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胎盘植入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如处理不当可导致产妇大出血、休克、子宫穿孔,甚至死亡。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和剖宫产率的增加,胎盘植入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因此,对胎盘植入作出准确诊断非常重要,可以指导临床治疗及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对19例胎盘植入的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目的是提高超声诊断胎盘植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超声和MRI检查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国内外关于胎盘植入的相关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荟萃(Meta)分析,获得超声和MRI的合并敏感度与特异度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超声检查的合并敏感度是0.80,合并特异度是0.88,AUC为0.88;MRI检查的合并敏感度是0.86,合并特异度是0.90,AUC为0.93.结论 超声和MRI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都很高,但MRI是超声的有益补充,其诊断价值略优于超声,2种检查方法的结合更有助于胎盘植入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超声诊断声像图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合并胎盘植入42例,对所有孕妇进行经腹联合经会阴超声检查,分析总结其声像图特征,并将其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52例(76.47%)为完全性前置胎盘,16例(23.53%)为不完全性前置胎盘。完全性前置胎盘孕妇的胎盘植入发生率(88.46%)显著高于不完全性前置胎盘孕妇(43.75%),P0.05。产后病理检查证实合并胎盘植入58例(85.29%),未合并胎盘植入10例(14.71%),诊断符合率为91.38%(53/58),误诊5例(7.35%),漏诊5例(7.35%)。合并胎盘植入孕妇的子宫肌层变薄、胎盘增厚、胎盘后间隙消失、子宫肌层弓状动脉排列紊乱、子宫浆膜层与膀胱交界处血管紊乱、子宫下段膨隆、宫颈膨大、子宫下段及宫颈管胎盘覆盖处血流丰富,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未合并胎盘植入孕妇(P0.05)。结论经腹联合经会阴超声检查,可通过显示胎盘实质、后方子宫肌层、子宫膀胱浆膜层回声及相关血流变化,提高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与MRI平衡式快速梯度回波(B-FFE)和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TSE)序列在诊断前置胎盘、产前胎盘植入的价值。方法收集90例因超声诊断前置胎盘或疑诊胎盘植入而行MRI检查的孕妇的临床资料,行B-FFE、SS-TSE序列检查,并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经病理检查,诊断胎盘植入62例,其中穿透性与植入性胎盘39例,粘连性胎盘植入23例;单纯胎盘植入5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57例;子宫前壁植入11例,子宫后壁植入51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超声单独检查对前置胎盘诊断敏感度为72. 73%,特异度为83. 33%,准确性为75. 56%;超声联合MRI检查对前置胎盘诊断敏感度为93. 94%,特异度为75. 00%,准确性为88. 89%。超声单独检查对胎盘植入诊断敏感度为70. 97%,特异度为82. 14%,准确性为74. 44%;超声联合MRI检查对胎盘植入诊断敏感度为91. 94%,特异度为71. 43%,准确性为85. 56%。结论超声联合MRI B-FFE和SS-TSE序列在诊断前置胎盘、产前胎盘植入中的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中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产前就诊的48例疑似妊娠期胎盘植入的患者,经临床手术和病理诊断确诊46例,分别计算MRI、US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灵敏度、特异度等统计学指标。计算MRI、US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不同类型的检出率和MRI各影像征象的检出率。结果 MRI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50%、98%、50%。US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50%、97%、8%。对诊断穿透型胎盘植入MRI和US都有较高的检出率,但是在诊断粘连型胎盘植入的检出率方面US较MRI低。结论 MRI对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准确性较高,对胎盘植入的分级诊断价值也要高于US。产前MRI检查对于临床术前评估尤为重要,可以作为一种有效及无创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胎盘植入类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超声提示前置胎盘且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69例孕妇行MRI检查,分析MRI征象并与病理结果对照,计算MRI诊断胎盘植入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69例手术中证实有29例有胎盘植入,其中粘连型8例、植入型18例、穿透型3例。MRI对胎盘植入类型诊断的特异度92. 5%,灵敏度70. 0%,阳性预测值87. 0%,阴性预测值80. 4%。结论 MRI对粘连型胎盘植入的诊断率较低,对胎盘穿透的诊断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RI与超声检查在产前粘连性胎盘植入诊断价值中的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在德州市妇幼保健院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胎盘植入患者19例,均行MRI和经阴或经腹超声检查,患者行胎盘SSFSE序列和Fiesta序列T2WI的矢状位、冠状位、轴位扫描和FIRM No BH序列的矢状位T1WI和DWI(b值=1 000)序列轴位扫描。超声检查为二维经阴或经腹、彩色多普勒(CDFI)检查。