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心理干预对烧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烧伤作为一种应激源,可引起机体一系列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的改变甚至可发生精神障碍,而烧伤治疗成功与否,与患者精神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烧伤治疗过程中病员要经受诸多痛苦体验,如受伤时情景、创面频繁换药的剧痛、手术植皮及后期整形、愈合期难以忍受的瘙痒、瘢痕所致的毁容、功能障碍及反复破溃,以及医疗费用承担等各种因素均可引起患者明显的心理应激,从而导致各种心理疾病。因此对烧伤患者,采取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索、评价和总结烧伤后创面瘙痒患者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网站、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网站、国际指南协作网、医脉通指南网、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国际烧伤协会网站、欧洲烧伤协会网站、美国烧伤协会网站、国际伤口网站和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网站中关于烧伤后创面瘙痒患者非药物干预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1日。指南文献由4名研究人员进行评价,其他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进行评价,并根据主题对文献内容进行提取、汇总。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4篇、指南3篇、证据总结3篇,总结出评估、保湿润肤、按摩、压力治疗、皮肤降温、其他措施及健康教育7个方面的22条最佳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的烧伤后创面瘙痒患者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医护人员可结合临床情境、伤口愈合情况及患者意愿,合理应用证据,制订干预方案,减轻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积极护理元素综合干预法在烧伤后瘢痕瘙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1~6月未采用积极护理元素综合干预法的烧伤治疗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7~12月采用积极护理元素综合干预法的烧伤治疗患者60例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烧伤患者干预后瘙痒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烧伤患者干预后瘙痒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烧伤患者护理满意度量化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积极护理元素综合干预法对烧伤患者实施瘢痕瘙痒的止痒专项护理,可显著提高瘢痕止痒效果和患者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烧伤病人创面瘙痒发生现状,探究创面瘙痒症与负性情绪的相关性,为后期采用针对性心理疏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8年6月—2021年1月烧伤科264例烧伤病人,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致伤原因、是否植皮、全身烧伤面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病人烧伤创面瘙痒程度,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烧伤病人负性情绪进行评估。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烧伤病人创面瘙痒状况与负性情绪的相关性。结果:264例烧伤病人创面瘙痒发生率为70.83%,创面瘙痒组病人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创面无瘙痒组(均P<0.001);不同烧伤创面瘙痒程度的病人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即创面瘙痒越严重,烧伤病人负性情绪越严重。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同样显示创面瘙痒程度与焦虑、抑郁呈明显正相关(r值为0.580、0.462,均P<0.001)。结论:烧伤病人瘙痒发生率较高,病人出现创面瘙痒往往伴随负性情绪,临床中应重视此类人群的心理护理,采取针对性措施用于缓解病人的负性情绪及烧伤创面瘙痒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在儿童烧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16例烧伤患儿随机分为宣教组(90例)和对照组(126例),对宣教组患儿家长进行烧伤知识宣教,对对照组患儿家长进行常规入院宣教,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烧伤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宣教组患儿家长烧伤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宣教在儿童烧伤护理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患儿家长对烧伤相关知识的认识,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1 病历摘要 女,33岁。以右肋间皮肤阵发性瘙痒而就诊,查体,右肋间无任何异常。患者自述,瘙痒时难以忍受。当地医院诊断为神经性瘙痒而用些皮肤用药,症状缓解,0.5个月后,该患又以头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烧伤患者创面瘙痒症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科住院治疗的192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表收集患者基本信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烧伤创面瘙痒程度,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睡眠质量.结果 192例烧伤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为65.1%,创面瘙...  相似文献   

8.
瘢痕疙瘩目前病因未明,治疗方法较多,但极易复发,对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为整形外科具挑战的疾病之一.瘢痕疙瘩常见于耳垂、前胸部及三角肌区等部位,影响外观的同时,常伴有瘙痒和疼痛,难以忍受,众多患者希望能够治愈,因此,对整形外科医师有很高的要求.本文将综述瘢痕疙瘩的形成因素、临床治疗进展,为临床医生更好的处理本...  相似文献   

