,为制定防治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河南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报告的郑州市2017年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数据,计算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标化率等指标,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7年郑州市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55 669例,发病率为741.69/10万,标化发病率为597.35/10万;死亡14 658例,死亡率为195.2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31.27/10万。男性心脑血管病标化发病率为718.34/10万,死亡率为167.21/10万;女性心脑血管病标化发病率为435.48/10万,死亡率为89.78/10万。男性心脑血管病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其中脑血管病发病率为624.87/10万,心血管病发病率为116.82/10万,脑血管病发病率高于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死亡率为92.10/10万,心血管病死亡率为103.19/10万,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脑血管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发病和死亡均集中在75~岁组人群,60岁以上发病人数占总发病的83.22%,死亡人数占总死亡的84.40%。心脑血管疾病以脑卒中为主,不同类型脑卒中,脑梗死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结论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多和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呈明显上升趋势,成为影响郑州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采取有效的综合性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16年连云港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情况,为制定卫生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连云港市2016年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数据,计算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等指标,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6年连云港市监测心脑血管发病21 118例,发病率469.22/10万,标化发病率311.50/10万;死亡5 803例,死亡率128.94/10万,标化死亡率76.56/10万。脑梗死是最主要的病种,发病、死亡分别占心脑血管疾病的72.2%、48.4%。男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从45岁开始显著增加,均以≥85岁组最高。城市居民心血管发病率高于农村,心血管和脑血管死亡率均低于农村(P值均<0.01)。结论连云港市心脑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处于较高水平,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均为最高,应采取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常州市天宁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情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提取常州市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和常州市疾控中心居民死因监测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天宁区2013-2014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数据,计算年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结果常州市天宁区2013年、2014年心脑血管疾病粗发病率分别为301.78/10万、370.07/10万,标化率分别为256.24/10万、320.68/10万;粗死亡率分别为110.42/10万、91.85/10万,标化率分别为84.45/10万、70.99/10万。男性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45岁后疾病谱中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快速上升,男性升高幅度大于女性。2013年、2014年脑梗死发病率、死亡率均居首位。结论应加强宣传教育,提倡健康生活方式,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海市海城区2015年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死亡情况,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发病和死亡数据来源于“重点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和“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通过计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构成比、死亡率等相关指标,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季节的发病情况。结果海城区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粗发病率429.41/10万,标化发病率479.84/10万,其中脑卒中和冠心病急性事件标化发病率分别为386.48/10万和93.37/10万,发病人数之比为4.15∶1。男性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标化发病率为590.26/10万,女性为380.26/10万,男女发病人数之比为1.41∶1。标化死亡率118.72/10万,男性标化死亡率83.29/10万,女性标化死亡率46.83/10万。男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6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73.52%。结论心脑血管事件成为威胁当地居民生命和健康的重要疾病,中老年群体和男性是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重庆市2015年居民脑卒中发病及死亡情况,为重庆市脑卒中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5年重庆市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系统的数据,按2010年全国第六次普查标准人口构成,采用报告发病/死亡率、标化发病/死亡率等指标,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检验不同人群间率的差异,以及率随年龄的变化趋势对脑卒中的发生和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重庆市常住人口脑卒中报告发病率为278.82/10万,其中男性308.27/10万,女性248.65/10万;标化发病率为219.27/10万,其中男性232.41/10万,女性203.68/10万.2015年重庆市常住人口脑卒中报告死亡率为81.31/10万,其中男性93.02/10万,女性69.31/10万;标化死亡率为63.28/10万,其中男性68.98/10万,女性56.45/10万.