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的科学研究常涉及对疼痛的定量评价,其中以疼痛相关量表最为常用。文章总结、分析近10年来发表在Pub Med上的高质量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的RCT研究中慢性疼痛量表使用情况,以期为今后研究中疼痛测评量表的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发表于PubMed源期刊的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特点及文献质量,为以后相关RCT的设计和成果发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年—2016年PubMed数据库中语种为英文、有关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RCT文献,并进行数据筛选、提取和分析。结果:纳入的14篇文献来源于亚洲地区6个不同国家;选取的治疗穴位以胃经穴位居多;针刺组疗效大于对照组;未检索到针刺与西医减肥疗法对照的RCT;14篇文献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总体较低,质量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结论:目前的RCT研究均肯定了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但是缺乏针刺与西医减肥疗法对照的高质量RCT报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评价针刺对胃癌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BM、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有关针刺治疗胃癌术后的RCT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项RCT,共计483例患者.经Meta分析显示,针刺组在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国际高质量RCT探讨针刺治疗面瘫临床研究设计优化方案.方法 在PubMed上运用主题词检索筛选近5年来影响因子≥10的支持针刺有效性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由双人提取试验设计相关因素,总结高质量针刺临床试验的设计特点并探讨针刺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优化方案.结果 检索符合条件的文献8篇.研究采用多中心区组随机化(8/...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10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对纳入Meta分析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进行同质性检验及合并效应量,并进一步对治疗后针刺组与药物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Meta分析.结果:被纳入研究的17个RCT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χ~2=21.98,P=0.14,证明其具有同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合并后OR=2.54,95%可信区间(CI)为(1.91,3.38),经Z检验,Z=6.41,P<0.00001,菱形位于竖线的右侧,提示针刺组和药物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针刺对HAMD影响的评价表明,针刺组与药物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优于其他常用药物,且具有安全性,但仍需更多的大样本RCT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6.
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疳证文献分析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近50年来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疳证文献的现状和质量,以更好地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机检和手检结合,对现有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和分析.结果:共检出文献106篇,其中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4篇,仅占文献总量的3.77%;非随机对照试验(CCT)9篇,占文献总量的8.49%;叙述性研究和专家意见共93篇,占文献总量的87.74%.结论: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疳证的文献质量有待提高,只有临床多开展高质量、大样本的RCT研究,才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CONSORT声明和STRICTA清单评价中英文针刺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报告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等7个数据库中中英文针刺RCT,检索时间为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并采用CONSORT2010声明和STRICTA清单对纳入RCT进行报告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506篇,英文文献76篇。在CONSORT声明的评估中,中文针刺RCT报告率<50%的条目占全部条目的 78.38%,试验背景和试验理由、试验设计、结局指标、样本量等25个条目的报告率均<10%;英文针刺RCT报告率<50%的条目占全部条目的 35.14%。报告率<10%的条目有5个。中英文文献在试验背景和试验理由、描述试验设计等15个条目的报告率差异超过50%。中英文文献的STRICTA清单各条目的报告率都相对较高,中文针刺RCT中,报告率<50%的条目占全部条目的 29.41%,为针刺治疗的理由、进针深度等;英文针刺RCT报告率<50%的仅有2个条目,分别为针刺治疗的理由及治疗场所和相关信息。中文针刺RCT在留针时间、治疗单元的频数和持续时...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面肌痉挛随机对照及临床对照试验的有效性。方法:电子检索2000年1月至2013年1月万方数据库(WF)、中国知网(CNKI)中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的相关文献,纳入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项目的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统计学处理。结果: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843例面肌痉挛患者Meta分析显示,针刺治疗面肌痉挛与药物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OR(固定效应模型)=7.74,95%CI(4.89,12.24),经Z检验,Z=8.74,P<0.00001]。结论: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疗效优于药物治疗,但仍需更多大样本RCT进行验证支持,同时针灸临床科研设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的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文献进行述评,为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的机制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方法对近10年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的fMRI研究进行回顾,依据病种选择、样本量计算、试验设计、研究结果四方面内容进行述评,分析并总结当前研究现状。