结果 19例超声检查根据胎盘位置诊断前置胎盘15例、低置胎盘2例、胎盘位置正常2例;根据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的深度诊断粘连性胎盘植入2例、植入性胎盘植入10例、穿透性前置胎盘1例,无胎盘植入6例。经MRI检查,根据胎盘位置诊断前置胎盘16例,低置胎盘2例,胎盘位置正常1例;根据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的深度诊断粘连性胎盘植入9例、植入性胎盘植入6例、穿透性前置胎盘2例,无胎盘植入2例。结论 MRI在产前诊断胎盘粘连较超声检查有明显优势,术前准确诊断胎盘植入的分型,对临床医师制定有效的手术方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提高胎盘植入的MRI诊断准确率.方法:40例孕妇,年龄25~42岁,平均36岁;孕龄19.2~38.5周,平均34.1周,临床或产前超声疑有胎盘植入行MRI检查,随访其顺产或剖宫产胎盘娩出情况及其病理结果,特产前MRI诊断结果与产后临床诊断对照,分析MRI诊断胎盘植入的准确率及漏误诊率.结果:40例孕妇的产后诊断为:23例胎盘植入(10例侵入性胎盘,11例植入性胎盘,2例穿透性胎盘),17例非胎盘植入.其中MRI诊断正确35例,误诊3例,漏诊2例.结论:胎盘植入的MRI表现有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需全面综合评估分析,以降低胎盘植入的漏误诊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慢性肝病病人的逐年增加,早期评价、诊断和治疗肝纤维化非常重要。肝活组织病理检查是临床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其存在有创性、盲目性及操作局限性。虽然肝硬化病人的临床症状、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有利于诊断,但都缺乏特异性和标准化指标。随着近年来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早期诊断肝纤维化的研究正在展开。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分析MRI多个征象及其联合应用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胎盘前置且临床高度怀疑胎盘植入的患者进行MRI检查,分别对拟诊胎盘植入的胎盘异质性、子宫肌层不连续、胎盘局部膨突、肌层变薄及结构模糊、宫外胎盘延伸等征象进行独立分析,以分娩术后是否有胎盘植入为标准,统计MRI各征象及联合应用多征象在诊断胎盘植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肌层变薄及结构模糊的敏感度最高,为92.9%;子宫肌层不连续和宫外胎盘延伸诊断胎盘植入的特异度为100%,胎盘异质性和胎盘局部膨突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66.7%、85.7%、66.7%和71.4%、83.3%、90.9%、55.6%,两者联合应用后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为100%,特异度为83.3%,阳性预测值为93.3%。结论:MRI对胎盘植入具有很高的诊断效能,应当作为临床怀疑胎盘植入患者的常规检查方法,胎盘异质性和胎盘局部膨突两征象联合对胎盘植入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前彩色超声在诊断子宫瘢痕部位胎盘植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疑似子宫瘢痕部位胎盘植入产妇63例临床完整资料,均于产前1 d进行二维超声及彩色超声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二维超声及彩色超声检查在子宫瘢痕部位胎盘植入中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63例疑似子宫瘢痕部位胎盘植入,经病理确诊45例为子宫瘢痕部位胎盘植入,18例子宫瘢痕部位胎盘未置入;彩色超声诊断子宫瘢痕部位胎盘植入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二维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彩色超声诊断子宫瘢痕部位胎盘植入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产前诊疗提供更加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MRI对凶险性前置胎盘(PPP)与非凶险性前置胎盘(nPPP)及并发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75例行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诊断为前置胎盘患者,绘制MRI诊断PPP及nPPP(1组)、PPP并胎盘植入(2组)以及nPPP并胎盘植入(3组)的ROC曲线,获得2、3组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应用确切概率法分析比较PPP与nPPP发生胎盘植入的差异.结果 MRI诊断l组、2组、3组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9、0.817、0.509;MRI诊断PPP和nPPP发生胎盘植入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8%、20.0%,85.7%、81.8%,0.635、0.018,96.6%、50.0%,42.9%、52.9%;比较PPP与nPPP发生胎盘植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i)=17.237,P=0.000,<0.05.结论 MRI在诊断PPP与nPPP、PPP并胎盘植入方面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PPP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生率高于nPPP.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和二维彩超检查产后胎盘植入及胎盘残留的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疑似产后胎盘植入的51例产妇为观察对象,进行灰阶、多普勒彩色超声及造影检查,超声造影观察其影像学特点。以临床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四格表法计算超声造影对产后胎盘植入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超声造影下36例异常回声团、浆膜层、肌层均有明显增强;15例仅见浆膜层、肌层有明显增强;经病理证实,正确诊断胎盘植入35例,胎盘残留14例,1例误诊。二维超声下51例孕妇子宫内均可见高回声的混合团块,子宫肌层变薄;经病理证实正确诊断胎盘植入28例,胎盘残留7例,误诊16例。超声造影对胎盘植入的诊断灵敏度为97.30%、特异度为100.00%明显高于二维彩超的75.68%及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9.333,P0.01)。结论与二维超声相比较超声造影更能够准确显示胎盘的血流灌注,对于胎盘植入的诊断特异度也更高。  相似文献   

14.