男性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发病率、死亡率在55岁前较低,55岁后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各型脑卒中以脑梗死最多,占总发病例数的59.54%,发病率亦为最高.结论 应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的监测和管理,重点做好60岁以上老年人群,尤其是男性老年人群的脑卒中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西2004~2005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特征、分布和对居民健康的危害程度,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广西第3次死因回顾调查资料,以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PYLL)及去死因寿命表等统计指标分析广西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水平、三间分布特征和去死因寿命表分析心脑血管疾病对居民生命的影响。结果 2004~2005年广西居民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105.40/10万(标化率88.62/10万),占全死因的18.45%,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21.79/10万(标化率105.97/10万)和87.34/10万(标化率69.98/10万),男性高于女性(χ2=232.58,P﹤0.001)。心血管疾病死亡率77.14/10万(标化率63.89/10万),占全死因的13.5%,男性和女性分别为76.86/10万(标化率66.02/10万)和77.46/10万(标化率61.47/10万),男性和女性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75)。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因脑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死亡而减少的平均寿命分别为4.23岁和3.48岁。结论心脑血管疾病为广西居民死亡的主要死因,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心脑血管疾病对人群的寿命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上海市宝山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以及对居民寿命的影响,为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潜在寿命损失年、平均减寿年数等指标对宝山区1989~2008年居民死因登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病例31 554例,年平均死亡率为226.64/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31.47%.男性的粗死亡率、死因构成比均低于女性,男性的标化死亡率则高于女性,二者的粗死亡率、死因构成比随时间呈递增趋势,标化死亡率则呈递减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呈明显的递增趋势;两性之间的死亡率无差别(P>0.05).男性的YPLL、AYLL和女性相比均无差别(P>0.05).心脑血管疾病的总人群、男性人群以及女性人群的YPLL、AYLL均随时间呈递增趋势.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宝山区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严重影响了宝山区居民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泸州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特征、对期望寿命的影响及其潜在寿命损失,评估心脑血管疾病所致的疾病负担。方法 收集2017年泸州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资料,计算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减寿率、平均减寿年等指标。结果 2017年泸州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219.96/10万,标化率为150.58/10万,男性死亡率(231.77 /10万)高于女性(197.32/10万);0~14岁组、15~44岁组、45~64岁组、65岁以上组死亡率分别为1.02/10万、13.02/10万、133.10/10万以及1 370.20/10万。2017年泸州市居民期望寿命为77.41岁,去除心脑血管疾病后期望寿命增加4.18岁,其中男性增加3.76岁,女性增加4.61岁;去除脑血管病与心脏病后,期望寿命分别增加2.52岁与1.97岁。心脑血管疾病死亡PYLL为70 524人年,PYLLR为14.59‰,AYLL为11.77年/人,男性PYLL、PYLLR与AYLL(48 220人年、18.93‰、12.43年/人)均高于女性(22 304人年、9.56‰、10.56年/人),脑血管病导致了最多的寿命损失(37 988人年、7.86‰、11.16年/人)。结论 泸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疾病负担重,在男性中导致了更高的期望寿命损失与潜在寿命年损失,65岁以上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疾病所致死亡的主要人群,脑血管病的疾病负担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河南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报告的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数据和公安局提供的人口资料,对2016年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郑州市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病发病59 291例,发病率为806.67/10万,标化发病率为574.32/10万;死亡13 672例,死亡率为186.01/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7.56/10万。男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907.56/10万,死亡率为209.28/10万;女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704.92/10万,死亡率为162.54/10万。男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其中脑血管病发病率为624.09/10万,心血管病发病率为182.58/10万,脑血管病发病率高于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死亡率为89.07/10万,心血管病死亡率为96.94/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低于心血管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7.94%,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67.99%。