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氧气装置是医院常用的治疗设备。氧气的使用途径很多,一般用于吸氧、氧气雾化等,而氧气装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氧气湿化瓶是必不可少的。临床工作中,特别是在进行氧气雾化治疗时,需要氧气压力较大,另外,湿化瓶使用时间长、湿化瓶老化易脆等原因,偶有发生湿化瓶爆炸的现象,对病人和工作人员容易造成惊吓甚至伤害。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我们设计了一种氧气湿化瓶套,临床使用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氧气治疗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使用率高,应用范围极广。氧气湿化技术作为氧气治疗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发展迅速。现今临床上的氧气湿化技术多种多样,各种不同的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氧气疗法(简称氧疗)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护理技术及抢救治疗手段。氧气湿化液在氧疗中起湿化作用,避免干燥的氧气刺激呼吸道黏膜,以提高氧疗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文献报道,氧气湿化液是导致氧疗患者院内感染频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通过济南市区内两所医院内氧气湿化瓶污染状况抽样调查。发现医院在治疗任务繁重时,出现忽视氧气湿化瓶消毒,导致细菌严重污染现象,其污染程度与患者使用频率、消毒时间有直接关系,加强消毒措施后,氧气湿化瓶污染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5.
李菊芳  李红 《护理研究》2006,20(9):2506-2506
氧气湿化瓶是吸氧过程中湿化氧气必不可少的装置,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许多病人需要频繁或长时间使用氧气湿化瓶吸氧,潮湿的氧气湿化瓶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旦氧气湿化液被污染,氧气湿化液中生长的细菌可以在氧气湿化过程中,形成微小的颗粒状气溶胶随氧气喷出而吸入下呼吸道,导致呼吸道感染,由此引起的院内感染也越来越多,有关氧气湿化瓶引起的医院感染也多有报道,但是,氧气湿化瓶其内芯污染所造成的医院感染报道很少,因此,了解氧气湿化瓶及内芯的医院感染情况与探讨其管理对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新型雾化用氧气吸入器与扶舒清(YYX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10年5月起,我院开始使用新型雾化用氧气吸入器配合扶舒清对我科需要吸氧的130例患者进行氧疗,在吸氧的同时对其中57例需要雾化治疗的患者进行雾化治疗,并观察患者用氧及雾化治疗的效果情况、氧气湿化效果、气泡噪声和吸氧、雾化吸入操作时间。结果:使用此新型产品能达到患者氧疗或雾化治疗的目的;经湿化后的氧气吸入呼吸道时感觉舒适,无异味;氧气经湿化液产生的气泡细小,无噪音;护士吸氧操作及雾化治疗操作简便快捷,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消毒成本降低;避免了吸氧的环节细菌污染及交叉感染。结论:新型雾化用氧气吸入器与扶舒清(YYX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在有效保证湿化效果的情况下能达到氧疗及雾化治疗的目的,能消除气泡噪声,节省护士操作时间,杜绝吸氧环节中的污染与患者交叉感染,临床应用可靠、方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时湿化瓶内是否加蒸馏水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时氧气湿化瓶内加蒸馏水,实验组的氧气湿化瓶不加蒸馏水,对其初次咳痰量以及雾化时的血氧饱和度、心率、湿化方法效果、痰液的黏稠度及痰痂形成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血氧饱和度[(98.7±11.2)% vs(94.4±10.7)%]、心率[(73.9±11.57)次/min vs(80.0±12.31)次/min]、湿化方法效果、痰液的黏稠度及痰痂形成(3.33% vs 6.67%)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时,氧气湿化瓶不加蒸馏水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氧气湿化瓶是氧气吸入治疗的重要装置,氧疗时湿化瓶中的湿化液可湿化氧气,减少了干燥氧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还可提高氧疗效果和病人的舒适度。但氧气湿化瓶的污染可导致湿化液污染,被污染的湿化液会产生带细菌的气溶胶随氧气吸入至病人的呼吸道,成为呼吸道感染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以前医院临床各科室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均为分散式管理,由各科室护士将使用过的氧气湿化瓶  相似文献   