胎盘植入是产时一种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当可造成产妇急性大量出血,严重威胁产妇生命,以往治疗以子宫切除为主,但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和家属难以接受,施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意义重大,其难度在于如何止血及残留植入胎盘的治疗。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07—01~2009—08收治的5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发病的相关因素、诊断、结局及处理原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RI对超声未提示植入的前置胎盘的确诊意义及指导治疗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超声确诊前置胎盘而胎盘植入阴性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将其按不同诊疗程序分为A、B2组.A组直接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B组行MRI复查,对MRI诊断为胎盘植入患者行腹主动脉球囊暂时阻断术联合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及必要时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余患者行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根据手术和(或)病理确诊胎盘植入.比较A、B2组中胎盘植入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等.结果 MRI复查胎盘植入敏感性0.750,特异性0.916.A、B2组中胎盘植入患者术中出血量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且A组>B组,子宫切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当超声检查仅提示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阴性时,行MRI检查能够进一步筛选出胎盘植入患者;对于MRI诊断胎盘植入的产妇,妇产科联合介入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或能减少胎盘植入患者子宫切除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产前超声在妊娠早期诊断胎盘植入高危孕妇(具有剖宫产史合并胎盘低置)是否存在胎盘植入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筛选有剖宫产史、胎儿头臀径45~84 mm且合并胎盘低置的904例孕妇。所有患者的胎盘均经手术证实或随访其胎盘情况;分析确诊为胎盘植入患者早孕期胎盘的超声声像图特点,计算早孕期筛查胎盘植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产后证实胎盘植入42例(4.65%)。早孕期超声诊断胎盘植入40例,未诊断胎盘植入864例,其中超声误诊6例、漏诊8例胎盘植入。超声检查诊断胎盘植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95%和99.30%;胎盘植入超声征象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胎盘内漩涡形成(64.70%)、胎盘后方彩色多普勒血流增多(55.88%)、胎盘后间隙消失(44.12%)及子宫下段前壁肌层菲薄与胎盘分界不清(35.29%)。早孕期超声诊断为胎盘植入,且产后证实为胎盘植入的34例患者中,均出现1种和(或)以上胎盘植入的超声征象;早孕期超声未发现胎盘植入的856例患者中,仅8例出现1种上述征象。与前置胎盘并植入患者比较,前置胎盘无植入以及无前置胎盘无植入患者在胎盘漩涡、胎盘后间隙消失、子宫下段前壁肌层薄而不清、胎盘后方彩色血流增多等超声征象的出现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超声可在妊娠早期有效诊断胎盘植入高危孕妇是否存在胎盘植入,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前联合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不同深度胎盘植入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方对我院产前超声检查怀疑有胎盘植入的38例孕妇超声、临床、手术及病理随访,胎盘植入诊断以手术与病理结合为标准。结果最终36例孕妇确诊为胎盘植入,其中胎盘粘连19例,胎盘植入11例,胎盘穿透6例,均合并前置胎盘。产前超声对胎盘植入或穿透诊断准确率高,而胎盘粘连诊断准确率相对较低。不同深度胎盘植入二维表现均以子宫肌层菲薄、胎盘多发腔隙为多见,CDFI显示胎盘后方血流信号丰富,当血流信号到达子宫浆膜层,并向膀胱外溢时有可能穿透。胎盘粘连多可采用保守治疗,胎盘植入可结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胎盘穿透最凶险,临床多需子宫切除。结论产前联合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综合评判,可为临床诊治胎盘植入或胎盘穿透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我国放射诊断检查特别是CT检查的频次迅猛增加, 已经成为国民人均辐射剂量的最大人工辐射来源, 并有可能超过天然辐射源的贡献。临床诊疗活动中, 患者和受检者短时间内可能进行多项目、多频次的放射诊断成像, 所接受的累积辐射剂量较高, 甚至一天检查的剂量贡献超过50或100 mSv, 从而对其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因此, 有必要对放射诊断辐射剂量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与控制管理, 以尽可能降低过高剂量及其辐射危险的发生概率。本文对放射诊断辐射风险的国际认识、我国放射诊断设备和检查频次、放射诊断辐射剂量及其管理现状进行阐述, 并就辐射剂量的管理提出应对策略, 为进一步推进临床实践中的辐射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与磁共振成像(MRI)在前置胎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自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10例疑为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产前行3D-PDU与MRI检查,将检查结果与"金标准"进行比较,并分析3D-PDU、MRI检查对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结果 110例疑为前置胎盘患者"金标准"确诊前置胎盘76例,其中,胎盘植入20例。3D-PDU与MRI诊断前置胎盘灵敏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PDU诊断胎盘植入的灵敏度为90.00%,特异性为91.07%,准确度为90.79%。McNemar检验结果显示,3D-PDU与"金标准"对胎盘植入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系数检验结果显示,3D-PDU与"金标准"诊断方法一致性好(κ=0.773,P<0.05)。MRI诊断胎盘植入的灵敏度为95.00%,特异性为94.64%,准确度为94.74%。McNemar检验结果显示,MRI与"金标准"对胎盘植入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Kappa系数检验结果显示,MRI与"金标准"诊断方法一致性好(κ=0.869,P<0.05)。结论 MRI对前置胎盘的诊断灵敏度、准确度高于3D-PDU。MRI、3D-PDU对胎盘植入诊断结果与"金标准"具有较强吻合度,对患者临床处理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隐匿性冠心病因缺乏心肌缺血的相关临床症状,使对其诊断和研究的难度增加。近年,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为隐匿性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检查手段,就隐匿性冠心病的定义、分型和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现状及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