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4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42例,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组38例。随机选择同期正常妊娠42例为正常妊娠组。探讨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血栓标志物、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组PT、aPTT、TT明显降低,且随病情加重(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组Fbg明显升高,且随病情加重(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组PLT明显降低,且随病情加重(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组PDW、MPV明显升高,且随病情加重(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组D-D、vWF明显升高,且随病情加重(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呈高凝状态,产前测定凝血指标、血小板指标,对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凝血相关指标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96例正常晚孕组和14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对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抗凝血酶Ⅲ(AT-Ⅲ)以及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与正常晚孕组比较:TT、APTT、AT-Ⅲ、PLT、PCT下降(P<0.01),FBG、MPV、PDW,P-LCR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痛前期组及子痫组比较:AT-Ⅲ、PLT依次降低(P<0.05或P<0.01),FBG、MPV、PDW含量逐渐升高(P<0.05或P<0.01).③早发型子痫前期组与晚发型子痫前期组比较:TT、AT-Ⅲ、PLT下降(P<0.05或P<0.01);FBG、MPV升高(P<0.05或P<0.01).结论 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比正常孕妇更具有血栓形成倾向.②早发型子痫前期比晚发型更容易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相似文献   

3.
周利娟 《中外医疗》2013,32(20):40-40,43
目的探讨研究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子痫前期患者80例分为轻度、重度子痫前期组各40例,另选同期正常妊娠妇女60例作为正常妊娠组,对3组进行凝血四项和血小板四项检测。结果正常妊娠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的PT、APTT、TT、Plt、PCT依次下降,Fib、MPV、PDW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可准确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情进展,准确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联合胎儿脐血流监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140例妊娠高血压病患者为对象,以同期5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按照妊娠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妊娠高血压组(n=55)、轻度子痫前期组(n=48)、重度子痫前期组(n=37)。监测各组凝血指标及脐血流指标,分析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关系。结果四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aPTT、PT、TT水平高于妊娠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组。Fbg水平高于妊娠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组,Fbg水平随病情严重逐渐升高(P<0.05)。四组S/D值及S/D≥3占比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S/D比值依次升高,S/D≥3占比依次增加(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患者凝血状态异常,并且可随妊娠高血压疾病进展加剧,高凝状态可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诱发脐动脉S/D比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妊娠结局与血小板、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患者(试验组1)和80例分娩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孕妇(试验组2)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同期的80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妊娠结局与血小板、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1的PT、a PTT、TT、PLT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1的Fbg、PDW、MPV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2的PT、a PTT、TT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2的Fbg、HCT、Hb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与低体重新生儿可能与血小板相关参数和凝血功能的异常有关,需加强孕妇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功能的监测,及时干预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大血小板比率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SYSMEX ZA7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40例正常孕妇,95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参数进行检测,包括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PLT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MPV、PDW、P-LCR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PLT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MPV、PDW、P-LCR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中合并症组PLT低于非合并症组(P〈0.05),PDW、MPV、P-LCR高于非合并症组(P〉0.05)。P-LCR与PDW、MPV相关;P-LCR与PLT相关(P〈0.05)。结论:监测孕妇外周血大血小板比率变化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程度,可有望作为监测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陆奕华  吴星光  崔艳双 《海南医学》2014,(12):1805-1806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50例子痫前期患者与5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作对照,分析各组间凝血功能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及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组患者的PT、APTT、TT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明显升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PT、APTT、TT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FIB显著升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期高血压组与正常晚期妊娠组的组间PLT、MPV、PD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子痫前期组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PLT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MPV、PDW明显升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及血小板活化现象,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监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指标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判定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凝血四项和血小板相关指标的检测水平变化在妊娠期高血压(GH)妊娠晚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78例GH孕妇(GH组)和75例正常妊娠孕妇(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妊娠晚期(孕期30~40周),检测并比较两组孕妇凝血四项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bg)和血小板相关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 GH组孕妇的PT、aPTT和TT检测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检测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GH组孕妇MPV检测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和PDW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H妊娠晚期孕妇机体处于明显高凝状态,应加强其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常规检测,有利于GH的病情评估,对防治血栓等并发症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指标与妊娠晚期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妊娠晚期子痫前期患者130例,按照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59例和重度组71例,另选取同期就诊无合并症的妊娠晚期孕妇6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观察三组孕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等凝血指标,以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等血小板参数。