结果偏头痛、膝骨关节炎和下腰痛是目前研究中涉及频次最高的3个病种。受试者的疾病亚型、年龄段、利手习惯及fMRI禁忌症在研究中基本都保证了一致性和规范性。但多数研究仍存在样本量计算方式不明确的问题。对照组设置主要包括标准对照、无效对照和安慰对照。针刺效应因素在各研究间存在较大差异。研究中结局指标包括疾病特异性量表、疼痛评分及心理、精神状态的评估。fMRI设计以静息态和单一任务态设计为主,多任务fMRI研究相对较少。研究证实针刺可调节疼痛处理网络的功能连接,有效建立心理物理疼痛稳态。结论运用fMRI探讨针刺治疗慢性疼痛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丰硕,未来可通过扩大病种的选择,完善质量控制,关注针刺效应影响因素,丰富数据处理手段,借鉴多学科任务设计方式等方式,促进针刺疗慢性疼痛机制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及针药联合与单纯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所有有关针刺及针药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并由两名评价者进行数据的筛选及提取,然后采用Rev Man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研究,包括1135例GERD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针刺组及针药联合组治疗GERD在有效率、治愈率及改善患者症状等方面均明显的优于药物组。结论:针刺及针药结合治疗GERD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然而,因纳入的文献质量普遍不高且数量较少,此结论仍需更多以及更高质量的RCT进一步的验证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疗法治疗阴虚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 Med、VIP、Wan Fang Data、CNKI和CBM,收集采用针刺治疗阴虚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从各库建库起至2014年4月1日。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试验、提取资料并评价研究质量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中文RCT,按结局指标分别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共纳入了6个RCT,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49,95%CI(2.15,5.66)];针刺与药物对照共纳入了3个RCT,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49,95%CI(2.92,12.90)];针刺+药物干预措施与药物对照共纳入了3个RCT,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12,95%CI(0.99,1.28)]。22个RCT描述了PSQI总分改善情况,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4.77,95%CI(-5.56,-3.99)];2个RCT描述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改善情况,其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睡眠时间、睡眠障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法治疗阴虚失眠较药物对照组更具优势,但上述结论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双盲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随机对照试验(RCT)的中英文文献报告质量。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ENTRAL中有关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的RCT,检索时间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1日,用临床试验报告的统一标准(CONSORT)声明和针刺临床试验干预措施报告(STRICTA)标准中的条目进行文献报告质量评价,对中英文文献进行对比。结果:最终纳入中文文献26篇,英文文献8篇。中、英文文献CONSORT条目报告率分别是33.89%和49.66%。中、英文文献STRICTA条目报告百分比分别是56.11%和66.18%。结论: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的RCT报告质量较低,且中英文报告质量水平在各方面有不同程度差异。今后研究者需要进一步学习CONSORT声明和STRICTA标准,并提高临床试验设计水平,加强RCT的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评价针刺对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USN)的影响.方法 系统检索ProQuest、Scoups、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OpenGrey、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CBM)和维普数据库中针刺治疗卒中后USN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的时间从建库至2021年4月.根据C...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联合中药对照常规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CNKI和Wan Fang Data,由两名评价员分别独立检索针刺联合中药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人工检索灰色文献和已发表研究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3月。由两名评价者独立筛入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估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1个研究、共451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联合中药试验组疗效优于常规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OR=2. 95,95%CI(2. 07,4. 22)];经Z检验,P=5. 95,P 0. 00001,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AMD前后评分[OR=-3. 11,95%CI(-3. 51,-2. 71)];经Z检验,P=15. 22,P 0. 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OR=0. 07,95%CI(0. 04,0. 14)],Z=7. 80,P 0. 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Meta分析结果提示,针刺与中药联用治疗抑郁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较常规西药低,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由于纳入研究样本量小且质量较低,上述结论尚需要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5.