9.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需要先安装湿化杆并旋转多次才能完成,使用极不方便;当氧流量过大和湿化液过多时,容易使湿化液溢入患者鼻内;如果管道扭曲或阻塞,也会使湿化瓶因集气过多压力增高而爆炸;为不可忽视的是由于湿化瓶和湿化杆的重复应用,全国各医院尚无统一的消毒管理方法,容易造成吸氧患者发生医院感染。鉴于此,我科与医疗厂家在原来氧气湿化瓶的基础上重新研制新型的氧气湿化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莼  刘立捷 《护理研究》2008,22(10):2696-2696
氧气吸入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输氧湿化液的污染与医源性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传统的氧气湿化装置加大了院内感染的发生,汪涛等一。。对使用中和使用后的氧气湿化瓶进行细菌学检测发现,40%的氧气湿化瓶均不同程度被污染。研究表明:在传统的氧气湿化装置非一次性使用前提下,以蒸馏水或生理盐水为湿化液,湿化液应最长不超过8h更换1次.氧气经通气管产生水泡发出响声大,常影响病人睡眠,而且氧流量越大,响声越明显。现将北京东方潮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明的一种新型氧气湿化通路装置介绍给护理人员,它能很好地克服传统氧气湿化装置所带来的弊端。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氧气湿化液与临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采用实验室和临床对照的方法,经过自然染菌计数和分离鉴定等技术手段,对医院应用的透析用反渗水(简称氧气湿化液)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医院自行生产的氧气湿化液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染菌量增加:容器采用不同消毒方法处理与湿化液污染密切相关。提示:氧气湿化液污染,是引发呼吸道感染的可能原因,应引起临床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氧气吸入疗法在临床护理工作被广泛应用,既可以用于预防保健,也可以用于治疗因缺氧造成的各种疾病。氧气是一种干燥气体,吸入后可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分泌物黏稠,不易咳出,可损伤纤毛运动;在氧气吸入前一定要先湿化再吸入,以减轻刺激作用。当湿化瓶内通气管因长期反复安装与停用使其被磨损后,氧气表就不能再使用;又因为氧气湿化瓶内的通气管配置困难,造成医疗设备的闲置与浪费。为此,我科展开了技术革新,研制出一种替代式氧气湿化瓶内的通气管。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雾化用氧气吸入器和扶舒清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4月~ 2012年8月使用雾化用氧气吸入器和扶舒清一次性使用吸氧管的60例患者进行吸氧和雾化吸入治疗及护理,观察患者使用后的感觉及效果.结果 多功能雾化用氧气吸入器既能配合扶舒清进行吸氧,又能独立进行雾化治疗,同时能减轻临床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结论 扶舒清一次性使用吸氧管的应用提高了湿化效果,减少了氧气湿化瓶及湿化液的污染,避免了院内感染,保障了患者用氧安全.  相似文献   

14.
赵桂平 《全科护理》2012,10(21):2016
氧气吸入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吸氧过程中要求定期对吸氧装置进行更换、并进行清洁与消毒,如每日更换一次性鼻导管、氧气湿化瓶及湿化瓶内的水,并对氧气湿化瓶进行清洁与消毒。我科吸氧时湿化瓶内使用的是无菌蒸馏水,湿化瓶的消毒采用的是自来水与次氯酸钠配比形成的含氯消毒液,浓度为  相似文献   

15.
李珍  江琳艳 《护理与康复》2014,13(8):764-764
氧气雾化吸入法是治疗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1].传统的氧气雾化吸入连接法[2]常由于湿化瓶内芯易断裂、湿化瓶老化、同一湿化瓶使用频率较高等原因造成湿化瓶爆炸[3-4],给患者带来伤害,也给护士带来一定的临床护理风险[5].本院应用一次性医用吸引器头内套管的前三分之一作为湿化瓶的内芯,应用于氧气雾化吸入,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脱机后使用高流量湿化氧气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择28例建立人工气道脱机后的患者为实验组,采用高流量湿化氧气治疗进行气道湿化;同期27例建立人工气道脱机后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湿化瓶鼻导管吸氧、定时间断气道湿化。结果实验组在痰液黏稠度、呼吸道刺激、肺部感染等方面低于对照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湿化氧气治疗在建立人工气道脱机后的患者中湿化效果满意,肺部感染率较低,氧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行冷开水和灭菌水两种氧气湿化液与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从而加强对氧气湿化液的管理,规范氧气湿化液的使用。方法:将符合条件的吸氧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冷开水,对照组采用灭菌水吸氧。分别收集吸氧前、24小时更换氧气湿化液时及停氧时的湿化液标本,同时收集吸氧前和停氧时的咽拭子培养和痰培养标本,氧气湿化液与临床标本检出同种病原体时,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湿化液在使用前及使用后污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人均未发生呼吸道感染,同一个病例湿化液标本与临床标本未检出同种病原体。结论:采用冷开水作为氧气湿化液避免了制作灭菌水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消耗,同时又可以节省病人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8.
刘瑞 《当代护士》2014,(9):104-105
目的:探讨 YYX 型一次性吸氧管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脑卒中需要氧气吸入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 YYX 型一次性吸氧管进行氧气吸入,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吸氧装置吸氧。比较2组患者吸氧后的湿化液细菌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湿化液细菌检出率为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 YYX 型一次性吸氧管吸氧,在保证患者有效湿化效果的前提下达到了氧疗的目的,并可显著控制氧气湿化液的带菌状况,减少了氧疗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氧气吸入法可以纠正由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维持机体的基础生命活动,是临床经常用到的抢救技术之一。传统的氧气湿化液是冷蒸馏水,但冷蒸馏水易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且容易滋生细菌。为促进患者舒适性,减少污染,本文就氧气吸入时湿化液的种类和温度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4种氧气湿化瓶和通气管干燥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各临床科室的备用氧气湿化瓶及通气管在有效期内细菌学检查合格率达到100%,符合《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的要求,预防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方法在不同的时间段采用4种不同的干燥方法:干燥箱烘干法、无菌纱布擦干法和高压气枪吹干法、高压蒸汽灭菌锅余热干燥法,分别对500个氧气湿化瓶、通气管进行处理,观察其成本、时间、优缺点,并通过细菌学检验4种方法的处理效果。结果在4种干燥方法中,高压蒸汽灭菌锅余热干燥法价格低廉,取材方便,干燥彻底,保障了消毒氧气湿化瓶及通气管的消毒效果,经比较,细菌值少于其它3种干燥法(p〈0.05);经细菌学检查,经处理的备用氧气湿化瓶及通气管在有效期内的细菌值均为0,合格率为100%。结论由于改进了消毒氧气湿化瓶及通气管的干燥方法,使氧气湿化瓶干燥彻底,避免了消毒后氧气湿化瓶及通气管的再次污染,同时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氧气湿化瓶的干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