结果:对照组、轻度组PDW、MPV、PLT、PCT水平与重度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DW、MPV、PLT水平与轻度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重度组D-D、FIB、PT、APT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的D-D、FIB、APTT水平与重度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正常晚期妊娠相比,妊娠晚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及血小板活化现象,故妊娠期检测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功能对预防子痫及血栓形成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发病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根据妊娠高血压的分类标准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28例、轻度子痫前期组25例及重度子痫前期组23例,择选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小板相关参数水平、凝血功能及其与发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呈逐渐升高状态,而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呈逐渐降低状态(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较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呈逐渐减少状态(P<0.05)。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程度与MPV、PDW、FIB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02、0.514和0.474,P<0.05),而与APTT、PT呈负相关关系(r=-0.589和-0.678,P<0.05),但与PLT无相关性(r=-0.162,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程度与MPV、PDW、FIB水平呈正相关关系,APTT、PT与其呈负相关关系,临床通过检测妊娠期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水平变化,可有效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而可辅助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子痫前期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及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其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有无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202例作为实验组,其中轻度子痫前期(子轻组)101例,重度子痫前期(子重组)101例,随机选取同期住院分娩、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正常孕妇95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妇女的一般情况、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等指标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与正常妊娠组比较,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的PTL明显降低,MPV、PDW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疾病的加重PTL明显降低,MPV、PDW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的PT、TT、APTT均明显降低,Fg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T值随着疾病的加重依次递减,Fg值随着疾病的加重依次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且子痫程度越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越明显。在临床上可通过加强对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功能的相关指标进行动态监测,正确选择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时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孕妇血小板四项参数(PLT、MPV、P-LCR、PDW)及凝血四项指标(PT、APTT、Fbg、TT)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30例妊高征孕妇,40例正常孕妇和40例正常妇女外周静脉血标本分别检测血小板四项参数和凝血四项指标,血小板四项参数采用SYSMEX KX21N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凝血四项指标采用SYSMEX CA53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结果:妊高征组的血小板四项参数(PLT、MPV、P-LCR、PDW)与正常妊娠组和对照组比较,妊高征组的血小板数量(PLT)降低,血小板其他参数(MPV、P-LCR、PDW)升高。妊高征组的凝血四项指标(PT、APTT、Fbg、TT)与正常妊娠组和对照组比较,妊高征组凝血指标(PT、APTT、TT)比正常妊娠组和对照组缩短。妊高征组的血小板四项参数(PLT、MPV、P-LCR、PDW)和凝血指标(PT、APTT、TT)与正常妊娠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高征孕妇的血小板四项参数和凝血四项指标分析,对于早期诊断和预测妊高征病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参数与妊娠晚期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2016年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妊娠晚期子痫前期患者180 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子痫前期相关诊断标准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82 例和重度子痫前期组98 例,另选取同期就诊的无合并症的妊娠晚期孕妇80 例为对照组。收集3组孕妇年龄、产次、孕周、民族、收缩压等资料。检测3组孕妇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比较3组孕妇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子痫前期的影响因素。结果 对照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的年龄、年龄分级、产次、孕周、孕周分期、民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妇收缩压、凝血功能指标(PT、APTT、INR、FIB)、血小板参数(PLT、MPV、PDW、P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APTT、PLT、MPV、PDW、PCT是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参数与妊娠晚期子痫前期的发生有关,APTT、PLT、MPV、PDW、PCT是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检测对妊娠高血压患者产后出血的预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6例妊娠高血压患者,设为观察组;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选择同期分娩的正常孕妇59例,设为对照组。采用Sysmex CA6000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完成各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bg)水平。结果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PT、TT及aPTT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bg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Fbg高于重度组(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凝血指标检测,对临床有参考价值,能够对患者产后出血状况进行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西藏高原地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妊娠孕妇以及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小板计数和凝血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重度子痫前期疾病组患者123例。其中,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疾病组患者38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疾病组患者85例,同期正常妊娠组120例,对比分析各组间的临床检测指标变化。结果:与正常妊娠组比较,重度子痫前期疾病组血小板(PLT)计数明显降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疾病组较晚发型疾病组相比,PLT计数明显降低,MPV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疾病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降低,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疾病组较晚发型疾病组相比,PT、APTT均降低,FIB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藏高原地区孕妇血小板和凝血指标的异常参与了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并可反映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情更加严重。临床医师应重视这些指标的异常变化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期能进一步改善西藏高原地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母儿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6.