结论心脑血管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成为影响郑州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重点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导出心脑血管事件数据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2016年长沙市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发病率为318.09/10万,标化发病率326.40/10万,其中脑卒中报告发病率237.99/10万,标化发病率244.12/10万,发病以脑梗死为主,冠心病报告发病率80.09/10万,标化发病率82.27/10万,发病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死亡率132.43/10万,标化死亡率136.21/10万,脑卒中报告死亡率为80.14/10万,标化死亡率为82.34/10万,死亡以脑出血为主,冠心病报告死亡率52.29/10万,标化死亡率53.78/10万,死亡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发病率与报告死亡率均随年龄的上升而增加(χ2发病=64 537.26,P=0.000;χ2死亡=32 646.53,P=0.000),且男性均高于女性(χ2发病=194.66,P=0.000;χ2死亡=178.54,P=0.000),发病与死亡主要发生在60岁及以上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复发率为38.03%。 结论 2016年长沙市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发病率、复发率和报告死亡率呈“三高”趋势,报告发病率和报告死亡率随年龄的上升而逐渐增加,防控形势严峻,发病与死亡以脑卒中为主,60岁及以上人群是主要的防控对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特征。方法分析2014上海市长宁区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数据。结果 2014年,长宁区急性心梗标化发病率为23.03/105,标化死亡率为9.45/105,卒中标化发病率为122.97/105,标化死亡率为49.42/105。男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而死亡率不存在性别差异;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监测的发病病例以缺血性卒中比例最高,死亡病例以冠心病死亡比例最高;该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华阳和北新泾街道较高。结论长宁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率处于较高水平,预防工作有待加强,尤其是男性及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06-2016年宜昌市居民的死亡率、主要疾病死亡原因、寿命损失以及死亡率变化趋势,为政府制定卫生规划和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宜昌市2006-2015年居民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5年居民标化死亡率为673.78/10万,男性标化死亡率为778.61/10万,女性标化死亡率为563.39/10万.2006-2015各年度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10年间标化死亡率下降22.68%,死亡总数上升30.84%.居民主要死因死亡率前五位依次为:心脑血管病(241.72/10万)、恶性肿瘤(181.47/10万)、呼吸系统疾病(89.27/10万)、损伤与中毒(52.28/10万)和消化系统疾病(20.77/10万),占全死因构成86.90%.损伤与中毒导致的寿命损失最高(26.06人年).恶性肿瘤减寿率最高(11.54‰).结论 2006-2015年宜昌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总死亡人数逐年上升,标化死亡率逐年下降.要采取社区综合防控措施降低,重点降低主要慢性病死亡率,提高居民期望寿命,全面推进全国健康城市创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天津市河东区心脑血管病发病特点及流行趋势,为探索适合本区情况的、经济有效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据天津市河东区2016年非传染性疾病发病年报和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统计资料,对心脑血管发病死亡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16年天津市河东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为1 075.60/10万,标化发病率为457.74/10万。其中男性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分别为1 314.60/10万、572.94/10万,女性分别为834.55/10万、314.08/10万,男性高于女性。结论心脑血管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势,以老年人发病率最高,因此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是当前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石化公司职工的主要死因及疾病的减寿危害,为制定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标化死亡率和标化减寿损失年率,对1996-2006年公司范围内职工的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6-2006年公司职工标化死亡率为278.84/10万,男性299.48/10万,女性215.43/10万,死亡原因排列前5位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占全死因的91.04%;潜在寿命损失年数为6565年,标化潜在寿命损失率为21.51‰,男性潜在寿命损失年数为4905年,标化潜在寿命损失率26.57‰,女性潜在寿命损失年数为1660年,标化潜在寿命损失率为9.99‰,顺序依次为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结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是公司职工的主要死因,损伤与中毒是导致职工早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分析奉化市脑卒中的疾病负担。方法收集2013年奉化市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与死亡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DISMODⅡ软件计算脑卒中的DALYs。结果 2013年奉化市共报告脑卒中发病数1 895例,报告发病率为392.03/10万(标化发病率为201.14/10万),其中男性报告发病率436.33/10万(标化发病率为210.55/10万)高于女性报告发病率346.48/10万(标化发病率为189.25/10万)(P0.05)。脑卒中死亡751例,死亡率为155.28/10万(标化死亡率为66.53/10万),患病率为1 899.53/10万,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患病人数的85.53%。脑卒中总DALYs为7 566.03人年,DALYs强度为15.64人年/千人;早死引起的寿命损失年(YLL)为5 807.14人年;由伤残引起的寿命损失年(YLD)为1 758.87人年;6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DALYs占总DALYs的84.75%。