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肺动脉栓塞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它的死亡率高,误诊率高,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及时正确诊断和治疗可大大减低死亡率。近年来,应用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图像清晰,可显示肺动脉内栓塞情况,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朱惠玲 《吉林医学》2012,33(21):4669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肺动脉栓塞的护理体会。结果:患者经过溶栓抗凝积极治疗和护理,11例治愈,1例病情好转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结论:通过对肺动脉栓塞患者仔细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精心护理,可降低该病死亡率,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老年急性肺动脉栓塞(PA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肺动脉栓塞按栓塞形成的病源可分为:心源性,血管源性和医源性3种。肺栓塞的死亡率高达20%~30%,占肺部疾病死因的第三位,肺栓塞如能得到及时诊断,正确治疗,护理,病死率可以降至8%以下。据国内外尸检报告67%~79%的栓塞病人生前未能得到正确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发病急,病情重,误诊率高,病死率高,正确及时的抢救及护理对老年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病人尤为重要。溶栓治疗法目前是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本文报道我科成功抢救1例老年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病人。  相似文献   

4.
冯璐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2):186-187
目的:探讨脑梗死(CI)合并肺动脉栓塞的,临床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护理,使患者安全度过急性期,减少病死率,提高脑梗死合并肺动脉栓塞患者的治愈率。结论: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华  孙梅花 《吉林医学》2005,26(7):683-685
目的:探讨肺癌病人开胸术后发生肺动脉栓塞的护理体会,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25例肺癌开胸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生13例肺动脉栓塞(1.78%)提出除一般肺癌术后的护理外,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溶栓、抗凝治疗的监测,出血性并发症的自我观察、预防及出院指导。结果:13例患者中死亡7例,存活6例康复出院。结论:对肺癌术后肺动脉栓塞患者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可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急性肺动脉栓塞是内科急症之一,准确诊断及时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而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溶栓。我院于2004年7月20日收治1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溶栓及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加肺动脉取栓术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肺动脉栓塞常见的致病因素有空气、脂肪、羊水、血栓栓塞等,而以血栓栓塞最为常见,然双侧肺动脉栓塞却极为少见,死亡率约为60%,一旦确诊,手术取栓是解除肺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唯一治疗手段,能达到挽救病人生命的目的.作者于2013年1月成功护理了1例实施双侧肺动脉栓塞手术取栓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8.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其漏、误诊率较高,国外尸检发现,肺动脉栓塞的漏、误诊率为63%,诊断正确率仅为33%,国内的漏、误诊现象更为严重。因此,正确的早期诊断是及时治疗、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本文就螺旋CT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作一评价。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比分析老年人与非老年人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特征和差异,提高对老年人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意识,以降低误诊率、漏诊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杜薇 《中国医学创新》2008,5(3):169-170
肺动脉栓塞是指体静脉或右心栓子脱落,随血流漂流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以往临床对于此病的正确诊断比较困难,经常发生漏诊和误诊。因此,对于肺动脉栓塞的诊断越来越值得关注,尤其是对影像学的诊断方法更加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肺动脉栓塞简称肺栓塞,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以血栓最常见)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误诊率和死亡率高,但是又是可治疗的,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积极预防和早期诊治具有重大意义。结合我院1996年至1998年确诊的肺栓塞4例和相关献,对肺栓塞的急救和预防护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下肢创伤后肺动脉栓塞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0年1月—2003年7月收治的546例下肢创伤病人中6例并发肺动脉栓塞的护理体会。结果经及时发现、积极治疗和护理,5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对肺动脉栓塞病人,通过仔细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精心护理,可使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引起肺动脉栓塞高危因素的认识。方法对13例肺动脉栓塞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3例肺动脉栓塞误诊7例(死亡5例),高达53.85%;5例经肺动脉造影,采用尿激酶溶栓;3例口服华法令及通心络。结论肺动脉栓塞临床并非少见,症状变化多端,不易识别,应提高对肺动脉栓塞的警惕性。  相似文献   

14.
肺栓塞即肺动脉栓塞由于发病急骤,进展快,死亡率高,过去临床上又没有一种简单、快捷、安全的诊断方法,所以经常延误治疗。由于快速采集技术的进展,CT在肺栓塞的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多层螺旋CT(MSCT)的应用使肺栓塞的诊断进入一个新的阶段,CT肺动脉造影(CTPA)由于方法快捷、诊断可靠、安全性强及价格低等优势,已经成为肺动脉栓塞的基本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肺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是由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的总称[1]。具有突发率高,起病急,易误诊,死亡率高等特点[2]。2000年7月—2011年12月笔者共治疗14例急性下肢深静脉  相似文献   

16.
肺动脉栓塞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病症,大多是由于下肢深静脉及盆腔的静脉血栓形成(DVT)后栓子脱落进入下腔静脉及右心,继而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该病死亡率高,临床危害极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已被公认为是最有效预防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的方法,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我们采用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配合经导管溶栓治疗了1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肺梗塞是来自静脉系统、右心腔内栓子脱落或异物进入肺动脉造成肺动脉栓塞,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此病临床误诊率极高,如何观察,及早发现可疑患者、密切观察及护理是诊断、治疗的关键,是现将我院收治的18例肺梗塞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肺动脉栓塞(肺栓塞)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急性肺栓塞发病急,病情重、误诊率高、病死率高,正确及时的抢救和护理对肺栓塞患尤为重要。我院成功抢救1例急性肺栓塞患,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以其发病急骤,病程凶险,死亡率极高为特点。我院先后发生3例肺动脉栓塞。其中,2例在30min内死亡,1例在手术室发生,经及时抢救,存活3d。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应用r—PA溶栓治疗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的疗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52例经CT证实为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患者给予r—PA18mg加NS10ml静脉注射进行溶栓治疗,注射时间大于2min,观察溶栓前及溶栓4h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氧饱和度、螺旋CT肺动脉成像及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结果应用r—PA对52例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溶栓后,84.61%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氧饱和度上升,动脉氧分压升高,肺动脉压下降,与溶栓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r—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严密观察病情及时采取相关护理措施是促使病情恢复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