任丹玉  王永红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2):2698-2704
背景 子痫前期是一种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用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小板参数的最佳截断值可以筛查子痫前期,但目前对测试结果的解释常常存在争议。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小板参数对子痫前期及其严重程度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9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分娩的32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包括健康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组46例、轻度子痫前期组48例及重度子痫前期组131例。比较四组孕妇一般临床资料、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容(PCT)、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PLT/MPV)〕。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小板参数对子痫前期及其严重程度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 四组孕妇间分娩孕周、孕前体质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新生儿体质量、凝血功能指标(PT、APTT、INR、FIB)、血小板参数(PLT、MPV、PDW、PCT、PLT/MP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PTT、MPV、PDW对子痫前期有辅助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1、0.63、0.66,P<0.05〕;APTT对子痫前期严重程度有辅助诊断价值(AUC=0.67,P<0.05);联合检测PT、APTT、INR、FIB、PLT、MPV、PDW、PCT、PLT/MPV对子痫前期及其严重程度的辅助诊断价值较高(AUC分别为0.78、0.75,P<0.05)。结论 APTT、MPV、PDW对子痫前期有辅助诊断价值,APTT对子痫前期严重程度有辅助诊断价值,联合APTT和其他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参数对子痫前期及其严重程度的辅助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凝血四项和血小板相关指标的检测水平变化在妊娠期高血压(GH)妊娠晚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妊娠期高血压孕妇80例为A组,选择同期正常孕妇80例为B组,均为妊娠晚期(孕周35周以上);选择健康体检妇女80例为C组;检测并两两比较三组凝血四项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和血小板相关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A组的PT、APTT和TT检测水平均明显低于B、C组,而Fbg、MPV、PDW检测水平明显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检测水平与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凝血四项、血小板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H妊娠晚期孕妇机体处于明显高凝状态,应加强其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常规检测,有利于GH的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抽取4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40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40例分娩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孕妇分别为观察组、对照组,均于清晨抽取3ml静脉血行凝血功能(Fbg、aPTT、PT、TT)及血小板参数(BPC、MPV、HB、HCT)等测定,比较观察各组上述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种情况中均表明观察组比对照组的高凝状态更显著(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与低体重新生儿可能与凝血功能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异常变化有关,需加强孕妇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监测,以及时发现并发症且对症处理,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陕西医学杂志》2019,(1):128-130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尿蛋白和血常规水平分析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59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组55例,轻度子痫前期组64例,重度子痫前期组40例,比较并分析三组患者的尿蛋白阳性率、BUN和Cr含量,血常规和凝血功能,包括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外周血红细胞(RBC)、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包括早产,低体重儿,子痫,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结果:三组之间尿蛋白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尿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BUN和Cr显著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P<0.05)。三组之间PLT、HCT和RB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PLT和RBC水平显著低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FIB和PT显著低于妊娠期高血压组(P<0.05)。三组之间早产、胎儿生长受限和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尿蛋白和血常规水平的分析,以便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赵映华  吴雪琴  何勤径 《海南医学》2013,24(17):2522-2524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凝血功能的改变,提出临床治疗对策。方法以住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35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妊娠期高血压46例为研究组Ⅰ,轻度子痫前期127例为研究组Ⅱ,重度子痫前期180例为研究组Ⅲ),随机选取同期住院分娩的健康孕妇83例作为对照组。抽取静脉血检测凝血功能四项(PT、TT、APTT、Fbg)、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和D-二聚体等指标,并对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孕妇比较,PT有显著性缩短(F=3.988,P=0.008),APTT和TT有显著性延长(F=6.69,P=0.000;F=3.716,P=0.012),Fbg、血小板和红细胞比积有显著性减少(F=4.527,P=0.004;F=3.338,P=0.019;F=3.015,P=0.030),D-二聚体显著性升高(χ2=1.925,P=0.036)。分组比较,随着疾病加重,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和TT显著性延长(P<0.05),Fbg有显著性减少(P<0.05),血小板和红细胞比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具有较正常孕妇更高的凝血状态,且存在血管内凝血消耗的情况。因此,可对子痫前期的患者行适度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