结论奉化市脑卒中疾病负担较高,社区应重点做好60岁及以上的男性人群的脑卒中防控工作,降低脑卒中引起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三明市三元区和永安市2个慢性病示范区户籍居民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和死亡数据,探讨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对居民健康的危害情况。方法 根据2016—2020年三明市2个慢性病示范区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监测数据和“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的死亡数据,分析居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和死亡情况。结果 监测人群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年平均发病率为579.91/10万,标化发病率为414.78/10万;其中冠心病急性事件和脑卒中发病率分别为91.88/10万和488.03/10万,标化发病率分别为64.06/10万和350.72/10万。男性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年平均发病率(发病率692.22/10万,标化发病率480.17/10万)高于女性(发病率570.76/10万,标化发病率341.02/10万),年平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059,P<0.001)。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最高。监测人群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年平均死亡率为93.00/10万,标化死亡率为59.31/10万,占总死亡15.53%。...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宜兴市居民的死亡水平和死因,为制定慢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死亡率、构成比、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等指标,对网络直报的全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全市粗死亡率为760.18/10万,标化死亡率为357.68/10万,其中男性粗死亡率为845.58/10万,女性粗死亡率为679.9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752,P<0.01)。期望寿命,全市平均82.21岁,男性80.25岁,女性84.29岁。居民前5位死因分别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结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是危害宜兴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1990-2013年中国男性前列腺癌疾病负担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1990年与2013年我国男性前列腺癌的死亡和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GBD)中国分省研究结果,采用GBD2013世界标准人口对发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率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LD)率进行标化。分析1990年和2013年我国男性前列腺癌发病、死亡及其造成的疾病负担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1990年相比,2013年我国男性前列腺癌发病人数、死亡人数、标化发病率及标化死亡率均大幅增加,发病人数从1.38万增至8.14万,增加490.27%;死亡人数从0.58万增至1.78万,增加206.86%;标化发病率由4.48/10万增至13.33/10万,增加197.54%;标化死亡率也由1990年的2.26/10万增至3.32/10万,增加46.9%;前列腺癌死亡数占男性恶性肿瘤死亡比例从1990年的0.65%增至2013年的1.26%。发病数、死亡数、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高,0~49岁最低,≥80岁最高;1990年和2013年前列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各个年龄段均增加,65~69岁组增幅最大,为228.65%;与1990年相比,2013年前列腺癌造成的DALY、YLL和YLD分别增加30.66万人年(1.05%)、25.51万人年(1.04%)和5.15万人年(1.07%),DALY、YLL和YLD标化率分别增加1.02%、1.01%和1.04%;前列腺癌造成疾病负担占恶性肿瘤比例也存在明显变化,DALY增加1.03%。DALY、YLL和YLD及其标化率随着年龄增长基本呈现上升趋势。0~49岁年龄组均最低,70~79岁年龄组达到最高值,≥80岁略有下降。结论 与1990年相比,2013年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及死亡率及其造成的疾病负担呈现明显增加,应重点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焦作市解放区居民死因分布特征与潜在寿命损失,评估不同疾病导致的疾病负担,为制定区域防控策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国际统计分类第10版(ICD-10)对2015-2019年焦作市解放区居民死因进行分类,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结果 2015-2019年居民年均粗死亡率为617.06/10万,标化死亡率为601.66/10万,5年间男性、女性和总死亡标化率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APC分别为-2.59%、-5.71%和-4.38%,t值分别为1.94、-1.98和-2.42,P值均>0.05);男性死亡率(748.46/10万)高于女性(480.45/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9,P<0.05).0~14岁、15~44岁、45~64岁、≥65岁年龄组粗死亡率依次为31.27/10万、58.89/10万、525.33/10万、4472.0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158.93,P<0.05),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x2趋势=22680.08,P<0.05).0~14岁组首位死因为围生期损伤(占44.78%),15~44岁、45~64岁及≥65岁年龄组的首位死因均为循环系统疾病,分别占33.89%、43.75%、55.33%.5年间,居民期望寿命分别为77.47、77.73、77.42、77.76、79.58岁,居民潜在寿命损失前3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中毒,PYLLR分别为13.46%、11.23‰、3.52‰;导致平均寿命损失前3位的死因依次为损伤中毒、传染病寄生虫病、消化系统疾病,AYLL分别为24.84、17.85、17.41年/人.结论 慢性病为焦作市解放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应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加强慢性病社区规范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