随着针灸的国际传播及针灸临床研究的迅速发展,中西方针刺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数量持续增长。然而,西方针刺RCT研究得出针刺效应相当于安慰剂的结果,与中国针刺RCT研究几乎全部是阳性结果形成鲜明对比。为什么同一种方法产生如此不同的结果?本文从针刺RCT研究的缘起与国内外针刺RCT研究现状出发,系统比较中西方针刺RCT在需求与起点、研究目的、研究设计、研究者、针刺治疗方案、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研究结果、研究结论及研究不足等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针刺RCT的价值及针刺临床研究中的方法学困惑,对针刺临床研究范式提出以下建议:根据研究方案成熟度,开展阶梯递进的临床研究;在不同研究阶段设置明确的实施指导和报告规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期指导针刺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实践。方法: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全面检索有关针刺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文献161篇,并对所有的RCT文献进行方法学的质量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包RevMan5.0对符合Meta-分析纳入标准的14个RCT进行Meta-分析,同时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敏感性分析,并用倒漏斗图分析潜在的发表性偏倚。结果:14个关于针刺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共1052例病人纳入研究,合并OR值为2.89,95%可信区间CI[2.10,3.97],合并效应值检验Z=6.51,P0.00001,即针灸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证明针刺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安全有效的,但进一步研究需更多严格设计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收集2000—2018年18年间以针刺为干预措施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实验。遵从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由两位研究者分别提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资料,评价其研究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对整合的最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计11个试验,1018名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针刺治疗,可以缓解DKD的症状、提高疗效以及改善患者血脂情况。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46,95%Cl(3.79,7.86),Z=9.13,P0.000,01]。结论:针刺联合西医治疗,是糖尿病肾病有效的治疗方案,优于西医常规药物治疗,但还需进行更多高质量的RCT以提高证据级别。  相似文献   

18.
黄耀连  罗桂青  李磊 《光明中医》2016,(20):3055-3058
目的分析总结近10年来有关针刺疗法治疗痴呆的临床研究文献,明确针刺疗法治疗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分别以针刺、针刺治疗及痴呆为检索词,2006—2015年为检索条件,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进行检索,并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整理。结果共筛选出32篇相关文献,发现研究主要以治疗血管性痴呆为主,对其他分型的临床实验研究报道较少。在研究方法上,大多数为有系统的随机对照试验设计(RCT),亦见有设置随访;其余则为单纯的临床对照试验(CCT)和病例报告;但多为疗效观察研究,有关痴呆的针刺机理研究报导尚不多见;无统一的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无法客观评估临床疗效,机理探讨也欠深入。结论针刺疗法治疗痴呆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毒副作用小的优势,疗效满意,今后应进一步完善针刺疗法治疗痴呆的临床研究实验设计及分型研究,以阐明针刺疗法治疗痴呆的作用机理,使之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网络版、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检索从建库(刊)到2016年9月发表的关于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统计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项RCT,合计1 57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针刺与西药比较:在有效率、溃疡面积愈合率、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率方面,针刺组低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0.35,95%CI(0.14,0.84),P0.05]。(2)针刺+西药与西药比较:在有效率、溃疡面积愈合率、复发率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R=1.20,95%CI(1.04,1.38),P=0.01;RR=1.29,95%CI(1.06,1.58),P=0.01;RR=0.27,95%CI(0.16,0.45),P0.00001]。证据等级分析结果显示,除针刺治疗的溃疡面积愈合率和针刺HP转阴率评为"低级"外,其余都被评为"极低级"。结论:针刺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对照常规西药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该结论的证据质量等级不高,研究结论需谨慎对待,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20.
探讨专家经验类文献中提及的针刺疗效的影响因素.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PubMed从建库至2020年9月4日收录的专家经验类期刊文献,提取针刺疗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共纳入499篇文献,包括495篇中文和4篇英文文献.针刺疗效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诊断方式、针刺取穴、针刺操作、针刺调神、针刺时间5个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