9.
据临床观察,大面积烧伤创面愈合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疤痕增生,此类增生可造成关节挛缩和肢体活动障碍,还直接影响患者的外在形象。一般烧伤患者疤痕区新生皮肤脆弱、弹性低,皮脂腺和汗腺减少,致使皮肤干燥、薄且易裂开,形成许多痂皮并常伴瘙痒,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影响各项康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我们对1例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瘙痒患者实施了脊髓外周电刺激治疗法(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64岁,因"右侧头顶、前额及上下眼睑瘙痒3月余"入院。3月前右侧头顶部及额部出现疱疹,疱疹消退后出现局部皮肤瘙痒,爆发样发作,难以忍受,使其不能安心专注工作甚至睡眠,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患者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病,不能耐受药物治疗,多次行眶上神经阻滞及脉冲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冷却后治疗烧伤患者创面瘙痒的效果。方法将120例Ⅱ度烧伤愈合过程中创面瘙痒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室温生理盐水组、低温10℃生理盐水组、室温0.5%利多卡因组、低温10℃0.5%利多卡因组),分别用各自组的溶液按规定计量予以创面喷涂治疗,比较各组间止痒效果、止痒起效时间和缓解间隔时间。结果低温10℃0.5%利多卡因组止痒的有效率达93%,与另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生理盐水组与0.5%利多卡因组相比较,低温10℃比室温条件下在止痒的起效时间方面有显著效果;低温10℃0.5%利多卡因组在止痒的缓解间隔时间与低温10℃生理盐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利多卡因冷却后喷涂烧伤创面可有效缓解Ⅱ度烧伤患者的瘙痒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携带穿支新型V-Y推进皮瓣对患者烧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影响。方法我院120例烧伤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携带穿支新型V-Y推进皮瓣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V-Y推进皮瓣治疗。治疗结束3个月时对患者皮瓣感觉恢复及血液循环情况进行调查,对患者创面疼痛程度、肉芽形态及瘙痒评分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皮瓣感觉恢复S4级率、皮瓣血流循环优秀率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肉芽形态和瘙痒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烧伤患者采用携带穿支新型V-Y推进皮瓣对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效果显著更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烧伤患者出院半年内希望水平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福建省某烧伤中心住院患者20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希望因子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五级瘙痒评分法、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烧伤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在出院时(T1)、出院1个月(T2)、出院3个月(T3)、出院半年(T4)四个时间点对烧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烧伤患者T1~T4的希望水平分别为(31.24±7.84)、(31.53±7.53)、(32.71±7.49)、(33.34±7.58)分,呈上升趋势。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职业、经济状况、家庭居住地、烧伤严重程度、烧伤原因、烧伤深度、烧伤后遗症、吸入性损伤、烧伤并发症、瘙痒程度、疼痛程度、康复信心、日常生活能力水平(MBI分值)、工作状况的患者,其T4希望水平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经济与工作状况、日常活动能力水平、瘙痒程度、康复信心是烧伤患者出院半年(T4)希望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烧伤患者出院半年内希望水平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以烧伤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在适当时间点实施行之有效的干预,提升其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14.
陈芳 《中国临床护理》2014,6(3):202-203
冬病夏治对小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有较好疗效,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在药物敷贴后部分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如局部皮肤发热、发红、瘙痒、皮疹甚至出现水疱、渗液、化脓等,若不及时正确处理,易发生感染,给患儿造成痛苦,引起家长不满。我科运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冬病夏治后皮肤损伤,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皮肤瘙痒是各种胆汁郁积肝病患者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其病因是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表现为血中胆红素增高而使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出现黄染。当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7.1~34.2μmol(1—2mg/dl)时,临床上即可出现黄疸及皮肤瘙痒,为了减轻瘙痒症状,常使用炉甘石洗剂、薄荷粉等方法。本院应用燕麦外涂或洗澡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所致的皮肤瘙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外阴瘙痒是妇科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 ,多由外阴、阴道和一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瘙痒严重时 ,使人坐卧不宁 ,影响工作、学习、生活和睡眠。我科使用中药蛇床子散外用治疗外阴瘙痒症 1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 ,38岁 ,3年前出现外阴瘙痒症状 ,用药后病情仍然反复 ,近 1年症状加重 ,难以忍受 ,严重影响睡眠以及工作。妇科检查外阴皮肤和黏膜外观正常 ,白带常规检查无异常 ,尿糖阴性。 2 方法及结果 中药配方 (蛇床子散 )苦参 10 g ,百部 10g ,川椒 10 g ,蛇床子 10g ,明矾 6 g ,煎汤趁热 ,先熏后坐浴 ,1次 /d ,30~ 5 0min/…  相似文献   

17.
对38例患者采用口服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对36例患者采用口服西替利嗪治疗大面积烧伤愈合后早期瘢痕瘙痒。结果表明中药组满意12例,有效26例,西替利嗪组有效26例,无效10例,中药组止痒效果明显优于西替利嗪组。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大面积烧伤愈合后早期瘢痕瘙痒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0引言深Ⅱ度烧伤及Ⅲ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后,局部常有瘙痒的感觉,搔抓后可致创面破溃,形成残余创面,较难愈合,甚至影响患者夜间睡眠,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本文讨论应用中药内服治疗烧伤创面搔痒的疗效。1材料和方法本院自1999/2001收治深Ⅱ度或(和)Ⅲ度烧伤患者46例,男27例,女19例。烧伤面积10%~35%,其中17例患者行创面切削痂自体皮移植术,创面完全愈合时间14~26d。随机分成两组,各23例,所有患者创面愈合后期均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对照组患者给予创面浸浴1次/d,同时对四肢创面行压迫治疗…  相似文献   

19.
瘙痒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其他各种慢性胆汁郁积患者难以忍受的症状。 文献报道有用消胆胺、苯巴比妥、皮质激素等治疗,但效果不满意。瘙痒的原因仍不明,与胆汁酸潴留的关系其未确定。本文作者提出一种假设,即肝内高浓度胆汁酸损伤肝细胞膜后,导致肝脏释放一种尚未确定的致痒因子,因此引起瘙痒。如果这一假设是正确的,那么应用,—种抑制肝脏摄取胆汁酸,并能使其解毒的制剂治疗瘙痒应该有效。利福平可抑制肝脏摄取胆汁酸并通过刺激肝内各种功能的氧化酶促使胆汁酸解毒。作者应用利福平治疗PBC所致的瘙痒,并作了双盲、对照、交叉的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20.
王松明 《大医生》2022,(4):117-119
目的 分析扩创加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联合治疗慢性烧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靖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烧伤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30例,实施扩创治疗)和试验组(30例,在参考组的基础上联用负压创面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敷料维持时间、疼痛评分、瘙痒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